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
体温生理学  基础与临床
体温生理学  基础与临床

体温生理学 基础与临床PDF电子书下载

生物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永录,刘亚国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509113784
  • 页数:445 页
图书介绍:本书由从事体温研究的科研人员和临床医师共同编著,共16章,主要涉及体温与体温调节生理、发热的病理生理、体温与热环境、化学毒剂与体温变化的毒理及病理研究、中医疗法对体温的调节作用等方面内容。本书凝集了作者几十年的科研结晶,原创内容多,同时也收集了文献报道的最新进展,理论联系实际,图文并茂,是一部系统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较强的医学专著。适于生理学教学及科研人员,医学院校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以及临床医生阅读参考。
《体温生理学 基础与临床》目录

第1章 体温 1

第一节 温度的一般效应 1

一、环境温度 1

二、环境温度的一般效应 1

三、温标 4

第二节 人的体温及其正常变动范围 4

一、体热含量 5

二、体温的概念 5

三、人体深部(体核)温度 6

四、人体表层温度 7

五、体温的测定 9

六、体温的正常值及其生理波动 12

第2章 机体产热与散热 24

第一节 产热及其机制 24

一、产热与散热的平衡 24

二、体热的贮存 25

三、机体热含量的计算 26

四、功率 26

五、产热的形式及其机制 27

六、棕脂肪组织与非战栗产热 32

第二节 散热及其机制 39

一、机体内热量到达皮肤的途径 39

二、散热的方式及其机制 43

三、人体散热稳定度影响因素的分析 52

第3章 汗腺与蒸发散热 57

第一节 汗腺的发生与形态结构 57

一、汗腺的发生 57

二、汗腺的形态结构 58

第二节 汗液的成分与分泌机制 63

一、汗液的成分 63

二、汗液分泌的机制 65

第三节 汗腺分泌与机体散热 67

一、汗液蒸发在散热中的作用 67

二、出汗散热的年龄与性别差异 68

三、皮肤血流与汗液蒸发散热 69

四、出汗蒸发散热的机制 70

五、影响出汗的因素 72

第四节 汗腺分泌的调节 76

一、发汗中枢 76

二、汗腺的神经支配 77

第五节 出汗异常 78

一、多汗症 78

二、无汗症和少汗症 80

三、其他类型异常出汗 82

第4章 体温调节 85

第一节 体温调节形式 85

一、生理性体温调节 86

二、行为性体温调节 88

第二节 温度感受器与温度觉 89

一、温度感受器 89

二、温度觉 92

三、温度感觉的机制 95

第三节 温度感觉的传入通路 97

第四节 体温调节中枢 97

一、脊髓 98

二、中脑 99

三、下丘脑 99

四、大脑皮质 101

五、体温调节的调定点学说 101

第五节 中枢神经系统温度敏感神经元 105

一、温度敏感神经元的分布和形态 106

二、中枢不同部位温度敏感神经元的生理功能 109

三、POAH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与温度敏感性 115

第六节 神经肽及其他神经递质在体温调节中的作用 121

一、精氨酸加压素在体温调节中的作用 121

二、α2-MSH在体温调节和退热中的作用 126

三、神经降压肽在体温调节中的作用 130

四、铃蟾肽在体温调节中的作用 133

五、多巴胺在体温调节中的作用 135

第5章 胎儿与新生儿的体温调节 142

第一节 胎儿的体温与体温调节 142

一、胎儿与母体的体温差及影响因素 142

二、胎儿产热与控制产热的因素 144

三、胎儿散热与影响散热的因素 147

第二节 新生儿的体温及其调节 150

一、新生儿体温的正常值及其波动范围 150

二、新生儿体温的测定 151

三、新生儿产热与散热 152

第6章 发热 156

第一节 发热的概念 156

第二节 致热原 157

一、内生致热原 158

二、内毒素 161

三、致热耐受性 165

第三节 内生致热原的作用部位 166

第四节 发热体温调节中枢 168

第五节 发热体温中枢调节的分子机制 170

一、发热体温中枢正调节介质 170

二、发热体温中枢负调节介质 176

第六节 发热对机体功能代谢的影响 180

一、物质代谢的改变 180

二、生理功能改变 181

三、防御功能改变 181

第七节 发热的时相、热型与热限 183

一、发热的时相 183

二、热型 184

三、热限 185

第八节 风湿热 186

一、风湿热的病因 186

二、风湿热的发病机制 187

第九节 遗传性周期热 188

一、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191

二、PFAPA综合征 191

三、高IgD综合征 191

第7章 非致热原性体温升高 195

第一节 中枢性疾患致体温升高 195

一、病因 195

二、发病机制 197

第二节 脱水热 197

一、病因 197

二、发病机制 198

第三节 恶性高热 198

一、病因 199

二、发病机制 199

三、MH相关性肌病 201

第四节 功能性低热 202

一、病因 202

二、发病机制 203

第8章 应激与应激性体温过高 205

第一节 应激 205

一、应激的全身性反应和细胞反应 205

二、应激时机体代谢和功能的变化 209

第二节 应激性体温过高的概念 211

一、应激性体温过高的定义 212

二、发热与体温过高的区别 212

第三节 应激性体温过高的实验动物模型 213

一、群居小鼠应激性体温过高的实验模型 213

二、单笼小鼠应激引起体温过高的实验模型 215

三、无线遥测技术记录应激体温过高反应 215

四、开放环境实验箱 215

第四节 参与应激性体温过高的介质与细胞因子 217

一、前列腺素E2 217

二、白介素-1 217

三、白介素-6 218

四、肿瘤坏死因子 218

五、糖皮质激素 218

六、精氨酸加压素 219

七、5-羟色胺 220

八、多巴胺 220

九、去甲肾上腺素 220

十、外周胆碱能神经 221

十一、交感神经系统 222

十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223

第五节 应激性体温过高的机制及其争议 224

一、应激性体温过高的可能机制 224

二、情绪变化对POAH温敏神经元活动的影响 225

三、预知性焦虑引起的体温升高 226

四、应激性体温过高机制的争议 228

五、人类心理应激性体温升高的可能机制 229

第9章 低温 233

第一节 低温的分类与生存环境的温度范围 233

一、低温的分类与特点 233

二、恒温动物生存环境温度的变化范围 234

第二节 低温发生的原因和临床表现 235

一、偶发性低温 235

二、创伤性低温 236

三、化学毒剂引起的低温 237

第三节 低温对生理功能的影响 237

一、低温对组织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 237

二、低温对主要脏器生理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 239

第四节 低温的细胞和分子机制 242

一、低温与酶活性的变化 242

二、低温与细胞因子的变化 243

三、低温与离子通道 244

第五节 调节性低温与非调节性低温 247

一、调节性低温与非调节性低温的特点 247

二、调节性低温与非调节性低温的比较 248

三、调节性低温的研究方法 248

四、调节性低温的生理与病理生理学意义 249

五、调节性低温机制的研究 254

第10章 中暑 259

第一节 中暑的概述 259

第二节 中暑的诱因 260

一、产热增加 260

二、散热减少 261

三、循环功能不全 261

四、热适应障碍 261

第三节 中暑的分类 262

一、运动性中暑 262

二、非运动性中暑 263

第四节 中暑发生的病理生理 264

第五节 中暑发病机制的实验研究 266

一、热休克蛋白(HSP) 266

二、细胞因子(CK) 267

三、内毒素(LPS) 267

四、单胺神经递质和兴奋性氨基酸 268

五、高热对细胞膜和膜内结构的直接损伤 268

六、内皮细胞损伤与凝血功能障碍 268

第六节 中暑对机体功能的影响 269

一、神经系统 269

二、循环系统 270

三、呼吸系统 270

四、消化系统 270

五、泌尿系统 271

六、血液系统 271

七、内环境 272

第七节 中暑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273

一、临床表现 273

二、实验室检查 274

第八节 中暑的预防及治疗 276

一、非运动性中暑的预防和治疗 276

二、运动性中暑的预防和治疗 277

第11章 热环境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及医学防护 281

第一节 我国热环境气候特点 281

一、干热气候环境地理分布及特点 281

二、湿热气候环境地理分布及特点 282

第二节 热环境中机体的热交换与体温调节 283

一、机体与环境的热交换 283

二、热环境中的体温调节 284

第三节 热环境中人体生理应激反应 285

一、心血管系统反应 285

二、内分泌系统反应 286

三、消化系统反应 288

四、泌尿系统反应 289

五、能量及水盐代谢 289

第四节 热习服 293

一、热适应与热习服的概念 293

二、热习服形成的机制 293

三、热习服形成的过程 295

四、热习服的生理学特征 296

五、热习服形成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296

第五节 热致疾病与卫生防护 297

一、常见热致疾病 297

二、热环境作业卫生防护 299

第12章 化学毒性物质引起低温及机制 305

第一节 遥控测温技术在毒理学与体温研究中的应用 305

第二节 化学毒性物质引起调节性低温与机制 306

一、抗胆碱酯酶剂对体温调节功能的影响 306

二、醇类和有机溶剂对体温调节功能的影响 313

三、空气中传播的有害物质对体温调节功能的影响 316

四、金属类对体温调节功能的影响 318

五、化学毒剂对围生期体温的影响 321

六、化学毒剂引起的体温变化与耐受性 323

第13章 化学毒性物质引起体温过高与机制 329

第一节 啮齿类动物实验模型在发热与毒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329

第二节 抗胆碱酯酶类杀虫剂与体温过高 330

一、发热与体温过高 331

二、抗胆碱酯酶剂引起体温升高(或发热)的机制 331

三、昼夜发热的特点 334

四、抗胆碱酯酶剂引起体温升高的临床研究 335

第三节 其他毒剂引起的体温过高与发热 336

一、二氯二苯三氯乙烷 336

二、除虫菊酯 337

三、2,4-二硝基苯酚 337

四、砷 338

五、松节油 338

六、乙醇 339

七、一氧化碳 340

八、金属烟雾性发热 341

九、炎症、发热与P450途径 342

第14章 环境温度与体温对化学物质毒性的影响 346

第一节 温度与化学毒物毒性的关系 346

一、Q10和温度系数 346

二、毒性物质剂量与存留时间 347

三、温度对毒性物质致死剂量的影响 348

四、温度与化学物质毒性的关系 350

第二节 环境温度与体温对动物体内毒性物质毒性的影响 351

一、神经系统 352

二、心血管系统 355

三、肝脏和肾脏 356

第三节 温度对毒性物质毒性影响的机制 357

一、毒性物质对膜流动性的影响 357

二、温度与化学疗法 359

三、体温的变化对毒物毒性的影响 360

四、温度与药动学 361

第四节 习服与化学毒剂 363

一、热习服与冷习服 364

二、习服与中毒反应 367

第15章 中医对正常体温及发热的认识与论述 374

第一节 概述 374

一、先秦两汉时期 374

二、西晋-五代时期 376

三、宋-金元时期 376

四、明清时期 378

五、新中国成立前后 380

第二节 中医对体温的认识 381

一、中医对正常体温的认识 382

二、中医对体温调节机制的认识 383

第三节 中医对发热病因病机的认识及辨证论治 385

一、中医对发热病因的认识 385

二、中医对发热病机的认识及辨证论治 388

第四节 中医对发热与退热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394

一、中医对发热的实验研究 394

二、中医对退热治疗的临床研究 400

三、中医对退热治疗的机制研究 404

第16章 针灸对体温的调整作用及退热机制 412

第一节 概述 412

一、病因病机 413

二、针灸治疗作用 414

三、针灸治疗原则 415

第二节 辨证论治 418

一、八纲证治 418

二、脏腑证治 418

三、气血证治 419

四、经络证治 419

第三节 针灸配穴处方 419

一、选穴原则 419

二、配穴方法 420

三、处方的组成 422

四、针灸退热腧穴的应用 422

第四节 常用针灸退热疗法 427

一、针刺疗法 427

二、电针刺法 428

三、三棱针刺法 429

四、拔罐法 430

五、穴位注射法 432

六、灸法 434

第五节 现代研究 436

一、临床研究 436

二、实验研究 43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