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高等学校经济学类专业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政治经济学  下  第二版
高等学校经济学类专业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政治经济学  下  第二版

高等学校经济学类专业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政治经济学 下 第二版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朱方明主编;蒋永穆副主编
  • 出 版 社: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56143023X
  • 页数:303 页
图书介绍:本书系统论述了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根据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十六届四中全会有关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作指导,增添或删改了一部分教材内容,尽量反映近三年来我国经济学最新理论成果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经济改革的实际情况。
《高等学校经济学类专业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政治经济学 下 第二版》目录

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1

1.1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1

1.1.1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过程 1

1.1.2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3

1.1.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7

1.2 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 9

1.2.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9

1.2.2 社会主义公有制 12

1.2.3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16

1.2.4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17

1.3 社会主义社会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18

1.3.1 按劳分配 18

1.3.2 其它分配方式 19

1.3.3 按劳分配与其它分配形式的关系 19

1.3.4 效率与公平 20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2

2.1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22

2.1.1 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基本理论 22

2.1.2 社会主义存在商品经济的外因 25

2.1.3 社会主义存在商品经济的内因 27

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9

2.2.1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29

2.2.2 劳动力商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32

2.2.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 34

2.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5

2.3.1 计划与市场 35

2.3.2 市场机制 39

2.3.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5

3.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49

3.1 市场体系概述 49

3.1.1 市场体系的含义和特征 49

3.1.2 市场体系的构成 50

3.1.3 市场体系的主要作用 56

3.2 商品市场 58

3.2.1 消费品市场 58

3.2.2 生产资料市场 59

3.3 要素市场 59

3.3.1 金融市场 59

3.3.2 劳动力市场 65

3.3.3 其它要素市场 66

3.4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完善 67

3.4.1 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主要途径 67

3.4.2 法规建设 68

3.4.3 伦理建设 70

4.消费者行为 74

4.1 欲望、需要、需求与消费 74

4.1.1 基本概念 74

4.1.2 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76

4.1.3 消费者需求的决定因素 78

4.1.4 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及其变化 82

4.2 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 86

4.2.1 消费者可支配收入的形成 86

4.2.2 影响消费者可支配收入的因素 87

4.2.3 消费者可支配收入的使用 87

4.3 储蓄和投资 90

4.3.1 储蓄 90

4.3.2 投资 91

4.3.3 储蓄、投资与消费的关系 92

5.企业 95

5.1 企业的性质 95

5.1.1 企业的含义及类型 95

5.1.2 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99

5.1.3 企业内部经济关系 100

5.2 企业制度的演变 101

5.2.1 简单协作 101

5.2.2 工场手工业 102

5.2.3 机器大工业 103

5.2.4 古典企业与现代企业 104

5.3 现代企业制度 106

5.3.1 产权制度 107

5.3.2 法人制度 107

5.3.3 有限责任制度 108

5.3.4 公司治理结构 109

5.3.5 代理问题 111

5.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企业 112

5.4.1 国有企业 112

5.4.2 集体企业 117

5.4.3 私有制企业 119

5.4.4 混合所有制企业 120

5.5 企业行为 122

5.5.1 成本与收益 122

5.5.2 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124

5.5.3 经济规模 126

5.5.4 企业成长 127

6.农业与农村经济 131

6.1 农户与农业生产 131

6.1.1 农业的地位 131

6.1.2 农户 132

6.1.3 农业经营方式 135

6.2 农业产业化 138

6.2.1 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生产 138

6.2.2 农业产业化的模式和类型 140

6.2.3 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经验和做法 141

6.3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143

6.3.1 种植业结构 144

6.3.2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146

6.3.3 发展乡镇企业 148

6.4 农村城镇化与现代化 150

6.4.1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150

6.4.2 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152

6.4.3 小城镇建设 154

6.4.4 农业现代化 156

7.国民收入的决定与分配 158

7.1 国民收入的决定 158

7.1.1 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 158

7.1.2 影响国民收入增长的因素 160

7.1.3 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 161

7.1.4 国民收入的核算体系 162

7.2 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 163

7.2.1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163

7.2.2 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165

7.3 积累基金与消费基金 167

8.经济增长及其方式 177

8.1 经济增长及其制约因素 177

8.1.1 经济增长的含义和度量 177

8.1.2 积累与经济增长 179

8.1.3 人口与经济增长 181

8.1.4 科技教育与经济增长 184

8.1.5 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 187

8.2 经济增长速度、比例和效益 189

8.2.1 加快经济增长速度 189

8.2.2 经济增长速度和效益 190

8.2.3 经济增长速度和比例 191

8.2.4 经济增长速度、比例和效益的统一 192

8.3 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 192

8.3.1 经济增长方式的含义 192

8.3.2 粗放型增长和集约型增长 193

8.3.3 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及其成因 195

8.3.4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性和可能性 199

8.3.5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202

8.3.6 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途径 203

9.经济发展 205

9.1 经济发展的目标 205

9.1.1 经济发展的内涵 205

9.1.2 经济发展目标体系 207

9.1.3 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目标 210

9.2 产业结构 211

9.2.1 产业结构的内涵及产业分类 211

9.2.2 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 214

9.2.3 产业结构的协调与平衡发展 217

9.2.4 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219

9.3 区域经济结构 222

9.3.1 区域概念的界定 222

9.3.2 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意义 224

9.3.3 我国区域经济结构的现状与问题 225

9.3.4 我国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原则和途径 227

9.4 二元经济与经济发展 235

9.4.1 二元经济的特点 235

9.4.2 我国二元经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38

9.4.3 城乡协调发展 239

9.5 可持续发展与科学发展观 243

9.5.1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43

9.5.2 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246

9.5.3 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路 247

9.5.4 科学发展观 249

10.宏观经济调控 252

10.1 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及其平衡关系 252

10.1.1 社会总供给 252

10.1.2 社会总需求 253

10.1.3 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 254

10.2 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与手段 257

10.2.1 宏观经济调控的客观依据 257

10.2.2 宏观经济调控的模式 258

10.2.3 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260

10.2.4 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 263

10.3 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271

10.3.1 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总体结构 271

10.3.2 健全完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271

11.对外经济关系 274

11.1 世界市场与国际分工 274

11.1.1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与世界市场 274

11.1.2 国际分工理论 277

11.1.3 国际价值与国际市场价格 281

11.2 对外贸易 283

11.2.1 对外贸易的重要性 283

11.2.2 进口与出口 285

11.2.3 WTO与中国的对外贸易 287

11.3 国际间资金、技术、劳务的流动 289

11.3.1 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 289

11.3.2 引进技术 291

11.3.3 劳务输出 293

11.4 国际收支 294

11.4.1 国际收支平衡表及其内容 294

11.4.2 国际收支的失衡及调节 296

11.5 我国的对外开放战略 297

11.5.1 实行全方位、多渠道的对外开放 297

11.5.2 逐步形成多层次、有重点的对外开放格局 298

后记(第一版) 301

后记(第二版) 30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