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丽莉·布瑞斯珂的中国眼睛
丽莉·布瑞斯珂的中国眼睛

丽莉·布瑞斯珂的中国眼睛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帕特丽夏·劳伦斯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806788547
  • 页数:609 页
图书介绍:这本书是美国纽约市立大学英文学教授帕特丽卡·劳伦斯女士发表于2003年的著作。书中借助大量信札、书籍、书画等资料研究了英国和中国的文学、团体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本书借助凌叔华与朱利安·贝尔的交往,着重探讨了英国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与中国新月社之间的往来和沟通,对中英文学交流史及中、英两国各自的现代文学史上诸多公案都有涉及。本书虽为学术著作,但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史料翔实、语言细腻,使得一部比较文学的著作读来毫不枯燥,重又激起人们对那个旧文学时代的向往。
《丽莉·布瑞斯珂的中国眼睛》目录
标签:眼睛

缩略语表 1

历史年表 1

前言&金介甫 1

绪言 1

画轴上的形象 8

见闻地图 14

历史时刻 18

中英文学团体与文学对话的形成 24

书信的用途 33

亲身实践理论 45

发展现代主义 53

第一章 朱利安·贝尔的“英国风格” 59

敏感而现代:在中国教书的朱利安·贝尔 59

从外省走向政治 92

从神话到书信之争:朱利安·贝尔和凌叔华 99

共同翻译:朱利安·贝尔和凌叔华 128

第二章 英国和中国的文学团体:政治和艺术 155

想象其他的社团:新月派 155

政治和艺术 171

相似的团体:布卢姆斯伯里文化圈 181

第三章 东西方的文学对话:探索文明和主观世界——狄更生和徐志摩 193

意味深长的两个语汇:文明和主观世界 193

文化吸引 194

徐志摩:“布卢姆斯伯里的重要纽带” 197

头戴中国帽子的英国导师:G·L·狄更生 206

培养浪漫主义的自我:徐志摩 210

一种逾矩的感觉:中国现代主义发展过程中的“自我”叙述 235

英国“文明”的重新定义:狄更生 242

《中国人约翰的来信》:G·L·狄更生 250

利顿·斯特雷奇的《天子》 259

未成文的《中国之行》:E·M·福斯特和萧乾 267

“不受欢迎的常态”: E·M·福斯特阐述跨国性观念、文化和英国小说 279

吞没和被吞没:中国的贫穷和英国小说 302

中国人眼中的英国现代主义: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D·H·劳伦斯、詹姆斯·乔伊斯、T·S·艾略特和 弗吉尼亚·伍尔夫 308

被中断的现代主义 327

第四章 英国人眼中的中国风景 337

自然主义景观:朱利安·贝尔 345

画家的眼睛:瓦内萨·贝尔和凌叔华 356

构建“狭窄的艺术之桥”: 弗吉尼亚·伍尔夫与凌叔华 375

出身书香门第:凌叔华和弗吉尼亚·伍尔夫 387

“痛苦记忆”:战争和女性写作 406

凌叔华的作家自我 415

文体的尝试:短篇小说和自传 429

你像中国绅士一样谦逊: 伦纳德·伍尔夫和凌叔华 436

1919年前后的五四运动 441

英国文学的翻译 447

垂柳青花瓷盘上的中国: 查尔斯·兰姆、乔治·梅瑞狄斯和亚瑟·韦利 452

“英国风格”的扩张: 英中混合式园林和邱园宝塔 477

邱园:中国宝塔 486

融合的视野 494

第五章 成长中的现代主义 497

借一双“中国”眼睛 497

中国艺术风格和国际中国艺术展 510

东方主义和英国人的反应 518

“清除指涉痕迹” 521

美学视角 528

界限的认识论:主体和客体 538

表达的危机:美学上相得益彰 549

省略的技巧:线条 563

平面性和可塑性 575

视觉美学对文学的影响 579

后记 595

译后记 60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