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天津中医药史略与学术思想
天津中医药史略与学术思想

天津中医药史略与学术思想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伯礼,于铁成主编
  • 出 版 社: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530842058
  • 页数:393 页
图书介绍:本书的编写以医学史为基础、以医家为线索、以学术思想为重点,医药同时论述。对大量的史料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抽提和升华。注重历史性、文化性、学术性、地域性,具有科学性。
《天津中医药史略与学术思想》目录

第一章 商代至宋代的天津地区中医药状况 1

第一节 战国时期至宋代的天津地区中医名家 1

第二节 元代天津地区中医医家与著作 3

第二章 明代和清中期以前天津地区的中医药 4

第一节 明清两代天津地区医药卫生状况 5

第二节 明代和清中期以前天津地区中医医家和著作 7

第三章 清代末期天津地区的中医药 10

第一节 鸦片战争后天津地区的社会情况 10

第二节 西方医学的传入 11

一、英国伦敦会施医养病院 12

二、法国天主教会仁慈堂 12

三、美国美以美会妇婴医院 13

四、法国天主教医院 13

第三节 天津地区的公共卫生状况 14

第四节 清末天津地区中医医家与著作 16

第五节 中药业的发展 18

一、中药店铺的建立 18

二、最早的埠际贸易 20

三、中药的加工和成药的生产 21

第六节 医学教育 22

第四章 民国时期天津的中医药 26

第一节 民国时期天津的医药卫生情况 27

一、医学教育和医疗事业的状况 27

二、天津市的卫生管理机构 29

第二节 天津医家 29

一、张锡纯 29

二、丁子良 35

三、苏氏骨科 36

四、阎子峰 37

五、刘秉彝 37

六、哈氏世医 37

第三节 天津客籍医家 39

一、施今墨 39

二、孔伯华 47

第四节 民国期间的天津中药业 49

一、辛亥革命后天津中药业的发展 49

二、“九.一八”后的天津中药业 53

三、中药业发展中体现的学术思想和生产经营特色 57

第五章 民国时期天津的中医药教育 65

第一节 天津中医药教育 65

第二节 陈泽东与天津中医 66

一、创办中医传习所 66

二、抗议“废止中医案” 68

三、创办《国医正言》 68

第六章 中西医汇通 70

第一节 近代天津中医学术思潮 70

第二节 天津中医界对“废止中医案”的抗争 73

第三节 张锡纯与中西医汇通思潮 77

第七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天津的中医药 79

第一节 天津中医药事业的兴旺与发展 79

一、中医药事业的复苏与发展 79

二、“文革”时期天津中医界的情况 80

三、落实衡阳会议精神突出中医特色 81

第二节 中医医疗机构 82

一、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82

二、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90

三、天津市中医医院 94

四、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 95

第三节 津门名老中医 98

一、梁月波 98

二、王静斋 100

三、于东川 105

四、陆观虎 107

五、耿寿卿 110

六、沈金山 111

七、古今人 114

八、赵寄凡 116

九、杨达夫 118

十、郑静侯 120

十一、董晓初 122

十二、哈书田 127

十三、叶希贤 131

十四、邢锡波 133

十五、赵楚卿 135

十六、苏绍三 137

十七、顾小痴 139

十八、王季儒 142

十九、哈荔田 144

二十、刘松菴 149

二十一、杨浩观 150

二十二、何世英 151

二十三、郭霭春 155

二十四、任宝成 160

二十五、杜幼臣 162

二十六、胡秀璋 164

二十七、陈芝圃 167

二十八、谷济生 171

二十九、阮士怡 173

三十、马新云 176

三十一、李振华 180

三十二、李少川 182

三十三、赵恩俭 188

三十四、王士相 191

第四节 中国工程院院士 196

一、石学敏 196

二、张伯礼 208

三、刘昌孝 222

第五节 著名中医专家 229

一、田芬兰 229

二、高金亮 233

三、韩冰 236

四、戴锡孟 239

五、黄文政 243

六、张大宁 246

第六节 天津的中药业 250

一、天津市中药业同业公会 250

二、天津最早的国营中药企业 251

三、中药私营企业进入公私合营 252

四、中药科学研究 253

五、天津著名药厂和药店的发展 254

六、对中成药生产的管理 256

第八章 天津的中医药教育 258

第一节 中医药教育 258

一、天津市中医进修学校 258

二、中医师带徒班 258

三、西医学习中医班 259

四、天津市中医学校 262

五、天津业余药学院 263

六、天津中药学校 263

七、天津市中医药职业中专 263

第二节 天津中医药大学 263

一、学校概况 263

二、中医教育 266

三、中药教育 267

四、研究生教育 268

五、科研工作 268

第九章 天津中医学术的发展 272

第一节 中医经典文献和基础理论研究 272

一、中医经典文献研究 272

二、中医基础理论研究 277

三、医史考籍 281

第二节 中医临床学术发展 282

一、内科疾病学术发展 283

二、外科疾病学术发展 293

三、妇科疾病学术发展 295

四、儿科疾病学术发展 297

五、针灸学术发展 299

六、骨伤科疾病学术发展 302

七、按摩学术发展 303

八、皮肤科疾病学术发展 304

九、五官科疾病学术发展 305

第十章 天津的中西医结合与学术发展 307

第一节 中西医结合的途径和方法 308

一、建立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基地 308

二、全面开展中西医结合的研究 311

第二节 中西医结合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312

一、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 312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 316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多系统脏器功能衰竭 322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疮疡、风湿疾病 325

五、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及其他科疾病 331

第三节 天津中西医结合工作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 336

第四节 西医学习中医有突出成就的专家 339

一、吴咸中 339

二、尚天裕 343

三、王今达 345

四、边天羽 348

五、李竞 349

第十一章 天津中医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353

第一节 改革开放促进对外交流 353

第二节 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发展 354

一、中医药国际教育 355

二、友好往来 355

三、中医药国际学术交流 358

第十二章 天津中药的现代化进展 360

第一节 中药现代化背景 360

一、中药现代化概念 360

二、中药现代化政策和战略 360

第二节 天津中药现代化历程 363

一、三岔河口孕育北方药都 364

二、诞生第一个中成药地方标准 364

三、中药现代化的发源地 365

第三节 天津中药现代化成绩 366

一、天津中药现代化政策 366

二、天津现代化中药企业 367

三、天津中药现代研究技术、平台建设 377

四、天津名优中成药的二次开发 384

五、天津现代中药产业园建设 387

六、天津现代中药港建设 388

第四节 回顾与展望 389

一、天津现代中药居全国先进水平 389

二、加速天津中药现代化进一步发展 391

参考文献 39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