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有效性
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有效性

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有效性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葛蓉蓉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504944394
  • 页数:253 页
图书介绍:本书对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的有效性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总结国外公司治理、尤其是国外商业银行治理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银行业所处的制度环境和改革目标,以及银行业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治理中的一些重要问题。
《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有效性》目录

第1章 导论 1

1.1 问题的提出 1

1.1.1 对我国商业银行改革路径的思考 3

1.1.2 股份制与商业银行 4

1.2 研究意义 5

1.2.1 理论意义 5

1.2.2 实际应用价值 7

1.3 商业银行治理的特殊性 8

1.3.1 银行的脆弱性与“管理的正当性” 8

1.3.2 金融稳定与银行治理水平 9

1.3.3 商业银行利益相关人治理 10

1.3.4 银行被动负债下的债权人 10

1.3.5 产品市场的不充分竞争 11

1.3.6 银行的信息不对称 12

1.3.7 银行的并购成本 13

1.3.8 银行业监管 13

1.4 研究基础:文献综述 15

1.4.1 关于公司治理内涵的一般性研究 15

1.4.2 关于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之间的关系 18

1.4.3 关于商业银行治理的特殊性 19

1.4.4 关于不同类型商业银行治理的研究 20

1.4.5 对商业银行治理的实证研究 21

1.4.6 银行公司治理的国际比较 22

1.5 研究思路 23

第2章 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 25

2.1 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分析 26

2.1.1 商业银行股权结构的基本情况 26

2.1.2 与其他行业的比较分析 28

2.1.3 与国外银行股权结构的比较分析 29

2.2 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影响的方式 35

2.2.1 股权结构与代理成本 35

2.2.2 股权结构与股东公平保护 41

2.2.3 股权结构与代理权争夺 41

2.2.4 股权结构与收购兼并 42

2.3 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影响的状态依存性 43

2.3.1 问题的提出 43

2.3.2 状态依存性的表现 44

2.4 对若干重要问题的进一步分析 44

2.4.1 关于银行的国有控股问题 44

2.4.2 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 45

2.4.3 境外上市 47

2.4.4 关于机构投资者 47

2.5 本章总结 49

第3章 商业银行的董事会治理 50

3.1 关于董事会职能的一般性分析 50

3.2 董事会的两种模式 52

3.2.1 单层制董事会 52

3.2.2 双层制董事会 54

3.3 商业银行董事会的规模与构成分析 54

3.3.1 董事会规模 54

3.3.2 董事会构成 56

3.4 商业银行董事会的专门委员会 60

3.4.1 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的产生 60

3.4.2 有关董事会委员会的实践 61

3.4.3 商业银行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的设置 62

3.5 商业银行的独立董事制度 65

3.5.1 商业银行独立董事制度的意义 65

3.5.2 国外关于独立董事的实践 66

3.5.3 我国商业银行独立董事的设置情况 66

3.5.4 独立董事制度中需注意的若干问题 67

3.6 影响董事会治理有效性的因素 72

3.6.1 董事会的独立性 72

3.6.2 董事会运作的规范性 76

3.6.3 董事会运作的主动性 79

3.6.4 董事义务的履行 81

3.6.5 商业银行的董事会文化 84

3.7 本章总结 86

第4章 商业银行的外部治理 87

4.1 商业银行的公共治理 88

4.1.1 银行业监管 88

4.1.2 法律制度 90

4.1.3 信息披露制度 96

4.1.4 政府行为 101

4.2 商业银行的市场治理 103

4.2.1 并购市场 103

4.2.2 产品市场 107

4.2.3 银行家市场 112

4.3 文化环境 113

4.4 本章总结 114

第5章 商业银行的决策机制 115

5.1 决策权配置问题 115

5.1.1 决策权配置的一般原理 115

5.1.2 决策权配置中的效率与公平 116

5.1.3 关于股东决策权的理论 116

5.2 决策模式的变迁及其分析 119

5.2.1 股东大会中心主义 119

5.2.2 董事会中心主义 119

5.2.3 对决策模式变迁的思考 121

5.2.4 我国公司决策权配置的现状与问题 122

5.3 股东参与银行决策的制度安排 124

5.3.1 资本多数决 124

5.3.2 股东的决策范围 125

5.4 董事会决策 126

5.4.1 董事会的决策类型 126

5.4.2 决策程序和方式 129

5.4.3 提高商业银行董事会决策有效性的政策建议 130

5.5 本章总结 135

第6章 商业银行的激励约束机制 136

6.1 代理成本与激励约束机制 136

6.1.1 激励理论 137

6.1.2 关于效用函数的分析 138

6.1.3 对商业银行激励约束机制的一般性分析 139

6.2 商业银行的薪酬制度 140

6.2.1 薪酬制度的设计思路 140

6.2.2 股票期权 144

6.2.3 股票增值权 150

6.3 市场约束与声誉机制 151

6.3.1 声誉机制的作用机理 151

6.3.2 声誉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 152

6.4 法律约束 153

6.4.1 影响法律约束有效性的因素 154

6.4.2 法律约束与声誉机制的关系 156

6.5 内部约束 156

6.5.1 章程约束 157

6.5.2 其他内部治理文件的约束 157

6.6 商业银行激励约束机制的博弈分析 158

6.7 本章总结 159

第7章 商业银行的监督评价机制 160

7.1 对于监督主体的一般性分析 160

7.1.1 股东监督 161

7.1.2 监事会的监督 161

7.1.3 独立董事的监督 163

7.1.4 审计委员会的监督 164

7.1.5 银行业监管 165

7.1.6 资本市场参与者与媒体的监督 165

7.2 监督手段 168

7.2.1 股东质询权 168

7.2.2 股东的提议权 170

7.2.3 内部审计 171

7.2.4 外部审计 173

7.3 对提高监督机制有效性的进一步思考 177

7.3.1 我国监事会运作中存在的问题 177

7.3.2 监事会与独立董事制度的协调 179

7.4 评价机制 181

7.4.1 评价主体 181

7.4.2 评价客体 182

7.4.3 评价方法 183

7.5 本章总结 184

第8章 商业银行治理评价 185

8.1 公司治理评价的意义 186

8.1.1 为外部投资者提供投资依据 186

8.1.2 对公司管理层的信号提示功能 187

8.1.3 抑制“柠檬市场”的形成 187

8.1.4 降低外部融资成本 188

8.1.5 股东据以判断能否实现中长期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 188

8.1.6 为监管部门提供监管参考 189

8.2 公司治理与业绩的关系 189

8.2.1 国外关于公司治理与业绩关系的研究 189

8.2.2 国内关于公司治理与业绩关系的研究 190

8.2.3 对实证研究结果的分析 192

8.3 主要公司治理评价体系的比较 192

8.3.1 标准普尔公司治理评分体系 192

8.3.2 里昂证券(亚洲)公司治理评价体系 193

8.3.3 Deminor公司治理评价体系 193

8.3.4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评价指数 193

8.4 公司治理机制的组合效应 195

8.4.1 互补效应 196

8.4.2 替代效应 198

8.4.3 协同效应 199

8.5 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商业银行治理评价模型 200

8.5.1 商业银行治理评价指标体系与治理指数 200

8.5.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权重向量分析 204

8.5.3 基于AHP的模糊评价模型 210

8.5.4 基于AHP并考虑子因素变动的拓展评价模型 211

8.5.5 考虑修正权重后的动态评价模型 212

8.5.6 商业银行治理评价中的专家质量模型 213

8.6 总结:本书视角下对于制度组合的筛选 214

附录一 关于加强银行公司治理的指导意见 216

附录二 OECD公司治理准则[2004年版] 233

参考文献 24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