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文化词概念框架
文化词概念框架

文化词概念框架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廖光蓉著;蒋洪新总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13504881
  • 页数:413 页
图书介绍:本书首先扼要述评有关的研究成果,主要涉及动物词、文化动物词、文化语义学;然后,绍介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即认知语义学理论(包括框架、域和百科知识语义学理论),及其在国内的应用现状;接下来,定义词概念框架,简述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等。
《文化词概念框架》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

1.相关研究成果 1

1.1 动物词 1

1.2 文化动物词 2

1.3 文化语义学 3

1.1.4 简评 4

2.认知语义学理论 4

2.1 框架理论 5

2.2 域理论 6

2.3 百科知识语义学理论 8

3.框架理论在中国 9

4.狗(dog)概念框架研究 11

4.1 概念、词概念与词概念框架 11

4.2 关于狗(dog)概念框架 14

4.3 研究的视角、内容、方法等 17

5.本书的组织 18

第二章 概念框架的拟构 20

1.拟构的目标、原则、方法等 20

1.1 原则 20

1.2 方法、可行性等 21

1.3 关于其本身研究的内容 22

2.拟构的框架 22

2.1 母框架 23

2.2 “官养”子框架 24

2.3 “家庭饲养”子框架 25

2.4 “狗(官 /家养的)”子框架 28

2.5 “狗”与DOG框架的比较 34

3.词概念框架的属性和特征 35

3.1 属性 35

3.2 特征 36

4.结语 38

第三章 框架概念的形式表征 39

1.概念形式表征总览及形式单位特征 39

1.1 概念形式表征总览 39

1.2 “狗”与DOG框架形式单位特征的比较 51

2.概念形式表征 53

2.1 蕴涵事件的具体事物概念组合的形式表征 54

2.2 蕴涵整体与部分关系的具体事物概念组合及其形式表征 77

2.3 蕴含类与属/属与类关系的具体事物概念组合的形式表征 79

2.4 属性或特征与行为习惯或倾向概念组合的形式表征 83

2.5 事件的形式表征 87

2.6 框架概念形式表征规律 93

3.小结 101

第四章 框架内变化转换的形式单位概念总汇 106

1.相关术语的定义 106

2.制约因素及宏观动因与一词多义的成因 107

3.变化转换的形式单位概念总汇与用例 108

3.1 “狗”框架 109

3.2 DOG框架 140

4.数据统计与对比分析 157

5.小结 161

第五章 框架内形式单位概念的变化转换 165

1.形式单位概念的变化 165

1.1 最初施指具体事物的形式单位概念的变化 165

1.2 最初施指事件的形式单位概念的变化 173

1.3 最初施指抽象事物的形式单位概念的变化 186

2.形式单位概念的转换 188

2.1 最初施指具体事物的形式单位概念的转换 188

2.2 最初施指事件的形式单位概念的转换 216

3.小结 245

第六章 变化转换的动因 246

1.功能动因 247

1.1 附带感情色彩 247

1.2 具象体表达 258

1.3 简便表达 266

1.4 关于附带感情色彩、具象和简便表达的结论 272

2.发生学上的动因 273

2.1 客观相关性和相似性及两者的结合 273

2.2 基于人的评价相关性 278

2.3 客观相关性与基于人的评价相关性的结合或反之 286

2.4 基于人的认识或评价的相似性 287

2.5 客观相关性与基于人的评价相似性的结合或反之 290

2.6 客观相关性与基于人的评价的相关性和相似性的结合 293

2.7 客观相关性和相似性与基于人的评价相似性的结合 294

2.8 客观相似性与基于人的评价相似关性的结合 294

2.9 “狗”与DOG框架的比较 296

3.小结 297

3.1 功能动因 297

3.2 发生学上的动因 299

第七章 变化转换的机制 301

1.变化机制 301

1.1 对已有研究成果的佐证 301

1.2 本研究关于形式单位概念扩大的一些发现 303

1.3 “狗”与DOG框架的比较及变化机制 308

2.转换机制 308

2.1 保留限定成分即原概念与目的概念之间的相似性 308

2.2 保留原概念与目的概念的相关性 315

2.3 “狗”与DOG框架的比较 321

3.小结 322

3.1 变化机制 322

3.2 转换机制 323

第八章 变化转换中转喻的发生域与转换中的相似性映射 326

1.变化中的转喻发生域 326

1.1 事件概念框架 326

1.2 具体事物概念框架 329

1.3 抽象事物概念框架 330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331

2.转换中的转喻发生域 331

2.1 具体事物概念框架 331

2.2 事件框架 332

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337

3.转换中的相似性映射 337

3.1 客观属性特征映射 337

3.2 人对原概念的评价映射 338

3.3 事件结构与人的评价映射的结合 341

3.4 数据统计与分析 342

4.隐喻和转喻的比例 342

5.转换的结果 342

6.小结 343

6.1 变化中的转喻发生域 343

6.2 转换中的转喻发生域 344

6.3 转换中的相似性映射 344

第九章 变化转换的思维特征 346

1.变化的思维特征 346

1.1 流线型 346

1.2 流线-跳跃-流线型 350

1.3 连续水平线流型 351

2.转换的思维特征 351

2.1 单一跳跃 351

2.2 连续跳跃 354

3.小结 365

3.1 变化的思维特征 365

3.2 转换的思维特征 366

第十章 结束语 368

1.主要内容 368

1.1 词概念框架的拟构及其本身的研究 368

1.2 后入框架概念形式表征 370

1.3 制约因素及一般动因与一词多义的成因 374

1.4 几组数据与对比分析 374

1.5 形式单位概念变化转换的几种情形 376

1.6 形式单位概念变化转换的具体动因 377

1.7 变化转换的机制 381

1.8 变化转换中的转喻发生域与转换中的相似性映射 384

1.9 变化转换的思维特征 386

2.创新之处 388

3.局限性及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389

参考文献 390

附录 394

附录1 “狗”框架变化的形式单位概念 394

附录2 “狗”框架转换的形式单位概念 397

附录3 “狗”框架既变化又转换的形式单位概念 405

附录4 DOG框架变化的形式单位概念 406

附录5 DOG框架转换的形式单位概念 407

附录6 DOG框架既变化又转换的形式单位概念 41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