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发展论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发展论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发展论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普者主编
  • 出 版 社: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561438397
  • 页数:211 页
图书介绍:本书探讨了中国少数民族的社会发展过程,主要讨论了中国少数社会的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社会文化心理转型、社会经济结构转型、政治结构转型,以及法律意识、社会保障、社会安全结构等方面的理论问题。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发展论》目录

第一章 少数民族社会发展的主体 1

第一节 少数民族社会发展的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 1

一、少数民族社会发展的实践主体 2

二、少数民族社会发展的价值主体 5

三、充分调动少数民族社会一切发展主体的积极因素 7

第二节 少数民族社会发展主体的全面发展 9

一、少数民族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9

二、推进少数民族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 12

第二章 少数民族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18

第一节 生产力在少数民族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8

一、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18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少数民族社会全面进步的杠杆 20

第二节 民族地区的科技建设和技术创新 22

一、民族地区的科技建设 22

二、民族地区的技术创新 25

第三节 民族教育的建设和创新 27

一、民族教育的建设 27

二、民族教育的创新 33

第四节 民族地区的管理创新 39

一、民族地区的公共管理创新 39

二、民族地区的企业管理创新 41

第五节 民族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43

一、吸收世界各国和各民族的先进文化 44

二、汲取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 45

三、创新和发展民族文化 46

第六节 少数民族人才队伍建设 47

一、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少数民族人才队伍 48

二、提高少数民族人才的综合素质 51

三、构建少数民族人才评价、使用机制和激励机制 53

第三章 少数民族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转型 56

第一节 少数民族价值观念结构关系的转型 57

一、西方民族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结构关系与华夏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结构关系 57

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结构关系及其转型 59

第二节 少数民族政治价值观念的变化 61

一、从空头政治转变为务实政治 61

二、从德治(或人治)观念转变为法治观念 62

三、从依附观念转变为民主、自由、平等观念 65

四、改变官本位的人生价值取向,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 65

第三节 少数民族经济价值观念的变化 67

一、从安贫乐道转变为利益竞争 67

二、从耻于经商、轻商转变为重商 68

三、从身份特权观念转变为平等契约观念 69

四、从平均主义观念转变为效率优先观念 70

第四节 少数民族伦理价值观念的变化 71

一、从重义轻利观念转变为义利统一观念 71

二、从群体至上的价值观念逐渐转变为群体与个体相统一的价值取向 73

第四章 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 75

第一节 少数民族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 76

一、少数民族社会的资源配置方式 76

二、少数民族社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78

第二节 少数民族社会所有制结构的转变 82

一、少数民族社会的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82

二、少数民族社会的所有制向多种所有制转变 84

第三节 少数民族社会产业结构的变化 85

一、少数民族社会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86

二、少数民族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88

第四节 少数民族社会个人收入分配形式的变化 90

一、马克思主义按劳分配学说及其在少数民族社会的实践 91

二、少数民族社会个人收入分配形式的多元化 93

第五章 少数民族社会政治结构的转型 97

第一节 民族意识的创新与发展 97

一、整合各少数民族传统意识 98

二、开拓各少数民族现代意识资源 99

三、塑造各少数民族成功的意识 101

第二节 民族地方各级政权政治活动的民主化 102

一、依法治区、依法治州、依法治县乡 102

二、从自治区、自治州到自治县、民族乡进一步实行党政分开 103

三、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04

四、完善民族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05

五、加强民族地方基层民主建设 108

六、建立和健全民族地方的民主监督体制 109

七、民族地方民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 112

八、发展民族地方的民主文化 113

九、完善民族地方的选举制度 114

第三节 民族地方各级政府职能的转变 115

一、扩大民族地方各级政府政治权力的社会管理职能 116

二、转变民族地方各级政府的管理规则 117

三、转变民族地方各级政府的管理方式 118

第六章 少数民族习惯法向成文法的转型 120

第一节 民族习惯法的内容、性质、功能与文化 120

一、民族习惯法的主要内容 121

二、民族习惯法的性质 125

三、民族习惯法的功能 126

四、民族习惯法文化 129

第二节 建构民族法律体系 131

一、立法机关吸收和认可好的、行之有效的民族习惯法 131

二、民族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 132

第三节 民族法律制度与少数民族社会发展 136

一、建立少数民族社会秩序和改革少数民族社会体制 136

二、调控少数民族社会发展和保护少数民族社会发展成果 138

第七章 构建少数民族社会保障制度 140

第一节 少数民族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及其功能 140

一、少数民族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 141

二、少数民族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 149

第二节 少数民族社会保障基金 152

一、少数民族社会保障基金的含义及社会保障基金制度的构成 153

二、少数民族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 153

第三节 少数民族社会保险基金 156

一、少数民族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 156

二、少数民族社会保险基金的运营和使用 161

第四节 少数民族社会保障管理 164

一、少数民族社会保障管理的内容 165

二、少数民族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166

第八章 建立健全少数民族社会安全制度 168

第一节 少数民族社会安全问题 168

一、少数民族社会安全指标体系 169

二、影响少数民族社会安全的因素 171

三、转型期影响少数民族社会安全的因素 172

第二节 少数民族社会安全机构 175

一、维护少数民族社会公共安全的国家机关 175

二、维护少数民族社会安全的辅助力量 178

第三节 少数民族社会安全法制 178

一、少数民族社会安全保障法律体系 179

二、少数民族社会犯罪控制模式 181

第四节 少数民族社会刑事政策 182

一、防治犯罪决策 182

二、宽严相济的基本刑事政策 183

三、标本兼治的控制犯罪总体目标 183

第九章 构建少数民族社会危机管理机制 185

第一节 危机的形态 186

一、危机的界定 186

二、危机的分类 189

三、危机的诱因 189

第二节 少数民族社会危机管理机制 193

一、应急机制:建立民族地方政府危机处理机构 193

二、资源配置机制 195

三、政府责任机制 196

四、预警、监控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 197

五、与媒体互动机制 198

六、危机决策机制 200

七、专家咨询机制 201

八、科技援助机制 203

九、法律支持机制 203

十、社会动员与保障机制 204

十一、民族凝聚力机制 205

十二、危机后处理机制 20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