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安全
人与自然  下
人与自然  下

人与自然 下PDF电子书下载

环境安全

  • 电子书积分:2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冯晓哲,刘东黎,姚桂松主编
  • 出 版 社: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6
  • ISBN:7810087207
  • 页数:855 页
图书介绍:
《人与自然 下》目录

上卷 1

天地之初——自然的演进和生命的诞生 1

引言 3

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 4

人类的家园——地球 4

地球的家族——太阳系 7

太阳家族所属的部落——银河系 12

宇宙结构的起源 15

诗人的宇宙之歌 15

世界走向混乱还是走向秩序 20

宇宙始于火还是始于冰 22

进化发展还是循环 23

太阳和地球的形成 26

认识太阳系起源的困难 26

太阳系形成的过程 29

地球诞生之初 32

海陆构造的变迁 36

形态的经验分析 36

动力的理论思考 39

海陆格局形成的过程 42

生命的诞生和进化 45

生命的奥秘 45

地球生命起源的两难 48

地球生物的进化 50

自然地貌的演化 54

板块的运动与造山 54

风与沙漠和黄土高原的形成 57

大川与峡谷和冲积平原的形成 60

土壤和植被的形成 63

地下宝藏的储布 66

矿物和岩石 66

成矿的机制和过程 68

全球成矿概观 70

地史重大事件之谜 74

大冰期之迷 74

生物大绝灭之谜 76

地磁极性倒转之谜 78

三大地史之谜的相关性 80

人类的终极悲剧和生命的意义 83

崛起的文明——人类起源的文化透视 85

引言 87

人不是天使 88

人是否为上帝的“使者” 88

人是一种动物 88

人也算一种猿 90

自然界中人的位置 99

人也非野兽 100

跟猿别样的质态 100

有人称人是直立的“裸猿” 101

人特有的适应手段 102

人特有的适应方式 103

人的孕育 104

虚妄的神造说 104

科学的人之由来观 108

漫长的孕育过程 115

人类的远祖 117

人的诞生 125

两种质态的转化 125

柏拉图式人的出现 128

体毛的消失及其他 130

人的成长 133

多采的人类演化谱系图 133

南猿(猿人) 134

直立人 138

化石智人 146

角色的转换 154

原始文化的进程 155

一个实例的剖析——来自白莲洞的远古信息 156

中国中石器和新石器时代的先民 161

时光倒流一万年——澳大利亚土著生活的启示 162

人类演化三轨道与“中石器革命” 165

现代火耕的折光映像 167

拯救自然,也就是拯救人自身 169

歌者的乐园——中国文化的自然主义精神 171

引言 173

诗意的歌吟 176

自然出场 176

文化是以诗开篇的 179

原初之歌 181

离去之歌 183

师法天地 185

日月为易 185

观物取象 186

天地之大德曰生 189

触类而长之 191

天何言哉 193

唯天为大 193

东鲁春风 195

弦歌不绝 196

天人合一 198

道法自然 203

道之为物 203

观于天地 207

光与水的歌唱 209

天地有大美 211

竹下风流 213

越名教而任自然 213

挥麈清谈 216

山水方滋 219

神与物游 222

禅意盎然 226

佛祖拈花 226

有月落波心 228

平常心是道 230

诗禅相通 232

田园与林园 237

田园的主人 237

卜筑因自然 240

林园无俗情 242

林园与家园 245

诗意的栖居 248

相适于道路 248

去蔽与虚无 250

大地之诗 253

让歌者静静地言说 255

生命的辉光 258

中卷 259

自然的退隐——科学革命与世界图景的诞生 259

引言 261

科学革命与自然概念的转变 265

追思自然 265

希腊人的“自然”概念 268

科学革命与自然概念的转变 271

自然的数学化与世界图景的诞生 282

数学化与图景化 282

希腊背景 285

哥白尼 289

开普勒 293

伽利略 294

笛卡尔 298

牛顿 301

当代科学 303

宇宙的空间化与世界图景的诞生 306

宇宙(Cosmos) 306

处所(Topos) 314

从封闭宇宙到无限世界 323

自然的去魅与退隐 331

理性的狂欢——技术革命与技术世界的形成 339

引言 341

科学、技术、人与自然 341

从科学革命到技术革命、产业革命 343

科学、技术活动中心的转移 345

技术文明的兴起 347

工场手工业时代的技术 347

蒸汽动力技术革命 350

机械化生产体系 356

技术进步的连锁反应 359

理性时代 362

欧洲大陆的工业化 362

自然科学的新进展 365

电力技术革命与电气化 368

钢铁技术与新动力机械 375

工业化向美洲、亚洲的扩展 380

20世纪的新技术革命 383

20世纪的物理学革命 383

互换式生产方式与管理科学化 385

电子技术的早期发展 387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新技术 390

战后的新技术革命 396

自动化技术的进展 400

从微观到宏观 403

工业化道路的选择 410

工业化的发展阶段 410

工业化的模式 411

工业化发展的不平衡性与南北差距 414

欠发达国家工业化战略的选择 416

对中国早期工业化的反思 418

建设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 425

破损的世界——现代文明的阴影 427

引言 429

世界文明的反思 431

反思的起点 431

世界文明的反思 433

跨学科的新视角和评估准则 435

工业文明的弊端 440

工业文明的实质 440

现代工业文明的弊端 443

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 448

蘑菇云和现代科技文明 450

原子弹的幽灵 450

核冬天理论和防止科技文明成果的滥用 454

科技文明观和科学家的责任 460

全球问题和文明的阴影 465

全球问题的发现 465

文明的阴影 468

防止世界破损和消除文明阴影 474

文明阴影下的大自然 479

工业文明张扬的负面 479

温室效应与全球的环境问题 483

大自然的报复 484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新走向 486

文明永生 阴影长存 490

新科技文明的副作用 490

高科技文明链和21世纪的新文明 494

未来的基因文明 501

迎接未来的挑战 506

下卷 511

文化新世纪——生态文化的理论阐释 511

引言 513

让历史告诉未来 515

自然的创造,从自然到历史 515

上帝的创造,从神到人 516

人类的创造,从文化到文明 518

文明是一个历史过程 520

传统文明从繁荣走向衰落 523

从传统文明到生态文化 528

环境问题,文化上的熵污染 528

熵污染,传统文化的代价 532

环境压力导致新的文化选择 534

生态文化,人与自然矛盾的解决 538

生态文化,精神层次的选择 545

生态哲学,生态意识与生态思维 545

科学和教育生态化 549

生态文学艺术 551

生态道德 553

生态神学,神学立场转变 555

生态文化,制度层次的选择 560

从“公有地悲剧”到完善社会结构 560

生态运动的兴起 561

政府参与,环境保护制度化 564

全球化,建立新的伙伴共同体 567

生态文化,物质层次的选择 572

学习自然界的智慧,创造无废料生产 572

应用生态技术,创造生态产业 575

走向新的太阳能时代 579

简朴的生活,人类新的消费文化 581

生态文化,人类文化发展的新阶段 586

自然文化:渔猎业,太古代社会文化 586

人文文化:农业,第一次产业革命 588

科学文化:工业化,第二次产业革命 591

生态文化:生态产业,第三次产业革命 594

简短的结论:生态文化是人类走向未来的选择 596

源头活水——资源、环境和人类的再生之路 599

引言 561

食物安全和预警系统 602

民以食为天:食物安全是人类健康的保障 603

土地承载力:合理开发资源是确保食物安全的基础 607

灵敏的信号:食物安全的预警系统和政策选择 610

清洁生产和绿色食品 613

正本清源:清洁生产的新观念 613

返璞归真:人类追求绿色食品 616

结构调整和资源配置 624

一线曙光:农业增长的结构启动和优化结构的巨大潜力 624

晨曦中的道路:结构调整的目标选择 627

阳光下的灿烂:合理配置资源的未来希望 629

能量投入和生产能力 634

百川归海:不断增加的能量投入 634

炼狱之火:科学技术的希望之光 640

资源耗费和资源管理 646

众人“使”柴:人均资源紧缺的巨大压力 646

责无旁贷:留下后代必需的资源 652

生态平衡和环境工程 657

生态失衡:农业发展对环境的沉重压力 657

炼石补天:建设农业生态环境工程 665

区域控制和持续发展 674

八仙过海:东、中、西部的前进步伐 674

殊途同归:分区指导下的协调发展 679

点亮心灯——智能社会的形态描述 685

引言 687

能量的法力:呼唤工业社会 689

能量革命:导致工业革命 689

工业社会:高能社会 694

高能结构:高熵社会 698

信息高速公路:究竟通向何方 703

信息革命:走向信息时代 703

信息社会:一个过渡阶段 708

网络结构:虚拟社会 710

智能的崛起:掀起智能革命 717

人工智能:是噩梦还是美梦 718

软件危机:革命的前夜 723

智能核爆炸:三股洪流的汇合 726

智能的奇迹:创造智能社会 734

社会智能化 734

人机竞争 739

高智能结构 744

智能的驱动:形成智能经济 749

智能价值 749

智能生产力 752

智能产业 756

智能的光辉:迈向新纪元 761

智能时代 761

智能哲学 764

智慧文明 766

春风吹又生——通向21世纪的绿色道路 771

引言 773

选择绿色目标 778

严峻的现实 778

唯一的选择 782

《21世纪议程》 784

坚持公平原则 787

当代人之间的公平问题 787

代与代之间的公平问题 789

绿色道路与红色追求的一致性 792

更新基本观念 794

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有机协调起来 794

把长远利益置于眼前利益之上 796

把全球问题置于局部问题之上 798

有效扼制战争 801

战争的威胁 801

重新认识战争 803

和平红利 806

建立生态产业 809

生态农业 809

生态工业 812

绿色三产 813

发展绿色科技 816

科技的绿色导向 816

大力发展绿色科技 818

加强环境战略研究 819

超越传统体制 822

超越传统的经济体制 822

超越传统的政治体制 825

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828

加快人口革命 830

控制人口数量 830

提高人口质量 833

加强环境教育 835

提倡节俭精神 840

当代的社会病 840

新的价值观 842

过渡到一个节俭的社会 846

抓紧历史大调整 848

21世纪是大调整的世纪 849

大调整是全方位的和有步骤的 851

发达国家理应支付大调整所需的主要社会成本 853

发展中国家必须兼顾发展与调整 85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