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疾病学基础
疾病学基础

疾病学基础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增春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7117094575
  • 页数:212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疾病学基础》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疾病学基础的性质、范围和内容 1

一、病原微生物学 1

二、免疫学 1

三、病理学 1

第二节 疾病学基础在医学中的地位 2

第三节 疾病学基础的任务和学习方法 3

一、疾病学基础的任务 3

二、疾病学基础的学习方法 3

第二章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5

第一节 微生物的概念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5

一、微生物的概念和种类 5

二、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5

第二节 病原微生物及医学微生物学 6

第三节 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 6

一、细菌的大小和形态 6

二、细菌的结构 7

第四节 细菌的形态检查法 11

一、不染色标本检查法 11

二、染色标本检查法 11

第三章 细菌的生长繁殖和变异 13

第一节 细菌的生长繁殖 13

一、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13

二、细菌的繁殖方式和速度 14

第二节 与医学有关的细菌代谢产物 14

一、合成代谢产物 14

二、分解代谢产物 15

第三节 细菌的人工培养 15

一、人工培养细菌的意义 15

二、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16

第四节 细菌的遗传和变异 16

一、细菌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16

二、细菌常见的变异现象 17

三、细菌的变异性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 18

第四章 细菌的分布 21

第一节 微生物的分布 21

一、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 21

二、微生物在人体的分布 21

第二节 微生物与疾病 25

一、正常菌群和菌群失调症 25

二、口腔卫生与口腔疾病 26

第五章 消毒与灭菌 29

第一节 基本概念 29

一、消毒 29

二、灭菌 29

三、无菌及无菌操作 29

四、防腐 30

五、抑菌 30

六、清洁 30

七、净化 30

第二节 物理消毒灭菌法 30

一、热力灭菌法 31

二、电磁波射线灭菌法 32

三、物理防腐法 32

第三节 化学消毒灭菌法 33

一、化学消毒剂 33

二、防腐剂 35

三、化学疗剂 36

第六章 细菌的感染 39

第一节 细菌的致病性 39

一、细菌的毒力 39

二、细菌的侵入数量 41

三、细菌的侵入门户 41

第二节 感染概述 42

一、感染的来源与传播方式 42

二、感染的类型与结局 43

第七章 免疫学概论 46

第一节 免疫的概念、分类和功能 46

第二节 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47

一、免疫器官 47

二、免疫细胞 49

第八章 抗原 55

第一节 抗原的概念和主要特性 55

一、抗原的概念 55

二、抗原的特性 55

第二节 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55

一、异物性 55

二、理化性状 56

三、机体因素 56

第三节 抗原的特异性与交叉反应 56

一、抗原的特异性 56

二、共同抗原与交叉反应 57

第四节 医学上重要的抗原 57

一、异种抗原 57

二、动物的免疫血清 58

三、同种异型抗原 58

四、自身抗原 59

五、异嗜性抗原 59

六、肿瘤抗原 60

第九章 天然免疫 62

第一节 天然免疫的概念与特点 62

一、天然免疫的概念 62

二、天然免疫的特点 62

第二节 天然免疫系统的组成 62

一、屏障结构构成及功能 62

二、吞噬细胞 63

三、正常体液中的抗微生物物质 64

第十章 适应性免疫 70

第一节 抗体和免疫球蛋白 70

一、抗体与免疫球蛋白的概念 70

二、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70

三、免疫球蛋白的种类及特性 72

第二节 免疫应答 74

一、免疫应答的概念 74

二、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74

三、体液免疫应答 74

四、细胞免疫应答 76

第十一章 超敏反应 79

第一节 超敏反应的概念与特点 79

一、超敏反应的概念 79

二、超敏反应的特点 79

第二节 各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及常见疾病 79

一、Ⅰ型超敏反应 79

二、Ⅱ型超敏反应 81

三、Ⅲ型超敏反应 82

四、Ⅳ型超敏反应 84

五、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 85

第十二章 免疫学应用 88

第一节 免疫学防治 88

一、人工主动免疫 88

二、人工被动免疫 90

第二节 免疫学诊断 92

一、检测抗原抗体 92

二、检测细胞免疫 97

第十三章 疾病概论 100

第一节 健康与疾病 100

一、健康的概念 100

二、疾病的概念 101

三、衰老 102

第二节 病因学 103

一、疾病发生的原因 103

二、疾病发生的条件 106

第三节 发病学 107

一、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机制 107

二、疾病的经过与转归 111

第十四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116

第一节 充血 116

一、动脉性充血 116

二、静脉性充血 117

第二节 出血 119

一、原因及发生机制 119

二、病理变化 119

三、后果 119

第三节 血栓形成 120

一、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制 120

二、血栓的形成过程及类型 120

三、血栓的结局 121

四、血栓对机体的影响 122

第四节 栓塞 122

一、栓子的运行途径 122

二、栓塞的类型和对机体的影响 123

第五节 梗死 124

一、梗死的原因和条件 124

二、梗死的类型和病理变化 125

三、梗死对机体的影响 126

第十五章 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129

第一节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 129

一、萎缩 129

二、肥大 130

三、增生 131

四、化生 131

第二节 细胞、组织的损伤 132

一、变性 132

二、细胞死亡 134

第三节 损伤的修复 137

一、再生 137

二、纤维性修复 139

三、创伤愈合 140

四、影响再生修复的因素 143

第十六章 炎症 146

第一节 炎症的概念和常见原因 146

一、炎症的概念 146

二、炎症的原因 146

第二节 炎症局部的基本病理变化 147

一、变质 147

二、渗出 149

三、增生 154

第三节 炎症局部的临床表现和全身反应 155

一、炎症局部的临床表现 155

二、炎症的全身反应 155

第四节 炎症的类型及病理变化 156

一、临床分类 156

二、病理学分类 157

第五节 炎症的转归和结局 163

一、痊愈 163

二、迁延不愈 163

三、蔓延扩散 163

第十七章 肿瘤 167

第一节 肿瘤的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 167

一、肿瘤的概念 167

二、肿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168

第二节 肿瘤的一般形态和组织结构 169

一、肿瘤的一般形态 169

二、肿瘤的组织结构 170

第三节 肿瘤的生长、扩散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173

一、肿瘤的生长 173

二、肿瘤的扩散 174

三、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77

第四节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鉴别 178

第五节 肿瘤的命名原则和举例 179

一、肿瘤的命名原则 179

二、常见肿瘤举例 183

三、肿瘤的病理学检查 187

四、肿瘤的预防和控制 188

附:实践指导 191

实践1 细菌的基本形态、特殊结构与革兰氏染色检查 191

实践2 细菌的分布检查 193

实践3 消毒灭菌试验 194

实践4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观察、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 197

实践5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病变的大体及镜检观察 199

实践6 细胞、组织适应、损伤与修复各种病变的大体及镜检观察 200

实践7 炎症基本病变及各类炎症的大体和镜检观察 201

实践8 肿瘤的形态特征、生长方式、转移及常见肿瘤的大体和镜检观察 202

疾病学基础教学大纲 20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