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中医药动物实验方法
中医药动物实验方法

中医药动物实验方法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3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彭成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7117097558
  • 页数:1499 页
图书介绍:本书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和方法技术两大部分。基础知识篇包括基本概念、中医药动物实验思维原理、实验动物与中医药动物实验、中医药动物实验中常用实验动物的选择、中医药动物实验材料的准备与实验室的操作规范、中医药动物实验基本技术方法、中医药动物实验设计及数据处理分析。
《中医药动物实验方法》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中医药动物实验方法学的概念 1

一、中医药动物实验方法学的概念 1

(一)中医药动物实验方法学的含义 1

(二)中医药动物实验方法学的性质 2

二、中医药动物实验方法学的范围 2

(一)基础理论知识 2

(二)实验技术方法 2

第二节 中医药动物实验方法学的发展概况 4

一、学科萌芽 4

(一)动物用药本能的观察 5

(二)有意识的动物实验 5

二、方法探索 6

三、理论总结 6

四、广泛应用 7

五、学科形成 7

第三节 中医药动物实验方法学的地位与作用 8

一、中医药动物实验方法学能促进中医药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8

二、中医药动物实验方法学能促进中药新药的开发和研究 8

三、中医药动物实验方法学能促进中医药学与现代医药学的沟通与融合 8

第二章 中医药动物实验思维原理 11

第一节 中医药动物实验的思维方式 11

一、有机联系观 11

二、系统整体观 12

三、类比相似观 12

四、审证求因观 13

五、动态平衡观 13

第二节 中医药动物实验的技术原则 13

一、相似性原则 13

(一)选择与人的形态结构相似的实验动物 14

(二)选择与人的生理功能相似的实验动物 14

(三)选择与人的代谢特点相似的实验动物 15

(四)选择与人的疾病特点相似的实验动物 15

二、特殊性原则 15

(一)选择解剖特点、生理特点符合实验目的要求的实验动物 15

(二)选择某些品种、品系对实验出现特殊反应的实验动物 17

三、模型化原则 18

(一)选择人兽共患病动物 18

(二)选择疾病或病证动物模型 18

四、标准化原则 18

(一)实验动物的标准化 18

(二)实验动物规格的标准化 19

五、重复性原则 20

(一)实验的重复性 20

(二)动物的重复性 20

六、经济性原则 20

第三节 中医药动物实验的一般方法 21

一、实验方法的选择及定量 21

二、实验指标的选择及建立 21

三、实验方法的稳定及控制 22

四、实验方法的建立及佐证 22

五、实验方法的重复及应用 22

第三章 实验动物与中医药动物实验 25

第一节 小鼠 25

一、生物学特征 25

(一)外观形态 25

(二)内脏器官 25

二、生理功能与行为习性 26

(一)体型小,易于饲养管理 26

(二)性成熟早,繁殖力强 26

(三)性情温顺,胆小怕惊 26

(四)体小娇嫩,环境适应性差 26

(五)喜黑暗,昼伏夜动 26

(六)雄鼠好斗,体臭传情 26

(七)喜群居,不耐孤独 26

三、常用品种品系 26

(一)近交系动物 26

(二)封闭群动物 27

(三)突变系动物 27

(四)系统杂交动物 28

四、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28

第二节 大鼠 29

一、生物学特征 29

(一)外观形态 29

(二)内脏器官 29

二、生理功能与行为习性 30

(一)繁殖快,全年多发情动物 30

(二)喜好啃咬,昼伏夜动 30

(三)神经系统反应灵敏,内分泌功能发达 30

(四)嗅觉视觉灵敏,味觉退化迟钝 30

(五)营养缺乏敏感,易产生营养缺乏症 30

(六)汗腺极不发达,有重复性好的特殊心电图 30

(七)性情较温顺,对外界环境敏感 30

(八)肝再生能力强,无呕吐反应 31

三、常用品种品系 31

(一)近交系动物 31

(二)封闭群动物 31

(三)突变系动物 31

(四)系统杂交动物 32

四、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32

第三节 地鼠 33

一、生物学特征 33

(一)外观形态 33

(二)内脏器官 33

二、生理功能与行为习性 33

(一)昼伏夜动,胆小易惊 33

(二)性成熟早,生殖周期短 34

(三)生长发育快 34

(四)杂食动物,生活力强 34

(五)嗜睡,有冬眠习惯 34

三、常用品种品系 34

四、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34

第四节 豚鼠 35

一、生物学特性 35

(一)外观形态 35

(二)内脏器官 35

二、生理功能与行为习性 36

(一)草食动物,体内不能合成维生素C 36

(二)生殖慢发育快,属于晚成性动物 36

(三)性情温顺,喜群居,胆小易惊 36

(四)对抗生素过敏,易出现变态反应 36

(五)体温调节力弱,环境适应性差 36

(六)性成熟早,有奇特的性行为 36

三、常用品种品系 37

(一)品种 37

(二)品系 37

四、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37

第五节 家兔 39

一、生物学特征 39

(一)外观形态 39

(二)内脏器官 39

二、生理功能与行为习性 40

(一)草食性动物,对粗纤维的需求量大 40

(二)刺激性排卵动物,繁殖力强 40

(三)食粪性动物,生长发育快 40

(四)胆小怕惊,夜间活动量大 40

(五)厌湿喜干燥不耐热,每年换毛两次 40

(六)同性好斗宜笼养,有特殊的血清型和唾液型 41

三、常用品种品系 41

(一)日本大耳白兔 41

(二)新西兰兔 41

(三)青紫蓝兔 41

(四)中国白兔 41

四、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41

第六节 猫 42

一、生物学特征 42

(一)外观形态 42

(二)内脏器官 42

二、生理功能与行为习性 43

(一)肉食动物,生性孤独多疑 43

(二)喜登高望远,好明亮干燥的环境 43

(三)发情变态,刺激性排卵动物 43

(四)瞳孔变化剧烈,有敏锐的感觉器官 43

三、常用品种品系 43

四、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44

第七节 犬 44

一、生物学特征 44

(一)外观形态 44

(二)内脏器官 45

二、生理功能与行为习性 45

(一)四种神经类型,五种血型 45

(二)好动喜欺弱,但易驯养 45

(三)听觉嗅觉触觉发达,但味觉视力较差 45

(四)喜肉食和腥味,环境适应能力强 45

三、常用品种品系 45

(一)Beagle犬 45

(二)四系杂交犬 45

(三)华北犬和西北犬 45

(四)其他犬种 46

四、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46

第八节 小型猪 46

一、生物学特征 46

(一)外观形态 46

(二)内脏器官 46

二、生理功能与行为习性 47

(一)性成熟较早,产仔率高 47

(二)杂食性动物,听嗅觉灵敏 47

(三)不耐寒热,易于调教 47

三、常用品种品系 47

(一)贵州小香猪 47

(二)西双版纳微型猪 47

(三)戈廷根小型猪 47

(四)亨浮德系(Hanford)小型猪 47

(五)明尼苏达-荷曼系(Minnesota-Hormelstain小型猪 47

四、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48

第九节 猴 48

一、生物学特征 48

(一)外观形态 48

(二)内脏器官 48

二、生理功能与行为习性 49

(一)昼行性动物,社会优胜序列制严格 49

(二)杂食动物,体内不能合成维生素C 49

(三)细菌病毒易感,也易感染寄生虫 49

(四)高级神经活动发达,生理生化代谢与人相似 49

(五)嗅觉退化迟钝,视觉色觉灵敏 49

(六)两种血型,繁殖群中不需考虑雌雄血型配合 49

(七)性反应明显,与人生殖生理相似 49

三、常用品种品系 49

(一)恒河猴 50

(二)平顶猴 50

(三)戴帽猴 50

(四)熊猴 50

(五)台湾岩猴 50

(六)日本猴 50

四、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50

第十节 鱼 51

一、生物学特征 51

二、生理功能与行为习性 51

三、常用品种品系 51

(一)金鱼 51

(二)青鲣 52

(三)红鲫 52

(四)剑尾鱼 52

(五)斑马鱼 52

四、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52

第四章 中医药动物实验中常用实验动物的选择 59

第一节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 59

一、阴阳五行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 59

二、脏腑经络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 59

三、气血津液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 60

四、病因病机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 60

五、治则治法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 60

第二节 中医临床各科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 60

一、中医内科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 60

二、中医外科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 61

三、中医妇科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 62

四、中医儿科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 62

五、中医五官科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 62

六、中医皮肤科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 63

第三节 中医方药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 63

一、解表方药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 63

二、清热方药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 63

三、泻下方药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 64

四、祛风湿方药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 64

五、芳香化湿方药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 65

六、利水渗湿方药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 65

七、温里方药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 66

八、理气方药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 66

九、止血方药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 67

十、活血化瘀方药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 67

十一、化痰止咳平喘方药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 68

十二、安神方药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 68

十三、平肝息风方药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 69

十四、补益方药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 69

十五、消食方药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 69

十六、开窍方药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 70

第四节 非药物疗法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 70

一、针灸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 70

二、其他非药物疗法中实验动物的选择 70

第五章 中医药动物实验材料的准备与实验室的操作规范 74

第一节 中医药动物实验材料的准备 74

一、动物的准备 74

(一)实验动物的购买 74

(二)实验动物的饲养 74

(三)健康动物的识别 74

二、药物的准备 74

(一)受试药物的制备 74

(二)阳性药物的选择及制备 95

(三)造模药物的选择及制备 96

三、针灸动物实验器具 97

(一)针灸动物实验常用固定器具 97

(二)针法动物实验常用针具 97

(三)灸法动物实验常用器材 98

第二节 中医药动物实验室的操作规范 98

一、一般实验室操作规范 98

(一)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 98

(二)实验室仪器操作规范 99

二、动物实验室的操作规范 99

(一)开放系统实验室的操作规范 99

(二)屏障系统实验室的操作规范 100

(三)隔离系统实验室的操作规范 102

第六章 中医药动物实验基本技术方法 104

第一节 实验动物的抓取与固定方法 104

一、哺乳类动物的抓取与固定 104

(一)小鼠的抓取与固定 104

(二)大鼠的抓取与固定 105

(三)地鼠的抓取与固定 105

(四)沙鼠的抓取与固定 106

(五)豚鼠的抓取与固定 106

(六)猫的抓取与固定 106

(七)家兔的抓取与固定 106

(八)犬的抓取与固定 108

(九)猪的抓取与固定 108

(十)羊的抓取与固定 109

(十一)猴的抓取与固定 109

二、非哺乳类动物的抓取与固定 109

(一)禽鸟类动物的抓取与固定 109

(二)爬行类动物的抓取与固定 110

(三)两栖类动物的抓取与固定 110

(四)鱼类动物的抓取与固定 110

第二节 实验动物的编号、标记和去毛方法 110

一、实验动物的编号与标记方法 110

(一)颜料染色法 110

(二)油漆法 111

(三)剪趾法 111

(四)标签号牌法 111

(五)剪毛法 111

(六)打耳(背甲)孔法 111

(七)烙印法 111

(八)针刺法 112

(九)去鳞法 112

二、实验动物被毛的去除方法 112

(一)剪毛法 112

(二)拔毛法 112

(三)剃毛法 112

(四)脱毛法 112

第三节 动物的性别鉴定与日龄判断 113

一、雌雄鉴别 113

(一)小鼠、大鼠、沙鼠、地鼠 113

(二)豚鼠 113

(三)兔 113

(四)犬和猫 113

(五)猴 113

(六)鸟类 113

(七)两栖动物 113

(八)爬行动物 114

(九)鱼类 114

二、日龄判断 114

(一)小鼠 114

(二)大鼠 115

(三)豚鼠 115

(四)猫 115

(五)兔 115

(六)犬 116

第四节 实验动物的动情和受孕动物的检查方法 116

一、动物动情的检查 116

(一)动物动情各期的生理特征 116

(二)动情期检查 117

二、受孕动物的检查 118

第五节 常用实验动物的给药途径与方法 118

一、经口给药 119

(一)灌胃(ig) 119

(二)强制口服 120

(三)自动口服给药 120

二、注射给药 121

(一)皮下注射(s.c) 121

(二)皮内注射(i.d) 121

(三)肌内注射(i.m) 121

(四)腹腔注射(i.p) 121

(五)静脉注射(i.v) 122

(六)椎动脉注射 123

(七)椎管内注射 124

(八)脑内注射 124

(九)脚掌注射 124

(十)鼻内注射 124

(十一)小脑延髓池注射 124

(十二)关节腔内注射 125

(十三)淋巴囊注射 125

(十四)角膜注射 125

(十五)腘窝淋巴结注射 125

三、吸入给药 126

(一)瓶式给药法 126

(二)柜式给药法 126

(三)特制流动柜式给药法 126

(四)气管注入法 126

四、经皮给药 126

(一)浸尾法 126

(二)浸皮法 126

(三)浸眼法 126

五、其他途径给药 128

(一)直肠给药 128

(二)滴鼻给药、口腔给药和滴耳给药 128

(三)阴道给药 128

第六节 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 128

一、实验动物麻醉前的准备与处理 128

(一)动物的准备 128

(二)麻醉方法的选择 128

(三)麻醉剂的准备 129

二、常用麻醉药物及麻醉剂用量 129

(一)挥发性麻醉剂 129

(二)非挥发性麻醉剂 129

(三)中药麻醉剂 130

(四)常用麻醉剂的用量与用法 130

三、常用麻醉方法 132

(一)全身麻醉的方法 132

(二)局部麻醉的方法 134

四、中药麻醉 134

(一)犬的中药麻醉方法 134

(二)猴的中药麻醉方法 134

(三)兔的中药麻醉方法 134

五、麻醉后的护理 134

(一)麻醉动物应注意保温 134

(二)必须保持动物气道的通畅和组织的营养 134

第七节 实验动物血液的采集方法 135

一、小鼠、大鼠、沙鼠、地鼠的血液采集方法 135

(一)尾静脉采血 135

(二)颈动(静)脉采血 136

(三)股动(静)脉采血 136

(四)断头采血 136

(五)心脏采血 136

(六)眼部采血 136

(七)腹主动脉采血 137

(八)阴茎静脉采血 137

二、兔和豚鼠的血液采集方法 137

(一)耳缘动脉采血 137

(二)耳缘静脉采血 137

(三)耳缘剪口采血 138

(四)前(后)肢皮下静脉采血 138

(五)眼底静脉采血 138

(六)背中足静脉采血 138

(七)股动(静)脉采血 138

(八)心脏采血 138

三、犬和猫的血液采集方法 138

(一)股动脉采血 138

(二)颈静脉采血 138

(三)前(后)肢皮下静脉采血 138

(四)耳缘静脉采血 138

(五)心脏采血 138

四、猪、羊和猴的血液采集方法 138

(一)毛细血管采血 138

(二)颈静脉采血 139

(三)前(后)肢皮下静脉采血 139

五、禽鸟类的血液采集方法 139

(一)翼下静脉采血 139

(二)心脏采血 139

六、血液标本的处理与保存 139

第八节 动物各种体液的采集方法 139

一、唾液的采集方法 139

(一)直接抽吸法 139

(二)唾液采集器采集法 139

(三)导管引出法 139

二、胃液的采集方法 139

(一)灌胃针抽取法 139

(二)置管法 139

(三)剖胃采集法 140

(四)造瘘法 140

三、胆汁的采集方法 140

(一)大鼠胆总管插管采集 140

(二)犬胆囊造瘘采集 140

(三)犬十二指肠瘘管采集 140

四、胰液的采集方法 141

(一)犬的胰液采集 141

(二)大鼠的胰液采集 141

五、肠液的采集方法 141

(一)剖腹法 141

(二)肠瘘管法 141

六、脑脊液、脊髓液的采集方法 141

(一)脑脊液的采集 142

(二)脊髓液的采集 142

七、骨髓的采集方法 142

(一)穿刺部位 142

(二)采集方法 142

八、淋巴液的采集方法 142

九、尿液的采集方法 143

(一)代谢笼采集尿液 143

(二)压迫膀胱采集尿液 143

(三)反射排尿采集尿液 143

(四)尿道插管采集尿液 143

(五)输尿管插管采集尿液 143

(六)膀胱手术插管采集尿液 143

(七)穿刺膀胱采集尿液 144

(八)剖腹采集尿液 144

十、精液、阴道液、前列腺液和乳汁的采集方法 144

(一)精液的采集 144

(二)阴道内液体的采集 145

(三)前列腺液的采集 145

(四)乳汁的采集 145

十一、胸水和腹水的采集方法 145

(一)胸水的采集 145

(二)腹水的采集 145

第九节 动物实验外科基本操作 146

一、手术前后处理 146

(一)术前准备 146

(二)术后护理 146

二、动物实验外科手术的基本原则 146

(一)无菌原则 146

(二)技术操作原则 147

三、组织切开、分离与止血 147

(一)暴露 147

(二)组织切开 147

(三)组织分离 147

(四)止血 147

四、缝合、打结、拆线与换药 148

(一)缝合 148

(二)打结 148

(三)拆线 149

(四)换药 149

五、气管、尿道及血管内插管 149

(一)气管内插管 149

(二)尿道内插管 150

(三)血管内插管 150

六、血管与神经的分离 151

(一)血管的分离 151

(二)神经的分离 152

七、器官切除术 154

(一)甲状腺切除术 154

(二)甲状旁腺切除术 154

(三)脾切除术 154

(四)胃切除术 155

(五)肝脏切除术 155

(六)垂体切除术 155

(七)胸腺切除术 156

(八)肾脏切除术 156

(九)肾上腺切除术 157

(十)睾丸切除术 157

(十一)卵巢切除术 157

第十节 实验动物一般指标的检查 158

一、体温 158

二、体重 158

三、脉搏次数检查 158

四、血压 158

(一)直接测压 158

(二)间接测压 159

(三)中心静脉测压 160

五、呼吸次数 160

(一)气管插管描记呼吸法 160

(二)鼻插管描记呼吸法 160

(三)膈肌运动记录法 160

(四)生理记录仪测定法 160

六、心电图 160

七、脑电图 160

八、胸内压 161

九、舌诊 161

十、脉诊 161

(一)小动物的脉诊 161

(二)中等动物的脉诊 161

(三)大动物的脉诊 161

第十一节 实验动物的处死方法 161

一、机械暴力法 161

(一)颈椎脱臼法 161

(二)断头法 162

(三)击打法 162

(四)破坏脑脊髓法 162

二、空气栓塞法 162

三、急性失血法 162

四、注射麻醉剂法及二氧化碳吸入法 162

(一)吸入或注射麻醉剂 162

(二)吸入二氧化碳 162

五、开放性气胸法 162

六、化学药物致死法 162

(一)静脉注射氯化钾溶液 162

(二)静脉注射甲醛溶液 162

(三)皮下注射士的宁溶液 163

(四)经口或注射DDT 163

第十二节 动物的尸体解剖与送检方法 163

一、动物的尸体解剖 163

(一)物品准备 163

(二)尸体剖检前的其他准备 163

(三)尸体剖检的注意事项 163

(四)尸体的外部检查方法 164

(五)脏器取出与检查方法 165

二、脏器固定和送检 167

第七章 中医药动物实验设计及数据处理分析 169

第一节 中医药动物实验设计 169

一、实验动物随机分组的方法 169

(一)单纯随机 169

(二)均衡随机 169

(三)均衡顺序随机 169

(四)随机化方法 169

二、动物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169

(一)随机的原则 170

(二)对照的原则 170

(三)重复的原则 171

(四)均衡的原则 171

三、动物实验设计的要求 171

(一)处理因素 172

(二)研究对象 172

(三)观察指标和效应 172

(四)样本容量的确定 172

四、常用动物实验设计方法 173

(一)单组比较设计 173

(二)配对比较设计 173

(三)随机区组设计 174

(四)完全随机设计 175

(五)拉丁方设计 176

(六)正交设计 176

(七)均匀设计 176

(八)序贯设计 177

(九)交叉实验设计 177

第二节 中医药统计分析的基本概念及常用统计分析方法 178

一、中医药动物实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 178

(一)实验数据的来源、记录和贮存 178

(二)实验数据的核对与处理 178

(三)实验数据的分组 178

(四)实验数据的统计描述 178

二、实验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依据 179

(一)根据研究目的选择 179

(二)根据资料类型选择 179

(三)根据统计设计类型选择 179

(四)根据资料的总体分布类型是否已知选择 182

(五)结合统计学与专业知识选择 183

三、中医药动物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方法与技巧 183

(一)t检验 184

(二)F检验 184

(三)X2检验 185

(四)急性毒性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185

(五)长期毒性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187

(六)特殊毒性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187

(七)药效学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187

(八)一般药理学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187

(九)药代、毒代动力学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187

四、常用数据管理系统及统计软件的运用与操作 188

(一)计算器在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188

(二)计算机在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188

第八章 中医药动物实验的影响因素及控制 193

第一节 影响中医药动物实验的动物因素 193

一、遗传因素 193

(一)种属 193

(二)种系 194

(三)体质 195

二、性别因素 196

三、年龄因素 196

四、健康状况因素 197

五、生理状态因素 197

六、病理状态因素 198

第二节 影响中医药动物实验的环境因素 198

一、气候因素 198

(一)温度 199

(二)湿度 201

(三)风 202

二、物理因素 202

(一)光照 202

(二)噪声 205

三、化学因素 206

(一)饲料与营养 206

(二)气味 211

四、居住环境 212

(一)笼具 212

(二)垫料 212

(三)空气洁净度 212

(四)通风和换气 213

(五)实验设施系统 213

五、生物因素 215

(一)病原体 215

(二)动物饲养密度 215

第三节 影响中医药动物实验的实验因素 216

一、动物选择 216

二、实验季节 216

三、昼夜过程 217

四、麻醉深度 218

五、手术技巧 218

六、实验药物 218

(一)药物制备 218

(二)给药方案 218

(三)给药方法 219

七、对照问题 219

第九章 实验动物管理法规和中医药动物实验的局限性 225

第一节 实验动物管理法规 225

一、实验动物管理法规发展概况 225

(一)实验动物管理法规产生的萌芽期 225

(二)实验动物管理法规产生的形成期 226

(三)实验动物管理法规产生的成熟期 227

二、与实验动物科学有关的主要组织机构 228

(一)国际组织 228

(二)美国 231

(三)欧盟 232

(四)日本 237

(五)中国 238

三、与实验动物管理和使用有关的主要法律、法规 239

(一)国际组织的法规——ICLAS实验动物监测中心系统 239

(二)美国的法律、法规与技术标准 241

(三)欧盟的法律、法规与技术标准 242

(四)日本的法律、法规与技术标准 243

(五)中国的实验动物管理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 244

四、国外有关实验动物的管理模式 247

(一)美国 247

(二)欧盟 247

(三)日本 248

(四)中国 248

五、实验动物管理法规的发展方向 249

(一)3R运动对实验动物管理的影响 249

(二)新技术、新品系动物的产生对实验动物管理的影响 249

(三)动物实验模型走向商品化对实验动物管理的影响 250

第二节 中医药动物实验的局限性 250

一、生命科学哲学的核心问题 250

(一)非线性研究模式问题 250

(二)复杂科学体系问题 250

二、动物进化问题 251

三、模型与原型问题 251

四、中医药自身发展限制问题 252

第十章 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实验方法 253

第一节 中医心脏证候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254

一、心气虚证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254

(一)睡眠剥夺法 254

(二)睡眠剥夺加垂体后叶素注射法 254

(三)限食、力竭加大剂量心得安复合因素法 255

(四)限食、力竭、大剂量心得安加垂体后叶素法 255

(五)高脂饮食、免疫损伤加慢性放血法 256

(六)心气虚血瘀冠状动脉结扎法 256

(七)心气虚心肌细胞缺氧后再给氧损伤 257

二、心血虚证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257

三、心阴虚证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258

四、心阳虚证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258

五、心血瘀阻证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259

第二节 中医肝脏证候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260

一、肝郁证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260

(一)夹尾激怒法 260

(二)枷锁模具束缚激怒法 260

(三)铁筒束缚水浸郁怒法 261

(四)慢性应激程序法 261

(五)艾叶注射法 262

(六)电刺激加噪音干扰法 262

二、肝血瘀阻证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263

三、肝血虚证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263

四、肝阴虚证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263

(一)四氯化碳加甲状腺素法 263

(二)四氯化碳加温热中药法 264

五、肝火上炎证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264

六、肝阳上亢证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265

(一)多巴胺注射法 265

(二)肾动脉狭窄加灌附子汤法 265

第三节 中医脾脏证候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265

一、脾气虚证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265

(一)苦寒泻下法 266

(二)耗气破气法 266

(三)饮食失节法 267

(四)偏食五味法 267

(五)劳倦伤脾法 268

(六)化学药物法 268

(七)X射线照射法 269

(八)复合因素法 269

二、脾阴虚证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272

(一)番泻叶加甲状腺素法 272

(二)劳倦过度、饮食失节、甲状腺素加利血平法 273

三、脾阳虚证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273

(一)饮食失节、劳倦过度加苦寒泻下法 273

(二)伤湿法 274

(三)化学药物法 274

(四)泻剂结肠法 274

四、脾不统血证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275

(一)偏食酒醋加阿司匹林喂饲法 275

(二)水蛭、番泻叶加游泳法 276

第四节 中医肺脏证候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276

一、风寒犯肺证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276

二、寒饮蕴肺证家兔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277

(一)寒冷刺激加生理盐水输液法 277

(二)烟熏、寒冷刺激、控气加生理盐水输液法 277

三、肺热证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277

(一)仙台病毒气管滴入法 278

(二)仙台病毒鼻腔滴入法 278

四、肺气虚证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279

(一)二氧化硫烟熏加风寒刺激法 279

(二)烟熏刺激法 279

(三)脂多糖加烟熏刺激法 279

五、肺阴虚证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280

六、肺阳虚证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280

七、肺阴阳两虚证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281

八、肺气虚血瘀证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281

九、肺虚痰阻证模型的复制方法 282

(一)烟熏刺激法 282

(二)SO2烟熏加风寒刺激法 282

第五节 中医肾脏证候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283

一、肾气虚证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283

(一)恐伤肾法 283

(二)慢性悬尾应激法 284

二、肾阴虚证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285

(一)甲状腺素加利血平灌胃法 285

(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注射法 285

三、肾阳虚证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285

(一)房事不节加劳倦过度法 286

(二)自然衰老法 286

(三)氢化可的松注射法 287

(四)腺嘌呤灌胃法 287

(五)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法 287

(六)羟基脲灌胃法 287

(七)氨基导眠能法 288

(八)锁阳灌胃法 288

第六节 中医六腑病证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288

第七节 中医脏腑兼证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289

(一)心肾阳虚证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289

(二)肝郁脾虚证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289

(三)肝肾亏虚证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291

(四)肝肾阴虚证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292

(五)脾肾阳虚证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292

(六)肾虚肝郁证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292

第八节 中医伤寒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293

一、胸胁苦满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293

二、土燥水竭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293

三、蓄血证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294

四、太阴病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294

五、少阴病心肾阳虚水停证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295

第九节 中医温病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295

一、卫分证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295

二、气分证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296

(一)气分证大肠杆菌内毒素法 296

(二)邪热壅肺证肺炎双球菌法 296

三、气营两燔证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297

(一)气营两燔证内毒素法 297

(二)气营两燔证病原菌法 297

四、气血两燔证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298

(一)内毒素注射法 298

(二)D-氨基半乳糖注射法 298

五、营分证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298

(一)高热伤阴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299

(二)营热伤阴证大肠杆菌内毒素复合法 299

(三)阴虚热盛证大肠杆菌内毒素复合法 299

六、血分证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300

七、温病厥脱证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300

八、热毒伤络细胞模型的复制方法 301

九、湿热证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302

(一)大鼠大肠湿热证模型的复制方法 302

(二)猕猴大肠湿热证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302

(三)多因素法湿热证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302

(四)脾胃湿热中阻证模型的复制方法 303

(五)湿热证湿重于热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303

第十节 中医血瘀证候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303

一、气滞血瘀证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304

二、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304

(一)大鼠冷冻法 305

(二)小鼠冷冻法 305

(三)家兔冷冻法 305

三、热毒血瘀证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306

四、痰浊血瘀证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306

五、外伤血瘀证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307

六、气虚血瘀证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307

七、血虚血瘀证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308

(一)股动脉放血法 308

(二)放血加冷冻法 308

八、阴虚血瘀证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309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加高盐饮食法 309

(二)地塞米松注射法 309

(三)肾上腺素加肾上腺皮质激素注射法 309

九、阳虚血瘀证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310

十、肾虚血瘀证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310

十一、衰老型血瘀证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311

十二、血凝块腹腔埋置致瘀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311

十三、药物注射致血瘀证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311

(一)兔脑粉注射法 311

(二)高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法 312

(三)兔脑粉加高分子葡聚糖注射法 312

(四)胎儿羊水注射法 312

第十一节 中医血虚证候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313

一、失血性贫血法血虚证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313

二、综合放血法血虚证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313

(一)放血加限量营养法 313

(二)放血、限量饮食加劳倦过度法 314

三、喂饲缺铁饲料法血虚证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314

四、药物损伤法血虚证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314

(一)乙酰苯肼注射法 315

(二)环磷酰胺注射法 315

五、放射线损伤法血虚证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315

六、免疫介导血虚证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316

第十一章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324

第一节 中医阴阳五行及天人相应学说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325

一、阴阳学说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325

二、五行学说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326

三、天人相应学说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326

(一)月廓盈亏与机体阴阳消长变化规律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327

(二)五脏与四时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327

第二节 中医藏象学说的动物实验研究方法 329

一、中医五脏理论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329

(一)中医心脏理论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329

(二)中医肝脏理论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333

(三)中医脾脏理论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337

(四)中医肺脏理论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342

(五)中医肾脏理论研究的动物实验研究方法 347

二、中医六腑相关理论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354

(一)胆理论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354

(二)胃理论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355

(三)小肠理论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355

(四)大肠理论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355

(五)膀胱理论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356

三、中医奇恒之腑理论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356

四、中医脏腑关系理论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356

(一)五脏之间关系理论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357

(二)六腑之间关系理论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363

(三)五脏与六腑之间关系理论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364

(四)中医其他脏腑关系理论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368

第三节 中医经络学说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369

一、经络实质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369

(一)经络与神经体液关系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369

(二)经络与结缔组织关系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373

(三)经络与血管关系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374

(四)经络与淋巴系统关系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374

(五)经络与大脑皮层功能关系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375

二、经穴特异性的动物实验研究 376

(一)经穴与脏腑特异性的动物实验研究 376

(二)经穴与钙离子浓度的特异性的动物实验研究 377

(三)经络与中枢神经关系特异性的动物实验研究 378

三、循经感传的动物实验研究 379

(一)“中枢学说”的动物实验方法 379

(二)“外周体表说”的动物实验方法 380

第四节 中医气血津液学说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382

一、气的生成和气的防御作用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382

二、气化作用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382

三、“气为血帅”与“血为气母”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382

四、血能载气理论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383

五、先天之精气理论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383

六、血濡养作用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384

七、血液循行理论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384

八、津血同源理论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385

第五节 中医病因理论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385

一、中医六淫病因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385

(一)风邪、寒邪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385

(二)暑邪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386

(三)湿邪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386

(四)燥邪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387

(五)火(热)邪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388

二、中医疠气病因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388

(一)SARS的动物实验研究方法 388

(二)流行性出血热的动物实验研究方法 389

三、中医七情内伤病因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389

(一)“怒伤肝”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389

(二)“恐伤肾”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390

四、中医饮食劳逸病因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392

(一)饮食致病学说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392

(二)劳逸致病学说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394

五、外伤病因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395

(一)跌打损伤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395

(二)外伤及肾理论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396

(三)外伤致疮疡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396

(四)冻伤理论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396

(五)烧烫伤理论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397

六、中医痰饮瘀血病因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397

(一)痰饮病因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398

(二)瘀血病因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399

(三)痰瘀相关病因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400

第六节 中医病机理论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402

一、邪正盛衰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402

二、阴阳失调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402

三、气血失常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402

(一)气的失常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403

(二)血的失常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404

(三)气和血互根互用关系失调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406

四、津液代谢失常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406

(一)津液不足与津液输布代谢障碍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406

(二)津液与气血的功能失常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407

五、内生五邪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408

(一)风气内动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408

(二)寒从中生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408

(三)湿浊内生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408

(四)津伤化燥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409

(五)火热内生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409

第七节 中医诊断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409

一、中医四诊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409

(一)中医舌诊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410

(二)中医脉诊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411

二、中医八纲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412

(一)中医阴证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413

(二)中医阳证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413

(三)中医表证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413

(四)中医里证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413

(五)中医寒证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414

(六)中医热证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415

(七)中医虚证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417

(八)中医实证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417

第八节 中医防治原则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418

一、治未病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418

(一)未病先防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418

(二)既病防变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419

二、扶正祛邪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420

三、三因治则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420

(一)因时治宜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420

(二)因地治宜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421

(三)因人治宜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422

第十二章 中医临床各科动物实验方法 437

第一节 中医内科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439

一、感冒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439

(一)中医疾病动物模型 439

(二)体内抗菌、抗病毒试验 440

二、咳嗽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441

(一)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442

(二)疾病动物模型 443

三、肺痿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445

(一)博莱霉素法 445

(二)放射法 446

(三)粉尘法 446

(四)百草枯法 447

四、肺痈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447

(一)细菌性肺炎 448

(二)病毒性肺炎 449

(三)支原体肺炎 450

(四)衣原体肺炎 451

(五)肺孢子虫肺炎 451

五、哮喘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452

(一)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452

(二)支气管哮喘动物模型 454

六、肺胀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456

(一)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456

(二)疾病动物模型 458

七、肺痨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461

八、血证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462

(一)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462

(二)疾病动物模型 464

九、心悸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468

(一)药物诱发 468

(二)电刺激诱发 469

十、胸痹心痛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470

(一)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470

(二)疾病动物模型 474

十一、不寐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476

(一)物理因素法 476

(二)化学因素法 477

十二、厥脱证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477

(一)创伤性休克动物模型 478

(二)出血性休克动物模型 478

(三)感染性休克动物模型 479

(四)心源性休克 479

十三、郁病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479

(一)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480

(二)疾病动物模型 480

十四、癫狂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482

(一)多巴胺(DA)模型 482

(二)谷氨酸模型 483

十五、癎病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483

(一)点燃法 484

(二)匹罗卡品法 485

(三)盐酸毛果芸香碱法 485

(四)窒息性脑缺血法 485

十六、痞满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486

(一)胃肠功能障碍 486

(二)消化不良 487

十七、胃痛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488

(一)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488

(二)疾病动物模型 490

十八、呕吐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494

(一)颅内高压法 494

(二)阿朴吗啡法 494

(三)顺铂法 494

(四)硫酸铜法 494

(五)其他 495

十九、泄泻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495

(一)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495

(二)疾病动物模型 498

二十、痢疾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502

(一)小鼠体内感染法 502

(二)猕猴菌痢 503

(三)犬菌痢 503

(四)兔急性菌痢 503

(五)豚鼠角结膜免疫法 504

二十一、腹痛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504

(一)急性胰腺炎 505

(二)慢性胰腺炎 507

(三)腹膜炎 508

(四)肠梗阻 509

二十二、便秘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509

(一)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510

(二)疾病动物模型 511

二十三、胁痛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512

(一)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512

(二)疾病动物模型 513

二十四、黄疸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520

(一)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520

(二)疾病动物模型 521

二十五、头痛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522

(一)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522

(二)疾病动物模型 523

二十六、眩晕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525

(一)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525

(二)疾病动物模型 526

二十七、痰浊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531

(一)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531

(二)疾病动物模型 532

二十八、中风病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532

(一)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533

(二)疾病动物模型 535

二十九、痴呆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537

(一)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537

(二)疾病动物模型 539

三十、痉病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541

(一)痉挛性脑瘫 541

(二)脑膜炎 541

(三)破伤风 542

三十一、水肿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542

(一)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542

(二)疾病动物模型 544

三十二、淋证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552

(一)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552

(二)疾病动物模型 552

三十三、消渴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553

(一)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553

(二)糖尿病动物模型 555

(三)自发性糖尿病 556

三十四、痹病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557

(一)中医疾病动物模型 558

(二)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558

(三)疾病动物模型 559

三十五、痿病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562

(一)实验性重症肌无力模型 562

(二)被动转移重症肌无力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模型 563

三十六、颤震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563

(一)6-羟基多巴胺法 564

(二)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法 564

三十七、虚劳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565

(一)多器官衰竭 566

(二)衰老 566

三十八、肥胖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567

(一)营养性肥胖 568

(二)下丘脑损伤性肥胖 568

(三)自发性肥胖 568

第二节 中医外科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600

一、肠痈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601

(一)急性阑尾炎 601

(二)阑尾脓肿 601

二、乳房疾病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602

(一)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602

(二)乳腺增生动物模型 602

三、瘿病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603

(一)气瘿 603

(二)瘿痈 605

(三)瘿气 606

(四)瘿劳 606

(五)侠瘿瘅 607

四、肛肠疾病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607

(一)痔 607

(二)脱肛 609

五、瘤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609

(一)毛细血管瘤 610

(二)海绵状血管瘤 611

六、青蛇毒、股肿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611

(一)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612

(二)疾病动物模型 612

七、脱疽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615

(一)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615

(二)疾病动物模型 615

八、冻疮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617

(一)足冻伤 617

(二)皮肤冻伤 618

(三)耳冻伤 618

九、水火烫伤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619

(一)热力接触烫伤法 619

(二)热水烫伤法 619

(三)蒸汽烫伤法 620

(四)酸、碱烧伤法 620

(五)火烧伤法 620

(六)电烧伤法 621

(七)光辐射烫伤法 621

第三节 中医皮肤科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628

一、疮疡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628

(一)中医疾病动物模型 628

(二)脓毒血、毒血症、败血症动物模型 629

二、热疮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629

(一)皮肤单纯疱疹 630

(二)生殖器疱疹 630

三、漆疮、膏药风、马桶癣、肥风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630

(一)原发性刺激法 631

(二)化学诱导法 631

(三)光诱导及光激发法 631

四、湿疮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632

五、痒风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632

六、疠风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633

(一)免疫抑制小鼠模型 633

(二)犰狳模型 634

(三)灵长类动物模型 634

七、油风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634

(一)正常动物脱毛模型 635

(二)病理性体毛脱落模型 635

(三)化疗性体毛脱落模型 635

八、白癜风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635

九、白疕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636

(一)诱发性银屑病动物模型 636

(二)移植性银屑病动物模型 636

(三)自发性银屑病动物模型 637

(四)小鼠尾部鳞片模型 637

(五)雌鼠阴道上皮模型 637

十、红蝴蝶疮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638

(一)自发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动物模型 638

(二)诱导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动物模型 639

第四节 中医骨伤科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643

一、骨折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643

(一)标准缺损骨折 643

(二)粉碎性骨折 643

(三)骨质疏松骨折 643

(四)感染性开放性骨折 644

(五)闭合性骨折 644

(六)应力性骨折 644

二、伤筋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645

三、漏肩风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645

四、骨关节痹病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646

(一)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646

(二)疾病动物模型 647

五、腰腿痛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650

(一)腰椎间盘突出症 650

(二)腰椎间盘退行性变 651

(三)腰椎管狭窄 652

六、骨痿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652

(一)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652

(二)疾病动物模型 652

七、骨蚀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655

(一)激素诱导法 655

(二)手术诱导法 655

(三)液氮冷冻法 656

(四)酒精诱导法 656

八、骨痈疽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656

九、骨畸形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657

(一)先天性脊柱裂 657

(二)脊柱侧弯 658

(三)肘内翻畸形 658

第五节 中医五官科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663

一、中医眼科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664

(一)上胞下垂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664

(二)暴风客热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665

(三)白涩症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666

(四)聚星障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668

(五)凝脂翳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668

(六)湿翳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669

(七)宿翳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670

(八)五风内障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670

(九)晶珠混浊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674

(十)暴盲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676

(十一)近视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684

(十二)目偏视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684

二、中医耳鼻喉科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684

(一)耳胀、耳闭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684

(二)脓耳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686

(三)耳鸣、耳聋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687

(四)耳眩晕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690

(五)鼻鼽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691

(六)鼻槁、鼻窒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694

(七)鼻渊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695

(八)喉痹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697

三、中医口腔科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698

(一)口疮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698

(二)齿龋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699

(三)兔唇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700

(四)狼咽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700

(五)牙宣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701

(六)牙痛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702

(七)面瘫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703

第六节 中医男科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715

一、阳痿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715

(一)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715

(二)疾病动物模型 716

二、子痈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716

(一)免疫性睾丸炎动物模型 717

(二)无菌性睾丸炎动物模型 717

三、隐睾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717

四、精冷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718

(一)无精 718

(二)少精 719

五、无子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719

(一)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719

(二)疾病动物模型 719

六、精癃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720

(一)丙酸睾酮前列腺增生模型 720

(二)激素结合去势前列腺增生模型 721

(三)尿生殖窦诱导的前列腺增生模型 721

七、精浊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721

(一)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721

(二)疾病动物模型 722

第七节 中医妇科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725

一、月经病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726

(一)经期延长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726

(二)痛经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727

(三)经行情志异常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730

二、带下病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730

(一)输卵管炎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730

(二)阴道炎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731

(三)慢性盆腔炎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732

(四)慢性子宫内膜炎的动物实验方法 733

三、妊娠病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733

(一)堕胎、小产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733

(二)胎萎不长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735

(三)妊娠眩晕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737

四、产后病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737

五、妇科杂病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738

(一)不孕症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738

(二)癥瘕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739

第八节 中医儿科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744

一、厌食、疳证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745

二、积滞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745

三、小儿暑温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745

第九节 其他类型疾病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746

一、急性重症呼吸系统综合征/非典型肺炎(SARS)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747

二、干燥综合征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748

(一)免疫诱发型干燥综合征动物模型 748

(二)自发性干燥综合征动物模型 748

三、痤疮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749

四、癣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750

五、性传播疾病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750

(一)梅毒 751

(二)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syndrome) 751

六、舌癌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753

(一)化学致癌物诱导法 753

(二)人舌癌裸鼠移植法 754

七、喉癌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755

八、鼻咽癌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755

(一)诱导性鼻咽癌动物模型 755

(二)人鼻咽癌裸鼠移植模型 756

九、甲状腺癌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756

十、乳腺癌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756

(一)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757

(二)疾病动物模型 757

十一、肺癌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759

(一)诱发性肺癌动物模型 759

(二)鼠瘤细胞转移性肺癌动物模型 760

(三)人癌细胞转移性肺癌动物模型 760

十二、食管癌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761

(一)食管鳞癌模型 761

(二)食管腺癌模型 761

十三、胃癌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762

(一)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762

(二)疾病动物模型 762

十四、肝癌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764

(一)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764

(二)疾病动物模型 765

十五、大肠癌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766

(一)化学诱导法 767

(二)移植法 768

十六、骨恶性肿瘤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768

(一)自发性肿瘤模型 769

(二)诱发性肿瘤模型 769

(三)移植性肿瘤模型 769

十七、前列腺癌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769

(一)原位移植性前列腺癌 770

(二)异位移植性前列腺癌 771

十八、宫颈癌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771

(一)诱导性宫颈癌动物模型 771

(二)移植性宫颈癌动物模型 771

十九、卵巢肿瘤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772

(一)诱发性卵巢肿瘤动物模型 772

(二)移植性卵巢肿瘤动物模型 772

二十、泪腺炎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774

二十一、胎儿窘迫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775

二十二、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775

二十三、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775

第十三章 中医方药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782

第一节 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783

一、“四气”理论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784

(一)正常动物的实验方法 784

(二)动物模型的实验方法 785

(三)对反映寒热药性指标的影响 787

二、“五味”理论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789

(一)辛味药荆芥挥发油抗炎作用研究 790

(二)酸味中药复方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研究 791

(三)酸辛甘与纯酸味药对大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 791

(四)酸甘配伍对正常小鼠和糖尿病小鼠血糖含量的影响 792

(五)半夏泻心汤不同性味拆方对胃溃疡大鼠血清胃泌素的影响 792

三、归经理论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793

(一)有效成分药代动力学观测法 793

(二)微量元素分布观测法 797

(三)药理效应观察法 798

(四)体内相关物质水平变化观察法 799

(五)受体效应观察法 801

四、升降浮沉理论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802

五、有毒无毒理论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803

第二节 中医方药治疗作用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806

一、解表方药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807

(一)发汗实验方法 808

(二)其他作用实验方法 810

二、清热方药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811

(一)抗病原微生物实验方法 812

(二)抗内毒素实验方法 816

(三)解热实验方法 818

三、泻下方药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822

(一)泻下作用实验方法 822

(二)通下作用实验方法 826

四、祛风湿方药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 830

(一)抗炎作用实验方法 830

(二)镇痛作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