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
东秦岭-大巴山寒武纪地层、岩相古地理及三叶虫动物群
东秦岭-大巴山寒武纪地层、岩相古地理及三叶虫动物群

东秦岭-大巴山寒武纪地层、岩相古地理及三叶虫动物群PDF电子书下载

生物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家骴等著
  • 出 版 社: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1
  • ISBN:756250525X
  • 页数:192 页
图书介绍:
《东秦岭-大巴山寒武纪地层、岩相古地理及三叶虫动物群》目录

第一章 绪言 1

第二章 地层分区特征 4

第一节 中朝大区(I ) 4

华北大陆区(I1) 4

华北大陆南缘分区(I1 1) 4

金堆城小区(I1-1 1) 4

孤山村小区(I1-21) 6

华北南部陆缘区(I2) 11

洛南一栾川分区(I1 2) 11

二郎坪分区(I2 2 13

丹凤分区(I3 2) 13

第二节 南方大区(Ⅱ) 14

扬子大陆区(Ⅱ1) 14

扬子北部陆缘区(Ⅱ2) 14

高滩—兵房街分区(Ⅱ1 2) 14

安康—平利分区(Ⅱ2 2) 32

郧西—均县分区(Ⅱ3 2) 38

镇安—淅川分区(Ⅱ4 2) 51

第三节 三叶虫动物群分析 59

第三章 岩相古地理特征 63

第一节 寒武系主要岩石特征和成因 63

一、喷出岩 63

二、硅质岩 65

三、碳酸盐岩 68

四、泥质岩和砂岩 74

第二节 岩相古地理概貌 74

一、区内寒武纪海域性质 74

二、本区寒武纪沉积相类型及其特征 74

三、各沉积区岩相纵向演替 79

四、各期岩相古地理概貌 87

第三节 寒武纪古构造与沉积 94

第四章 三叶虫化石系统描述 102

三叶虫纲 102

球接子目 102

球接子亚目 102

棒球接子科 102

棒球接子亚科 102

棒球接子 102

副棒球接子(新亚属) 102

盾球接子亚科 103

盾球接子 103

球接子科 105

褶纹球接子亚科 105

三分球接子 105

褶纹球接子 105

光尾球接子 106

角球接子 107

方球接子亚科 107

胸针形球接子 107

关节球接子亚属 109

隐球接子亚科 110

小切割球接子 110

隐球接子 111

瘤包球接子 114

尖球接子 114

真球接子亚科 115

矛球接子 115

球接子亚科 115

霜面球接子*、 115

分球接子科 115

双分球接子亚科 115

分球接子 116

舌球接子 117

假胸针形球接子 118

秃球接子科 118

豆球接子 118

泡球接子 119

颠倒球接子科(新科) 119

颠倒球接子(新属) 119

莱德利基虫目 120

莱德利基虫亚目 120

莱德利基虫超科 120

莱德利基虫科 120

莱德利基虫 120

莱德利基虫亚属 120

椭圆头虫超科 121

古油栉虫科 121

大古油栉虫 122

原油栉虫科 122

宜昌虫亚科 122

石坊虫 122

奇异虫超科 122

木耙虫科 123

木耙虫 123

耸棒头虫目 124

耸棒头虫科 124

耸棒头虫 124

似手尾虫科 125

似手尾虫 125

新似手尾虫亚属 125

掘头虫科 126

张氏虫 126

拟张氏虫 126

叉尾虫科 127

叉尾虫 127

库廷虫 128

天祝虫亚属 130

长眉虫科 131

复州虫 131

副复州虫亚属 131

长眼虫科 133

小丹江虫(新属) 133

褶颊虫目 134

褶颊虫亚目 134

褶颊虫超科 134

对沟虫科 134

昆明盾壳虫 134

波尔森虫 134

拟围眼虫 134

粗繸虫 135

双边虫(新属) 135

褶颊虫科 136

幕府山虫 136

三角盾壳虫(新属) 137

小褶颊虫 138

兴仁盾壳虫 138

拟美头虫 139

登封虫科 139

洛南头虫(新属) 139

钝锥虫超科 140

钝锥虫科 140

全头虫 140

马朱姆虫超科 141

库司虫科 141

库司虫 141

油栉虫超科 142

草纸虫科 142

平壤虫 142

沟肋虫超科 144

沟肋虫科 144

沟颊虫 144

互助虫 145

鄂尔多斯虫科 145

万山虫 145

野营虫科 146

野营虫 146

小奇蒂特儿虫 146

井上虫科 147

小凤凰虫 147

武安虫 147

井上虫 147

锥头虫科(新科) 148

锥头虫(新属) 148

李三虫科 149

青地虫 149

始盛氏虫 149

盛氏虫 153

后李三虫 153

大竹虫(新属) 154

淅川虫(新属) 154

怪异虫 155

方形盾壳虫(新属) 156

无肩虫超科 156

无肩虫科 156

秦岭虫(新属) 156

原附栉虫科 159

斯氏盾壳虫 159

小东北虫 159

附栉虫超科 159

小无肩虫科 159

小无肩虫 159

拟小无肩虫 161

光滑北山虫 162

小平凡虫 163

河南虫 164

磨盘虫科 164

磨盘虫 164

副磨盘虫(新属) 164

光盖虫超科 165

光盖虫科 165

小庄氏虫 165

德氏虫超科 166

德氏虫科 166

拟德氏盾甲虫 166

鲍氏虫 167

类古裔虫亚属 167

蒿里山虫科 167

满苏氏虫 167

冠发虫超科 168

爱汶虫科 168

拟马拉德虫 168

栉虫亚目 168

刺尾虫超科 168

刺尾虫科 168

原刺尾虫 168

分类单位不定 169

主要参考文献 173

图版说明及图版 179

图 东秦岭—大巴山地区寒武系露头分布及地层分区图 2

图2 研究区主要地名及剖面位置图 3

图3 洛南庵沟口下寒武统庵沟口组剖面图 7

图4 洛南沙河韩村下寒武统庵沟口组剖面图 8

图5 洛南鹿沟中、上寒武统剖面图 10

图6 紫阳瓦庙下寒武统剖面图 16

图7 紫阳毛坝关下寒武统剖面图 18

图8 万源蒲家坝、庙子坝、高桥沟下、中寒武统剖面图 20

图9 紫阳六河上寒武统黑水河群剖面图 23

图10 紫阳瓦房沟二道桥组第一段(∈ 2—Oe1 )剖面图 34

图11 淅川盛湾秀子沟寒武系剖面图 40

图12 郧西孟川寒武系剖面图 49

图13 淅川脑子寨下寒武统(中)和纸房沟上寒武统蜈蚣丫组(上)剖面图 53

图14 商南岳家坪下、中寒武统剖面图 54

图15 东秦岭—大巴山中寒武世三叶虫地理分区图 60

图16 中秦岭台地及其南坡三叶虫群落组分直方图 62

图17 东秦岭—大巴山寒武系喷出岩分布图 64

图18 (FeO+Fe2O3+TiO2)—A12O3-MgO图解(阳离子投点) 65

图19 东秦岭—大巴山寒武系硅质岩等厚图 66

图20 几种不同类型的碳酸盐中的碳氧同位素分布 72

图21 半自形白云石中的“雾心”构造(×40) 74

图22 东秦岭—大巴山寒武纪古海域沉积环境综合模式图 75

图23 滞留灰质砾岩呈团窝状分布,冲蚀底面呈深坑状、箱状(1:30) 78

图24 滞留灰质砾岩薄片素描(× 20) 78

图25 简单丘状层理,与其下的平行层理渐变过渡(×11) 79

图26 三期复合丘状层理(×11) 79

图27 四川南江沙滩寒武系岩相柱状图 81

图28 四川万源蒲家坝、庙子坝、高桥沟至陕西紫阳六合寒武系岩相柱状图 82

图29 陕西安康王家台寒武系岩相柱状图 84

图30 河南淅川钒矿寒武系岩相柱状图 84

图31 河南淅川秀子沟寒武系岩相柱状图 85

图32 湖北均县蒿坪寒武系岩相柱状图 85

图33 湖北郧西孟川寒武系岩相柱状图 86

图34 蒿坪习家店组(∈2x)重力沉积层序示意图 87

图35 陕西洛南庵沟口、鹿沟寒武系岩相柱状图 87

图36 东秦岭—大巴山枸皮湾后期Zb—∈1g2(梅树村期)岩相古地理略图 88

图37 东秦岭—大巴山火石湾期∈ (筇竹寺早期)岩相古地理略图 90

图38 东秦岭—大巴山山坪上期∈ 1s(筇竹寺晚期—沧浪铺早期)岩相古地理略图 91

图39 东秦岭—大巴山箭竹坝期∈1j(沧浪铺晚期—龙王庙期)岩相古地理略图 92

图40东秦岭—大巴山毛坝关期∈2m(毛庄期—徐庄期)岩相古地理略图 93

图41 东秦岭—大巴山八卦庙期∈2b(张夏期)岩相古地理略图 95

图42东秦岭—大巴山晚寒武世岩相古地理略图 96

图43东秦岭—大巴山寒武纪构造分区图 97

图44 东秦岭—大巴山早寒武世地层等厚图 99

图45东秦岭—大巴山中、晚寒武世地层等厚图 100

表1孤山村小区寒武系研究沿革 7

表2扬子北部陆缘区寒武系对比表 15

表3高滩—兵房街分区寒武系研究沿革 15

表4 四川万源高桥沟中寒武统八卦庙组三叶虫分带及属种延限 27

表5研究区中寒武统三叶虫带对比表 29

表6安康一平利分区寒武系研究沿革 33

表7均县小区寒武系研究沿革 39

表8均县小区寒武纪三叶虫分布及化石带 44

表9中秦岭台地及其南坡寒武纪三叶虫群落时空变迁表 61

表10中、南秦岭早寒武世硅质岩微量元素含量表 69

表11研究区碳酸盐岩中Sr/Ba比值 70

表12中、南秦岭中寒武统碳酸盐岩微量元素含量表 70

表13均县蒿坪、淅川钒矿寒武系碳酸盐岩中的碳、氧同位素组成 71

表14 上表换算后的碳、氧同位素值 72

表15根据δ18O计算的研究区碳酸盐岩形成时的海水盐度(‰) 73

表16微晶白云岩纹层的电子探针分析结果(%)、 73

表17细晶白云岩为主的纹层的电子探针分析结果(%) 73

表18东秦岭—大巴山寒武纪沉积相类型总表 75

表19东秦岭—大巴山寒武纪沉积相(相带)分布 8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