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中”论  中规律与中规则
“中”论  中规律与中规则

“中”论 中规律与中规则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聂暾著
  • 出 版 社: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210043256
  • 页数:282 页
图书介绍:本书旨在系统地论述客观世界普遍存在的“四维”内间的“中”及立体“六合”内核的“中”,全面阐述“中”的要义,构建了一系列“中”的范畴和规律,明确提出了一些新的哲学命题并系统论述了社会“中”的规则。
《“中”论 中规律与中规则》目录
标签:规律 规则

引论:溯“中” 1

一 “中国”与“中”——源自“天下土中”的民族原始信念 1

二 《尚书》与“中”——“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2

三 《易经》与“中”——“居中位者则吉祥” 3

四 儒家与“中”——“极高明而道中庸” 4

五 道家与“中”——“中气”、“守中”、“环中”的中道观 5

六 佛教与“中”——“中空”的中道观 7

七 法家与“中”——“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观 7

八 “中医”与“中”——“执中致和”的治疗原则 8

九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与“中”——“伦理德性”的中道观 9

十 黑格尔和马、恩、列的哲学思想与“中”——辩证“中介”观 9

第一章 “中规律”立论 14

一 “叩开众妙之门”——“中”含规律 14

二 “太阳与八大行星”——“中”主万物 18

三 “地核旋转为何如此之快?”——“中”推万物 20

四 “天象圆圆,天圆环中”——“中”规万圆 22

五 “得其环中,以应无穷”——“中”驭万变 25

六 “抱神以静,形将自正”——“中”导精神 28

七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中”贯天人 33

第二章 “中规律”辨析 36

一 “左、中、右”——两极与“中” 36

二 “东、南、西、北、中”——四维与“中” 52

三 “上、下、东、南、西、北、中”——六合与“中” 60

第三章 “中规律”范畴 70

一 “阴阳虽交,不得中不和”——“中”的系列范畴 70

二 “正物质、零物质、反物质”——“两极与中”的系列范畴 84

三 “鸡蛋的内层结构”——六合内在“中”的系列范畴 98

第四章 “中规律”总律 105

一 “物质的酸性、中性、碱性”——正中反对立统一律 105

二 “水的固态、液态、气态”——量度质转化互变律 107

三 “同分异构体”与“基因工程”——素序质转化多变律 109

四 “波浪式前进”与“螺旋式上升”——三段发展波动律 112

五 “行星绕恒星而环动”——圈层依中环动律 115

第五章 “中规律”要识 117

一 “中”立而道生 117

二 “中”性而融合 127

第六章 社会“中规则” 138

一 规律——客观事物的“中” 138

二 规则——社会运转的“中” 139

三 合理——社会根本的“中” 144

四 合法——社会治理的“中” 147

五 合德——社会教养的“中” 149

六 公平——社会民生的“中” 151

七 公正——社会正义的“中” 156

八 公开——社会民主的“中” 158

九 大同——社会公有的“中” 160

十 大和——社会关系的“中” 163

第七章 经济“中规则” 166

一 总量平衡而近“中” 166

二 快优好统一而贯“中” 168

三 可持续发展而恒“中” 169

第八章 文化“中规则” 172

一 文以载道而明“中” 172

二 文质融合而归“中” 175

三 多元文化而合“中” 179

第九章 人生“中规则” 188

一 信仰——人生精神的“中” 188

二 志向——人生规划的“中” 190

三 价值——人生有为的“中” 192

四 信心——人生事业的“中” 195

五 真知——人生认知的“中” 196

六 和谐——人生关系的“中” 198

七 爱心——人生情感的“中” 200

八 和适——人生性格的“中” 202

九 顺序——人生习惯的“中” 205

十 平心——人生心态的“中” 208

第十章 行为“中规则” 212

一 “自卑、自信、自负”——自信为“中” 212

二 “怯懦、勇敢、鲁莽”——勇敢为“中” 213

三 “骄傲、谦虚、虚伪”——谦虚为“中” 214

四 “寡断、果断、武断”——果断为“中” 214

五 “轻率、谨慎、拘谨”——谨慎为“中” 215

六 “拘泥、灵活、随意”——灵活为“中” 216

七 “自卑、自尊、自大”——自尊为“中” 217

八 “自纵、自律、自缚”——自律为“中” 218

九 “迟缓、急切、急躁”——急切为“中” 219

十 “马虎、细致、繁细”——细致为“中” 219

十一 “奢侈、节俭、吝啬”——节俭为“中” 220

十二 “禁欲、节欲、纵欲”——节欲为“中” 221

十三 “懦弱、坚强、坚脆”——坚强为“中” 222

十四 “动摇、坚定、固执”——坚定为“中” 223

十五 “迟钝、机警、多疑”——机警为“中” 224

十六 “分裂、协和、苟同”——协和为“中” 224

十七 “刁滑、诚实、愚钝”——诚实为“中” 225

十八 “被动、主动、盲动”——主动为“中” 226

十九 “计较、宽容、迁就”——宽容为“中” 227

二十 “悲观、乐观、轻狂”——乐观为“中” 228

第十一章 方法“中规则” 230

一 觅“中”对比法 230

二 择“中”定向法 231

三 基“中”衡量法 233

四 借“中”转化法 234

五 钳“中”转折法 235

六 贯“中”过渡法 237

七 设“中”界定法 238

八 及“中”平衡法 240

九 汇“中”均衡法 242

十 趋“中”损益法 243

十一 适“中”合适法 244

十二 致“中”互补法 246

十三 执“中”度控法 247

十四 据“中”方圆法 248

十五 索“中”守恒法 249

十六 继“中”放大法 251

十七 达“中”纠偏法 252

十八 随“中”调节法 254

十九 顺“中”协调法 255

二十 近“中”宁缺法 257

二十一 维“中”循序法 259

二十二 向“中”和合法 261

二十三 处“中”驭变法 263

二十四 聚“中”圈层法 264

二十五 环“中”顺转法 267

二十六 归“中”对撞法 268

二十七 进“中”更新法 270

二十八 依“中”检验法 271

二十九 持“中”评价法 273

三十 守“中”养生法 275

结语 278

主要参考文献 28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