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两极论与中介论
两极论与中介论

两极论与中介论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聂暾著
  • 出 版 社: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210020020
  • 页数:315 页
图书介绍:"0"是不是一个数?:"一分为二"的两极矛盾观的缺陷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曾引用过列宁说明事物普遍地是由对立两极相构成的而列举的实例:"在数学中,正和负,微分和积分。在力学中,作用和反作用。在物理学学中,阳电和阴电。在化学中,原子的化合和分解。在社会科学中,阶级斗争。"列宁是依据当时的科学水平和手头掌握的材料,挑选了上述五个方面的实例来说明"统一物分之分对立的两个部分"这个哲学命题。后来,毛泽东把这个哲学命题简要地概括为"一分为二"、"两点论"、"二分法"。本书集中代表了目前中国理论界存在的混乱观点,它是这些混乱观点和方法的集合。因此详细地分析这部著作,对于澄清理论界上的各种混乱观点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上一篇:王阳明思想之进展下一篇:老子译注
《两极论与中介论》目录
标签:两极 中介

目录第一篇 传统的中道和矛盾观第一章 “矛盾”范畴与传统的两极矛盾观 1

一 从一个故事和神学家的话被借用说起——“矛盾”范畴与两极矛盾说的由来 1

二 “0”是不是一个数?——两极矛盾观的一个明显缺陷 6

三 “有”与“无”是对立两极吗?——不要模糊了对立两极的真正含义 8

四 “非此即彼,非彼即此”——两极矛盾观导致形而上学的两极思维方式 10

第二章 我国古典哲学中朴素辩证法思想 14

一 从“阴阳”范畴到“对立”范畴——朴素辩证法的曙光 14

二 “中庸”学说并非折衷主义——一个长期被误解的有价值的学说 17

三 “阴阳”学说与“中庸”学说的互补和融合——探求我国古典哲学中合理部分的融合和统一 20

第二篇 辩证法的“中介”观第三章 “中介”范畴的确立和统一物的构成 23

一 一个不该被遗忘的学说——经典哲学家对“中介”的论述 23

二 达尔文主义面临着挑战——“中介”的普遍性得到了进一步肯定 25

三 真理的发展往往需要补充——“两极与中介”统一矛盾观是两极矛盾观的必要补充 27

第四章“中介”的地位和作用 30

一 “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点——“中介”是对立两极的分界点 30

二 “0”是正数与负数的连接点——“中介”是对立两极的连接点 31

三 为何会出现天空和湖里的两个月亮?——“中介”是对立两极相对称的中间点 33

四 磁铁的两端为何磁力最强?——“中介”是对立两极量变的启始点 34

五 一百个零也还是零——“中介”是只有唯一量位的确定点 36

六 “春分”、“秋分”与四季变化——“中介”是对立两极转化中的转折点 37

七 人性本有“善、中、恶”——“中介”是区别对立两极的中性点 39

八 为何说“过犹不及”?——“中介”是对立两极相犹的参照点 41

九 水的三态变化与关节点——“中介”是对立两极由量变到质变的关节点 42

十 从“中介”的地位看统一体的基本架构——统一体的基本格局 44

第五章 “中介”的基本特性 48

一 为什么允许投弃权票?——“中介”具有不偏不倚的中立性 48

二 铅为何能变成黄金?——“中介”具有“由此达彼和由彼达此”的中转性 51

三 只有90°的角才是直角——“中介”具有无级差的唯一性 52

四 盈亏一分钱也是收支不平衡——“中介”具有稍纵即逝的易变性 53

五 邻之愈近,似之愈甚——“中介”具有似是而非的近似性 54

六 “三极管”为何有放大功能?——“中介”具有事半功倍的放大性 56

七 重量和长度的衡量单位是怎样规定的?——“中介”具有衡量事物变化程度的基础性 57

八 两栖动物的特性——“中介”具有“亦此亦彼,非此非彼”的双重性 59

第三篇 辩证法的“两极”观第六章 “两极”的基本特性 63

一 噪音杀人,寂静也杀人——“两极”具有本质相犹的同一性 63

二 “刀对刀”和“枪对枪”——“两极”具有本质相反的对立性 66

三 “五十步笑百步”为何是笑话?——“两极”具有量位级差的多样性 68

四 偷牛贼和偷菜贼——“两极”具有背道而驰的方向性 69

五 “多和少是一对孪生子”——“两极”具有同时显现的并存性 71

六 “下山容易,上山难”——“两极”具有顺向和逆向的转化性 73

七 正粒子与反粒子的碰撞和“湮灭”——“两极”具有相互融合的中和性 75

八 “其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两极”具有变化幅度的对等性 77

第七章“两极与中介”的贯通和统一 79

一 正数大于零数,零数大于负数——“两极与中介”具有三级递变的阶段性 79

二 凹面镜、平面镜、凸面镜的不同用途——“两极与中介”具有功能互补的完整性 81

三 “你、我、他”构成人的群体——“两极与中介”具有相互依存的统一性 83

四 此岸、桥、彼岸——“两极与中介”具有相互连接的贯通性 85

五 “物极必反”与“物中则正”——“两极与中介”具有极反中正的转位性 86

第四篇 二类范畴与三大规律的说明和发挥第八章 辩证法的第一类范畴 89

一 为什么同一原因谋杀案的结果不同——原因、过程、结果 89

二 个性、类性、共性——个别、类别、一般 92

三 作品的体裁、结构、素材——形式、结构、内容 95

四 既不能“随心所欲”,也不能“听天由命”——偶然、必然、自由 97

五 机票、飞行、到站——根据、可能、现实 99

六 见虾、见鱼鳖、见蛟龙——现象、本质、规律 103

一 侏儒、巨人、正常人——变态与常态 107

第九章 辩证法的第二类范畴 107

二 杂技演员走钢丝的成败关键何在?——平衡与失衡 109

三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的再思考——均衡与失衡 111

四 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什么?——协调与失调 113

五 群众为什么担心政策多变——稳定与转化 117

六 从波涛起伏到水面平静——融合与分化 118

七 向达尔文学派的又一次挑战——斗争与和合 120

八 夫妻的吵架与离婚——对抗与摩擦 122

九 物件堆放不怕多就怕乱——有序与无序 124

第十章 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的说明和发挥 127

一 要全面理解对立统一的真正内涵——“两极与中介”的对立统一律 128

二 “差之毫厘”与“异构异性”——质、度、序的辩证互变律 130

三 “否极泰来”——发展“三段式”的辩证否定律 134

第五篇 时空观和意识观的再发挥第十一章 时间和空间的三形态 137

一 从时间延迟和长度收缩说起——相对论的新时空观 137

二 三种空间与三种几何学——空间三形态 139

三 物体运动速度大于光速时将会怎样?——时间三形态 141

一 意识的形成离不开信息——物质、信息、意识的统一关联 144

第十二章 物质、信息、意识 144

二 反物质和暗物质到哪里去了?——物质三形态 147

三 人做梦是怎样一回事?——意识三形态 150

第六篇 认识论和思想方法的“两极与中介”第十三章 实践认识论的“两极与中介” 155

一 对哲学根本问题的不同回答——认识论的三个基本派别 155

二 “有的放矢”——实践的主体、中介、客体 157

三 “按图索骥”——认识的主体、中介、客体 161

四 “一生之计在于勤”这句话对吗?——行动的目标、途径、动力 163

五 穷人和商人的不同看法——行为的主体、价值、客体 167

六 怀疑是通向真理的桥梁——再认识的否认、怀疑、确认 172

七 “破字当头,立在其中”吗?——事物的破坏、保留、创新 174

八 真理的多走一步和少走一步——右谬误、真理、左谬误 178

第十四章 正确把握“中介”的思想方法 185

一 “欲速则不达”——讲究适度的方法 185

二 “无规矩不成方圆”——确立标准的方法 187

三 庖丁解牛的技巧何在?——疏理系统的方法 189

四 鱼目和珍珠不可不辨——划分界限的方法 193

五 流线形和45°角——选择最佳量的方法 197

六 圆周率和能量守恒定律——寻找常量的方法 198

七 平衡与人的健康——掌握平衡的方法 200

八 读书学习最忌“一曝十寒”——近于均衡的方法 203

九 鲁庙里的怪酒壶怪在哪里?——把握转折点的方法 205

十 架起一座从旧事物过渡到新事物的桥梁——寻找中间环节的方法 208

十一 为了归正必须矫枉——矫枉归正的方法 210

十二 既要反左,也要反右——防止两种倾向的方法 213

十三 阿波罗飞船的启示——优化结构的方法 216

一 万事开头难,开了头就不难——抓好开头的方法 219

第十五章 正确把握“两极与中介”的思想方法 219

二 面对先进、中间、后进的群体怎么办?——抓两头,带中间的方法 221

三 怎样把握车船的载重量——把握额定值与最大值的方法 223

四 “刻鼻刻目”的技巧——留有余地的方法 225

五 宁缺毋滥——宁偏右,勿偏左的方法 227

六 宁可无说,不可胡说——无为而治的方法 228

七 “掘井九仞,未及泉,犹如弃井”——“一不做,二不休”的方法 230

八 “此路不通”与“迷途知返”——“一不做,二不迷”的方法 232

九 “寻石兽”故事的启示——三向思维的方法 233

一 不该遗忘的马克思的社会发展形态学说——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形态” 237

第七篇 若干具体关系的“两极与中介”第十六章 若干社会治理关系的“两极与中介” 237

二 “天人合一”观要重新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三形态” 241

三 我们应建构怎样的社会?——社会文明的物质建构、制度建构、精神建构 246

四 治国安民的有效手段——法治、惠治、教治 250

五 引导、放开、堵塞——提倡、允许、制止 254

六 对人们的欲望应如何引导?——禁欲、节欲、纵欲 259

七 你是在解决哪个方面的问题?——历史问题、现时问题、未来问题 262

八 你是站在哪个时空坐标点上观察事物?——鉴古、察今、预见 264

九 未雨绸缪、斗而铸兵、亡羊补牢——预防、抢救、补救 268

十 怎样才会得到人民的拥护?——廉政、善政、勤政 270

第十七章 若干经济关系的“两极与中介” 273

一 要正确处理好三个基本层次的经济关系——宏观经济、中观经济、微观经济 273

二 总量平衡是经济发展的法则——商品总供给、货币总投放、商品总需求 275

三 实行可持续经济发展战略——迟缓发展、持续发展、短期发展 277

四 改善和强化经济主体的内在功能建设——经济素质、经济结构、经济体制 279

五 选择何种经济发展类型有利?——引进型经济、自主型经济、推出型经济 283

六 经济活动追求的是什么?——质量、速度、效益 286

一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自卑、自信、自负 289

第十八章 若干行为关系的“两极与中介” 289

二 狷乎?狂乎?中行乎?——怯懦、勇敢、鲁莽 290

三 “满招损,谦受益”——骄傲、谦虚、虚伪 291

四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寡断、果断、武断 293

五 “诸葛一生惟谨慎”——轻率、谨慎、拘谨 294

六 “圆的不稳,方的不滚”——拘泥、灵活、随意 296

七 “夜郎自大”与“贾桂作风”——自鄙、自尊、自大 297

八 “正人先正己”——自纵、自律、自缚 298

九 “揠苗助长”行为的教训——迟缓、急切、急躁 299

十 “粗枝大叶往往搞错”——马虎、细致、繁细 300

十一 “成由勤俭败由奢”——奢侈、节俭、吝啬 301

十二 “太刚则折,太柔则废”——懦弱、坚强、坚脆 302

十三 “咬定青山不放松”——动摇、坚定、固执 304

十四 “智者见于未萌”——迟钝、机警、多疑 305

十五 “君子和而不流”——分裂、和合、苟同 306

十六 “老实是无用的别名”吗?——刁滑、老实、愚蠢 307

十七 “进入角色”与“抢戏”——被动、主动、盲动 309

十八 “小不忍,则乱大谋”——斗气、忍让、迁就 310

后记 31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