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文地球
长江河口最大浑浊带
长江河口最大浑浊带

长江河口最大浑浊带PDF电子书下载

天文地球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沈焕庭,潘定安著
  • 出 版 社:北京:海洋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502753656
  • 页数:194 页
图书介绍:
《长江河口最大浑浊带》目录
标签:

序一&陈吉余 1

序二&苏纪兰 3

前言 5

1 绪论 1

河口最大浑浊带的定义和研究意义 1

河口最大浑浊带的定义 1

河口最大浑浊带的研究意义 1

国外河口最大浑浊带研究的进展 2

成因研究 2

数学模拟研究 4

生物地球化学研究 7

国内河口最大浑浊带研究的进展 9

充分混合型河口最大浑浊带研究 9

部分混合和高度分层型河口最大浑浊带研究 10

长江河口最大浑浊带研究 10

总体构思 10

研究内容 10

研究方法 11

参考文献 11

2 长江口最大浑浊带发育的环境条件 15

水文 15

径流 15

潮汐潮流 17

盐淡水混合 26

悬沙 28

悬沙输移 28

悬沙组成和浓度分布 29

悬沙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31

表层沉积物 32

粒度 32

碎屑矿物 33

粘土矿物 33

河口河槽及水下三角洲 34

河口河槽 34

河口拦门沙 37

水下三角洲 38

参考文献 38

3 长江口最大浑浊带的悬沙 39

悬沙来源 39

流域来沙 39

河口段区间来沙 40

口外海滨来沙 40

悬沙特性 40

含沙量 40

初始含沙量 41

颗粒组成 41

沉速 42

电动电位 42

悬沙输移 43

径流作用为主的河段 43

潮流作用为主的河段 44

异重流起重要作用的河段 44

地形和流路分离对泥沙输移的影响 45

泥沙积聚 46

径潮流作用下泥沙的集聚 46

盐淡水作用下泥沙的集聚 46

环流截留泥沙 46

絮凝捕集泥沙 46

泥沙再悬浮 46

两次再悬浮 47

三次再悬浮 48

四次再悬浮 48

悬沙浓度的时空变化 50

潮周期变化 50

大小潮变化 51

洪枯季变化 51

纵向分布 51

垂向分布 55

潮周期变化机理分析 56

参考文献 60

4 长江口最大浑浊带细颗粒泥沙的絮凝沉降 62

盐水入侵锋 62

选用资料 62

盐水入侵锋带及锋面的确定 62

盐水入侵锋的分布及其特征 63

确定盐水入侵锋带和滞流点部位的判据 67

盐水入侵锋对最大浑浊带的贡献 68

细颗粒泥沙动水絮凝过程 70

试验概况 70

试验结果与分析 70

动水絮凝的条件及临界流速 75

细颗粒泥沙的沉降特性 76

试验概况 76

淡水中粘性细颗粒泥沙的沉降 76

盐水介质中悬沙的沉降特性 78

泥沙在流动盐水中的含沙量梯度 80

试验概况 80

试验结果与分析 81

细颗粒泥沙的有机絮凝 83

试验方法 84

试验结果与分析 84

天然水流中细颗粒泥沙的絮凝作用 86

泥沙垂向运动的两种模式 86

絮凝对泥沙垂向运动的影响 87

絮凝临界流速 88

垂线不同高程处的絮凝条件 89

参考文献 89

5 长江口最大浑浊带形成机理和水沙输移分析 91

长江口最大浑浊带的形成机理和特点 91

拦门沙地区的水动力环境 91

拦门沙地区泥沙运动的特殊性 94

最大浑浊带形成机理 95

最大浑浊带的特点 97

研究长江口最大浑浊带形成机理的普遍意义 99

长江口最大浑浊带水沙输移机制分析 100

物质纵向输移项定义 100

现场观测资料 101

水量纵向净输移 103

悬沙纵向净输移 104

长江口最大浑浊带水沙输移机制 107

地形和悬沙浓度对最大浑浊带的影响 108

基本方程、边界条件及离散格式 108

河口地形对最大浑浊带的影响 109

悬沙浓度对环流、盐度和悬沙分布的影响 113

地形和悬沙浓度对最大浑浊带的影响 115

参考文献 115

6 长江口最大浑浊带的地球化学过滤效应 117

微量金属的分布和输移 117

实验方法 117

实验结果与讨论 117

新生相与微量金属的转移 121

实验方法 1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122

悬移质和底质微量金属形态分布 126

实验方法 126

实验结果与讨论 127

悬移质的表面性质及其对微量金属在固液界面分布的影响 130

实验方法 130

实验结果与讨论 132

悬浮颗粒中有机重金属的异常 134

实验方法 1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135

参考文献 137

7 长江口最大浑浊带的浮泥 139

浮泥概况 139

浮泥层 139

浮泥容重 139

浮泥层分布 140

浮泥厚度 140

浮泥流变特性 141

浮泥组成 141

颗粒组成 141

粘土矿物的组成及其分布 142

轻矿物组成及其分布 143

化学成分及其分布 144

浮泥形成条件 146

泥沙条件 147

动力条件 147

形成过程 148

浮泥层变化 148

洪枯季变化 148

大小潮变化 150

潮周期变化 150

暴风周期变化 150

浮泥层的利用 151

适航水深 151

浮泥层利用 151

长江口浮泥层的利用 152

参考文献 153

8 长江口最大浑浊带的底质 154

底质的矿物和化学组成 154

重矿物 154

轻矿物 158

粘土矿物 159

底质的化学组成 161

沉积作用 163

重矿物的沉积作用 163

轻矿物的沉积作用 163

粘土矿物的沉积作用 163

最大浑浊带沉积物中化学组成的分异现象 167

浅部地层的沉积特征 168

参考文献 169

9 长江口最大浑浊带的浮游生物 170

浮游植物 170

现场调查 170

调查结果分析 171

长江口最大浑浊带浮游植物的主要特征 177

浮游动物 179

现场调查 179

调查结果分析 179

参考文献 185

10 中国河口最大浑浊带的特性与类型 187

中国若干河口的基本特性 187

以部分混合型(B型)为主的河口 187

以充分混合型(C型)为主的河口 188

河口最大浑浊带的共性和异性 190

细颗粒泥沙补给 190

细颗粒泥沙集聚机制 191

潮周期变化和季节性变化 191

拦门沙或沙坎 191

河口最大浑浊带的类型 191

分类依据 191

类型 192

参考文献 19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