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生态学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叶镜中主编
- 出 版 社: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1
- ISBN:7810082159
- 页数:166 页
绪论 1
一、森林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和范围 1
二、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1
三、森林生态学发展简史 2
四、我国森林生态学发展简史 3
第一章 生态因子概述 4
第一节 环境的概念 4
第二节 生态因子分类 5
一、气候因子 5
二、土壤因子 5
三、生物因子 5
四、地形因子 5
五、人为因子 5
六、火因子 5
第三节 生态因子作用的基本规律 6
一、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 6
二、主导因子的作用 6
三、生活因子间的不可代替性与可补偿性 7
四、生态因子作用的阶段性 7
五、生态因子的限制作用和耐性定律 7
第四节 树种对生态环境的适应 9
第二章 气候因子 10
第一节 光因子 10
一、光的生态意义 10
二、树种的耐阴性 12
三、提高光能利用率的能力 13
第二节 温度因子 14
一、温度对树木的影响 14
二、树种对温度的适应 17
三、温度与树种的分布 19
第三节 水因子 21
一、不同形态降水的生态意义 21
二、树木对水分的要求和适应 23
三、水分条件对树种分布的影响 24
第四节 大气因子 25
一、氧及二氧化碳的生态意义 25
二、大气污染及其对树木的影响 27
三、风的生态作用 31
四、雷电对树木的影响 31
第三章 土壤因子 32
第一节 母岩、土层厚度对树木的影响 32
第二节 土壤的物理性状对树木的影响 33
一、土壤质地和结构 33
二、土壤水分与空气 34
第三节 土壤化学性质对树木的影响 34
一、土壤营养元素 34
二、土壤酸碱度 35
第四节 土壤微生物性质对树木的影响 37
一、土壤微生物的生态作用 37
二、根瘤 37
三、菌根真菌 38
第四章 动物因子、火因子 40
第一节 动物因子 40
一、森林动物的组成和分布 40
二、动物在森林中的生态作用 40
三、森林动物的调节与控制 42
第二节 火因子 43
一、火是一个重要的生态因子 43
二、火对环境的影响 44
三、火对植物的影响 47
第五章 地形因子 50
第一节 地形及其基本类型 50
第二节 巨大地形对森林的影响 50
第三节 山地地形因子对森林的影响 52
一、海拔高度 52
二、坡向 52
三、坡位 53
四、坡度 54
五、沟谷宽度 55
第六章 种群生态学 56
第一节 种群生态学概念 56
第二节 种群的基本特征 57
一、种群的数量或大小 57
二、种群的年龄结构 57
三、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 59
第三节 种群的动态 60
一、出生率、死亡率、生命表和存活曲线 60
二、种群的内禀增长能力 62
三、种群增长 63
四、种群调节 65
第四节 种群间的相互关系 67
一、互利共生 67
二、附生 67
三、寄生 68
四、独生或偏害作用 68
五、竞争 68
六、生态位 70
第七章 森林群落的结构特征 73
第一节 森林群落的概念 73
第二节 森林群落的种类组成和数量特征 74
一、森林群落的种类组成 74
二、森林群落种类组成的数量特征 75
第三节 森林群落的结构和外貌 81
一、森林群落的垂直结构 81
二、森林群落的水平结构 83
三、森林群落的年龄结构 84
四、森林群落的季相 85
第四节 森林群落的生产力 86
一、森林群落生产力的概念 86
二、森林群落生产力 88
三、森林群落组分的生物量 89
四、森林群落生物量的测定方法 91
第八章 森林群落对环境的影响 93
第一节 森林群落对光和温度的影响 93
一、林内的光照条件 93
二、森林对温度的影响 96
第二节 森林群落净化大气的作用 99
一、森林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平衡的作用 99
二、森林的滞尘作用 99
三、森林吸收有毒气体的作用 101
四、森林的杀菌作用 101
五、森林减弱噪音的作用 102
第三节 森林的防风作用 103
第四节 森林群落改良土壤的作用 105
一、森林凋落物 105
二、森林死地被物 106
三、森林土壤的“自肥”作用 107
第五节 森林群落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的作用 109
一、森林在水分循环中的作用 109
二、森林的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作用 111
第六节 森林生态效益的计量 114
一、森林生态效益的分解 114
二、森林生态效益的计量 114
三、森林生态效益的单项经济评价 115
四、森林生态效益的总体评价 115
第九章 森林群落的发生与演替 116
第一节 森林群落的发生 116
一、裸地的类型与成因 116
二、森林群落的发生过程 116
第二节 森林群落的演替 117
一、森林群落演替的概念与原因 117
二、原生演替与森林的形成 118
三、森林群落的次生演替 120
四、演替的进展与逆行 122
五、演替的顶极理论 123
第十章 森林群落分类 126
第一节 森林群落分类的任务和简史 126
一、森林群落分类的任务 126
二、森林类型学的产生和发展简史 126
第二节 生物地理群落学派的林型学说 128
一、生物地理群落学派的理论基础 128
二、生物地理群落学派的分类单位和原则 128
三、生物地理群落学派林型的命名 130
四、在我国的应用情况 130
第三节 生态学派的林型学说 131
一、生态学派的理论基础 131
二、生态学派的基本分类单位和区分原则 131
三、各级分类单位的命名 134
四、在我国的应用情况 134
第四节 巴登—符腾堡学派的林型学说 136
一、生长区和生长亚区的划分 136
二、立地类型的划分 136
三、生产力组的划分 136
四、立地类型的命名 137
五、在我国的应用情况 138
第十一章 森林群落的分布 139
第一节 森林群落分布的地带性 139
一、森林分布的水平地带性 139
二、森林分布的垂直地带性 139
第二节 我国森林的分布 140
一、寒温带针叶林区域 142
二、温带针阔混交林区域 142
三、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 143
四、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 143
五、热带季雨林、雨林区域 145
六、温带草原区域 146
七、温带荒漠区域 146
八、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区域 146
第十二章 生态系统概述 148
第一节 生态系统概念及其组成、结构 148
一、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148
二、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 149
三、生态系统的类型 150
四、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151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功能 154
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 154
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56
第三节 生态平衡 160
一、生态平衡的概念 160
二、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 161
第四节 森林生态系统的特点 163
一、占有巨大的空间,寿命长 163
二、具有复杂的种类成分与结构 163
三、具有最大的生物量 163
第五节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 164
一、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概念 164
二、发展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意义 165
三、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类型与模式 165
主要参考文献 167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你好,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部编 2019
- 《生态文化建设的社会机制研究》阮晓莺著 2019
- 《长江口物理、化学与生态环境调查图集》于非 2019
- 《中国生态系统定位观测与研究数据集 森林生态系统卷 云南西双版纳》邓晓保·唐建维 2010
- 《一带一路非洲东北部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俞乐 2019
- 《江苏中小企业生态环境评价报告》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企业生态研究中心 2019
- 《批判 建构与实践 戴维·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梅丽著 2019
- 《海州湾生态环境与生物资源》晁敏主编 2018
- 《大气氮沉降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方琨,王道波 2019
- 《大学计算机实验指导及习题解答》曹成志,宋长龙 2019
- 《东北民歌文化研究及艺术探析》(中国)杨清波 2019
-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生发展》王琳责任编辑;(中国)肖宇 2019
-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全真试题 标准模拟 四级》汪开虎主编 2012
- 《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视角研究与创新发展》许丽云,刘枫,尚利明著 2020
- 《中国地方艺文荟萃 华北东北卷 第1辑 3》《中国地方艺文荟萃》编委会编 2018
- 《中国地方艺文荟萃 华北东北卷 第1辑 1》《中国地方艺文荟萃》编委会编 2018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学术丛书 新闻实务随想录》刘海贵 2019
- 《大学英语综合教程 1》王佃春,骆敏主编 2015
- 《唐代营州与东北边疆经略》宋卿著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