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中国伦理道德变迁史稿  上
中国伦理道德变迁史稿  上

中国伦理道德变迁史稿 上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锡勤,柴文华主编(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010068008
  • 页数:350 页
图书介绍:本书分为八章,分别从先秦、秦汉、魏晋隋唐、宋明、明清、近代、现代、当代八个历史时期着手,描述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发展演进的历程,从先民伦理道德观念的萌芽到后期成熟理念的发展,再到近现代道德形态的转变以及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对中国伦理道德变迁史的一次较为系统和全面的梳理。
《中国伦理道德变迁史稿 上》目录

导言 1

第一章 先秦 9

第一节 先秦时期的社会与道德 10

一、先秦社会变迁 10

二、宗法体系的形成及其衍变 11

三、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萌生与发展 14

第二节 西周之前道德生活的萌芽 18

一、禁忌与崇拜 18

二、“尊老”、“尚齿”观念 25

第三节 西周时期道德观念的产生 30

一、善恶观念的产生 30

二、“德”字及其观念的产生 37

三、从亲属称谓看西周时期的社会伦理关系 42

四、“礼”的形成 51

五、“孝”观念的产生 57

六、“友”观念的产生 66

七、其他德目 69

八、西周时期道德生活的特点 75

第四节 春秋时期道德生活的发展 77

一、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 78

二、春秋之“孝” 82

三、“友”、“悌” 90

四、“忠”观念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93

五、“信”观念的流行 100

六、“仁”观念的产生与丰富 106

七、婚姻及贞节观念 115

八、其他道德观念 126

九、春秋时期道德生活的进步,中国传统道德体系初具雏形 130

第五节 战国时期道德生活的新变化 134

一、战国时期社会生活的新变化 134

二、“忠”、“孝”观念的新变化 137

三、婚姻观念及其道德的新变化 145

四、游侠的道德生活 149

五、隐士及其道德 153

六、战国时期道德生活的进步,中国传统道德进一步体系化 158

第二章 秦汉 167

第一节 秦汉的社会与伦理道德建设 168

一、大一统封建大帝国的建立和发展 168

二、秦汉的伦理道德建设 171

第二节 德法并用、并重格局的形成 178

一、汉初重道德教化的强大社会舆论 178

二、汉代重教化的种种措施 182

三、德法并用,综合治理 186

第三节 三纲、五常、六纪体系的提出和初步确立 190

一、三纲的形成和六纪的提出 191

二、五常的确立 193

三、对三纲五常神圣性、永恒性的理论论证 196

四、汉代社会对三纲认同的实际状况 198

第四节 忠、孝、贞节等基本道德规范的全面加强 204

一、“以孝治天下”及其成效 204

二、忠君观念不断强化 211

三、贞节观念与“妇德”的强化,汉时贞节的实际状况 217

四、重友悌、重师生之谊的社会风气 223

五、重谏诤的社会风气 226

第五节 汉代的社会道德状况 230

一、相对良好的君德 230

二、相对良好的臣德 236

三、汉代社会道德状况面面观 240

四、东汉“尚名节”及“矫激”现象 244

五、各地习俗的差异 249

第三章 魏晋隋唐 253

第一节 魏晋隋唐时期的社会变迁与伦理道德变迁 254

一、历史时空中的伦理道德变迁 254

二、学术思潮与道德变迁 260

三、魏晋隋唐时期社会伦理道德的总体特点 269

第二节 魏晋隋唐时期的父子伦理关系与“孝”的道德观念 272

一、对传统孝道的持续提倡 273

二、“色养为先”、“居丧毁性”获得广泛认同,对孝行的神化 280

三、魏晋以“自然亲爱为孝”的孝道观,传统孝道在唐代所受到的冲击 288

第三节 魏晋隋唐时期的君臣伦理关系与“忠”的道德观念 294

一、君为臣纲:魏晋隋唐时期君臣伦理关系的主导原则 294

二、移孝于忠:忠孝之间的紧张与一致 302

三、整合与嬗变之中:魏晋隋唐五代时期“忠”的实况 308

第四节 魏晋隋唐时期夫妇伦理关系与两性道德的变迁 315

一、男尊女卑伦理观念与传统“妇德”的历史延续 315

二、魏晋隋唐时期夫妇伦理及两性道德的自由度和开放性的特点 325

第五节 魏晋隋唐时期的社会伦理道德风尚 334

一、魏晋的旷达风度 335

二、侈懦南风 338

三、胡俗对社会道德生活的浸润 340

四、盛唐的道德气象 344

五、五代之乱的道德伤痛 34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