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吉川幸次郎研究
吉川幸次郎研究

吉川幸次郎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哲俊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华书局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101042511
  • 页数:378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日本中国学研究文库》之一种,它是关于日本著名学者吉川幸次郎学术史研究的专著。吉川幸次郎在日本乃至国际汉学界都有较大影响,一生著述颇丰,对他的研究在国内尚不多见,本书作者较全面译介了吉川学术研究的重点和学术成果,特别是对吉川在杜甫研究、元杂剧研究方面去的的卓越成就给予了详尽论述。但在本书作者没有仅仅停留在复述、综合吉川的学术成就上,而是进一步将关于吉川的学术史研究推向深入:考察吉川在同时代学者中的学术地位及得到的评价,研究中国学者对同一学术问题的判断与吉川有何异同,从而在比较中更全面、更客观地介绍了学术成果及影响。
《吉川幸次郎研究》目录
标签:研究

序言&严绍璗 1

绪论吉川幸次郎汉学的意义 1

一、吉川幸次郎的汉学研究 1

二、“吉川中国学”的国际意义 6

第一章吉川幸次郎与中日学术界 11

第一节吉川幸次郎的生平与日本学术界 11

一、吉川与老一辈学者 11

二、后辈学者记忆中的吉川 21

三、汉学或中国学:吉川与竹内好的论争 27

第二节吉川幸次郎与中国学术界 40

一、吉川与中国的老一辈学者 40

二、吉川与新中国的学者 45

第二章吉川幸次郎文学史研究的方法论 54

第一节吉川的学术研究方法 54

一、学术水平的标志:问题的提出与解决 54

二、考据与历史的方法:吉川与乾嘉学派 60

第二节中国文学的比较文学研究方法 67

一、比较文学的问题意识:中国学者的盲点与问题 67

二、比较文学的具体方法:背景、局部与关系 71

第三章吉川幸次郎的中国文学史观 80

第一节吉川幸次郎的中国文化观 80

一、语言观:美的语言与美的文学 80

二、宗教观:无神的文明世界 87

三、士庶观:社会定位与作用 95

第二节吉川幸次郎的中国文学史观 99

一、中国文学的基本特征:政治性 99

二、中国文学的人生观:希望与绝望 102

三、中国的虚构文学:贫乏与迟滞 106

第四章先秦汉魏六朝文学的研究 113

第一节先秦文学的研究 113

一、《诗经》与楚辞:前文学史的时代 113

二、《中国的智慧》:孔子的思想 119

第二节三国六朝文学的研究 124

一、文学史时代的开始:悲哀的诗歌与美的汉赋 124

二、三国六朝文学:汉代文学的延续和发展 134

第五章唐宋文学与杜甫研究 145

第一节唐代文学的研究 145

一、唐代诸诗人:热烈如酒 145

二、唐代传奇:空想力的驰骋与健康的意识 156

第二节作为“诗圣”的杜甫 159

一、杜甫的新贡献:现实主义的开拓 161

二、杜诗的两个方向:扩散与凝聚 177

第三节宋代文学的研究 186

一、宋诗特征:日常、哲理与悲哀、情感的抑制 189

二、宋代诸诗人:平淡如茶 205

三、宋代话本:娱乐与人生观的关系 219

第六章吉川幸次郎的元曲研究 223

第一节《元杂剧研究》 223

一、选题意识:先期研究与问题 223

二、历史意义:最初戏剧与假想、口语、作者 230

三、文献意义:《元曲选》的问题与论证 238

第二节元杂剧的观众 245

一、庶民观众:兴盛的勾栏与频发的禁令 245

二、贵族观众:杂剧爱好者的天子 250

三、文人观众:文人与杂剧俳优的密切关系 258

第三节元杂剧的作者 266

一、前期作者:士人作家的身份与教养 266

二、后期作家:北方作者与南北社会差异 280

第四节元杂剧的题材与语言的形式 291

一、题材情节:承继性与合理性 291

二、语言形态:口语体的形成与运用 300

三、文章特征:语言的流动与内容的写实 308

附录:吉川幸次郎博士论文评议书 321

第七章元明清的诗歌研究 326

第一节元代诗歌概说 326

一、元初诗坛:一流诗人元好问与前期抵抗诗 327

二、市民诗人:杨维桢与艺术至上 336

第二节明代诗歌概说 340

一、明代初期诗歌:简易的科举与朴直的诗歌 340

二、明代中期诗歌:市民诗的再起与简易的古典主义 343

三、明代末期诗歌:市民诗的饱和 349

第三节清代诗歌研究 351

一、清顺康诗说:走向现实主义 353

二、清康雍诗说:神韵说与其他诗人 355

三、清雍乾诗说:文学与学术的最初分离 360

附录吉川幸次郎年谱 369

后记 37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