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庄巧生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109079449
- 页数:681 页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1949—2000年我国小麦生产的发展 2
种植面积的变化 3
总产量的增长 3
单产水平的提高 4
品种在我国小麦生产发展中的贡献 5
第二节 改良品种在我国小麦生产上的应用 6
大品种的数目 6
大品种的地区来源 7
大品种的生产使用年限 9
第三节 小麦育种技术的回顾与展望 10
骨干亲本的作用 10
中间亲本材料的创制 13
对一些育种程序与技术的商榷 14
第四节 早期小麦育种工作简况 19
麦作改进机构史略 19
改良品种举要 26
改良品种的推广应用 30
参考文献 33
第二章 北部冬麦区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 34
第一节 生态环境和小麦生产概况 34
燕(山)太(行)山麓平原副区 35
晋冀山地盆地副区 36
黄土高原沟壑副区 37
第二节 品种更换与性状演变 38
品种更换 38
不同时期品种性状的演变 52
第三节 主要育成品种的系谱 53
以地方品种燕大1817与美国品种胜利麦杂交育成的农大183等品种 54
以农大183等为基础亲本与引进或改良品种杂交育成的东方红3号、北京10号、农大139等品种 58
以钱交麦为代表的引进推广品种与当地推广品种杂交育成的西峰号、平凉号等品种 70
以黄淮冬麦区推广品种碧蚂4号与引进品种早洋麦杂交育成的北京8号及其衍生品种 78
以“1B/1R”类品种为抗源育成的丰抗号品种及其衍生品种 83
半矮秆高产品种的系谱 95
优质麦品种的系谱 101
轮回选择育成品种的系谱 104
参考文献 105
第三章 黄淮冬麦区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 106
第一节 生态环境和小麦生产概况 106
第二节 品种更换与性状演变 109
品种更换 109
品种性状的演变 122
第三节 主要育成品种的系谱 127
以地方品种为基础,用早期引入的国外品种作抗锈病亲本杂交选育的第一轮改良品种 128
以第一轮改良品种为基础,与国外抗锈病品种或本国改良品种杂交选育的第二轮改良品种 132
以第二轮改良品种作基础,与其他改良品种或外引品种杂交选育的第三轮改良品种 140
以国外引进品种为主要亲本杂交选育的品种 144
以“1B/1R”类品种为主要抗源杂交育成的品种 154
利用前几轮育成品种(系)作材料,适当引入新血缘开展聚合杂交和综合改良育成的新一轮品种 160
小结 165
参考文献 169
第四章 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 171
第一节 生态环境和小麦生产概况 171
第二节 品种更换与性状演变 173
品种更换 174
品种性状的演变 180
第三节 主要育成品种的系谱 183
早熟地方品种江东门、临浦早的衍生品种 184
南大2419的衍生品种 186
阿夫的衍生品种 190
St1472/506等的衍生品种 194
欧柔、阿勃、吉利的衍生品种 198
墨西哥小麦的衍生品种 200
以“1B/1R”类品种为亲本杂交育成的荆麦35等品种 201
小结 201
参考文献 204
第五章 西南冬麦区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 206
四川盆地副区 206
第一节 生态环境和小麦生产概况 206
第二节 品种更换与性状演变 208
品种更换 208
品种性状的演变 211
第三节 主要育成品种的系谱 212
以合川光头和成都光头等地方品种为主要亲本与外引品种杂交育成的品种及其衍生品种 212
以南大2419、阿勃、玛拉等引进品种为主要亲本杂交育成的品种及其衍生品种 214
以多亲本复合杂交育成的繁6、繁7及其衍生品种 217
由繁6杂交育成的绵阳11及其衍生品种 220
小结 222
贵州高原副区 223
第一节 生态环境和小麦生产概况 223
第二节 品种更换与性状演变 224
第三节 主要育成品种的系谱 228
云南高原副区 230
第一节 生态环境和小麦生产概况 230
第二节 品种更换与性状演变 232
第三节 主要育成品种的系谱 237
以南大2419及其系选种为主要亲本杂交育成的品种 238
以弗兰尼等为主要亲本杂交育成的旱地品种或田麦品种 241
以墨巴等墨西哥小麦为主要亲本杂交育成的品种 242
以绵阳号小麦为主要亲本杂交育成的品种 245
小结 246
参考文献 248
第六章 华南冬麦区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 250
第一节 生态环境和小麦生产概况 250
第二节 品种更换与性状演变 251
地方品种当家 251
引进品种和系选品种逐渐代替地方品种 251
推广自育的改良品种 252
第三节 主要育成品种的系谱 253
以地方品种福州白麦与引进的抗锈病品种杂交育成的福麦7号、抗锈1号、抗锈3号等品种 253
以欧柔为主要亲本与国内外改良品种杂交育成的品种 255
以墨西哥小麦等为主要亲本杂交育成的品种 259
以琦玉27为亲本杂交育成的台中31、台中32等及其衍生品种 262
参考文献 262
第七章 东北春麦区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 264
第一节 生态环境和小麦生产概况 264
生态环境 264
生产概况 266
第二节 品种更换与性状演变 268
以合作号、松花江号耐、抗锈病品种为代表的第一次品种更换 269
以克强、东农101、克群、辽春1号、丰强2号等稳产、丰产品种为代表的第二次品种更换 270
以克旱6号、克旱7号、克旱8号和辽春5号、辽春6号等多抗丰产品种为代表的第三次品种更换 271
以克丰2号、克丰3号、克旱9号、新克旱9号抗病、高产品种为代表的第四次品种更换 272
以优质麦为主要目标的新一轮品种更换正在展开 274
第三节 主要育成品种的系谱 277
以地方品种系选种为主要亲本杂交育成的品种 277
以耐锈病品种合作号与抗锈病亲本杂交育成的品种 280
以阿夫为秆强、大穗亲本杂交育成的品种 283
以多亲本复合、阶梯杂交育成的不同类型品种 284
以小黑麦为抗逆亲本杂交育成的品种 291
以冬、春小麦杂交育成的早熟品种 292
以墨西哥小麦为矮源、抗源杂交育成的品种 297
抗、耐丛矮病的品种 302
以中间偃麦草为抗源杂交育成的品种 303
理化诱变与杂交育种相结合育成的优质麦品种 307
参考文献 308
第八章 北部春麦区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 311
第一节 生态环境和小麦生产概况 311
平川副区 313
丘陵高寒副区 314
第二节 品种更换与性状演变 315
品种更换 315
品种性状的演变 322
第三节 主要育成品种的系谱 324
地方品种与早期引进品种杂交育成的品种 324
欧柔衍生的品种 325
墨西哥小麦衍生的品种 328
种属间杂交育成的品种 336
参考文献 340
第九章 西北春麦区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 341
第一节 生态环境和小麦生产概况 341
沿河水浇地副区 341
山旱地副区 342
冷凉阴湿副区 342
河西走廊副区 343
第二节 品种更换与性状演变 343
评选和扩大应用地方良种 343
试验推广外引(区)品种 344
大面积应用本区育成品种 346
第三节 主要育成品种的系谱 350
以地方品种为主要亲本杂交育成的品种 350
以阿勃为主要亲本杂交育成的品种 352
以阿夫为主要亲本杂交育成的品种 359
以墨西哥小麦为主要亲本杂交育成的品种 360
以其他麦区改良品种为主要亲本杂交育成的品种 366
参考文献 368
第十章 青藏春冬麦区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 370
青海高原副区 370
第一节 生态环境和小麦生产概况 370
南部温凉干燥亚区 371
北部冷凉干旱亚区 372
第二节 品种更换与性状演变 372
第三节 主要育成品种的系谱 374
以南大2419为主要亲本杂交育成的品种及其衍生品种 375
以欧柔等为主要亲本杂交育成的品种 377
以墨西哥小麦为主要亲本杂交育成的品种 378
γ射线辐射诱变育成的品种 379
西藏高原副区 380
第一节 生态环境和小麦生产概况 380
气候特点 380
两个不同的生态亚区 381
四个小麦种植区 382
第二节 品种更换与性状演变 383
第三节 主要育成品种的系谱 386
以地方品种及其选系与外引品种杂交育成的春性品种 387
以肥麦为主要亲本杂交育成的冬、春性品种 387
以普通小麦与圆锥小麦杂交育成的春、冬性品种 389
利用强冬性外引品种高加索、山前麦等杂交育成的冬性品种 390
以墨西哥小麦为亲本进行杂交改良育成的春性品种 391
参考文献 392
第十一章 新疆冬春麦区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 393
北疆副区 394
第一节 生态环境和小麦生产概况 394
第二节 品种更换与性状演变 395
冬小麦 395
春小麦 397
第三节 主要育成品种的系谱 398
利用地方品种抗逆性杂交育成的品种 398
综合引进品种的优良特性杂交育成的品种 406
南疆副区 409
第一节 生态环境和小麦生产概况 409
第二节 品种更换与性状演变 409
冬小麦 409
春小麦 412
第三节 主要育成品种的系谱 413
以地方品种与外引品种杂交育成的巴冬号等冬性品种 413
利用外引品种互交育成的喀冬号等冬性品种 414
托克逊号、巴春号等春性品种 415
参考文献 419
第十二章 小麦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421
第一节 抗条锈病育种 421
抗条锈病育种的进展 421
抗条锈病品种资源 426
抗条锈病性的遗传 433
条锈菌生理小种监测与流行区系 436
抗条锈病性的类别与抗源的持久化应用 440
展望 443
第二节 抗赤霉病育种 444
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性 445
抗赤霉病性的遗传 449
抗赤霉病品种改良 458
展望 468
第三节 抗白粉病育种 469
抗源的搜集、鉴定、筛选和创新 469
抗源研究及评价 472
抗白粉病育种 483
参考文献 487
第十三章 小麦产量潜力和品质的改良 497
第一节 产量潜力改良 497
产量构成因素的改良 499
茎秆矮化与抗倒伏性 506
株型改良 509
提高光能利用率 512
协调源库关系,提高经济产量 515
小结 518
第二节 品质改良 519
品质评价体系和面条、馒头品质研究进展 520
品质区划与育种目标 524
品质性状的遗传和品质育种技术要点 525
品质育种进展 533
存在问题及今后发展方向 541
参考文献 542
1949—2000年我国年最大种植面积≥66.7万hm2 (1 000万亩)的小麦品种简介 550
1979—2000年七个主要小麦生产国的小麦种植面积、单产和总产 558
我国生产和育种应用的主要小麦品种与亲本简介(国内部分) 562
我国生产和育种应用的主要小麦品种与亲本简介(国外部分) 670
- 《叶用枸杞新品种宁杞9号选育及开发利用》王娅丽主编 2018
- 《2017中国林业植物授权新品种》国家林业局科技发展中心(国家林业局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编 2018
- 《翦伯赞全集 第10卷 中外历史年表 主编》翦伯赞著 2008
- 《梨栽培新品种新技术》王少敏,王宏伟,董放编著 2018
- 《陕西果树新品种 2》陕西省果业管理局编 2018
- 《宁南旱区冬小麦夏闲轮耕技术研究》侯贤清等著 2019
- 《桃名优品种与配套栽培》马之胜 2015
- 《苹果栽培新品种新技术》薛晓敏,王金政,聂佩显,韩雪平编著 2018
- 《江苏小麦产业发展报告》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主编 2016
- 《军队农副业生产主导品种手册》总后勤部军需物资油料部 2012
- 《中国当代乡土小说文库 本乡本土》(中国)刘玉堂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中国铁路人 第三届现实主义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一等奖》恒传录著 2019
- 《莼江曲谱 2 中国昆曲博物馆藏稀见昆剧手抄曲谱汇编之一》郭腊梅主编;孙伊婷副主编;孙文明,孙伊婷编委;中国昆曲博物馆编 2018
- 《中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19
- 《中国陈设艺术史》赵囡囡著 2019
- 《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水利工程专业课程建设成果 设施农业工程技术》赵英编 2018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走近科学》精选丛书 中国UFO悬案调查》郭之文 2019
- 《清至民国中国西北戏剧经典唱段汇辑 第8卷》孔令纪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