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中国教育发展史  第2版
中国教育发展史  第2版

中国教育发展史 第2版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喻本伐,熊贤君著
  • 出 版 社: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562215642
  • 页数:597 页
图书介绍:
《中国教育发展史 第2版》目录

甲编 学校教育的萌生期(远古—前207) 1

第一章 教育的起源和学校的起始——远古至西周的教育(远古—前770年) 2

第一节 教育的起源 2

一、教育起源的假说 2

二、教育与生存 4

三、一个没有了结的课题 6

第二节 萌芽形态的学校 6

一、正式教育萌生的土壤 6

二、文字的产生与学校的破土 9

第三节 夏商西周的文教政策 13

一、夏——“以射造士” 13

二、商——“以乐造士” 14

三、西周——“以礼造士” 14

四、选贤贡士制 15

第四节 夏商西周的学制及实施 16

一、夏商两代的学校名称及类别 16

二、西周的学制雏形 18

三、西周教育的实施概况 20

四、“三代”教育的总体特征 21

第二章 私学的勃兴——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前770—前221) 22

第一节 文教政策的纷乱与弱化 22

一、以礼为文,以戎为主 22

二、崇法尚武 23

三、百家争鸣 23

四、养士用士 24

第二节 私学的产生和竞争性发展 25

一、官学的失修 25

二、私学的产生和类别 26

三、各家私学的异同 29

四、私学与官学特点比较 30

第三节 “官私联营”的稷下学宫 30

一、“官私联营”的性质 31

二、创立、发展与消亡 32

三、教学与学风 32

四、教师与学生管理 33

第四节 儒学教育思潮 34

一、源流 34

二、孟轲的教育思想 35

三、荀况的教育思想 42

四、《学记》的教育思想 48

五、先秦儒学“人文主义”的教育倾向 51

第五节 墨学教育思潮 52

一、源流 52

二、墨翟的教育思想 52

三、墨学“科技主义”的教育倾向 58

第六节 道家自然主义教育思潮 59

一、源流 59

二、老聃的教育哲学及主张 60

三、庄周的教育主张 62

四、道家“自然主义”的教育倾向 64

第七节 法家“法治”教育思潮 65

一、源流 65

二、商鞅的教育主张 66

三、韩非的教育主张 68

四、法家“权威主义”的教育倾向 71

第八节 孔丘的教育学说 72

一、论人性与教育的作用 73

二、论教育的对象和培养目标 75

三、教师的人格与专业素质 78

四、教学内容的道德中心主义 82

五、认识论与教学方法论 84

六、简评 91

第三章 官学、私学俱废——秦代的教育(前221—前207) 94

第一节 文教专制的全面实施 94

一、“崇法尚刑”的国策 94

二、废黜百家 95

三、焚书坑儒 95

四、“禁游宦” 96

五、“书同文”,“行同伦” 96

六、官学、私学俱废的文化蒙昧主义 97

七、秦代文教专制主义对后世的影响 98

第二节 教化和教育的实施概况 99

一、全面推行社会教化的空想 99

二、学室教育与吏员的选拔 99

三、设置博士在教育上的意义 100

四、蒙童教育和识字教育 101

五、私学的潜流 101

乙编 学校教育的定型期(前207—581) 102

第四章 学校教育的复兴——汉代的教育(前207—220) 104

第一节 由宽松到一统的文教政策 104

一、汉初的黄老之术 105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05

三、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 106

四、察举(荐举)制度 107

第二节 官学制度与太学教育的肇基 108

一、官学系统 108

二、官学沿革 109

三、太学教育的肇基 110

四、教育行政管理制度 114

第三节 私学的复苏和发展 115

一、汉初私学的复兴及其原因 115

二、私学的类别 115

三、私家教学的特点 116

四、私学与官学并存和互为消长的发展规律 117

第四节 神学化的儒学教育思潮 118

一、源流 118

二、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119

三、《白虎通》简介 127

第五节 反神学的儒学教育思潮 128

一、源流 128

二、扬雄的教育主张 129

三、王充的教育思想 131

第五章 私学的相对炽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220—589) 138

第一节 变幻与多元的文教政策 138

一、儒术独尊的破产 138

二、佛教的传播与观念的更易 139

三、道教的回应性发展 140

四、玄学的滥觞 140

五、儒、佛、道的兼容合流 141

六、九品中正制度 142

第二节 官学制度及实施概况 143

一、官学系统 143

二、官学教育的沿革及实施 143

三、北魏兴学 147

四、教学内容的变化 149

第三节 私学“百家”的复现 150

一、儒家私学及其办学特点 150

二、道家私学 151

三、佛教私学及其办学特点 152

四、综合性质的私学 153

第四节 玄学教育思潮 154

一、源流 154

二、王弼的教育主张 155

三、嵇康的教育主张 157

第五节 排佛斥玄的儒学教育思潮 161

一、源流 161

二、傅玄的教育主张 162

三、颜之推的教育主张 164

丙编 学校教育的拓展期(581—1276) 169

第六章 官学的相对鼎盛——隋唐时期的教育(581—960) 171

第一节 隋代的教育 171

一、重新借重儒学 171

二、科举制的创立 172

三、学制及实施概况 172

四、中央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的建立 173

第二节 唐代相对开明宽松的文教政策 173

一、重振儒术的指导原则 173

二、兼容佛、道、玄的宽松态势 174

三、温文尔雅的专制主义内核 174

四、唐的科举制度 174

第三节 唐代官学的空前完备和全面实施 177

一、学制系统 177

二、官学的实施概况 178

三、教育行政与管理 183

四、留学教育的实施 187

第四节 唐代私学的办理 188

一、私学的存在和发展之因 188

二、私学沿革的总体轨迹 189

三、私学的类别及办理特色 190

四、寺院的佛教教育 191

第五节 “三教归一”的教育思潮 192

一、源流 192

二、王通的教育主张 193

三、韩愈的教育思想 196

第七章 学校教育的改革——两宋的教育(960—1276) 201

第一节 文教政策和科举制度 201

一、“重文”国策的强化 201

二、主以儒学,辅以佛道 202

三、理学的产生及其对它的倚重 202

四、科举制的完备与强化 203

第二节 官学制度及北宋的兴学运动 205

一、官学系统 205

二、“庆历兴学” 206

三、“熙宁·元丰兴学” 207

四、“崇宁兴学” 210

五、教育行政与学校管理 211

第三节 私学的蒙学化趋向 213

一、私学发展的轨迹 213

二、启蒙私学的教学 214

三、蒙学教材的流行 215

第四节 书院制度的确立与衰荣 216

一、书院的特质 216

二、书院的起源及初始发展 218

三、六大著名书院 220

四、书院的教学特点 221

五、书院组织与管理的特征 223

第五节 理学教育思潮 224

一、源流 224

二、张载的教育主张 225

三、陆九渊的教育思想 228

第六节 变法革新的教育思潮 235

一、源流 235

二、胡瑗的教育主张 237

三、王安石的教育主张 240

第七节 朱熹的教育学说 243

一、人性及教育作用论 243

二、培养目标和教学阶段论 245

三、“居敬”的道德教育论 247

四、“穷理”的知识教学论 249

五、朱子读书法 252

丁编 学校教育的衰落期(1271—1862) 255

第八章 少数民族办理的学校——元代的教育(1271—1368) 257

第一节 重武轻文的文教政策 257

一、高压暴政 257

二、怀柔安抚 258

三、科举取士 260

第二节 官学的萎缩与民族教育的发展 262

一、学校系统 262

二、中央官学的实施概况 263

三、地方官学的设置 265

第三节 普通私学和官扶民办的特殊私学 266

一、普通私学 266

二、庙学之制 267

三、社学之设 268

第四节 书院官学化的发轫 268

一、书院的设置与布局 268

二、书院的官学化 269

三、书院官学化的结果 269

第九章 学校的僵化与反僵化——明代的教育(1368—1644) 271

第一节 强化专制的文教政策 271

一、文治与教化 271

二、尊经崇儒,立程朱理学为正宗 272

三、文教专制的强化 273

四、科举考试与八股制义 274

第二节 官学教育的初盛长衰 275

一、学制系统 276

二、中央官学沿革 277

三、国子监的办理 277

四、地方官学的办理 279

第三节 学塾教育的发达 280

一、私学的类型 280

二、私学的教学 281

第四节 书院特质的复归 282

一、书院的兴盛与挫折 282

二、东林书院 282

第五节 明末启蒙教育思潮 283

一、源流 283

二、李贽的教育主张 285

三、顾炎武的教育主张 287

四、黄宗羲的教育思想 290

第六节 王守仁的教育学说 293

一、“致良知”与教育的作用 293

二、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294

三、教育内容观 295

四、“知行合一”的“致良知”途径 297

五、道德教育的方法 298

六、知识教育的方法 300

七、蒙童教育观 301

第十章 学校的沉沦——同治前的清代教育(1644—1862) 304

第一节 极端专制的文教政策 304

一、尊孔重儒,重倡程朱理学 304

二、兴文字狱,控制士人思想 305

三、科举的僵化和武科的固定设置 307

第二节 空疏无实的官学制度 308

一、同治前的官学系统 308

二、中央官学简介 309

三、地方官学概述 310

第三节 学塾的办理特征 312

一、私学类型 312

二、学塾的教学程序与特点 313

第四节 书院特质的消亡 315

一、书院的设置与发展 315

二、官府控制书院的管理权限 316

三、官府插手书院的考试 316

四、官府控制书院的人事权 317

第五节 经世致用的教育思潮 317

一、源流 317

二、王夫之的教育思想 318

三、颜元的教育思想 322

第六节 “师夷制夷”的教改思潮 327

一、源流 327

二、龚自珍的教育主张 327

三、林则徐的教育主张 329

四、魏源的教育主张 329

第七节 太平天国反传统教育思潮 331

一、源流 331

二、洪秀全的教育主张 332

三、洪仁玕的教育主张 333

戊编 学校教育的更生期(1862—1949) 335

第十一章 新式学校的肇端——晚清的教育(1862—1911) 337

第一节 文教政策的转轨和教育宗旨的出台 338

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338

二、明确制订颁行的教育宗旨 341

三、科举制的变通与废止 343

第二节 新式学堂的创办和留学教育的开拓 344

一、京师同文馆的创办 345

二、其它外语学堂的办理 347

三、军事学堂的兴办 348

四、技术学堂的设置 349

五、天津中西学堂与中学教育的起步 350

六、南洋公学与师范教育的奠基 352

七、留学教育的兴起 354

第三节 “百日维新”期间的教育改革 356

一、广设学堂,博采西学 356

二、变通书院,中西兼习 357

三、变革科举,改试策论 358

四、文化、报纸、社团和社会教育 359

五、京师大学堂与新型综合性大学的肇始 360

第四节 《壬寅·癸卯学制》及其实施 362

一、明订学制的社会要求 362

二、《壬寅学制》 363

三、《癸卯学制》 365

四、课程、教材和教法 367

第五节 “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 369

一、书院改制与改书院为学堂 369

二、科举改革与废止科举 371

三、教育行政体制的改革 372

四、新学制的补充完善 376

第六节 新型私学的破土 379

一、新型私学的萌生条件及其特征 379

二、政治社团性质的私学 380

三、科技性质的私学 382

四、私立女子学校 384

五、其它性质的知名私学 385

六、马相伯毁家兴办复旦公学 386

七、武训的“行乞兴学” 387

第七节 教会学校的“登陆” 388

一、教会学校的产生背景及“登陆跳板” 388

二、教会学校的植根及扩展 389

三、教会学校的办学特征 391

四、著名教会学校简介 393

第八节 洋务教育思潮 395

一、源流 395

二、曾国藩的教育主张 396

三、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398

第九节 改良维新教育思潮 405

一、源流 405

二、容闳的著作及其教育主张 406

三、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408

四、梁启超的教育主张 412

五、严复的教育主张 416

六、张謇的教育业绩和主张 418

第十节 民主革命的教育思潮 420

一、源流 420

二、孙中山的教育主张 421

三、章太炎的教育主张 424

第十二章 学校教育的多元化——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时期的教育(1912—1927) 426

第一节 教育宗旨与文教政策 427

一、“民初”的教育宗旨 427

二、袁世凯复辟、复古色彩的教育宗旨 429

三、“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教育方针 430

四、广东国民政府的文教政策 431

第二节 学制沿革 432

一、《壬子·癸丑学制》 432

二、《特定教育纲要》中的学制系统 434

三、《壬戌学制》 434

四、课程标准的变化 437

五、教育行政管理制度的沿革 439

第三节 公立学校实施概况 440

一、教育统计数据的扼要分析 440

二、民国元年的教改实践 440

三、新文化运动和学校教育 441

四、美国教育家来华讲学 443

五、教学方法的实验 445

六、“特定学区议”与复古逆流 446

七、著名学校的办理 447

八、留学教育的扩展 450

第四节 私立学校的活跃与成功 451

一、办学权限的进一步开放 451

二、传统私塾的顽强生存 451

三、平民学校和劳动补习学校 452

四、张伯苓办理的南开学校 453

五、陈嘉庚办理的集美学校 453

第五节 教会学校和殖民学校 454

一、教会学校的发展概况 454

二、知名的教会大学 456

三、日本办理的殖民教育 457

四、收回教育权运动 457

五、东北人民反对殖民教育的斗争 459

第六节 民主与科学的教育思潮(上) 459

一、源流 459

二、实用主义教育思潮 460

三、平民主义教育思潮 461

四、教育试(实)验思潮 463

五、工读或工学教育思潮 464

六、实利或职业教育思潮 465

七、“儿童本位”教育思潮 466

八、教育独立思潮 466

第七节 民主与科学的教育思潮(下) 467

一、陈独秀的教育主张 467

二、李大钊的教育主张 469

三、胡适的教育主张 471

四、鲁迅的教育主张 472

第八节 蔡元培的教育学说 474

一、论教育的本质、目的和作用 474

二、“五育”并举、和谐发展的教育方针 476

三、“以美育代宗教说” 478

四、“学为基本,术为枝干”的主张 480

五、“尚自然”,“属个性”的教育方法论 481

六、简评 482

第十三章 新式学校的定型——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1927—1949) 484

第一节 三民主义教育宗旨及政策 485

一、“党化教育”方针的废止 485

二、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的内容 486

三、抗日战争时期的教育政策 488

四、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教育政策 489

第二节 学制沿革和教育行政管理制度的变更 490

一、《戊辰学制》 490

二、初等教育的学制变迁 490

三、中等教育的学制变迁 493

四、高等教育的学制变迁 494

五、师范教育的学制变迁 497

六、大学院和大学区制 499

七、教育行政制度的其它变更 502

第三节 公立学校的实施概况 505

一、正规学校教育的发展 505

二、学前教育步入正轨 508

三、普及义务教育的实施 510

四、留学教育和华侨教育 512

五、有关学校教育的重大兴革 514

六、抗战时期的“浙大”和“西南联大” 516

第四节 私立学校的办理 518

一、政府对私学管理的强化 518

二、兴旺与挫折 519

三、教会学校的办理 520

四、私塾的进一步改造 521

第五节 殖民学校的扩张 522

一、日本在台湾办理的殖民学校 522

二、伪满洲国办理的殖民教育 523

三、“汪伪”政权办理的殖民教育 525

第六节 中央苏区和陕甘宁边区政权办理的学校教育 527

一、教育方针和政策 527

二、学制及实施概况 531

三、“苏区”与“边区”教育的基本经验 535

第七节 乡村教育思潮 536

一、源流 536

二、陶行知的乡村教育主张 537

三、晏阳初的教育思想 540

四、梁漱溟的乡村教育主张 547

五、黄炎培的乡村教育主张 551

第八节 普及教育思潮 553

一、源流 553

二、雷沛鸿的普及教育思想 554

三、邰爽秋的普及教育主张 558

四、俞庆棠的普及教育主张 561

第九节 马列主义教育思潮 566

一、源流 566

二、杨贤江的教育思想 567

三、徐特立的教育思想 575

第十节 陶行知的教育学说 579

一、“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本质论 580

二、“社会即学校”的教育组织形式论 582

三、“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论 584

四、论知识的真伪 589

五、论创造教育 591

六、论普及教育 593

后记 596

又记 59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