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泽森,徐胜希主编;于旭,孙斌,潘昌哉副主编
  • 出 版 社: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5
  • ISBN:7201022180
  • 页数:394 页
图书介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目录

引论 13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与发展 13

二、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40

三、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统一全党思想 49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确立 53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 53

一、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基本问题的积极思考 53

二、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经验教训 57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 59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59

二、对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兴衰成败的历史思考 62

三、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65

四、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国际环境 67

第三节 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71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和发展 71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创新 74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79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 83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 83

一、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 83

二、社会主义国家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历史教训 86

第二节 中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92

一、确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依据 92

二、根据初级阶段的实际来规划现代化建设 95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98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科学性 98

二、全面把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既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101

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107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战略 111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11

一、社会主义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111

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中心任务的战略转移 116

三、发展经济必须把发展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 119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战略目标 122

一、“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123

二、把握时机,每隔几年上一个台阶 126

三、有步骤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129

第三节 判断经济发展各方面工作的标准 133

一、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133

二、正确理解和把握“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136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139

第一节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139

一、改革也是一场革命 139

二、改革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143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146

一、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观念根本转变 152

二、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155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155

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的重要环节 159

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制规范 168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对外开放 168

第一节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168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国与国之间经济交往的思想主张 168

二、对外开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的确立 172

第二节 扩大对外开放,开拓国际市场 175

一、吸收国外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 176

二、面向世界、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177

三、发展对外贸易,增强我国的外向型经济 179

四、充分利用和开拓国际市场 183

第三节 坚持对外开放的正确原则与方向 183

一、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 185

二、坚持平等互利原则和正确政策,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 185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政权和国家结构 191

第一节 人民民主专政性质的国家政权 191

一、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渊源与历史发展 191

二、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阶级构成特色 195

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保卫和建设社会主义 198

第二节 统一集中的国家结构与民族区域自治 202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论多民族国家的结构形式 202

二、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适合采用单一制结构 205

三、中央政府领导下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08

第三节 “一国两制”构想与祖国和平统一 212

一、“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客观依据 212

二、“一国两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 215

三、按照“一国两制”,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219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 224

第一节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224

一、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和国家形式 224

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27

三、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教训 231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234

一、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兴利除弊 234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任务 237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制建设 240

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240

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途径 243

三、依靠法制正确处理现阶段一定范围内的阶级斗争 245

第八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 248

第一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248

一、经典作家论文明与精神文明 248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战略地位 257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方针 263

一、精神文明建设要服务于现代化建设 263

二、精神文明建设要为促进改革开放服务 265

三、坚持“两手抓”,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到新水平 267

第三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在建设 271

一、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271

二、加强理想、道德和纪律教育 273

三、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地位 276

第九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力量和党的建设 281

第一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81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形成的 281

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285

三、中国共产党能够担当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重任 287

第二节 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290

一、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290

二、改善党的领导既要拨乱反正更要开拓创新 292

三、牢牢把握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的基本目标 295

第三节 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296

一、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297

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实现全党政治上高度一致 300

三、抓好组织建设,保证党的思想政治路线的贯彻落实 302

四、加强党风建设,坚决惩治腐败 307

五、把党的各项制度建设提到重要日程 308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统战、民族和宗教政策 311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 311

一、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内涵和特点 311

二、依靠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实现现代化 314

三、发挥人民政协的职能作用 315

第二节 各民族的大团结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318

一、中国的民族状况和民族关系的实质 318

二、正确处理和解决中国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321

三、中国现阶段搞好民族关系的根本任务 322

第三节 社会主义时期的宗教政策 326

一、社会主义时期宗教将长期存在 326

二、社会主义时期宗教的变化与作用 327

三、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 332

四、正确执行党的宗教政策 335

第十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338

第一节 中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发展与完善 338

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制定与建国初期的对外关系 338

二、60年代的中国外交 341

三、70年代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与发展 343

四、80年代以来中国对外关系的新局面 345

第二节 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 347

一、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处理好对外关系 347

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世界各国建立友好关系 350

三、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352

第三节 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外交战略与策略 354

一、对当代战争与和平问题的新认识 354

二、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战略与策略 354

三、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 363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的历史命运 367

第一节 当代世界发展的新时代 367

一、人类社会进入新科技迅猛发展的新时代 367

二、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共同面临着全球性问题 371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家同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必须长期坚持和平共处 378

一、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相互关系的历史演变 378

二、社会主义在同资本主义和平共处中,要防止和平演变 380

三、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在和平共处的条件下加速发展自己 383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过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 385

一、社会主义在曲折和反复中前进 385

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 389

后记 39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