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知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知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知识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郭学军,郭庆祥编
  • 出 版 社:北京:地震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502827242
  • 页数:226 页
图书介绍:本书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知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知识》目录

第一章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1

第一节 哲学 1

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

二、哲学是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3

三、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5

第二节 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派别 5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6

二、哲学的基本派别 7

三、哲学的主要流派 10

第三节 哲学的品格和功能 13

一、哲学来自实践、指导实践 13

二、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15

三、哲学是文化的核心 16

四、哲学是一种反思的智慧 17

相关链接 19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 21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21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与时俱进的理论 25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 26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27

二、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 30

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 31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32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 33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 35

第四节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 37

一、理论联系实际是最根本的方法 37

二、在实践中坚持、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39

相关链接 40

第三章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43

第一节 物质 43

一、哲学物质观的形成和发展 43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45

三、物质和物质形态 47

第二节 运动 49

一、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根本方式 49

二、运动的绝对性质和相对形式 51

第三节 时间和空间 53

一、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53

二、时间和空间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55

三、时间和空间是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56

第四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58

一、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58

二、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 60

三、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实践 63

相关链接 65

第四章 辩证唯物主义意识论 67

第一节 意识的起源 67

一、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67

二、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69

三、意识起源观点的理论意义 72

第二节 意识的本质 73

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73

二、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74

三、意识和人工智能的关系 76

第三节 意识的作用 77

一、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和意识能动的反作用 78

二、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 79

相关链接 82

第五章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84

第一节 世界的普遍联系 84

一、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 84

二、联系的系统性、条件性 85

三、联系的多样性 87

第二节 世界的永恒发展 88

一、世界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88

二、发展的过程性和前进性 90

三、发展的规律性 92

第三节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形式 94

一、本质和现象 94

二、必然和偶然 95

三、原因和结果 96

四、可能和现实 97

五、内容和形式 98

相关链接 100

第六章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103

第一节 对立统一规律 103

一、矛盾及其基本属性 103

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106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 109

第二节 质量互变规律 114

一、质、量、度 115

二、量变和质变及辩证关系 116

三、质量互变规律的意义 119

第三节 否定之否定规律 120

一、辩证的否定 120

二、否定之否定 122

相关链接 124

第七章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127

第一节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127

一、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127

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129

第二节 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132

一、从实践到认识 133

二、从认识到实践 136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137

第三节 真理 140

一、真理的客观性 140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43

第四节 真理的标准 145

一、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45

二、逻辑证明的作用 147

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真理论和党的思想路线 148

相关链接 151

第八章 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社会历史观 153

第一节 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 153

一、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153

二、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 155

三、社会同自然界的区别与联系 157

第二节 两种历史观的对立 159

一、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159

二、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 160

三、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自觉活动 163

第三节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165

一、地理环境及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166

二、人口因素及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167

三、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169

相关链接 171

第九章 社会结构 174

第一节 社会经济结构 174

一、社会经济结构的构成 174

二、社会经济结构的特征 177

第二节 社会政治结构 179

一、社会政治结构的构成 179

二、社会政治结构的特征 180

三、政治结构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 182

第三节 社会意识结构 184

一、个体意识与群体意识 185

二、社会心理与社会意识形式 185

三、社会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 186

相关链接 187

第十章 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动力系统 189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89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规律 189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规律 191

三、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192

第二节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92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92

二、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95

第三节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96

一、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和物质生产 197

二、科学技术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杠杆 198

第四节 需要和利益是社会发展的内驱力 200

一、人的需要和利益 200

二、利益差别与利益矛盾 201

第五节 革命和改革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02

一、社会进化和社会革命 203

二、社会革命是阶级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203

三、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04

相关链接 206

第十一章 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 208

第一节 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08

一、社会经济形态与社会技术形态 208

二、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和具体模式 210

三、世界历史发展与经济全球化 212

第二节 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213

一、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213

二、人的本质 215

三、人的价值及其实现 216

第三节 共产主义与人的全面发展 218

一、人的自由及其实现 218

二、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 220

三、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的最高理想 222

相关链接 223

参考文献 22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