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韩国刑法总论  第11版
韩国刑法总论  第11版

韩国刑法总论 第11版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2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韩)金日秀,徐辅鹤编著
  • 出 版 社: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7307061341
  • 页数:798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不仅针对现有刑法论证问题详细介绍了(韩)国内外的诸种见解之对立,而且结合韩国刑法判例深入展开了批判性的探讨,很好的兼顾了刑法理论与判例之间的关联性。
《韩国刑法总论 第11版》目录

第一篇 刑法的基础理论 3

第一章 刑法的基础概念 3

第一节 刑法的意义、内容、性质 3

一、刑法的意义 3

(一)定义 3

(二)形式意义上的刑法 3

(三)实质意义上的刑法 3

(四)秩序违反法 4

二、刑法的内容 5

(一)实体刑法 5

(二)刑事诉讼法 6

(三)刑执行法 6

第二节 刑法学的历史与发展 7

一、古代刑法 7

二、中世纪的刑法学 7

三、近代启蒙时期的刑法学 8

四、现代刑法学 9

(一)古典学派(旧派)的形成 9

(二)现代学派(新派)的登场 9

(三)学派论争的意义 10

五、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刑法学 11

(一)古典犯罪理论 11

(二)新古典犯罪理论 11

(三)目的的犯罪理论 12

第三节 犯罪概念 13

一、罪与犯罪 13

二、形式的犯罪概念 13

三、实质的犯罪概念 14

四、犯罪概念相互间的关系 15

第四节 刑罚及保安处分 16

一、刑罚的概念与本质 16

二、刑罚的对象与界限 17

(一)刑罚的对象 17

(二)刑罚的界限 17

三、刑罚的机能 19

(一)报应 19

(二)一般预防 19

(三)特别预防 19

四、保安处分 20

(一)概念及本质 20

(二)沿革与发展 21

第二章 刑法的任务、机能、规范的性质、适用 25

第一节 刑法的任务 25

第二节 刑法的机能 26

一、序说 26

二、预防机能 26

三、规制(镇压)机能 27

四、保护机能 28

五、保障机能 28

六、结语 28

第三节 刑法规范的性质 29

一、为保护法益的刑法规范 29

二、作为假言规范的刑法 29

三、行为规范与制裁规范 30

四、禁止规范与命令规范 30

五、评价规范与决定规范 30

第四节 刑法的解释与适用 31

一、刑法的解释 31

(一)解释与包摄 31

(二)解释的方法 32

(三)刑法解释的方法 35

(四)解释与类推 36

二、刑法中自由的法发现 38

(一)分类 38

(二)立法的欠缺与自由的法发现 39

三、刑法的时间适用 40

(一)意义 40

(二)刑法上的规定 41

(三)限时法的问题 43

(四)空白刑法中的时间适用 47

四、刑法在场所·人上的适用 49

(一)意义 49

(二)立法的一般原则 49

(三)韩国刑法在场所·人上的适用 51

第三章 刑法的基本原则 54

第一节 刑法的法治国家的限制原则 54

第二节 罪刑法定原则 55

一、总论 55

(一)意义 55

(二)违反罪刑法定原则的法律效果 56

(三)沿革 56

(四)四种思想史的根基 57

(五)罪刑法定原则的四种派生原则 57

二、禁止溯及力原则 57

(一)含义与制度上的旨趣 57

(二)禁止溯及力原则的适用范围 58

三、法律明确性的要求 64

(一)含义 64

(二)制度上的旨趣 64

(三)具体内容 65

四、禁止类推适用 68

(一)含义 68

(二)制度上的旨趣 69

(三)适用范围 71

五、禁止适用习惯刑法 74

(一)含义 74

(二)制度上的旨趣 75

(三)适用范围 76

六、所谓适正性原则 78

(一)含义 78

(二)评价 78

第三节 责任原则 79

一、责任原则的意义 79

二、内容 79

三、界限 80

四、法政策上的含义 80

第四节 比例性原则 81

一、意义 81

二、具体内容 82

(一)适合性原则 82

(二)必要性原则 82

(三)均衡性原则 82

三、比例性原则的适用范围 82

第五节 行为刑法的原则 83

一、行为刑法的原则 83

二、行为人刑法的观点 83

三、危险刑法的登场 83

第四章 韩国刑法改正的历史及其内容 87

第二篇 犯罪论 97

第一章 犯罪体系论 97

第一节 犯罪行为的体系性基本概念 97

一、行为 97

二、构成要件符合性 97

三、违法性 98

四、有责性 98

五、其他可罚性条件 98

第二节 犯罪体系的历史发展 98

一、韩国刑法中犯罪体系论的发展 98

二、犯罪体系的现状 101

(一)古典的犯罪体系 101

(二)新古典的犯罪体系 101

(三)目的的犯罪体系 101

(四)新古典的·目的的犯罪体系的合一体系 102

三、本书的犯罪体系 103

第二章 行为论 104

第一节 序论 104

一、意义 104

二、沿革及发展 104

第二节 行为概念的机能 104

一、基础要素的机能 104

二、结合要素的机能 105

(一)体系中立性的要求 105

(二)实体概念性的要求 105

三、界限要素的机能 105

第三节 诸种行为概念的内容及其批判 106

一、自然的·因果的行为概念 106

(一)意义 106

(二)评价 106

二、目的的行为概念 107

(一)意义 107

(二)评价 107

三、社会的行为概念 108

(一)意义 108

(二)评价 109

四、人格的行为概念 110

(一)意义 110

(二)评价 111

五、消极的行为概念 111

(一)意义 111

(二)评价 112

六、行为概念的否定论 112

(一)意义 112

(二)评价 113

七、结论 113

第三章 构成要件论 116

第一节 构成要件的概念及种类 116

一、概念 116

二、种类 117

(一)不法构成要件(狭义的构成要件) 117

(二)总体的不法构成要件 117

(三)犯罪构成要件(广义的构成要件) 118

(四)保障构成要件(最广义的构成要件) 119

第二节 构成要件理论的发展 120

一、Beling之前的构成要件 120

二、Beling的客观的·无价值的构成要件 120

三、主观的构成要件要素的发现 121

四、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的发现 122

五、作为暂定的不法判断的构成要件概念的确立 122

六、构成要件独立性的认定问题 123

第三节 构成要件的区分 124

一、基本的构成要件与变形的构成要件 124

(一)基本的构成要件 124

(二)加重的构成要件 124

(三)减轻的构成要件 125

(四)独立的犯罪 125

二、封闭的构成要件与开放的构成要件 125

(一)封闭的构成要件的意义 125

(二)开放的构成要件的意义 126

(三)批判 126

第四节 构成要件要素的区分 126

一、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与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126

(一)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 126

(二)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127

(三)区分两者的实际意义 127

二、被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与不被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 128

(一)被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 128

(二)不被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 128

第五节 构成要件要素 128

第六节 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 129

一、意义 129

二、行为主体 129

(一)自然人 129

(二)法人 130

三、行为客体 137

(一)意义 137

(二)构成要件类型 138

四、保护法益 139

(一)法益概念的历史发展 139

(二)法益概念的含义 140

(三)所谓的人的法益论 141

(四)法益的构造 142

(五)法益的种类 142

(六)基于保护法益之单复的构成要件类型 143

五、行为 143

(一)意义 143

(二)构成要件类型 144

六、行为手段与行为状况 145

(一)行为手段 145

(二)行为状况 145

七、结果 146

(一)意义 146

(二)构成要件类型 146

第七节 因果关系与客观的归属关系 148

一、序论 148

二、因果关系论 148

(一)意义 148

(二)因果关系成为问题的事例群 149

(三)基于因果关系论的解决方法 150

(四)结论 164

三、客观的归属理论 165

(一)原则论 165

(二)客观的归属关系的尺度 166

第八节 主观的构成要件要素 174

一、意义及沿革 174

二、构成要件故意 175

(一)含义 175

(二)相互区别的概念 176

(三)故意的本质 177

(四)故意的体系性地位 178

(五)故意的双重含义的区别 180

(六)故意概念的构成要素 180

(七)故意的种类 181

(八)故意的时点 191

(九)故意的特殊形态 192

(十)故意的证明问题 199

三、构成要件错误 200

(一)序说 200

(二)故意的认识对象 201

(三)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的认识 206

(四)构成要件错误的适用 206

(五)构成要件错误的例外事例 214

(六)关联问题 223

四、特殊的主观不法要素 224

(一)意义 224

(二)特殊的主观不法要素的类型 225

(三)特殊的主观不法要素与特殊的责任要素的区别标准 229

第九节 不法构成要件中的行为无价值与结果无价值 231

一、序言 231

二、理论史的考察 232

(一)威尔滋尔的人的不法论 232

(二)一元的·主观的人的不法论 232

(三)不法中的评价规范与决定规范 234

三、作为构成要件必要要素的行为无价值与结果无价值 234

(一)结果无价值 235

(二)行为无价值 235

四、行为无价值与结果无价值的内容 236

(一)行为无价值的内容 236

(二)结果无价值的内容 237

五、行为无价值与结果无价值的机能 238

第十节 构成要件符合性排除事由 238

一、社会相当性 238

(一)序言 238

(二)关于社会相当性的诸种学说之探讨 239

二、被害人的承诺 243

(一)问题的提起 243

(二)谅解与承诺的区别 244

(三)适用范围 248

(四)承诺的表示·对象·时间·撤回 249

(五)承诺者的洞察能力 251

(六)承诺的代理问题 252

(七)承诺中的意思欠缺 252

(八)关于是否存在承诺的错误 253

第四章 违法性论 254

第一节 违法性的含义与机能 254

一、违法性的概念 254

二、构成要件符合性与违法性 254

三、违法性与有责性 255

四、违法性与不法 256

五、形式的违法性论与实质的违法性论 256

六、主观的违法性论与客观的违法性论 256

七、违法性判断 257

(一)违法性判断的性质 257

(二)违法性判断的对象 257

(三)违法性判断的基准 258

(四)违法性判断的方法 258

(五)违法性判断的时期 259

第二节 违法性阻却事由的基本问题 259

一、违法性阻却事由的体系化问题 259

(一)问题的提起 259

(二)一元论 260

(三)多元论 261

(四)新体系化的尝试 262

二、违法性阻却事由的竞合 263

三、主观的正当化要素 264

(一)问题的提起 264

(二)主观的正当化要素的要否 265

(三)主观的正当化要素的内容 266

(四)欠缺主观的正当化要素时的法效果 268

四、违法性阻却事由的效果 269

(一)原则论 269

(二)所谓可罚的违法性论 270

五、违法性阻却事由概观 271

第三节 关于违法性阻却事由客观前提事实的错误 272

一、意义 272

二、相互区别的概念 272

(一)关于违法性阻却事由之存在的错误 272

(二)关于违法性阻却事由之界限的错误 272

(三)双重错误 272

三、学说 273

(一)消极的构成要件要素理论 273

(二)限制的责任说1:构成要件错误类推适用说 273

(三)限制的责任说2:限制法效果的责任说 274

(四)严格责任说 275

四、结论 275

第四节 正当防卫 277

一、序说 277

(一)正当防卫的意义 277

(二)与紧急避难的异同 277

(三)与自救行为的异同 277

二、正当防卫的构造 278

三、正当防卫的根据 278

(一)个人权根据 278

(二)社会权根据 278

四、成立要件 279

(一)正当防卫状况 279

(二)防卫意思与防卫行为 282

(三)具有相当理由的行为(=防卫行为的必要性) 283

(四)正当防卫的社会伦理性限制(=防卫行为的要求性) 284

(五)紧急救助(为他人法益的正当防卫) 289

(六)防卫意思(主观的正当化要素) 290

五、效果 291

六、效力的范围 291

七、防卫过当 291

八、错误问题 291

第五节 紧急避难 292

一、序说 292

(一)紧急避难的意义 292

(二)与正当防卫的异同 292

二、紧急避难的法律性质 292

(一)单一说 292

(二)二分说 293

(三)结论 294

三、紧急避难的正当化根据 294

四、紧急避难的基本构造 295

五、成立要件 295

(一)紧急避难状况 295

(二)避难意思与避难行为 297

(三)具有相当理由的行为的第一要素:避难的补充性 297

(四)具有相当理由的行为的第二要素:避难的均衡性 297

(五)具有相当理由的行为的第三要素:手段的适合性 303

(六)避难意思(主观的正当化要素) 304

六、效果 304

七、避难过当 305

八、错误问题 305

九、与紧急避难相类似的情况 305

第六节 自救行为 306

一、序说 306

(一)自救行为的意义 306

(二)与正当防卫、紧急避难的区别 306

二、自救行为的法律性质 307

三、自救行为的成立要件 307

(一)自救行为状况 307

(二)自救意思与自救行为 309

(三)具有相当理由的行为 311

四、效果 311

五、过当自救行为 311

六、错误问题 311

第七节 推定的承诺 312

一、序说 312

(一)推定的承诺的意义 312

(二)概念上的区别 312

二、推定的承诺的构造性质 312

(一)视为紧急避难之一种的见解 312

(二)视为被害人承诺之一种的见解 313

(三)援用事务管理的见解 313

(四)视为独立的违法性阻却事由的见解 313

(五)私见 313

三、推定的承诺的类型 314

(一)在被害人的生活领域中存在利益冲突的情况(为他人利益的情况) 314

(二)能够推定被害人为行为人或第三者放弃利益的情况(为自己利益的情况) 314

四、成立要件 314

(一)与现实的被害人承诺相共同的要件 314

(二)推定的承诺所特有的要件 315

五、审查义务与错误的问题 317

六、效果 318

第八节 正当行为 318

一、序说 318

(一)意义 318

(二)构造 319

(三)正当行为的法律性质 319

二、正当行为的正当化根据 320

三、依照法令的行为 320

(一)意义 320

(二)法令上要求的行为 321

(三)法令上容许的行为 324

(四)其他依照法令的行为 328

四、业务上的行为 328

(一)教师的惩戒行为及体罚 328

(二)律师与神职者的职务履行行为 329

(三)医生的治疗行为 330

(四)安乐死 331

五、其他不违背社会常规的行为 332

(一)社会常规的意义 332

(二)与社会相当性的区别 333

(三)社会常规的机能 334

(四)社会常规的判断基准 334

(五)适用对象 335

六、效果 340

第五章 责任论 341

第一节 责任的概念 341

第二节 责任论的基本问题 341

一、责任与意志自由 341

(一)意义 341

(二)决定主义与非决定主义 342

(三)意志自由的证明问题 342

(四)刑法的人间像 343

二、刑法责任与伦理责任 343

(一)法的责任 343

(二)对伦理责任的批判 343

(三)法的责任的界限 344

三、行为责任与行为人责任 344

(一)行为责任 344

(二)行为人责任 346

(三)刑法的立场 346

四、刑罚根据责任与预防 347

(一)问题的提起 347

(二)刑罚根据责任的概念 348

(三)保守的立场 348

(四)进步的立场 349

(五)中立的立场 350

(六)结论 350

五、责任判断 351

(一)责任判断的对象 351

(二)责任判断的基准 352

六、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 352

第三节 责任理论上的责任概念 352

一、心理的责任概念 352

二、规范的责任概念 353

三、纯粹规范的责任概念 354

四、复合的责任概念 355

第四节 责任的理论学构造 356

一、责任构造的框架 356

二、责任能力 357

(一)序 357

(二)刑事未成年者 358

(三)心神障碍者 358

(四)立证问题 363

(五)原因上自由的行为 364

三、责任形式(故意或过失) 372

(一)问题的提起 372

(二)作为责任形式的故意 372

(三)作为责任形式的过失 373

四、不法意识 374

(一)概念与体系上的地位 374

(二)不法意识与故意的关系 374

(三)内容 375

(四)形态 377

(五)不法意识的排除 378

五、禁止错误 378

(一)意义 378

(二)禁止错误的对象与种类 379

(三)禁止错误的效果 382

(四)刑法第16条的解释 387

六、免责事由的不存在(对适法行为的期待可能性) 389

(一)免责事由的基础理解 389

(二)期待可能性 390

(三)免责的紧急避难 395

(四)防卫过当 398

(五)假想防卫过当 401

(六)避难过当 402

(七)自救行为过当 402

(八)被强迫的行为 403

(九)关联问题 407

第五节 特殊的责任要素 413

一、意义 413

二、种类 413

(一)纯粹主观的责任要素(心情要素) 413

(二)限制的主观责任要素 413

(三)客观的特殊责任要素(推定的责任要素) 414

三、具体的适用 414

(一)犯罪参与形态 414

(二)责任故意 415

(三)错误 415

第六章 客观的处罚条件及人的处罚条件 416

一、序说 416

二、客观的处罚条件 416

(一)意义 416

(二)与责任原则之间的关系 417

三、人的处罚条件 417

(一)意义 417

(二)种类 417

(三)效果 418

四、追诉条件 418

第七章 过失犯论 419

第一节 序论 419

一、刑法上的规定 419

二、过失的概念 420

(一)过失的内涵 420

(二)过失的体系性地位 420

三、过失的种类 424

(一)无认识的过失与有认识的过失 424

(二)普通过失与业务上的过失 425

(三)轻过失与重过失 425

第二节 过失犯的不法构成要件 427

一、客观的注意义务违反 427

(一)注意义务的内容 427

(二)注意义务的判断标准 428

(三)客观的注意义务的根据 433

二、构成要件结果的发生 434

三、因果关系与客观归属 435

四、主观的构成要件要素 435

五、客观的注意义务的限制原理 435

(一)被容许的危险 435

(二)信赖原则 437

六、被害人的承诺 441

(一)要件及法律上的处理 441

(二)适用上的限制 441

第三节 过失犯的违法性 442

一、一般原则 442

(一)违法性的征表 442

(二)主观的正当化要素 442

二、个别的正当化事由 443

(一)过失犯中的正当防卫 443

(二)过失犯中的紧急避难 444

(三)被容许的危险的情况 444

第四节 过失犯的责任 444

一、责任要素的构成 444

二、责任能力与不法意识 445

(一)责任能力 445

(二)不法意识 445

三、责任阻却事由的不存在 445

四、主观的注意义务违反(责任过失) 446

(一)意义 446

(二)行为人的个人能力 446

第五节 关联问题 447

一、过失犯的未遂与共犯 447

二、过失犯的共同正犯 447

三、过失犯的不作为犯 447

第六节 结果加重犯 448

一、序说 448

(一)意义及种类 448

(二)法的性质 448

(三)立法态度 449

(四)与责任原则的调和 449

二、构成要件符合性 450

(一)基本犯罪行为 450

(二)重结果的产生 451

(三)因果关系与客观归属 451

(四)直接性原则 452

(五)预见可能性 454

三、违法性 455

四、结果加重犯的责任 455

五、结果加重犯的正犯及共犯 455

(一)共同正犯 455

(二)教唆犯·帮助犯 457

六、结果加重犯的未遂 457

第八章 不作为犯论 460

一、序论 460

(一)意义 460

(二)不作为与作为的区别 460

(三)不作为犯的种类 464

二、不作为犯的构造 466

(一)不作为犯的共同构造 466

(二)不纯正不作为犯特有的构造 467

(三)一般的行为可能性的探讨 467

三、不作为犯的不法构成要件 469

(一)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 469

(二)主观的构成要件要素 486

四、不作为犯的违法性 488

五、不作为犯的责任 489

六、不作为犯的处罚 489

第九章 未遂论 490

第一节 故意犯的时间性进程 490

第二节 未遂犯 492

一、未遂的概念 492

二、未遂犯的处罚根据(本质论) 492

(一)客观说 492

(二)主观说 493

(三)折中说·印象说 494

三、现行法上未遂犯的体系 495

第三节 未遂的种类及内容 495

一、障碍未遂(狭义的未遂) 495

(一)意义 495

(二)成立要件 495

(三)处罚 503

二、不能未遂 503

(一)意义 503

(二)成立要件 505

(三)处罚 512

三、中止未遂 512

(一)意义 512

(二)成立要件 514

(三)处罚 524

(四)相关问题 524

第四节 预备罪 525

一、一般考察 525

(一)意义 525

(二)与阴谋的区别 526

(三)现行刑法上的预备规定 526

二、预备罪的性质 527

(一)法律性质 527

(二)预备罪的实行行为性 527

(三)预备罪的正犯适格 528

三、预备罪的成立要件 528

(一)主观的成立要件 528

(二)客观的成立要件 529

(三)存在处罚规定 530

四、相关问题 530

(一)预备罪的中止 530

(二)预备罪的共犯 531

第十章 正犯及共犯论 535

第一节 序论 535

一、犯罪参加形态与正犯及共犯 535

二、犯罪参加形态的规定方式 536

(一)正犯与共犯的分离模式 536

(二)单一正犯体系 536

第二节 正犯与共犯的区别 537

一、正犯与共犯的意义 537

二、关于区别标准的学说 538

(一)主观说 538

(二)客观说 540

(三)犯行支配说 541

(四)结论 542

第三节 正犯论的基本理解 543

一、正犯性的基础 543

(一)法的构成要件的问题 543

(二)构成要件的审查 543

二、限制的正犯概念与扩张的正犯概念 551

(一)限制的正犯概念 551

(二)扩张的正犯概念 551

(三)两概念的优缺点 552

(四)两概念对立的意义 552

三、正犯的种类及其特征 553

(一)行为支配 553

(二)意思支配 553

(三)功能性犯行支配 553

(四)身份犯·义务犯·亲手犯的正犯特征 554

第四节 间接正犯 554

一、意义及性质 554

(一)意义 554

(二)性质 555

二、成立要件 555

(一)构造 555

(二)利用行为 562

三、处罚 564

(一)基于教唆或帮助之例的处罚 564

(二)间接正犯未遂的处罚 564

四、相关问题 565

(一)错误的情况 565

(二)间接正犯的界限 566

(三)特殊间接正犯 568

第五节 共同正犯 569

一、意义及本质 569

(一)意义 569

(二)本质 570

二、成立要件 571

(一)主观要件 571

(二)客观要件 576

(三)过失犯的共同正犯 584

(四)不作为犯的共同正犯 594

三、处罚 594

第六节 合同犯 597

一、合同犯的意义 597

二、现行法上的合同犯之例 597

三、合同犯的概念构成 598

(一)共谋共同正犯说 598

(二)现场说 598

(三)加重的共同正犯说 599

(四)私见(现场的共同正犯说) 599

四、合同犯的共犯与共同正犯 601

(一)共犯的成立 601

(二)共同正犯的成立 601

第七节 同时犯 602

一、意义 602

二、种类 603

三、成立要件 603

(一)行为主体·行为 604

(二)时间上的同一性问题 604

(三)场所上的同一性问题 604

(四)客体的同一性 605

(五)意思联络的不存在 605

(六)原因行为的不明确 605

四、同时犯与因果关系 606

(一)共同正犯与因果关系 606

(二)同时犯与因果关系 606

五、刑法上的处理 606

第八节 共犯论的基本理解 607

一、共犯的处罚根据 607

(一)责任共同说 607

(二)不法共同说 607

(三)引起说 608

(四)结论 609

二、共犯的从属性 610

(一)序言 610

(二)从属性的要否 610

(三)从属性的程度 611

(四)共犯从属性的归结 612

三、必要的正犯及共犯 613

(一)意义 613

(二)种类 613

(三)共犯规定的适用 614

第九节 教唆犯 616

一、教唆犯的意义与构造 616

(一)意义 616

(二)构造 616

二、成立要件 616

(一)教唆者的教唆行为 616

(二)被教唆者的实行行为 619

三、教唆的错误 620

(一)实行行为的错误 620

(二)针对被教唆者的错误 622

四、处罚 622

五、相关问题 622

(一)预备·阴谋的教唆 622

(二)教唆的教唆 622

(三)教唆的未遂 623

第十节 帮助犯 624

一、帮助犯的意义与构造 624

(一)意义 624

(二)构造 625

二、成立要件 625

(一)帮助犯的帮助行为 625

(二)正犯的实行行为 628

三、处罚 629

四、相关问题 629

(一)帮助犯与错误 629

(二)帮助的帮助、教唆的帮助及帮助的教唆 630

(三)共犯与不作为 630

第十一节 正犯、共犯与身份 631

一、序说 631

二、身份的意义及分类 632

(一)身份的意义 632

(二)身份的分类 634

三、刑法第33条的解释论 636

(一)基本立场 636

(二)刑法第33条本文的解释 637

(三)同条但书的解释 638

(四)概要 640

(五)必要共犯与关于身份规定的适用 640

四、消极的身份与共犯 641

(一)阻却违法性的身份与共犯 641

(二)阻却责任的身份与共犯 642

(三)阻却刑罚的身份与共犯 643

第三篇 罪数论 647

第一章 罪数的一般理论 647

第一节 罪数论的意义 647

一、概念 647

二、概念的范围 647

第二节 决定罪数的基准 647

一、学说状况 647

(一)行为标准说 647

(二)法益标准说 648

(三)意思标准说 648

(四)构成要件标准说 648

二、学说的动向 648

三、决定罪数的一般理论 649

(一)认识论·方法论的基础 649

(二)决定罪数的一般理论 649

第三节 数罪的处罚 652

一、并科主义 652

二、加重主义 653

三、吸收主义 653

第二章 法条竞合 654

第一节 法条竞合的意义 654

一、意义 654

二、种类 654

三、法条竞合成为一罪的理由 654

第二节 法条竞合的诸种情况 655

一、特别关系 655

二、补充关系 657

(一)意义 657

(二)种类 657

三、吸收关系 657

(一)意义 657

(二)种类 658

四、择一关系 661

第三节 法条竞合的处理 661

第三章 一罪 663

第一节 区分单纯一罪与包括一罪的问题性 663

一、学说上的尝试 663

二、探讨与批判 663

(一)探讨 663

(二)批判 663

第二节 基于具体的犯罪类型探讨是否为一罪 664

一、狭义的包括一罪的事例类型 664

二、结合犯 665

三、继续犯 665

四、接续犯 665

五、连续犯 666

(一)意义 666

(二)连续犯成立一罪的要件 667

六、集合犯 670

(一)意义 670

(二)罪数论上的问题 670

第三节 一罪的法律效果 671

第四章 想像竞合 672

第一节 意义 672

一、概念 672

二、本质 672

(一)问题的提起 672

(二)理论的出发点 673

(三)数罪说的合理根据 673

三、想像竞合的种类 673

第二节 想像竞合的要件 674

一、行为的单一性 674

(一)一个行为的意义(想像竞合中的行为单一性) 674

(二)实行的同一性 674

二、符合数罪 677

(一)异种的想像竞合与同种的想像竞合 677

(二)特别法与想像竞合 677

第三节 想像竞合的法律效果 678

一、实体法上的效果 678

(一)是否准用刑法第38条2项 679

(二)法定刑的比较方法 679

二、诉讼法上的效果 680

(一)想像竞合是诉讼法上的一个事件 680

(二)实质上数罪的诉讼法上的意义 681

第五章 竞合犯 682

第一节 竞合犯的意义 682

一、意义 682

二、种类 683

(一)同种的竞合犯与异种的竞合犯 683

(二)同时的竞合犯与事后的竞合犯 684

第二节 竞合犯的要件 684

一、实体法上的要件(数罪) 684

二、诉讼法上的要件 684

(一)同时的竞合犯的情况(第37条前段) 684

(二)事后的竞合犯的情况(第37条后段) 685

第三节 竞合犯的处理 685

一、同时的竞合犯的处理 685

(一)吸收主义的适用 686

(二)加重主义的适用 686

(三)并科主义的适用 687

二、事后的竞合犯的处理 688

(一)刑的宣告 688

(二)刑的执行 688

第四篇 刑罚论 691

第一章 刑罚的概念与本质 691

第一节 刑罚的概念 691

第二节 刑罚的本质 691

第二章 刑罚的含义与目的 693

第一节 绝对说 693

一、柏拉图(Platon) 693

二、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 693

三、康德(Kant) 694

四、黑格尔(Hegel) 695

第二节 相对说 695

一、一般预防 696

二、特别预防 696

第三节 各理论的优点与缺点 697

一、报应理论(绝对说) 697

(一)优点(确保个人自由的可能性) 697

(二)缺点 698

二、特别预防论 698

(一)优点(执行社会复归性刑罚的可能性) 698

(二)缺点 698

三、一般预防论 699

(一)优点(特别预防论缺点的解决) 699

(二)缺点 699

第四节 折中说 700

一、报应的折中说 700

(一)报应优先的折中说 700

(二)同位的折中说 701

(三)批判 701

二、预防的折中说 701

第五节 结论 702

第三章 刑罚的种类 703

第一节 序说 703

第二节 死刑 703

一、意义 703

(一)概念与本质 703

(二)死刑犯罪的范围 704

(三)死刑的执行方法 705

二、死刑存废论 705

(一)死刑废除论 705

(二)死刑存置论 706

(三)结论 707

第三节 自由刑 708

一、意义 708

二、现行刑法上的自由刑 708

(一)惩役 708

(二)禁锢 709

(三)拘留 709

三、自由刑的问题点 710

(一)自由刑的单一化问题 710

(二)短期自由刑的废除问题 710

(三)无期刑的违宪性问题 711

第四节 财产刑 711

一、意义 711

二、现行刑法上的财产刑 712

(一)罚金刑 712

(二)科料 714

(三)没收 715

第五节 名誉刑 719

一、意义与沿革 719

二、资格丧失 719

三、资格停止 719

(一)意义 719

(二)当然停止 720

(三)宣告停止 720

第六节 刑之轻重 720

一、序说 720

二、刑之轻重的基准 721

第四章 量刑 723

第一节 量刑的一般理论 723

一、意义 723

二、量刑的一般过程 723

三、韩国的量刑实务及其问题点 724

四、量刑中的责任与预防 725

(一)量刑上的责任 725

(二)量刑中的预防 725

(三)量刑中的责任与预防的关系 726

第二节 量刑的具体过程 730

一、刑罚的具体化阶段 730

(一)法定刑 730

(二)处断刑 731

(三)宣告刑 731

二、刑的加重、减轻、免除 732

(一)刑的加重 732

(二)刑的减轻 732

(三)刑的免除 734

(四)自首、自服 734

三、刑的加减例 735

(一)刑的加重、减轻的顺序 735

(二)刑的加重、减轻的程度及方法 736

第三节 量刑条件 738

一、犯人的年龄、性格品行、智能及环境 739

(一)年龄 739

(二)性格品行 739

(三)智能 740

(四)环境 740

二、与被害者之间的关系 740

三、犯行的动机、手段与结果 741

四、犯行后的情况 741

第四节 未决拘禁及判决的公示 742

一、未决拘禁 742

二、判决的公示 743

第五章 累犯 744

第一节 序说 744

一、累犯的意义 744

(一)概念 744

(二)概念的区分 744

二、累犯加重的违宪问题及其根据 745

(一)累犯加重的违宪性问题 746

(二)累犯加重的根据 746

第二节 累犯加重的要件 747

一、曾被判禁锢以上之刑 747

二、符合禁锢以上之罪 748

三、在前罪之刑执行终了或免除后3年内实施后罪 749

第三节 累犯的处理 750

第四节 判决宣告后的累犯发现 751

一、意义 751

二、是否与一事不再理原则相抵触 751

第六章 刑罚犹豫制度 752

第一节 执行犹豫 752

一、序说 752

(一)意义 752

(二)法的性质 752

二、执行犹豫的沿革 753

三、执行犹豫的要件(第62条1项) 753

(一)被宣告3年以下惩役或禁锢之刑 753

(二)情状中存在可参酌的事由 754

(三)被宣告禁锢以上之刑,其执行终了或被免除后已满3年 754

(四)再次的执行犹豫判决是否可能 754

(五)部分执行犹豫判决是否可能 758

四、负担附条件 759

(一)保护观察 760

(二)社会服务命令 761

(三)受训命令 762

五、执行犹豫的效果 763

六、执行犹豫的失效与取消 763

(一)执行犹豫的失效 763

(二)执行犹豫的取消 763

第二节 宣告犹豫 764

一、序说 764

(一)意义 764

(二)法的性质 764

二、宣告犹豫的沿革 764

三、宣告犹豫的要件(第59条1项) 765

(一)被宣告一年以下惩役或禁锢、资格停止或者罚金之刑罚 765

(二)悔改情状显著 766

(三)没有被判资格停止以上之刑罚的前科 766

四、负担附条件 767

五、宣告犹豫的效果 767

六、宣告犹豫的失效 767

第七章 刑罚的执行 768

第一节 刑罚执行的意义 768

第二节 假释放 769

一、序说 769

(一)意义 769

(二)法的性质 769

二、沿革 769

三、假释放的要件 770

(一)正在执行惩役或禁锢中的人,无期需经过10年、有期需经过刑期的1/3 770

(二)行为状况良好、悔改之心明显 770

(三)如有罚金或科料的并科时,应缴清其金额 770

四、假释放的期限及保护观察 770

五、假释放的效果 771

六、假释放的失效与取消 771

(一)假释放的失效 771

(二)假释放的取消 771

(三)假释放的失效及取消的效果 771

第八章 刑罚的时效、消灭、期限 772

第一节 刑罚的时效 772

一、意义 772

二、时效期限 772

三、时效的效果 773

四、时效的停止与中断 773

(一)时效的停止 773

(二)时效的中断 773

第二节 刑罚的消灭、失效、复权、赦免 774

一、刑罚的消灭 774

二、刑罚的失效及复权 774

(一)制度上的意义 774

(二)刑罚的失效 774

(三)复权 775

(四)裁判程序 776

三、赦免 776

(一)意义 776

(二)法的性质 776

(三)目的 777

(四)种类 777

第三节 刑罚的期限 777

一、期限的计算 777

二、刑期的起算 777

第九章 保安处分 779

第一节 序说 779

一、意义 779

二、目的 779

三、正当化 780

第二节 保安处分的前提条件 781

一、违法行为的存在 781

(一)作为保安处分之准据点的意义 781

(二)作为危险性之法的征表的意义 781

二、危险性的存在 781

(一)危险性的概念及程度 782

(二)危险性判断的基准 782

(三)危险性判断的时期 782

第三节 保安处分的执行方法 782

一、二元重复执行主义 782

二、选择宣告主义 783

三、二元替代执行主义 783

第四节 保安处分的种类 784

一、对人的保安处分 784

(一)剥夺自由的保安处分 784

(二)限制自由的保安处分 786

二、对物的保安处分 789

第五节 现行法上的保安处分 789

一、序说 789

二、少年法上的保护处分 789

三、关于保护观察等法律上的保护观察处分 790

四、保安观察法(旧社会安全法)上的保安处分 791

五、旧社会保护法上的保安处分/治疗监护法上的保安处分 792

(一)意义 792

(二)种类 792

(三)问题点 793

(四)治疗监护法(2005.8.4 法律7655制定)上的保安处分 794

主要参考文献 79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