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从行为研究到社会改造  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
从行为研究到社会改造  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

从行为研究到社会改造 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乐国安著
  • 出 版 社: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535125336
  • 页数:326 页
图书介绍:
《从行为研究到社会改造 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目录

1 在心理学园地辛勤耕耘的一生 5

1 初露才气的少年时代 5

1 早年的家庭环境 5

2 父母的教养方式 9

3 来自当地文化的影响 13

4 “危机期”的引路人 14

5 初露创造才能 17

6 情窦初开 21

7 告别苏斯昆哈那 22

2 涉足文学 24

1 进入哈米尔顿学院 24

2 大学生活 25

3 对文学的爱好和失望 29

1 从小就养成的爱好 32

3 投身心理学怀抱 32

2 哲学和文学的促进 34

4 学术思想的确立 36

1 博士论文定基调 36

2 提出“操作条件作用”概念 38

3 操作行为强化理论的系统化 40

5 强烈的应用意识和忧患精神 42

1 应用心理学的有心人 42

2 立志改造社会的学者 45

6 是非功过其说不一 49

1 一个比弗洛伊德更具争议性的人物 49

2 为捍卫“行为科学”而战 50

2 严格的环境决定论 57

1 前辈的理论 57

1 俄罗斯学者的反射学说 57

2 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心理学 61

3 华生的经典行为主义 62

1 从“斯金纳箱”说起 65

2 环境决定行为论的要义 65

2 环境的决定作用 70

3 心理现象是副产品 88

4 神经系统作用何在? 97

3 思想及社会渊源 112

1 人和动物不分 112

2 用行为代替心理 115

3 社会历史背景 117

4 哲学思想基础 119

3 斯金纳的心理学研究方法 123

1 “纯自然科学方法” 123

1 函数分析 123

2 资料来源 126

3 实验法的特点 128

1 内省不可靠 134

2 摒弃内省 134

2 内省无必要 137

3 内省导向错 138

4 从华生到斯金纳——新老行为主义者的对比 143

1 对华生理论的发展 143

1 丰富“S—R”公式的内涵 143

2 对心理过程的灵活性 144

3 对遗传因素的灵活性 147

2 基本观点一致 149

1 研究目的 149

2 对人的心理本质的看法 150

3 对行为原因的看法 151

4 关于人和动物的差别 153

5 对内省的态度 153

1 外部环境决定知觉 156

1 知觉 156

5 对知觉、表象和思维的解释 156

2 反对模写论和加工论 158

2 表象 163

1 表象乃“看”行为 163

2 头脑中无“认知地图” 165

3 思维 168

1 思维是“隐蔽的行为” 168

2 问题解决 171

3 创造性思维 172

4 思维的发展 174

5 思维与脑 175

6 对情绪、动机和人格的解释 178

1 情绪和动机 178

1 情绪 178

2 动机 184

1 人格即行为模式 186

2 人格 186

2 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谬误 188

7 对言语行为和先天行为的解释 195

1 言语行为 195

1 言语就是操作 195

2 言语非源于遗传 196

3 新奇刺激引起创造性言语 201

2 先天行为 203

1 “本能”不能解释事实 203

2 头脑中没有暂时神经联系通路 205

3 对一些先天行为的解释 207

8 行为控制与社会改造 212

1 控制与改造的必要性 212

1 行为对社会具有影响作用 212

2 主动控制的不可替代性 213

1 个体控制 218

2 控制的形式 218

2 群体控制 222

3 控制的手段 225

1 政府和法律控制 225

2 宗教控制 228

3 经济控制 229

4 教育控制 233

5 心理治疗 235

6 文化设计 242

9 人的自由与尊严 253

1 人的本质 253

1 环境造就人 253

2 人与机器 255

2 人的自由 256

1 人无绝对自由 256

2 控制无错,但需改善 258

3 人的尊严 261

1 尊严感源于他人的褒奖 261

2 尊严的作用 263

10 美丽的梦境 266

1 关于《沃尔顿第二》 266

1 写作动机和出版过程 266

2 内容介绍——乌托邦式的社会 269

2 难圆金色梦 298

1 行为科学的科学性质疑 298

2 心理主义的悲剧 299

11 一个时代的终结 315

1 “一家之言” 315

2 在现代心理发展史上的地位 315

参考文献 315

作者后记 32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