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行政处罚法新论
行政处罚法新论

行政处罚法新论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冯军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801850254
  • 页数:285 页
图书介绍:
《行政处罚法新论》目录

导言 1

第一章 行政执法法治概说 3

一、行政执法的涵义与特征 3

(一)本土化的行政执法概念 3

(二)行政执法概念及其分歧 4

(三)行政执法的基本特征 5

二、法治是行政执法不可偏离的方向 7

(一)什么是法治 7

(二)坚持行政执法法治的理由 8

三、行政法治的一般原理 13

(一)对行政法治的不同理解 13

(二)行政法治原理的共同性 17

(三)依法行政与行政法治 19

四、行政法治原理对于行政执法的基本要求 21

(一)须有法律依据 21

(二)不得违法 22

(三)确保程序的正当性 23

(四)承担与公民违法相当的法律责任 25

(五)合理补偿合法损害 27

(六)具备以司法审查为核心,以社会监督为基础的强有力监督机制 28

五、法治理想与现实的结合 30

(一)结合的必要性 30

(二)判断标准 30

第二章 行政处罚的概念问题 32

一、我国行政处罚的概念 32

(一)主流观点 32

(二)“尚未构成犯罪”是否为行政处罚的本质属性 33

(三)行政处罚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 34

二、中外不同的行政处罚观念 37

(一)三种并存的观念 37

(二)比较的前提 41

三、行政处罚演进过程的启示 42

(一)演进过程 42

(二)问题与启示 45

第三章 平衡论与行政处罚法 47

一、平衡论的由来及其理论体系 47

(一)理论的提出 47

(二)思想体系 48

二、分析与评价 50

(一)围绕平衡论的争论 50

(二)平衡论的疏漏 52

(三)平衡论的价值及其完善方向 63

三、平衡论在行政处罚法中的运用与体现 69

(一)关于行政处罚法理论基础的两种认识 69

(二)平衡论的合理运用 70

(三)平衡论在行政处罚法中的反映和体现 71

第四章 行政处罚法的继承与创新 77

一、立法缘由 77

(一)法律传统的影响 78

(二)原有立法的不足及其实施状况的不良 79

二、法律地位 82

(一)主要内容 82

(二)与单行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关系 84

(一)主要进展与创新 87

三、继承与发展 87

(二)行政处罚法的继承性 90

四、与国外同类制度的比较 91

(一)行政处罚设定权 92

(二)行政处罚主体 96

(三)行政处罚程序 99

第五章 行政处罚法的基本原则 101

一、行政处罚法的基本原则及其意义 101

(一)基本原则的涵义与意义 101

(二)行政处罚法确立的基本原则 103

二、处罚法定原则 103

(一)涵义 103

(二)应用问题 106

(一)公开原则 108

三、公开、公正原则 108

(二)公正原则 109

四、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110

(一)法律规定与体现 110

(二)基本要求 110

五、权利保障原则 111

(一)原则的确立 111

(二)原则的体现和要求 111

六、权力分工制约原则 112

(一)原则的确立 112

(二)原则的体现和要求 112

一、中外立法例的比较 114

(一)国外的立法例 114

第六章 行政处罚的种类问题 114

(二)我国行政处罚的法律类型 115

二、行政处罚的理论分类 116

(一)申诫罚或名誉罚 116

(二)人身罚或自由罚 116

(三)财产罚 117

(四)行为罚 117

三、涉及行政处罚种类的几个问题 118

(一)通报批评及其衍生形式 118

(二)责令改正或责令赔偿 119

(三)没收违法所得 120

(四)依法取缔 120

(一)“设定”作为法律术语的由来 121

一、“设定”的涵义 121

第七章 行政处罚的设定权问题 121

(二)“设定”的涵义 122

(三)“设定”与“规定”的联系与区别 123

二、行政处罚设定权的立法配置 124

(一)法律和法规的设定权 124

(二)规章的设定权 125

三、行政处罚设定权的立法限制 127

(一)正面限定有权设定行政处罚的规范性文件的种类 127

(二)反面排除不能设定行政处罚的规范性文件 128

(三)限制设定行政处罚的种类 132

(四)对规章行政处罚设定权的特别限制 132

(五)上位法规范已有规定时,对另行设定的禁止 133

(二)对问题的分析 136

四、关于“其他规范性文件”能否“具体规定”行政处罚的探讨 136

(一)问题的提出 136

第八章 行政处罚的体制问题 140

一、行政处罚体制概述 140

(一)行政处罚体制的涵义 140

(二)类型 141

二、我国行政处罚体制的特色 142

(一)我国行政处罚的主体范围及其权限划分 142

(二)改革开放前的状况 143

(三)改革开放后的发展变化 144

(四)我国行政处罚体制的特色 149

三、对我国行政处罚体制利弊得失的分析 150

(一)现行体制之利 150

(二)现行体制之弊 151

第九章 一事不再罚原则及其适用 156

一、一事不再罚原则的提出及其问题 156

(一)一事不再罚原则的由来 156

(二)围绕一事不再罚的不同观点 157

(三)对一事不再罚原则的分析 158

二、一事不再罚原则的法律表现 160

(一)法律规定及其理由 160

(二)与国外的比较 162

三、一事不再罚原则的适用 163

(一)一事与多事 163

(二)一事不再罚的适用问题 164

(三)解决问题的方案 164

(一)行政处罚证据涵义和特征 166

第十章 行政处罚的证据问题 166

一、行政处罚证据概述 166

(二)证明对象 168

(三)证据的分类 171

二、行政处罚机关的举证责任 177

(一)举证责任的含义和性质 177

(二)在诉讼中并存的两种举证责任 179

(三)关于举证责任配属的诸种学说 181

(四)行政诉讼原、被告双方举证责任的比较 184

三、行政处罚机关的调查取证 185

(一)调查、收集证据的方式和程序 185

(二)证据保全 186

(三)调查、收集证据时应注意的问题 186

(一)不能作为定案依据的证据材料 187

四、对行政处罚证据的审查和判断 187

(二)对证据真实性、相关性与合法性的审查和判断 188

(三)对各类证据的审查判断 189

第十一章 行政处罚程序的突破及其不足 193

一、行政程序概说 193

(一)程序的概念和功能 193

(二)传统行政程序与现代行政程序 196

(三)法治行政和科学行政离不开现代行政程序 202

二、行政处罚法颁布前行政程序立法的状况 205

(一)立法状况 205

(二)立法的滞后性 207

(二)行政处罚法的突破 214

(一)行政程序法治化的基本要求 214

三、行政处罚法程序立法的突破 214

四、行政处罚法程序立法的主要不足与疏漏 218

(一)关于告知义务与申辨权利 218

(二)关于听证 220

(三)关于程序效力 221

(四)补充与完善 221

第十二章 行政处罚的监督纠错机制 223

一、行政处罚法规定的自我保障措施 223

(一)必要性 223

(二)具体内容 223

(三)不足与完善 225

二、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措施 227

(二)行政处罚决定备案 228

(一)行政处罚案卷评查 228

(三)重大案件督查 229

(四)行政执法投诉 230

三、关于健全行政处罚外部监督机制的几点建议 230

(一)建立行政申诉专员制度,促进人大监督的专门化、经常化 231

(二)建立人大对行政机关执法状况以及行政机关负责人的评议制度 232

(三)扩大行政诉讼原告的范围,发挥行政诉讼在制约行政机关消极处罚中的作用 232

(四)保障新闻单位的监督权,加大新闻监督的力度 233

第十三章 行政处罚法的完善与发展 234

一、关于改革现行体制的几点思考 234

(一)综合执法的思路 234

(二)现行思路的优点与问题 235

(三)革新传统思维方式和体制 238

(二)关于行政处罚设定权的现实合理性 240

二、对行政处罚设定权理论与立法的反思 240

(一)行政处罚设定权与行政法治理论的矛盾 240

(三)关于行政处罚设定权立法的完善 242

(四)行政处罚设定权的辅助性和过渡性 246

三、进一步推动行政处罚程序的司法化 249

(一)司法化是完善行政处罚程序的基本方向 249

(二)推进司法化的两个重要方面 250

附论 我国行政执法的法治实践 251

一、行政执法法治:改革开放以来的进展 251

(一)行政执法主导地位的确定 251

(二)行政执法机构的发展与人员素质的提高 255

(三)非权力性执法手段受到重视 258

(四)规范行政执法过程的程序规则不断完善 259

(五)行政执法机关法律责任体系的发展 261

(六)新的权利救济渠道的设立 263

(七)行政执法监督机制的进步 265

二、行政执法法治:存在的主要问题 269

(一)执法不严与执法腐败的问题 270

(二)执法手段不足的问题 271

三、问题的成因 272

(一)对立法原因应作具体分析 272

(二)利益驱动与监督乏力 273

四、对我国行政执法法治状况的总体评价 277

参考书目 279

英文目录 281

后记 28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