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言文字
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考
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考

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考PDF电子书下载

语言文字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朱永生,严世清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810801384
  • 页数:239 页
图书介绍:
《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考》目录

第一章 语言的系统 1

1 Firth对系统的论述 1

2 Halliday对系统的论述 3

2.1 对Firth系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3

2.2 语言系统的特点 4

2.3 Halliday等人在系统网络描写方面的成绩 7

2.4 语言系统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9

2.5 系统与结构的关系 9

2.6 系统与语篇的关系 10

3 系统思想与计算语言学 11

4 Halliday系统理论的不足 14

5 结束语 16

第二章 语言三大功能说 17

1 多功能论者对语言功能的看法 17

2 Halliday对语言功能的看法 19

2.1 一般意义上的“功能” 20

2.2 微观功能 20

2.3 宏观功能 22

2.4.1 Halliday对三大纯理功能的解释 24

2.4.2 系统功能学派内部对纯理功能学说的看法 24

2.4 纯理功能 24

2.4.3 纯理功能与宏观功能的关系 25

2.4.4 Halliday的纯理功能说与其他多功能说的对照 26

2.4.5 纯理功能之间的关系 26

2.5 语法功能 27

2.6 五种功能之间的关系 27

2.7 纯理功能在语言系统中的体现 28

3 对Halliday纯理功能思想的两点看法 28

3.1 纯理功能是事实还是假设? 28

3.2 纯理功能与语义系统如何对应? 30

3.2.1 如何看待Halliday和Hasan的不同看法 31

3.2.2 我们对纯理功能与语义系统对应关系的看法 32

3.2.2.1 概念功能与及物性系统的对应关系 32

3.2.2.2 人际功能与语气和情态系统的对应关系 33

3.2.2.3 语篇功能与信息结构的对应关系 38

3.3 三大纯理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40

4 结束语 43

第三章 语篇的衔接 44

1 衔接理论的基本内容与表现形式 44

1.1 衔接理论的基本内容 44

1.2 衔接的表现形式 46

1.2.1 照应 46

1.2.2 省略 48

1.2.3 替代 49

1.2.4 连接 50

1.2.5 重复 51

1.2.6 同义/反义 51

1.2.7 同现 52

2 语言学界对衔接理论的批评与Halliday等人的反应 52

2.1 语言学界对衔接理论的批评 52

2.2 Halliday等人的反应 55

3 我们对衔接理论的看法 57

3.1.1 照应 58

3.1 语法手段 58

3.1.2 替代 60

3.1.3 省略 61

3.1.4 连接 61

3.2 词汇搭配 63

4 结束语 65

第四章 衔接与连贯的关系 66

1 国内外语言学界对语篇连贯研究的重视 66

2 连贯的含义 67

2.1 连贯是语言现象还是心理现象? 67

2.2 内在语篇和外在语篇的关系 68

3.1.1 Halliday有关语篇连贯标准的论述 69

3 连贯的标准与程度 69

3.1 连贯的标准 69

3.1.2 其他语言学家提出的语篇连贯标准 71

3.1.3 国内语言学界的评论 73

3.2 连贯的程度 76

3.3 衔接手段与语篇连贯的关系 78

3.4 外界对Halliday的误解 79

3.5 Halliday理论自身的不足 80

3.5.1 对连贯的概念缺乏明确的界定 81

3.5.2 对语域一致缺乏足够的论述 81

4.1 明确连贯的真正含义 82

3.5.3 过分强调了衔接的作用 82

4 几点修改意见 82

4.2 修正衔接与连贯之间的关系 85

4.3 进一步阐明语域一致性的含义及其在语篇中的要求 85

4.3.1 语篇的语类结构 86

4.3.1.1 语类结构的定义 86

4.3.1.2 语类结构研究的目的 86

4.3.1.3 语类结构在符号系统中的位置 88

4.3.2 话题与连贯 88

4.3.2.1 话题的展开与语篇连贯的程度 88

4.3.2.2 话题的转换与语篇连贯的程度 89

5 结束语 95

第五章 主位和主位推进模式 96

1 关于主位述位的论述 96

1.1 Halliday有关主位述位的基本观点 96

1.1.1 区分主位和述位的目的 96

1.1.2 主位和述位的界定 97

1.1.3 主位的分类 99

1.1.4 是否所有主位都含有话题主位? 100

1.1.5 句项主位能否与单项主位和复项主位并列? 100

1.1.6 主位/述位与话题/述题的差别是什么? 101

1.2 主位推进与主位推进模式 102

1.1.7 为何区分主位结构和信息结构? 102

2 主位推进模式研究的意义 105

2.1 主位推进与语篇连贯的关系 105

2.2 主位推进对语篇分析的实际作用 107

2.2.1 单个语篇分析 107

2.2.2 同一类型的语篇分析 112

2.2.3 不同类型的语篇对比分析 113

3 结束语 115

第六章 词汇隐喻与语法隐喻 116

1 引言 116

2.1 古典时期 118

2 词汇隐喻理论简介 118

2.2 20世纪隐喻观 120

3 语法隐喻理论 121

3.1 古典时期的语法隐喻 121

3.2 Halliday的语法隐喻理论 122

4 语法隐喻与词汇隐喻 125

4.1 理论依据 126

4.2 解析“一致性” 134

4.3 语法隐喻理论的贡献 138

4.4 词汇隐喻理论对语法隐喻理论的补充作用 140

5 结束语 142

第七章 Halliday的语言哲学思想 143

1 引言 143

2 语言观 144

3 语义观 147

4 语法隐喻 151

5 结束语 157

第八章 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转换生成语言学 158

1 过去的40年 158

2 两个学派之间的主要差别 160

2.1 对语言性质的看法 160

2.2 语言学家的任务 163

2.3 研究方法 165

3 Halliday对转换生成语言学的若干看法 167

3.1 如何看待“理想化”? 167

3.2 如何看待“形式化”? 169

3.3 如何看待Chomsky所说的“语言能力”? 171

3.4 如何看待语义在语言研究中的地位? 172

3.5 如何看待用心理学的方法研究语言? 173

4 结束语 174

2.1 系统功能语言学家对语用学的态度 177

2 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语用学缺少沟通的现实 177

1 引言 177

第九章 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语用学的互补性 177

2.2 语用学家对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态度 179

2.3 缺乏沟通的主要原因 180

3 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语用学互补的基础 182

3.1 对语言功能的重视 182

3.2 对语境的重视 182

3.3 对语义的重视 183

4 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语用学可以互补的具体方面 184

4.1 系统功能语言学可以对语用学作出的补充 184

4.1.1 语言符号观 184

4.1.3 功能思想 185

4.1.2 系统思想 185

4.1.5 语类结构研究 186

4.1.4 语境思想 186

4.1.6 指示成分研究 187

4.2 语用学可以对系统功能语言学作出的补充 187

4.2.1 预设 188

4.2.2 会话含义 188

4.2.3 话语关联 190

4.2.4 认知语境 191

5 结束语 191

1 引言 193

第十章 系统功能语言学与心理语言学的互补性 193

2 系统功能语言学与心理语言学对比 194

3 互补性探讨 198

3.1 句法与语义的关系 198

3.2 语言与现实 201

3.3 语篇理解与分析 204

4 结束语 208

参考书目 209

附录一 英汉术语对照表 221

附录二 英汉人名对照表 23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