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浅层地温能资源评价
浅层地温能资源评价

浅层地温能资源评价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卫万顺,郑桂森,李文伟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802463356
  • 页数:182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系统论为统领,以资源持续利用为目的,以岩石学、沉积学、地层学、构造地质、水文地质、热传输理论为基础,系统论述了浅层地温能资源赋存条件评价、资源潜力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经济效益评价及资源评价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浅层地温能资源评价体系,详细介绍了“北京平原区浅层地温能资源勘查”工作的思路和做法。
上一篇:移动通信下一篇:材料成形技术
《浅层地温能资源评价》目录

上篇 浅层地温能资源评价原理和方法 3

第一章 浅层地温能资源评价理论基础 3

第一节 概述 3

一、浅层地温能是一种新型资源 3

二、浅层地温能的概念 3

三、浅层地温能资源特点 4

第二节 浅层地温能资源评价的意义 5

一、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发展迅速 5

二、勘查评价滞后已成为影响其发展的瓶颈 5

三、科学开发利用浅层地温能需要加强勘查评价 6

四、勘查评价应在统一部署下有序开展 6

第三节 浅层地温能资源评价总体思路 7

一、浅层地温能资源形成和分布的特殊性 7

二、浅层地温能资源评价基本思路 7

三、浅层地温能资源评价基本内容 8

第四节 浅层地温能资源评价方法体系 10

第五节 浅层地温能资源评价参数体系 11

一、浅层地温能资源评价参数体系 12

二、有关参数的物理意义 13

三、相关参数的获取方法 15

第二章 浅层地温能资源赋存条件评价 21

第一节 赋存条件评价原理和方法 21

一、评价目的和任务 21

二、评价方法 21

三、评价内容及方法体系 21

第二节 自然地理条件评价 22

一、气候条件评价 22

二、地形地貌条件评价 23

三、太阳照射条件评价 24

四、区域经济发展条件评价 25

第三节 地质条件评价 25

一、岩石、岩石地层、松散堆积物评价 25

二、地质构造条件评价 40

三、岩石物理性质和热物理性质评价 41

第四节 水文地质条件评价 48

一、概述 48

二、区域水文地质条件评价 50

三、地源热泵工程场地水文地质条件评价 56

第五节 地温场调查评价 58

一、地温的调查方法 58

二、大地热流密度测量 59

三、地温梯度 59

四、地温场特征 59

五、其他方法 60

第三章 开发利用方式适宜性区划原理和方法 61

第一节 概述 61

一、地质分区 61

二、应用方式分区 61

三、地理分区或行政区划分区 61

四、开发利用适宜性分区 61

第二节 开发利用方式适宜性区划基本原理 61

一、适宜性区划目的 61

二、适宜性区划原则 62

三、适宜性区划依据 62

四、适宜性区划级别 63

五、适宜性区划方法 63

六、适宜性区划图编制 63

第三节 地下水式地源热泵系统适宜性区划方法 63

一、评价指标的选取 63

二、评价体系的构建 64

三、权重的确定 64

四、综合评价 65

第四节 地埋管式地源热泵系统适宜性区划方法 65

一、评价指标的选取 65

二、评价体系的构建 66

三、权重的确定 67

四、综合评价 67

第四章 浅层地温能资源潜力评价原理和方法 68

第一节 资源潜力评价方法体系 68

一、评价思路 68

二、评价方法体系的建立 68

第二节 资源量计算方法研究 69

一、静态储量计算方法 69

二、可利用资源量计算方法 70

第三节 静态资源量计算 73

一、热储量体积法计算主要参数 73

二、静态储量计算主要参数选取 74

第四节 浅层地温能可利用资源量计算 75

一、地下水式地源热泵适宜区可利用资源量计算 75

二、地埋管式地源热泵适宜区可利用资源量计算 76

第五节 浅层地温能资源潜力评价 76

一、浅层地温能资源潜力评价基本方法 76

二、资源量计算方法评述 77

第五章 经济效益评价原理和方法 79

第一节 经济效益评价总体思路 79

一、经济效益评价基本原理 79

二、经济效益评价体系设计 79

三、经济效益评价方法特点 80

第二节 成本效益评价原理和方法 80

一、费用年值 80

二、年经济价值 82

三、投资回收期 83

第三节 节能效益评价原理和方法 83

一、年节能量 83

二、年节能价值 84

第六章 环境影响评价原理和方法 85

第一节 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85

一、大气环境效应评价 85

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85

第二节 大气环境效应评价原理和方法 86

一、年减排量的计算 86

二、年减排价值 88

第三节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原理和方法 88

一、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总体思路 88

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基本方法 88

第七章 建立评价信息系统的原理和方法 94

一、总体思路 94

二、设计原则 94

三、系统构架 95

四、系统功能 95

下篇 浅层地温能资源平价实例——北京平原区浅层地温能资源地质勘查(评价)实例 101

第八章 北京平原区浅层地温能资源地质勘查项目概况 101

第一节 项目基本情况 101

一、项目来源 101

二、总体目标和任务 101

三、工作区范围 102

四、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 102

第二节 主要成果及社会影响 103

一、取得的主要成果 103

二、成果评审意见 105

三、成果推广应用情况 106

第九章 北京平原区浅层地温能资源赋存条件评价 108

第一节 自然地理、地形地貌条件 108

第二节 基底构造和基底形态特征 109

一、基底构造 109

二、基底构造的形成 110

三、地层 111

第三节 松散堆积物分布特征和结构特征 113

一、更新统 113

二、全新统 114

第四节 北京平原区第四系结构特征 115

第五节 北京平原区地下水条件 117

一、北京平原区第四系地下水系统 117

二、北京平原区地下水动态特征 119

第六节 北京平原区地温场条件 120

一、原始地温场特征 120

二、地质构造对地温场的影响评价 122

三、地下水径流对地温场的影响 124

第十章 北京平原区浅层地温能相关参数研究 127

第一节 参数类型 127

一、基础参数和成果资料 127

二、测试参数 128

三、计算参数 128

四、经验、常量参数 129

第二节 主要参数的获取 129

一、变温层厚度 129

二、岩土标本热物理性质研究 129

三、抽水/回灌试验相关参数获取 135

四、现场换热测试相关参数的确定 139

第十一章 北京平原区浅层地温能资源潜力 145

第一节 开发利用方式适宜性分区 145

一、地下水式地源热泵系统适宜性区划 145

二、地埋管式地源热泵系统适宜性区划 147

三、浅层地温能资源开发适宜性区划 147

第二节 北京平原区浅层地温能资源量计算 149

一、静态资源量计算 149

二、地下水式地源热泵适宜区可利用资源量计算 150

三、地埋管式地源热泵适宜区可利用资源量计算 150

第三节 北京平原区浅层地温能资源潜力评价 152

一、地下水式地源热泵适宜区和较适宜区资源潜力计算 152

二、地埋管式地源热泵适宜区和较适宜区资源潜力计算 152

三、浅层地温能资源潜力评价 153

第十二章 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评价实例剖析 154

第一节 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评价实例1 154

一、成本效益评价 154

二、节能效益评价 158

三、环境效益评价 158

第二节 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评价实例2 159

一、成本效益评价 159

二、节能效益评价 161

三、环境效益评价 161

第十三章 浅层地温能资源开发对地质环境影响的监测试验 163

第一节 北京监测网站建设总体思路 163

一、监测目的 163

二、监测内容 163

三、监测站点选择原则 163

四、监测站点的选择 163

五、监测站网建设 164

第二节 监测站建设方案 166

一、地埋管式地源热泵系统监测站 166

二、地下水式地源热泵系统监测站 168

三、监测点的布设 169

四、GPRS远程数据传输系统建设 169

第三节 数据处理及环境影响初步评价 170

一、土壤的原始温度 170

二、热泵系统运行后的地温场变化 172

三、A监测点2008年1月至2009年2月监测数据 174

四、环境影响初步评价 175

第十四章 北京平原区浅层地温能资源数据库建设 176

第一节 数据管理系统说明与结构 176

第二节 开发环境 176

第三节 主要功能 178

一、GIS功能 178

二、基础数据管理 178

三、统计查询 178

四、水质评价 179

五、钻井柱状图 179

六、图件信息管理 179

七、适宜性分区评价 179

八、菜单管理 180

九、系统管理 180

参考文献 181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