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中国百年书评选  第3卷
中国百年书评选  第3卷

中国百年书评选 第3卷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4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伍杰
  • 出 版 社: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541520624
  • 页数:1961 页
图书介绍:
《中国百年书评选 第3卷》目录
标签:评选

1979~1997 1319

1979 卞之琳 徐志摩诗重读志感 1319

1979 任继愈 《訄书》中的机械唯物主义倾向 1327

1979 余心言 评介《少年百科丛书》 1340

1979 公 盾 优秀的科学文艺遗产永放光彩——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评介 1345

1979 秦 牧 读长篇小说《在非洲密林中》 1356

1979 唐 弢《故事新编》的革命现实主义 1359

1979 黄 裳 关于《随想录》的随想 1369

1979 萧 殷 《羊城一夜》序 1374

1980 马家驹 一本值得重视的经济学著作——读孙冶方同志的《社会主义经济的若干理论问题》 1379

1980 长 佳 法布尔和他的《昆虫记》 1392

1980 叶至善 挖池塘的比喻 1397

1980 陈丹晨 一个平凡的新人形象——谌容新作《人到中年》读后 1401

1980 陈 辽 关于《爱,是不能忘记的》争议中的几个问题 1407

1981 力 平 珍贵的文献 1422

1981 吴道弘 重印朱自清的《经典常谈》 1431

1981 何 新 为自由一辩——读穆勒《论自由》 1435

1981 黄 裳 读《一氓题跋》 1441

1982 朱 正 伟大人物的一个侧影——读王得后《〈两地书〉研究》 1448

1982 朱 正 一个令人遗憾的选本 1455

1982 李元洛 国土才情高士品——郭小川诗中松竹的崇高美 1459

1982 章培桓 读《美的历程》 1469

1982 舒 芜 忠贞的灵魂——读《冯雪峰论文集》 1475

1982 蔡尚思 侯外庐对中国思想史的贡献——评《中国思想通史》 1487

1983 王佐良 译诗和写诗之间——读《戴望舒译诗集》 1494

1983 戈宝权 读《高尔基政论杂文集》 1510

1983 方立天 第一部中国哲学范畴史——张贷年《中国哲学大纲》评述 1514

1983 邹荻帆 《关于爱》的诗话 1518

1983 姜德明 丰子恺的《教师日记》 1525

1984 吕叔湘 王海棻《马氏文通》评述 1528

1984 李一氓 读《越史丛考》 1574

1984 邵燕祥 往事并不如烟——读黄秋耘的《风雨年华》 1578

1984 季羡林 关于《大唐西域记》 1581

1984 钱钟书 《走向世界丛书》序 1600

1984 黄 裳 谈《西厢记》 1603

1984 曾镇南 评长篇小说《北国风云录》 1620

1985 冯亦代 韩素音的《凋谢的花朵》 1631

1985 李庆西 说《爸爸爸》 1635

1985 张 炯 “走出地狱就是天堂”——关于长篇小说《天堂之门》的对话 1651

1985 邵燕祥 反教条主义的理论勇气——读秦兆阳《文学探路集》笔记 1666

1985 骆宾基 暸望时代的窗口——读《经济和人》 1681

1985 钱三强 推荐《核反应堆动力学基础》一书 1689

1985 钱钟书 钱仲联著《韩昌黎诗系年集释》 1692

1986 伍蠡甫 评吕凤子《中国画法研究》 1703

1987 王建辉 科学启示录——评《杰出物理学家的失误》 1711

1987 金克木 读徐译《五十奥义书》 1716

1987 周绍良 喜读《闲话三分》 1724

1987 黄楠森 建构真理论的现代形态——《真理发展的辩证法》评介 1727

1987 戴 逸 龙庭亦是豪游地 海月边霜未觉愁——《清代东北流人诗选注》评介 1732

1988 王大路 气势与胆魄:继承·思考·挑战——《艺术心理学》序 1741

1988 陈 涌 我所看到的《古船》 1753

1988 周溯源 评述他的一生 透视他的灵魂——《江精卫传》评介 1769

1988 秦 牧 谈《记忆里的一片落叶》 1773

1988 黎 澍 评陈铁健著《瞿秋白传》 1779

1988 樊 纲 理论的危机、分裂和综合——现代经济学读书札记之一 1789

1988 樊 纲 思维方式上的自我批判——现代经济学读书札记之二 1798

1989 胡小静 诱人的科苑——读《梦溪笔谈》 1806

1989 钟敬文 关于《民俗美》 1826

1989 萧疌父 吕有祥 自为经纬 成一家言——喜读李守庸同志《王船山经济思想研究》一书 1829

1990 黄楠森 评《当代中国认识论》 1835

1991 冯 牧 波澜壮阔 曲高和众——谈长篇小说《地火侠魂》 1838

1991 张岱年 读列宁《哲学笔记》 1841

1991 钟叔河 地球学者的观察——邹代钧《西征纪程》 1843

1991 钟叔河 离奇的逻辑——宋育仁《泰西各国采风记》 1847

1991 蒋孔阳 读《中国近代文艺思潮史》 1850

1991 舒 芜 评《儿童杂事诗图笺释》 1853

1992 王建辉 言学无倦 诲人有德——张舜徽《讱庵学术讲论集》 1863

1992 陈 辽 别寻新路 批判继承——评《西方美学史探略》 1866

1992 南 帆 超越的本义——读鲁枢元的《超越语言》 1872

1993 罗尔纲 读《闲话胡适》 1882

1993 费孝通 《史记》的书生私见 1896

1994 王一方 当代医学的挑剔者——读几本医学人文著作札记 1900

1994 杨玉圣 一个美国史研究者的足迹——评邓蜀生著《美国历史与美国人》 1906

1994 林默涵 明古而鉴今——读《中华传统文化大观》 1916

1994 金景芳 评《儒家治国方略》 1919

1994 徐 迟 读《闻一多全集》 1922

1994 蒋学模 评《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史论》 1926

1994 瞿林东 讲“三国”写“三国”——读何兹全教授新著《三国史》 1929

1995 葛兆光 古代中国还有多少奥秘?——读李学勤《简帛佚籍与学术史》 1931

1996 葛剑雄 重读《明史·海瑞传》 1943

1997 李冰封 由《孤筏重洋》引发的思考 1952

后记 196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