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燃气轮机装置原理设计与实用  上  原理与分部设计
燃气轮机装置原理设计与实用  上  原理与分部设计

燃气轮机装置原理设计与实用 上 原理与分部设计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沈炳正著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57
  • ISBN:15010·510
  • 页数:570 页
图书介绍:
《燃气轮机装置原理设计与实用 上 原理与分部设计》目录

第一章 概述 1

1.热机与工质 1

2.冲击力与反应力 1

3.内燃机与简单燃气轮机装置 4

4.蒸汽透平动力厂与封闭式燃气轮机装置 6

5.航空燃气轮机的典型实例 7

6.固定式燃气轮机的典型实例 8

7.我国在历史上对燃气轮机与反应动力发展的贡献 9

8.苏联在历史上对燃气轮机与反应动力发展的贡献 10

9.其他燃气轮机与反应动力的历史记事 11

10.燃气轮机发展中的主要困难问题 14

11.燃气轮机与其他原动机经济性比较 15

第二章 有关热力学复习 19

1.气体定律 19

2.内能与热力第一律 19

3.比热与比热比 20

4.可逆过程 21

5.等容过程 22

6.等压过程和热焓 22

8.绝热过程 24

7.等温过程 24

9.熵 25

10.热力第二律 26

11.等熵过程 26

12.多变过程 27

13.压容功图与温熵热图 28

14.稳流机械与稳流连续方程式 29

15.稳流能量方程式,动热焓、动温与全热焓、全温 31

16.低流速勃奴理方程式,动压与全压 33

17.理想的稳流压缩 35

18.实际稳流绝热压缩与压缩效率 36

19.稳流膨胀与膨胀效率 37

20.等温效率 39

21.多变效率 40

第三章 有关高速气体动力学与理想管道气流 43

1.高速勃奴理方程式 43

2.流体中的音速 44

3.雷诺数、层流与紊流 45

4.马赫数、亚音速与超音速 46

5.高速气流滞止时的全温与全压 48

6.震波与马赫波 50

8.正震波的压缩特性 53

7.加速流与减速流 53

9.正震波的跨音速特性 56

10.正震波的特性曲线 58

11.斜震波 59

12.上坡的超音速流 60

13.下坡的超音速流 62

14.可逆加热等截面管道气流 65

15.变截面管道等熵气流 71

16.背压对渐缩渐扩喷管气流的影响 76

17.有损耗的等截面管道绝热气流 78

18.喷管膨胀与喷管效率 83

19.扩压过程与扩压效率 84

20.边界层与脱离现象 85

第四章 理论循环、实际循环与循环设计 87

1.循环 87

2.循环比输出与循环效率 87

3.加诺循环 88

4.等温等容循环 89

5.回热等温等容循环 90

6.等压等温循环 91

8.等熵等容循环(鄂图循环) 92

7.回热等压等温循环 92

9.等熵等容等压循环(等容燃气轮机循环) 94

10.等熵等压等容循环(狄赛尔循环) 95

11.双燃循环 96

12.等压燃气轮机简单循环(等熵等压循环) 97

13.等温等压循环、等容等熵等压循环与等熵等压循环的比较 100

14.回热燃气轮机循环 101

15.中间冷却循环 103

16.再热循环 106

17.间冷回热联用循环 110

18.再热间热联用循环 111

19.间冷与再热联用循环 113

20.间冷与再热的复用循环 114

21.间冷再热回热合用循环 114

22.多段间冷再热回热合用循环 116

23.各式等压燃气轮机循环性能的比较 116

24.燃气轮机喷气发动机循环 117

25.实际燃气轮机循环 119

26.比热的变化 120

27.实际简单喷气发动机循环 121

28.实际简单循环的比输出与效率 126

29.透平效率和压气机效率对热机效率的影响 131

30.实际的间冷循环及其压缩比的分配 132

31.实际的再热循环及其膨胀比的分配 133

32.实际的回热循环 135

33.实际回热器与回热有效度 136

34.实际回热循环的比输出与效率 137

35.实际回热合用循环 140

36.实际回热间冷再热合用循环的比输出与效率 141

37.实际循环的性能比较 143

38.如何增加燃气轮机效率及比输出 144

39.燃气轮机循环设计程序及数据 146

40.简单燃气轮机动力站循环计算例题 149

41.航空螺桨喷气发动机静止试验循环计算例题 151

42.航空螺桨喷气发动机航行工况计算例题 154

43.复式循环计算例题 156

第五章 辐流式压气机原理及设计 160

1.概说 160

2.辐流式压气机主要结构 161

3.辐流式压气机的工作情况 165

4.压气级的功与功率 165

5.无限多桨叶的等熵辐流式压气机 168

6.相对涡流(次流现象) 169

7.相对涡流系数、减功系数及滑差因子 172

8.流动系数(输风量系数) 174

9.压增系数、压力系数与输入因子 174

10.反应度 176

11.实际辐流式压气机的损耗 176

12.各部的流动损耗 177

13.轮碟损耗 179

14.气封漏气 180

15.流动效率、容积效率、轮碟摩擦效率、级内效率、机内效率与轴节效率 182

16.回热系数 186

17.压气机的性能参数 187

18.压气机的性能曲线 188

19.因次分析与Ⅱ-定理的应用 189

20.辐流式压气机的因次分析 191

21.辐流式压气机的无因次性能曲线 196

22.燃气轮机所用的无因次参数 200

23.比转数(快速系数) 201

24.起喘现象 202

25.辐流式压气机入口 205

26.桨叶入口的马赫数 206

27.桨叶入口扭角 207

28.预旋 208

29.桨轮型式 212

30.桨轮径比与出口 214

31.桨轮流道 215

32.无叶扩压部分 216

33.扩压叶片 219

34.特殊形式的扩压器 221

35.螺壳 222

36.辐流式压气机的优劣点与所受限制 224

37.辐流式压气机设计程序及数据 225

38.辐流式压气机设计例题 229

1.概说 238

第六章 轴流式压气机原理及设计 238

2.轴流式压气机主要部件及构造 239

3.轴流式压气机基元级速度三角形 244

4.轴流式压气机基元级的功与功率 245

5.轴流式压气机基元级理论压增与温增 247

6.轴流式压气机性能曲线 249

7.级效率(全级等熵效率) 252

8.流动系数 252

9.压增系数 253

10.减功系数、作功系数和温增系数 253

11.反应度与各种不同反应度下的压气机基元级 255

12.叶型几何参数 257

13.轴流式压气机基元级性能曲线 259

14.风洞翼型试验 260

15.单翼(机翼)原理 260

16.单翼学说和无损耗压气机 263

17.有损耗情况的单翼原理 264

18.减功系数的选定 266

19.损耗功率与叶型效率 267

20.最佳的流动系数与反应度 269

21.叶栅试验 271

22.翼剖面基形 272

23.弯曲的翼剖面 273

24.叶栅 275

25.叶栅性能曲线 276

26.叶栅阻力与升力系数 279

27.压气机中的阻力系数 283

28.叶列效率 284

29.雷诺?对性能的影响 285

30.马赫数对性能的影响 287

31.高速气流校正曲线 288

32.其他损耗及效率 289

33.流型 290

34.辐向平衡 291

35.自由旋流流型 292

36.等单位面积流量流型 293

37.等全头等反应辐向平衡流型 294

38.等轴速等反应辐向平衡流型 296

39.等轴速等全头等反应流型 298

40.自由旋流与等反应流型的比较 298

41.扭叶片流型图解法的建议 300

42.轴流式压气机的运转范围 302

43.轴流式压气机设计程序与数据 304

44.轴流式压气机基元级设计例题 308

45.轴流式压气机设计例题 314

第七章 燃气透平原理及设计 319

1.概说 319

2.冲动级 324

3.复速级 326

4.反应度与反应级 327

5.喷管中的实际过程 329

6.喷管速度系数与喷管效率 331

7.斜喷管 334

8.变动工况下的喷管 336

9.喷管高度的决定、节弦比、口节比与部分进气率的选择 338

10.轴流式透平动叶上的功 340

11.轴流式透平动叶间的各种损耗 343

12.轴流式透平动时速度系数、能量损耗系数与动叶效率 344

13.轴流式透平叶片高度与角度 346

14.余速损耗 347

15.轮周效率 348

16.复速级的速度系数和轮周效率 349

17.速比对冲动式透平轮周效率的影响 350

18.速比对复速级轮周效率的影响 352

19.任意反应度下速比和轮周效率的关系 354

20.半反应式透平级中速比对轮周效率的影响 356

21.叶型损耗系数、攻角系数与越列系数 357

22.等熵速比与速比比 358

23.轮碟摩擦与鼓风损耗 362

24.内部漏气损耗 363

25.级内效率(相对级内效率) 364

26.多级轴流式透平与回热系数 366

27.级数和级热降的分配 369

28.机内效率 370

29.机械损耗、机械效率与透平有效效率 371

31.轴流式透平损耗与效率的总结、冲动式与反应式比较 372

30.外部漏气损耗 372

32.透平叶型和叶基型 375

33.透平叶栅 384

34.透平叶栅性能曲线 386

35.雷诺数、马赫数与透平叶栅性能 388

36.流型与辐向平衡 389

37.等全头等轴速(自由旋流)流型 390

38.等全头等喷管流出角辐向平衡流型 392

39.比较等轴速(自由旋流)与等喷管流出角二流型 393

40.轴流式透平无因次参数与性能曲线 394

41.变动工况下轴流式透平各级压比的分配 395

42.透平叶片的温度 399

43.透平的冷却 400

44.辐流式透平的形式 406

45.辐流式燃气透平的优缺点 408

46.辐流式燃气透平的速度三角形 409

47.辐流式透平桨轮流道中的压力与流速分布和相对涡流 411

48.桨轮叶片的数目 414

49.辐流式透平中的损耗与效率 414

50.不同工况下辐流式透平的性能 418

51.多级轴流式燃气透平设计程序与数据 422

52.轴流式燃气透平级的设计程序与数据 425

53.单级轴流式冲动燃气透平设计例题 430

54.多级轴流式反应燃气透平设计例题 436

第八章 燃料、燃烧与燃烧室 443

1.概说 443

2.燃烧室要求 443

3.燃料与性质 444

4.混气燃烧 446

5.掺和冷却 447

6.燃烧热强度 447

7.燃烧效率 447

8.燃烧室压力损耗 448

9.旋涡 449

10.顺流喷油与逆流喷油 450

11.鼓型燃烧室 451

12.环型燃烧室 453

13.重型燃烧室 454

14.蒸发式燃烧室 455

15.旋风式燃烧室 456

16.焰管(燃烧室衬套) 457

17.火焰速度与火焰的维持 459

19.燃烧室气流脉动现象 460

18.火焰过度冷却现象 460

20.部件过热与热震现象 461

21.积炭现象 462

22.灰份杂质的积垢和侵蚀 463

23.除灰垢方法 465

24.简单的喷油咀 466

25.活塞调节喷油咀 468

26.分级喷油咀 469

27.回油喷油咀 469

28.压缩空气喷油咀 471

29.燃料油系统 472

30.典型航空燃气轮机燃料油控制系统实例 473

31.固体燃料 476

32.煤块的燃烧 477

33.粉煤的燃烧 477

34.粉煤细度和匀度 478

35.直流式粉煤燃烧室 479

36.涡旋式粉煤燃烧室 480

37.旋风式煤粒燃烧室 481

38.除灰器 482

39.在透平后燃煤装置 483

40.粉煤燃气轮机装置 484

41.粉煤的制备 485

42.粉煤泵 486

43.增压煤闸 488

44.煤浆雾化法 488

45.泥煤的应用 489

46.煤气的应用 490

47.其他气体燃料 491

48.燃烧室设计程序与数据 492

49.燃烧室设计例题 494

2.传导式与再生式回热器 497

1.概说 497

第九章 热交换器原理与设计 497

3.顺流、逆流及交叉流的传热 498

4.热交换器有效度 501

5.平均温差 501

6.热的传递 504

7.传热系数 505

8.局部传热系数 506

9.管外润流相当直径与流通面积 508

10.回热器压力损耗对比输出的影响 510

11.沿管道流动的压力损耗与损耗系数 511

12.垂直流过管束的压力损耗与损耗系数 513

13.热交换器中的其他压力差 514

14.热交换器的大小与经济性 514

15.主传热面式热交换器 516

16.附导热面式热交换器 521

17.再生式回热器 522

18.间冷器和冷油器 525

19.热交换器设计程序及数据 527

20.回热器设计例题 528

1.概说 533

第十章 平衡运行与部分负荷 533

2.部分负荷的温度调节与流量调节 534

3.压气机与透平工况变动时的近似规律 535

4.压气机与燃烧室的结合特性曲线 536

5.透平的特性曲线 537

6.排气系统的特性曲线 537

7.负荷特性曲线 539

8.压气机与透平平衡运行条件 539

9.等温比运行线 540

10.简单喷气发动机平衡运行 541

11.可调节尾喷管喷气发动机的平衡运行 543

12.推力特性曲线 544

13.喷气发动机比耗油量曲线 545

14.透平带动压气机及负荷的平衡运行 546

15.透平压气机及交流发电机同轴 550

16.串联与并联双轴透平 550

25.回热对部分负荷性能的影响 551

17.部分负荷时高、低压透平压比的变化 552

18.压气机透平的选择 553

19.低压负荷透平的平衡运行 553

20.低压透平供应负荷时的特性 555

21.实用的透平无因次曲线 557

22.实用法求喷气发动机平衡运行线 558

23.实用法求透平供压气机及负荷平衡运行线 559

24.部分负荷所遇的主要问题 560

26.再热对部分负荷性能的影响 562

27.间冷对部分负荷性能的影响 563

28.平行双轴与交叉双轴 563

29.平行双轴负荷位置的选择 564

30.三轴式各种排列及特性 565

31.排列的选择 568

32.油动式调节系统典型实例 568

33.电油联动式调节系统典型 569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