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马列毛邓
中国式马克思主义概论
中国式马克思主义概论

中国式马克思主义概论PDF电子书下载

马列毛邓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徐文江,邬贵光主编;武警北京指挥学院组编
  • 出 版 社: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801376285
  • 页数:345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三编15章26万字的篇幅,分别阐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重要观点及其重要价值。
《中国式马克思主义概论》目录

导论 1

一、中国式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1

二、中国式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与历史发展 8

三、学习中国式马克思主义的意义和方法 13

第一编 毛泽东思想 20

第一章 中国革命胜利的光辉旗帜 20

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20

一、毛泽东思想科学概念的提出及基本内涵 20

二、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25

三、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27

一、毛泽东思想的独创性理论 30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30

二、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33

第三节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35

一、毛泽东思想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 36

二、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指南 37

三、毛泽东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 37

四、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精神支柱 38

五、毛泽东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阶段 38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40

第一节 近代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 40

一、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 40

二、近代中国革命的任务和性质 43

三、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44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46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形成 46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48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 50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52

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53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 55

一、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55

二、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57

三、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59

一、对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探索 61

第一节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 61

第三章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 61

二、“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内容 65

三、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 68

四、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 72

第二节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 75

一、中国红色政权存在与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75

二、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 78

三、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政权 80

第四章 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83

第一节 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革命的必然选择 83

一、从工农民主专政到人民民主专政 83

二、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经验 91

第二节 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理论 94

一、人民民主专政的内容和实质 94

二、人民民主专政的组织形式 98

三、人民民主专政的职能和历史使命 100

第五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 104

第一节 建设伟大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目标和指导方针 105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战备目标 105

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方针 106

第二节 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成果 107

一、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107

二、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和主要矛盾 109

三、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 111

四、关于中国的工业化道路 114

五、关于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 117

六、关于执政常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 119

第二编 邓小平理论 124

第一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 124

第一节 时代的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兴起 126

一、邓小平理论产生的时代条件 126

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130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132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132

二、邓小平理论体系和内容的表述过程 139

三、邓小平理论的体系结构 141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142

一、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142

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143

三、邓小平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胜利旗帜 145

第二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道路 148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 148

一、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148

二、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提出和科学内涵 152

三、社会主义本质论的重大意义 161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162

一、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162

二、中国式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64

三、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 165

第三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与纲领 169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69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断的提出 169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173

三、确认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意义 177

第二节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79

一、党在现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与内容 179

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及其相互关系 181

三、坚持党的现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182

四、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84

一、党在现阶段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 186

第三节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86

二、提出党在现阶段基本纲领的意义 188

第四章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发展战略 191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191

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191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95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战略部署 197

一、“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步骤 197

二、抓住机遇,隔几年上一个台阶 202

三、走出一条既有高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发展路子 204

四、允许和鼓励“部分先富”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206

一、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209

第三节 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 209

二、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 211

三、从大局出发,促进地区协调发展 214

第四节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215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16

二、依靠科技和教育振兴我国经济 218

三、努力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21

第五章 新时期军队和国防建设 224

第一节 新时期军队和国防建设的地位及指导方针 224

一、加强军队和国防建设是国家安全和现代化的基本保证 224

二、新时期军队和国防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 225

三、军队要服从整个国家建设大局 227

四、实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228

第二节 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 232

一、新时期我军建设的总目标 232

二、始终不渝地坚持人民军队的性质 233

三、军队建设要以现代化为中心 235

四、提高军队建设的正规化水平 237

第三节 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239

一、坚持战斗力标准,加强质量建军 239

二、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 242

三、改革是开创精兵之路的强大动力 244

四、军队和国防建设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事业 244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和依据 246

第六章 “一国两制”,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构想 246

第一节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246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250

三、“一国两制”构想的重大意义 251

第二节 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254

一、香港回归标志着“一国两制”的巨大成功 254

二、澳门顺利回归 256

三、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积极推进海峡两岸的统一 256

第三编 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62

第一章 新世纪立党治国的基本方略 262

第一节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形成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262

一、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 262

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及科学内涵 264

三、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 267

第二节 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 270

一、“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石 270

二、“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灵魂 272

三、“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归宿 274

四、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 275

第三节 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价值 277

一、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式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 277

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世纪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 280

三、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事业的行动指南 284

第一节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意义 288

一、先进生产力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88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88

二、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社会进步 289

三、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是无产阶级政党保持先进性的根本标志 292

四、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94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忠实代表 295

一、代表先进生产力是由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决定的 295

二、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96

三、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与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根本一致的 297

四、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不断代表和适应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历史 298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要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奋斗 300

一、把握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趋势,始终站在生产力发展的前沿,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301

二、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05

第一节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意义 309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09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忠实代表 313

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先进文化的产物 313

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先进文化的建设者 316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要为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奋斗 317

一、准确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和要求 318

二、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319

三、立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320

四、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努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322

五、立足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正确认识和处理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323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26

第一节 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现实意义 326

一、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的本质特征 327

二、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我们党80多年实践的历史经验 328

三、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新时期我们党的各项工作的指南 329

第二节 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本要求 332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32

二、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新形势下人民群众的各种利益关系 334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要为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 339

一、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 339

二、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根本观点 340

三、党员干部必须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341

四、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343

后记 34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