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宇宙与人生
宇宙与人生

宇宙与人生PDF电子书下载

社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岱年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532118061
  • 页数:436 页
图书介绍:
《宇宙与人生》目录
标签:宇宙 人生

一 爱智 1

二 中华的智慧 3

三 哲学系统与最真确的哲学 6

四 体验 9

五 会通 11

六 直觉法 13

七 解析 14

八 辩证唯物论是当代最伟大的哲学 16

九 唯物论与唯心论的交互影响 17

一○ 体系与原则 19

一一 命题之有谓与无谓 20

一二 “问” 22

一三 相反与矛盾 24

一四 辩证法与解蔽 27

一五 中国古典哲学的一般方法论 29

一六 辨伪与证真 30

一七 辑佚与集语 32

一八 传统思维方式的分析 33

一九 分析方法在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地位 35

二○ 传统思维方式中的具体思维模式 37

二一 六经注我与我注六经 39

二二 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 42

二三 中国古代哲学学派 46

二四 辩证智慧 49

二五 中西古代哲学唯物论的不同特点 51

二六 中国哲学中本体学说的特点 52

二七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历史观 55

二八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生死问题 57

二九 中国哲学的人本思想 59

三○ 人在宇宙中之位置 62

三一 人生之道 64

三二 自然之道 68

三三 致知之道 72

三四 天人关系 74

三五 “天人合一”成语的来历 76

三六 性天同一 77

三七 天人合德 79

三八 万物一体 81

三九 辟“万物一体” 83

四○ 天人协调 85

四一 天人相类 87

四二 “天人之分”与“天人交胜” 87

四三 义命合一 90

四四 动的天人合一 92

四五 与群为一 94

四六 理生合一 98

四七 天人本至 101

四八 物统事理 102

四九 物源心流 102

五○ 永恒两一 104

五一 大化三极 105

五二 知通内外 106

五三 真知三表 108

五四 群已一体 109

五五 人群三事 110

五六 拟议新德 112

五七 充生以达理 116

五八 言行相顾,知行统一 117

五九 生与欲和理 119

六○ 欲与情 122

六一 对于天人合一思想的评价 123

六二 人性是一个具体的共相 128

六三 中国古典哲学中的性论 129

六四 “人者天地之心” 133

六五 “人之所以为人者何以也” 134

六六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36

六七 “人莫不自为也” 137

六八 “天地之性人为贵” 138

六九 关于宇宙人生的基本问题 140

七○ 关于人的自觉的思想 144

七一 独立意志与独立人格 147

七二 传统人格观念的得失 150

七三 “仁人”、“圣人”、“至人” 153

七四 人生理想 157

七五 “大同”与“小康” 160

七六 中国古代哲学概念范畴体系和分类 162

七七 哲学范畴的循旧与立新 167

七八 由感相知外物 168

七九 感觉境域 171

八○ 能与所 173

八一 感与思 174

八二 物性可知 175

八三 不可穷竭 176

八四 认识是辨别反应 177

八五 实证与实践 178

八六 体用 179

八七 大化 180

八八 破唯我论 182

八九 知觉现象 184

九○ 理智与直觉 186

九一 气 187

九二 “形上”“形下”解 190

九三 太极 193

九四 神 196

九五 怀疑与独断 198

九六 凡有·实有·存在 199

九七 相·理·性 201

九八 物与我 203

九九 道·有待·无待 204

一○○ 性质与规律 206

一○一 论两一 207

一○二 生生之谓易 211

一○三 宇宙中之基本对立 212

一○四 乖违与和谐 213

一○五 事理俱有 215

一○六 理与事物 216

一○七 物与类 218

一○八 存在之层级 219

一○九 外物之实在 220

一一○ 事理孰为根本 221

一一一 具象与抽象之层次 224

一一二 空时·宇宙 225

一一三 过去·现在·未来 227

一一四 新 228

一一五 两极与多边 230

一一六 创造 231

一一七 进步与发展 233

一一八 真 234

一一九 辩证法与诡辩论——“以明”与“两忘” 235

一二○ 必然与自由——“安命”与“自适” 238

一二一 述与作 241

一二二 相对与绝对——“物”与“道” 243

一二三 “反者道之动” 247

一二四 自足系统与非自足系统 249

一二五 前定与不测 250

一二六 中国文化发展的道路 252

一二七 文化的体系及其层次 253

一二八 文化发展的辩证法 255

一二九 民族寻根与文化传统 261

一三○ 文化体用的含义 263

一三一 民族文化的主体性 265

一三二 维护民族独立与吸收外来文化 266

一三三 炎黄传说与三事并重 267

一三四 孔子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268

一三五 中国文化的卓见睿智 271

一三六 中国传统文化之得失 275

一三七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 276

一三八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冲突和契合 278

一三九 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282

一四○ 中西文化之会通 285

一四一 中西文化之异同 287

一四二 封建的遗风不能忽视 291

一四三 文化创新之路 292

一四四 新文化体系的创造 294

一四五 文化的综合与创新 297

一四六 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 299

一四七 独尊儒术的得失 302

一四八 中国古代伦理学着重讨论的八个问题 305

一四九 生命与道德 308

一五○ 爱的不确定性 312

一五一 “有循于旧名,有作于新名” 313

一五二 德治与法治的统一 315

一五三 道德与社会风尚 316

一五四 儒家伦理与企业道德 320

一五六 论“重新估定一切价值” 322

一五五 新三纲说 322

一五七 庸俗的价值观与哲学的价值观 326

一五八 价值观念的变化 328

一五九 传统价值观的分析 329

一六○ 义利理欲之辨的含蕴 332

一六一 “人的价值”与“自我价值” 335

一六二 价值的三层意义 337

一六三 价值的层次 337

一六四 目的与工具 338

一六五 人我·群己·公私 339

一六六 真善美的价值 340

一六七 修辞立其诚 342

一六八 “言不尽意”之辩 344

一六九 论道统与学统 347

一七○ 对“三纲五常”应进行具体分析 352

一七一 “以理杀人”与“以理抗势” 353

一七二 疑古与信古 355

一七三 三事与诸子 357

一七四 评“三不足” 359

一七五 评“内圣外王” 361

一七六 “愚民”和“明民” 363

一七七 儒学发展中的分殊 365

一七八 孔子“崇德辨惑”之教 368

一七九 《孟子》的价值 370

一八○ 儒家哲学是教育家的哲学 372

一八一 孔子思想的十个特点 375

一八二 老子“道”的观念的独创性 376

一八三 道家的批判精神 378

一八四 儒道两家的对峙与交融 380

一八五 墨子兼爱的实践意蕴 382

一八六 《管子》学说的历史价值 384

一八七 谭“理” 387

一八八 理学与反理学思想的对立 392

一八九 知行合一与知行相资 395

一九○ 体用胥有 397

一九一 “三事三物之学” 400

一九二 说“国学” 401

一九三 如何研究国学 404

一九四 “反传统”与“儒学复兴” 406

一九五 关于因革关系 407

一九六 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批判与继承 409

一九七 “现代化”与“西化” 411

一九八 超越传统,理解传统 412

一九九 社会主义新文化的体与用 413

二○○ 儒学与现代化 414

二○一 子贡货殖与既富且仁 419

二○二 儒家学说与新的世纪 421

二○三 中国现代哲学的新特点 425

二○四 中西哲学的融合 427

二○五 学术发展与百家争鸣 429

二○六 独抒己见的哲学观点 431

二○七 现在的青年处在光明的时代 432

编后记 李衍柱 43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