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何正斌主编
  • 出 版 社: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543832100
  • 页数:395 页
图书介绍:本书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篇十章全面论述、介绍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现状和实践中面临的重大社会实践问题。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目录

导论 在探索中进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1

第一节 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 1

一、“以苏为鉴”与《论十大关系》 1

二、探索新的经济政治体制 3

三、需要寻找新的道路 5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引起社会的总体变革 8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成果 11

一、理论探索过程:从“八大”到“十六大” 11

二、理论成果(一):社会主义本质论 13

三、理论成果(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6

第三节 与时俱进,探索创新,继续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20

一、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建设首先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20

二、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衡量“是”与“非” 21

三、辩证地看待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3

第一篇 经济建设 30

第一章 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和国民经济结构 30

第一节 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 30

一、经济发展需要一个好的发展战略 30

二、中国的现代化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 32

三、可持续发展战略 35

四、我国的对外开放战略 38

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41

第二节 我国的国民经济结构 43

一、国民经济结构的演变规律 43

二、新经济、经济全球化趋势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 49

三、西部大开发战略 56

四、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 60

一、日益增加的产业后备军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严重问题 62

第三节 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就业问题 62

二、努力实现充分就业 64

三、就业竞争与人口流动 71

第二章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所有制结构 76

第一节 关于所有制的理论 76

一、所有制理论 76

二、产权理论 78

三、合适的所有制结构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81

四、明晰产权是所有制演进的方向 83

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86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86

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90

三、多种经济成分竞争与今后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发展 95

第三节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99

一、国有企业需要明晰产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99

二、我国目前的现代企业制度与公司治理结构 104

三、如何解决“一股独大”的问题 111

一、国民收入的几个基本概念 116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 116

第三章 我国收入的合理分配 116

二、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118

三、国民收入与税收 120

四、如何评价财政支出不断扩大的现象 124

第二节 个人收入的分配 126

一、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基本分配原则 126

二、过去的按劳分配制度为什么演变成了平均分配 129

三、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31

四、“要素分配论”与按贡献分配 134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个人收入差距 136

第三节 收入差距与调节 136

二、个人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分析 141

三、对个人收入差异的调节 144

第四节 社会保障制度 147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及特点 147

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149

附录:?差?的争论 150

第四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 153

第一节 市场经济是迄今为止最有效率的经济 153

一、计划经济实践所暴露出来的弊病 154

二、市场经济机制的优势 157

三、市场经济机制不是万能的,但它是迄今为止最有效率的 159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 161

一、市场经济机制的形成和发展 161

二、市场经济机制的构成要素 163

三、市场经济机制的特性 170

第三节 为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作用创造充分必要条件 171

一、建立竞争、统?、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171

二、转换政府职能,建立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174

三、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181

附录:?家的作用到底应该有多大 183

第二篇 政治建设 190

第五章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190

第一节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90

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质 190

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194

三、如何看待“人权理论”与“三权制衡” 198

第二节 积极推进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 203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政治体制创新 203

二、根据国情逐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207

三、积极解决扩大社会主义民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212

第三节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 216

一、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16

二、以德治国是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体现 221

三、实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有机统一 226

第六章 发展统一战线,增强民族团结 230

第一节 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和“一国两制” 230

一、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230

二、“一国两制”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新 233

三、实现海峡两岸统一的几种可能方式 236

第二节 新时期的民族问题 239

一、我国民族政策的历史沿革 240

二、我国民族问题的新情况 246

三、努力实现我国各民族的大团结 249

第三节 新时期的宗教问题 251

一、我国宗教政策的历史沿革 252

二、我国宗教问题的新情况 255

三、积极引导宗教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58

第一节 以“三个代表”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262

第七章 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262

一、“一个代表”与党的先进性 263

二、增强党的阶级基础与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268

三、实现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 272

第二节 依靠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76

一、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阶级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力量 277

二、农民及其他劳动群众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 279

附录:?地位?的变化 281

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87

第一节 社会主义思想建设的基本内容 287

第八章 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建设 287

第三篇 文化建设 287

二、理想建设 290

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革命传统和国情教育 292

第二节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294

一、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 294

二、马克思主义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作用 296

三、新时期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特殊意义 298

四、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和战斗力 300

第三节 集体主义的价值观 305

一、集体主义原则的演进 305

二、集体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价值导向 307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原则所面临的新问题 310

四、实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协调一致——“互惠价值观” 313

第九章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319

第一节 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课题 319

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容 319

二、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标准问题 329

一、社会主义提出的公平要求 333

第二节 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333

二、市场经济提出的效率要求 337

三、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338

第三节 社会主义人道精神 340

一、对人道主义的历史考察 340

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形成、特征和内容 342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弘扬人道主义 347

附录: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几个重大问题 352

第一节 我国教育事业的地位、现状和发展 357

一、教育事业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基础 357

第十章 社会主义教育、科学及文化建设 357

二、我国教育事业的现状 359

三、坚持“三个面向”,推进教育创新 363

第二节 我国科学事业的地位、现状和发展 366

一、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366

二、我国科技事业的现状 369

三、发展先进科技,推进科技创新 379

第三节 我国文化事业的地位、现状和发展 383

一、先进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383

二、我国文化事业的现状 386

三、繁荣先进文化,推进文化创新 39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