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文地球
地貌学
地貌学

地貌学PDF电子书下载

天文地球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南京大学地理系地貌教研组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61
  • ISBN:13010·1001
  • 页数:479 页
图书介绍:
《地貌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地貌学的对象、性质及实用意义 1

第二节 地貌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3

一、地貌学与地质学的关系 4

二、地貌学与自然地理学的关系 5

第三节 地貌学发展简史 6

第四节 现代地貌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17

一、形态分析法 17

二、沉积物的相分析法 17

三、外动力分析法 18

四、内动力分析法 18

第二章 地形形成的基本规律 19

第一节 地形发展的动力 19

第二节 内力作用与地形的形成 21

一、内力作用所造成的地形轮廓 21

二、构造运动在地形形成与发展中的意义 24

三、地形与大地构造单位的联系 27

第三节 外力作用与地形形成的关系 29

一、外力过程在地形发育中的作用 29

二、气候与地形的发育及地形的地带性 30

三、人类活动对地形的影响 32

第四节 地形发展阶段与地形年龄的概念 34

第三章 流水地貌 37

第一节 流水作用 37

一、流水的侵蚀作用 38

二、流水的搬运作用 40

三、流水的沉积作用 40

第二节 片蚀地形与沟蚀地形 42

一、片流作用及其所形成的地形 42

二、沟谷水流作用与沟谷地形 45

第三节 河流作用与河床地形 60

一、河床的形成作用--水流与河床地形的相互作用 60

二、河道水流运动的基本特点 62

三、河床冲积物与河床地形 74

四、河床纵剖面的发展及其特征 88

五、河曲的成因与类型 94

第四节 河谷的形成与河谷地形的发展 101

一、河谷概述 101

二、河漫滩 105

三、阶地 128

四、不对称河谷的成因 140

五、河谷的分类 143

第五节 河口的演变与三角洲的成长 149

一、河口区的发育与演变 149

二、三角洲的形成及其地形特征 153

三、陆上三角洲的生成及其特征 158

第六节 水系的发展与地面的发育 167

一、水系的发展与河流的劫夺 167

二、流水作用地区的地面发育 180

第四章 喀斯特地貌 197

第一节 喀斯特的定义 197

第二节 喀斯特地形发育的条件和因素 199

一、喀斯特地形形成的条件 199

二、影响喀斯特地形发展的因素 200

第三节 喀斯特地形发育的基本规律及喀斯特基准面问题 208

一、喀斯特地形发育的基本规律 208

二、喀斯特基准面问题 209

第四节 喀斯特地形形态 210

第五节 喀斯特地形的发展阶段 224

第六节 世界喀斯特地形的类型 225

第七节 喀斯特与国民经济建设 228

第五章 冰雪作用地貌 231

第一节 雪线与雪圈 231

一、雪线与雪圈 231

二、气候雪线与地形雪圈 232

三、决定雪线高度的主要因素 233

第二节 积雪与雪崩 234

第三节 冰川的形成及其运动 238

一、冰川的形成 238

二、冰的性态及其变质 242

三、冰川的运动与冰裂隙 245

四、冰川的补给、损耗与发展 247

第四节 冰川的形态类型 252

一、山岳冰川--或称高山冰川 252

二、大陆冰川--大陆冰流 253

三、山麓冰川 254

四、高原冰川 255

第五节 冰川侵蚀作用与冰蚀地形 256

一、冰蚀作用 256

二、冰蚀地形 257

第六节 冰川的搬运堆积作用与冰川的堆积地形 267

一、冰川的搬运作用 267

二、冰川堆积作用与堆积地形 269

三、冰水沉积与沉积地形 279

四、冰川地形分带性 287

第七节 第四纪冰期 288

第八节 冰缘地貌 293

一、冰土及其分布 294

二、冰缘地区主要的地形营力 297

三、冰缘地区地形形态及成因 298

四、冰缘地区河谷地形的特征 308

五、冰缘地区地面均夷作用及形成的地形 310

第六章 干燥区地貌 312

第一节 干燥区的特点及其地理分布 312

一、干燥区的特点 312

二、干燥区的地理分布 314

第二节 干燥区地形的动力及其形成的地形 316

一、风化作用 316

二、流水作用及其形成的地形 318

三、风的作用及其形成的地形 321

第三节 风积地形的类型及其形成发展过程 332

一、复盖沙 332

二、沙堆沙 334

三、垅岗沙 339

第四节 荒漠类型 342

一、岩漠(石质荒漠) 342

二、砾漠(砾石荒漠) 343

三、沙漠 344

四、泥漠或盐沼泥漠 345

第五节 干燥区地形发育过程 345

第七章 黄土地貌 353

第一节 黄土的分布及其特性 353

第二节 黄土的成因 355

第三节 黄土地貌 357

一、黄土沟谷地形 358

二、坡面黄土特质移动形成的地形 360

三、黄土喀斯特 361

四、沟间地地形 362

第八章 海岸与海底地貌 366

第一节 海岸线及海岸的意义 366

第二节 影响海岸地育的因素 367

一、波浪 367

二、潮汐 373

三、风 373

四、河流 373

五、地质构造和岩石性质 373

六、生物 374

七、地壳升降运动及海面变动 374

第三节 海岸均衡剖面的塑造 374

第四节 海岸的侵蚀作用和海蚀地形 380

第五节 海岸堆积地貌 381

一、主要由物质横向移动形成的海积地形 381

二、主要由物质纵向移动形成的海积地形 384

第六节 在海滨生物作用下产生的沉积地形 390

一、红树林海岸 390

二、珊瑚礁海岸 391

第七节 海岸地貌的发育 393

一、约翰逊的海岸发育图式 393

二、曾柯维奇的海岸发育理论 396

三、海岸发育的因素 396

第八节 海岸的分类 397

第九节 海底地貌 402

一、陆棚 403

二、大陆坡 404

三、洋底 405

四、各大洋的海底地形 407

第十节 岛屿 410

一、堆积岛 410

二、大陆岛 410

三、大洋岛 411

第九章 山地与平原 413

第一节 山地地形 413

一、山地地形单元及其形态组合 413

二、山地地形的生成 414

三、山地的类型 418

第二节 平原地形 426

一、平原的形态分类 426

二、平原的成因类型 427

三、根据外力作用分类 429

第十章 有关地貌发展的基本理论 432

第一节 W.M.戴维斯关于地貌发展的基本理论 432

第二节 W.彭克关于地貌发展的基本理论 435

第三节 К.К.马尔科夫关于地貌发展的基本理论 438

附录 地貌调查与地貌制图 442

第一节 地貌调查的任务及对象 442

第二节 一般的和专门的地貌调查法 443

一、路线观察 445

二、地貌剖面法 448

三、航空俯视观察法 449

四、素描图、照象及目测 450

五、地貌界线的追索 453

六、河谷和阶地的研究 455

七、古代夷平面的研究 464

八、永冻层发育区内的地貌观察 466

第三节 地貌观察资料的处理和综合 47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