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象灾害及其减灾技术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晓光,李茂松,霍治国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122091024
- 页数:204 页
第一章 农业气象灾害概论 1
第一节 农业气象灾害的概念 1
第二节 农业气象灾害发生概况 1
一、农业气象灾害的历史演进 1
二、农业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 5
第三节 农业气象灾害的特点与分类 6
一、农业气象灾害的特点 6
二、农业气象灾害的分类 7
三、影响中国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 8
第四节 农业气象灾害的分布 10
一、农业气象灾害时序变化 10
二、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变化规律 11
三、农业气象灾害空间分布特征 12
四、我国不同区域农业气象灾害的特点 14
第五节 农业气象灾害减灾的思路及减灾技术 20
一、综合治理,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20
二、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植物抗灾能力 21
三、调整农业结构 22
四、加强对农业气象灾害的研究 23
第二章 与水分有关的农业气象灾害及减灾技术 24
第一节 干旱 24
一、干旱的特点及区域特征 24
二、干旱的危害 25
三、干旱的减灾技术 26
第二节 洪涝和湿害 27
一、洪涝的特点及区域特征 27
二、湿害 31
三、与水的相变有关的农业气象灾害 32
第三章 与温度有关的农业气象灾害及减灾技术 43
第一节 霜冻 43
一、霜冻的概念 43
二、霜冻形成的原因 44
三、霜冻的分类 45
四、霜冻的指标 46
五、霜冻的危害 47
六、霜冻的空间分布特征 48
七、霜冻的防御措施 48
第二节 冻害 52
一、冻害发生的天气特征 52
二、冻害的分类 52
三、冻害的危害 52
四、冻害的发生范围 53
五、冻害的特点 53
六、冻害的减灾技术 53
第三节 冷害 53
一、冷害的定义 53
二、冷害的发生规律 54
三、冷害的危害 54
四、冷害的减灾技术 55
第四节 寒害 55
一、寒害的定义 55
二、寒害的发生规律 56
三、寒害的减灾技术 56
第五节 高温热害 59
一、高温热害的定义 59
二、高温热害的气候成因 59
三、高温热害的指标及分级 60
四、高温热害的时空分布特征 61
五、高温热害的危害 63
六、高温热害的减灾技术 63
第四章与气流有关的农业气象灾害及减灾技术 65
第一节 大风 65
一、大风的特点 65
二、大风的区域特征 66
三、大风的危害 67
四、大风的减灾技术 68
第二节 台风 69
一、台风的定义及特点 69
二、台风的区域特征 71
三、台风的影响 72
四、台风的减灾技术 73
第三节 龙卷风 75
一、龙卷风的特点及区域特征 75
二、龙卷风的危害 77
三、龙卷风的减灾技术 78
第四节 强对流天气灾害 78
一、冰雹 78
二、雷电 82
第五章 与光照有关的农业气象灾害及减灾技术 87
第一节 日烧病 87
一、日烧病的定义 87
二、日烧病的危害 87
三、日烧病的发生类型 88
四、部分植物日烧病的症状 89
五、日烧病的影响因素 90
六、日烧病的减灾技术 92
第二节 阴害 96
一、阴害的定义 96
二、阴害的发生类型及症状 96
三、阴害的减灾技术 97
第六章 复合农业气象灾害及减灾技术 99
第一节 连阴雨 99
一、连阴雨的定义 99
二、连阴雨的发生规律 100
三、连阴雨的分布特征 100
四、连阴雨的危害 102
五、连阴雨的减灾技术 103
第二节 干热风和焚风 104
一、干热风 104
二、焚风 107
第三节 沙尘暴 107
一、沙尘暴的定义 107
二、沙尘暴的发生概况 108
三、沙尘暴的分布特征 110
四、沙尘暴的危害 111
五、沙尘暴的减灾技术 111
第四节 暴风雪 115
一、暴风雪的定义 115
二、暴风雪的危害 115
三、暴风雪的发生规律 116
四、暴风雪的分布特征 116
五、暴风雪的减灾技术 117
第七章 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和预警 119
第一节 农业气象灾害监测 119
一、现有的农业气象灾害监测手段 119
二、未来发展规划 120
第二节 农业气象灾害预报 122
一、农用天气预报 123
二、农作物产量、特色农业产量与品质预报 123
三、农田土壤墒情与灌溉预报 124
四、物候期预报 124
五、农林病虫害发生发展气象条件预报 124
第八章 农业气象灾害的减灾管理 126
第一节 构建气象灾害防御管理体系 126
一、我国农业自然灾害救助体系的构建理念 126
二、我国农业自然灾害救助体系的构建路径 126
三、健全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128
第二节 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 129
一、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 129
二、农业气象灾害的预警 129
三、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 130
第三节 农业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编制与实施 131
一、应急预案及编制原则 131
二、应急预案的基本框架 131
三、应急预案的编制方法 131
四、预案编制的程序 132
第四节 农业气象灾害防灾减灾的基本原则 132
一、以人为本的原则 132
二、以效益优先的原则 132
三、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结合、以非工程措施为主的原则 132
四、不同灾种采取不同防灾减灾对策的原则 133
五、适应气候变化、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133
第九章 作物生产的农业气象灾害及减灾对策 134
第一节 小麦农业气象灾害 134
一、小麦的生理特性及分区 134
二、小麦干热风害 135
三、小麦冻害 136
四、小麦湿害 139
五、小麦干旱 140
第二节 玉米农业气象灾害 141
一、玉米的生理特性及分区 141
二、玉米干旱 142
三、玉米涝灾 143
四、玉米低温冷害 144
五、玉米的高温热害 146
六、玉米阴害 147
第三节 水稻农业气象灾害 148
一、水稻的生理特性及分区 148
二、水稻干旱 150
三、水稻洪涝 151
四、水稻低温冷害 153
五、水稻高温热害 154
第四节 棉花农业气象灾害 156
一、棉花的生理特性和分区 156
二、棉花播种出苗期低温 158
三、棉花干旱 158
四、棉花阴害和湿害 159
五、棉花蕾铃期连阴雨 159
第五节 油菜农业气象灾害 160
一、油菜的生理特性及分区 160
二、油菜冻害 162
三、油菜秋旱 163
四、油菜湿害 163
五、油菜秋涝 164
六、油菜春季连阴雨 164
第六节 大豆农业气象灾害 165
一、大豆的生理特性和分区 165
二、大豆干旱 166
三、大豆冷害 167
四、大豆霜冻 167
第十章 园艺生产的农业气象灾害及减灾技术 168
第一节 风害危害及其防御 168
一、风害的危害 168
二、风害的减灾技术 168
第二节 高温危害及防御 169
一、高温对蔬菜的影响 169
二、高温灾害的防御措施 170
第三节 低温危害及防御 171
一、冷害的危害 171
二、冻害的危害 171
三、低温灾害的防御措施 172
第四节 不同蔬菜类型的成灾特点与减灾技术 172
一、喜温蔬菜 172
二、耐寒蔬菜 174
第十一章 林业生产的农业气象灾害及减灾技术 175
第一节 林木生长对气象条件的要求 175
一、温度 175
二、水分 175
三、光照 175
四、风 176
第二节 主要树种的分布与气候 176
一、寒温带针叶树种 176
二、温带针叶树种 176
三、暖温带针叶树种 177
四、落叶阔叶林树种 177
五、常绿阔叶林树种 177
六、季雨林和雨林树种 177
第三节 林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及防御 178
一、冻裂 178
二、根颈灼伤 178
三、皮灼 179
四、雨凇害 179
五、森林火灾 179
第十二章 畜牧生产的农业气象灾害及减灾技术 181
第一节 黑灾 181
一、黑灾的分类 181
二、黑灾的发生规律 181
三、黑灾的减灾技术 182
第二节 白灾 183
一、白灾的分类 183
二、白灾的发生规律 184
三、白灾的分布特征 184
四、白灾的减灾技术 185
第三节 暴风雪或冷雨 187
一、暴风雪或冷雨的定义 187
二、暴风雪或冷雨的成灾特点 187
三、暴风雪或冷雨的发生规律 188
四、暴风雪或冷雨的分布特征 188
五、暴风雪或冷雨的减灾技术 188
第四节 耕牛越冬冷害 188
一、耕牛越冬冷害的定义 188
二、耕牛越冬冷害的成灾原因 189
三、耕牛越冬冷害的发生规律 189
四、耕牛越冬冷害的减灾技术 189
第五节 舍饲畜牧业高温灾害 189
一、舍饲畜牧业高温灾害的成因 189
二、舍饲畜牧业高温灾害的减灾技术 189
第十三章 水产养殖业的农业气象灾害及减灾对策 191
第一节 淡水渔业的农业气象灾害及减灾对策 191
一、旱涝 191
二、温度变化 192
三、泛塘 192
四、鱼病 193
第二节 海洋水产业的农业气象灾害及减灾对策 193
一、风暴潮 193
二、寒潮和大风 193
三、赤潮 194
四、海冰 194
五、海水养殖植物病害 194
第十四章 气候变化对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及对策 195
第一节 气候变化对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 195
一、气候变化对干旱的影响 195
二、气候变化对洪涝灾害的影响 195
三、气候变化对低温灾害的影响 195
四、气候变化对高温热浪的影响 196
五、气候变化对台风的影响 196
六、气候变化对病害的影响 196
七、气候变化对虫害的影响 197
八、气候变化对草害、鼠害的影响 197
第二节 应对气候变化的减灾技术 197
一、提高复种指数,调整耕作制度 198
二、育种目标要考虑气候变化 198
三、加强作物病虫草害与畜禽疾病的监测和综合防治 198
四、重视土壤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 198
五、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198
六、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发挥森林屏障功能 199
七、建立稳定的农业生态系统 199
八、加强农业气候敏感区的综合防御 199
九、高度重视大型水利工程和农田水利建设 199
十、改造能源结构和农业生产方式 200
十一、重视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研究 200
参考文献 201
- 《雾霾灾害社会经济影响评估及治理研究》李春华 2019
- 《灾害反应与应急管理实例分析》(美)尼古拉斯·A·瓦尔奇克,保罗·E·特雷西著 2017
- 《中国典型县(市)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图集 华北东北卷》中国地质环境检测院编制 2011
- 《中国典型县(市)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图集 西北地区卷》中国地质环境检测院编制 2011
- 《重庆市地方标准 旅游景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规范 DB 50/T 715-2016》张玉坤,李艳等起草人
- 《蓉城课堂·主阵地 英语中考总复习 2017版》
- 《喀斯特山区主要特色作物农业气象技术及气候区划》池再香主编 2019
- 《浙江茶叶气象》娄伟平,孙科编著 2013
- 《盛世情怀 天汉雄风与盛唐气象》屈小强著 2007
- 《蓉城·主阵地 英语同步精练试卷 七年级 上》蓉城·主阵地编委会编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