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山理念与中国文化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何平立著
- 出 版 社:济南:齐鲁书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533309154
- 页数:609 页
第一章 山岳崇拜:孕育中华文化精神的基因 1
第一节 贯通天地:自然崇拜中的山岳神格 1
一、山岳丘陵:远古文明的诞生地 1
二、树木崇拜:创世神话中的宇宙生命观 10
第二节 灵石崇拜:山岳神灵的象征符号 15
一、石头传说:历史典籍中的文化信息 15
二、通灵显神:石头信仰的宗教文化意义 20
第三节 山崖岩画:原始文化的宗教祭坛 32
一、岩画艺术:巫术思维下的审美形态 32
二、山野魅影:浓烈斑斓的图腾精神 40
第四节 悬崖棺葬:千仞巅岩上遨游的祖魂 43
一、枯棺孤骨:古代史籍对崖葬的记载 43
二、弥高至孝:山岳洞穴乃祖宗起源地 46
第五节 昆仑蓬莱:神话与民族精神的发祥地 50
一、昆仑崇拜:中华文化中的宇宙神山 51
二、蓬莱三山:追求永恒与自由的生命意识 54
第六节 巡狩封禅:融契于国家典制中的山岳祭祀 57
一、岳镇巡狩:山岳祭祀与安邦定国 59
二、泰山封禅:国家政制中的隆盛大典 72
三、海外镇山:郑和下西洋封祀的政治意义 76
第二章 儒道佛与山:皈依自然的文化传统 83
第一节 天人合一:崇山理念的精神支柱 83
一、天人合一思想观念之源起 84
二、中华文化审美哲学之精魂 86
三、“天在山中”:山岳崇拜与天人合一 92
第二节 儒与山岳:“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94
一、山林隐逸:士人人格模式和价值的选择 95
二、山林书院:一种弘道的文化精神 109
一、洞天福地:囊括名山的神仙信仰 117
第三节 道与山岳:别有洞天的生命理想 117
二、道法自然:“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121
三、山人性格:笑傲王侯,不作鹤舞 125
第四节 佛与山岳:永恒的涅槃精神 129
一、早期佛教与山林不解之缘 130
二、东土佛教与寺院山林化 134
三、石窟摩崖:融合于山岳的佛陀世界 139
第三章 山水文学:浸润山岳理念之焕斓文采 150
第一节 妙悟天开:山岳从道德哲理通向美学觉悟 150
一、崇高壮美:对山岳之道德感悟与哲思 150
二、山林载道:魏晋玄隐士风与审美自觉 158
三、心灵宇宙:士人之精神出路与审美境界 167
第二节 境生象外:自然与生命契合的山水诗 175
一、乘物游心:游仙、玄言诗与玄悟山林 175
二、潇洒出尘:南朝山水诗中的峰峦岭壑 179
三、五岳为辞峰:唐代山水诗折射的士人心态和时代色彩 185
四、独抒性灵:历史变迁与山水诗风多元化艺术趋向 202
五、山林禅悟:诗中的玄妙精灵 216
第三节 登高能赋:润色鸿业与睹物兴情的文体 227
一、崇山炫谷:名噪一时的京都大赋 229
二、借景抒情:纪行赋中的山岳风貌 230
三、咏物述怀:山水赋中的山岳景象 232
第四节 “一代文章万古稀,山川赖尔亦增辉”——于山岳丘壑中抒发性灵的散文 237
一、“山以贤称,境缘人胜”——将人格情性融注山景的山水文、记 238
二、“唯有文章烂日星,气凌山岳常峥嵘”——游山有道的山水游记 250
第四章 山水画与书法:渗透山岳精神的心灵艺术 272
第一节 澄怀观道:魏晋玄学与山水画崛起 273
一、玄对山水:山水画崛起的哲学背景 274
二、神超理得:宗炳画论的观山之道 277
三、形者融灵:放情林壑的王微之画论 282
第二节 造化心源:隋唐庄禅哲理与水墨山水缘起 286
一、金碧青绿:大小李将军和青绿山水 286
二、物在灵府:水墨山水崭露锋芒 289
三、天玄地黄:水墨性韵与庄禅玄思 294
第三节 精神堂奥:五代两宋文人画山林意境 302
一、明心见性:山水荣登画科魁首 302
二、搜妙创真:雄伟壮阔、刚健浑朴之北派 304
三、淡墨轻岚:朴茂静穆、迷蒙幽深之南派 311
四、空灵山韵:“米氏云山”和南宋 “四大家” 315
五、《林泉高致》:涵蕴山林神髓的画论 321
六、自由超越:山岳意象与文人画的玄禅意境 327
第四节 澄怀味象:元明清山水画山岳审美与人格精神 344
一、山淡峰逸:“元四家”的山水画风 345
二、胸存丘壑:明代山水画的主流意识 351
三、奇峰峻起:清代“四画僧”的绘山艺术 359
四、烟云苍古:山岳意境与时空艺术中的生命思索 368
第五节 笔补造化:书法艺术与山岳意象 380
一、书画同源:审美精神的情感迹化 381
二、笔意墨象:山岳理念的思考与探索 384
三、摩崖碑碣:壮美与崇高之追求 389
第五章 古典园林:凸显山岳灵魂的巧构奇筑 399
第一节 帝王苑囿:囊括河山,涵盖天人 400
一、三代苑囿:灵台祀神,熔铸山魂 401
二、秦汉苑林:经天纬地,神山峥嵘 405
三、隋唐宋苑:移天缩地,山景取胜 410
四、清代宫苑:三山五园,九州清晏 416
第二节 士人园林:士大夫隐逸之精神空间 423
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老庄玄学之山林情缘 423
二、“山不过数仞,意拟衡、霍”——禅风理学与“城市山林” 429
三、“规园无四隅,空廓纳万象”——心性之学与山园意象 439
四、“颓垣不数尺,万峻由心潜”——士人园林山岳理念与思维境界 448
第三节 盆景奇石:壶中藏天地,芥子纳须弥 463
一、士林盆景:“五岭莫愁千嶂外,九华今在一壶中” 464
二、以石媚道:“试观烟雨三峰外,都在灵仙一掌中” 476
第六章 堪天舆地:崇拜山岳的王权与神权 500
第一节 山水之术:堪舆理论的传统哲学构筑 501
一、“堪舆”典故 501
二、堪舆理论与传统哲学 503
三、堪舆理论的历史思辨 512
第二节 山脉经纬:中华神州的山岳思维模式 515
一、三大干龙:天下山系之走向 516
二、寻龙望势:山脉意象之诠释 518
三、“四灵”模式:吉祥之地山势背景 524
四、环境哲学:植根传统社会土壤的地理文化 528
第三节 宇宙思维:强调山脉形势的择都建城理论 538
一、古代建都的地理因素 539
二、山龙形势:堪舆学的择都理论 541
三、倚山挟天下:历史名都的脉络形势 544
四、山峙峰回:城镇的形势格局与堪舆观念 556
第四节 时空意匠:崇山峻岭中的皇陵选址艺术 560
一、帝王山陵缘起及其社会背景 561
二、古代帝王山陵及其形势环境 567
第五节 道观佛寺:名山形胜映衬下之凡尘神界 589
一、道教官观与名山堪舆环境 590
二、佛教寺院与名山堪舆环境 592
三、宗教与社会契合之文峰塔 596
第六节 乾坤感悟:从文化透视到理性审度 602
后记 608
- 《东北民歌文化研究及艺术探析》(中国)杨清波 2019
- 《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视角研究与创新发展》许丽云,刘枫,尚利明著 2020
-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的中西文化比较研究》任永进,贺志涛著 2019
- 《生态文化建设的社会机制研究》阮晓莺著 2019
-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指南》苏玉主编 2017
- 《白纻舞及其歌辞的文化解读》王俊,曹化根著 2019
- 《社会文化系统中的翻译》姜秋霞,杨正军 2019
- 《中国经典文化走向世界丛书 学术卷 2》龚海燕译 2019
- 《新世纪的文化思考》方克立著 2019
-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红色文化大众化研究》张文 2019
- 《清末民初文献丛刊 散原精舍诗别集》陈三立著 2018
- 《健康中国》钱立著 2019
- 《丁玲传》张晓立著 2019
- 《中国当代名家学术精品文库 王立卷》王立著;刘继才,郭爱民主编 2019
- 《大嘴王大元》崔立著 2011
- 《社会法视角下的社会保险制度研究》何平 2019
- 《鬼手神工 徐龙宝《山海经》木口木刻集》徐立著 2017
- 《满江红》楸立著 2018
- 《《阴符经》要旨探究》金明立著 2017
- 《江西高古陶瓷图鉴》冯立著 2017
- 《济南的冬天 部编教材指定阅读》老舍著 2018
- 《遇见另一个台儿庄》曾丹著 2013
- 《白手起家 一个草根的十年奋斗史》蝉禅著 2013
- 《近三百年学人翰墨 清中 1》许宏泉编 2013
- 《近三百年学人翰墨 晚清卷 1》许宏泉编 2013
- 《中国投资银行竞争力研究报告 2013》本社编 2013
- 《中国佛教学术论典 82 四川唐宋佛教造像研究 巴中南龛摩崖造像艺术研究 济南地区石窟、摩崖造像调查与初步研究 炳灵寺一六九窟塑像与壁画的年代》星云大师监修;佛光山文教基金会总编辑;永明,永进,永本,满果,满耕编辑 2003
- 《我与齐鲁书风》陈锡山编著 2011
- 《暨南史学 第8辑》马明达,纪宗安主编 2013
- 《抗日黄金》李小峰著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