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计算机局域网-协议、结构及实现
计算机局域网-协议、结构及实现

计算机局域网-协议、结构及实现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汪润生,张公忠等编译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0
  • ISBN:7501706719
  • 页数:215 页
图书介绍:
《计算机局域网-协议、结构及实现》目录

第一章 局域网技术 1

1.1 定义 1

1.2 拓扑结构 2

1.2.1 星形拓扑结构 2

1.2.2 环形拓扑结构 3

1.2.3 总线和树形拓扑结构 3

1.3 传输媒体 3

1.3.1 双扭线 4

1.3.2 同轴电缆 5

1.3.3 光缆 6

1.4 总线/树形拓扑结构 9

1.4.1 总线/树形局域网的特性 9

1.4.2 基带系统 10

1.4.3 宽带系统 11

1.5 环形拓扑结构 13

1.5.1 环形局域网的特性 13

1.5.2 环形拓扑结构的益处 14

1.5.3 环形拓扑结构的潜在问题 15

1.5.4 星一环体系结构 16

第二章 局域网标准 19

2.1 标准 19

2.1.1 标准的重要性 19

2.1.2 标准和规章 19

2.2 标准组织 20

2.2.1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20

2.2.2 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及其所委任的标准委员会X.3 21

2.3.1 局域网参考模型 22

2.2.3 IEEE和IEEE计算机学会 22

2.3 局域网协议 22

2.3.2 局域网媒体访问控制 24

2.3.3 局域网数据链路控制 25

2.3.4 寻址 26

2.4 IEEE 802标准 28

2.4.1 标准结构 28

2.4.2 组织 29

2.5 FDDI标准 29

附录2A 服务原语和参数 30

第三章 IEEE 802.2逻辑链路控制 33

3.1 LLC服务 33

3.1.1 LLC服务的诸形式 33

3.1.2 不确认的无连接服务 35

3.1.3 连接方式服务 36

3.1.4 确认的无连接服务 40

3.1.5 MAC服务规范 41

3.2 链路控制协议机制 42

3.2.1 流量控制 42

3.2.2 差错控制 44

3.3 LLC协议 46

3.3.1 LLC型式和类别 46

3.3.2 LLC协议数据单元 47

3.3.3 1型操作 48

3.3.4 2型操作 49

3.3.5 3型操作 51

4.1 IEEE 802.3标准的范围 52

第四章 IEEE 802.3 CSMA/CD 52

4.2 MAC协议 53

4.2.1 CSMA/CD 53

4.2.2 MAC帧 56

4.2.3 功能模型与规范 57

4.3 MAC服务 59

4.4 物理层规范 60

4.4.1 物理信令(PLS)服务 61

4.4.2 物理信令与连接单元接口 61

4.4.3 10BASE5媒体规范 62

4.4.4 10BASE2媒体规范 64

4.4.5 10BROAD36媒体规范 65

4.4.6 1BASE5媒体规范 67

附录4A 以太网(ETHERNET) 69

附录4B 扰码与解扰 70

第五章 IEEE 802.4令牌总线 73

5.1 IEEE 802.4标准的范围 73

5.2 MAC协议 73

5.2.1 令牌总线 73

5.2.2 成员控制 75

5.2.3 故障控制 77

5.2.4 优先控制 78

5.2.5 MAC帧 81

5.2.6 立即响应机构 83

5.3 MAC服务 83

5.4.1 物理层服务 84

5.4 物理层规范 84

5.4.2 相位连续载波频带 85

5.4.3 相位相干FSK 86

5.4.4 宽带 87

附录5A CSMA/CD与令牌总线的比较 88

附录5B 过程数据公路(PROWAY)和制造自动化协议(MAP) 89

第六章 IEEE 802.5令牌环 91

6.1 IEEE 802.5标准的范围 92

6.2 MAC协议 92

6.2.1 令牌环 92

6.2.2 MAC帧 93

6.2.3 基本操作 96

6.2.4 优先级机制 97

6.2.5 维护 99

6.3 MAC服务 101

6.4 物理层规范 102

6.4.1 物理层服务 102

6.4.2 与媒体无关的规范 102

6.4.3 与媒体相关的规范 104

附录6A 抖动 105

第七章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 107

7.1 FDDI 标准的范围 107

7.2 MAC协议 108

7.2.1 令牌环 108

7.2.2 MAC帧 109

7.2.3 基本操作 111

7.2.4 容量分配 112

7.2.5 环的监控 113

7.3 MAC服务 115

7.4 物理层规范 117

7.4.1 物理层服务 117

7.4.2 物理层协议 117

7.4.3 物理层中与媒体相关的部分 120

附录7A 对高速局域网的要求 122

附录7B FDDI与IEEE802.5的比较 124

第八章 ETHERLINK适配器设计原理 125

8.1 ETHERLINK总框图 125

8.2 接口控制电路 125

8.2.1 地址锁存寄存器1(ARC1) 126

8.2.2 地址锁存寄存器2(ARC2) 126

8.2.5 状态寄存器(LCS) 127

8.2.4 控制命令寄存器(LCC) 127

8.2.3 ETHERNET站地址寄存器(REA) 127

8.3 数据缓冲存储器 128

8.4 ETHERNET数据链路控制器(EDLC) 128

8.4.1 数据包发送 129

8.4.2 数据包接收 130

8.4.3 系统接口和编程命令 130

8.5 曼彻斯特代码转换器(MCC) 132

8.5.1 曼彻斯特编码 132

8.5.2 碰撞检测和载波侦听 133

8.6 网络内部收发器 133

8.6.1 发送 134

8.6.2 接收和载波侦听 134

本章参考资料 135

8.6.3 碰撞检测 135

8.6.4 阻止功能 135

第九章 TOKEN RING结构及其适配器接口设计原理 136

9.1 TOKEN RING结构与组成 136

9.1.1 IBM TOKEN RING结构 136

9.1.2 3COM TOKEN RING结构 140

9.2 TOKEN RING适配器结构 141

9.3 TMS 380系列器件组简介 142

9.3.1 通信处理器 143

9.3.2 协议处理器 145

9.3.3 系统接口 147

9.3.4 环接口线路 149

9.4.1 系统接口DMA与DIO一般过程 151

9.4 适配器接口设计原理 151

9.4.2 PC机8位数据总线适配器接口设计 154

9.4.3 AT机16位数据总线适配器接口设计 157

本章参考资料 158

第十章 3+局域网系统结构 159

10.1 3+网络配置和组成 159

10.2 3+网络系统功能模块 160

10.2.1 具有连网特性的DOS3.1 160

10.2.2 重定向程序 162

10.2.3 NETBIOS与NETBIOS仿真 163

10.2.4 进程调度 165

10.2.5 并发I/O系统(CIOSYS) 165

10.2.6 网络内部驱动程序集(MINDS) 166

10.3.1 物理层协议 168

10.2.7 服务程序模块 168

10.3 3+网络协议 168

10.3.2 数据链路层协议 169

10.3.3 网络层协议 169

10.3.4 运输层协议 170

10.3.5 高层协议 170

10.4 3+网络的几种系统配置 170

10.4.1 最小ETHERNET系统配置 170

10.4.2 采用标准电缆的ETHERNET一般配置 171

10.4.3 具有中继器的ETHERNET系统配置 171

10.4.4 ETHERNET远程工作站连接 172

10.4.6 ETHERNET和TOKEN RING互连 173

10.4.7 IBM SNA主机与ETHERNET连接 173

10.4.5 ETHERNET网间互连 173

本章参考资料 174

第十一章 NOVELL NETWARE局域网系统结构与技术特征 175

11.1 NETWARE的结构与协议 175

11.1.1 NETWARE的结构 176

11.1.2 NETWARE与OSI的关系 178

11.1.3 NETWARE通信驱动程序协议 178

11.1.4 NETWARE互连网包交换协议(IPX) 179

11.1.5 NETWARE按序包交换协议(SPX) 180

11.1.6 NETWARE核心协议(NCP) 181

11.1.7 增值服务器和服务处理(VAP) 182

11.2 NETWARE网络接口技术 183

11.2.1 NETWARE网络应用访问接口 183

11.3.1 网间连接分类 184

11.3 NETWARE网间连接技术 184

11.2.2 NETWARE通信接口 184

11.3.2 互连网(INTERNET) 185

11.4 NETWARE通信通道技术 187

11.5 NETWARE硬盘通道技术 189

11.5.1 高效率的访问硬盘机制 190

11.5.2 增值硬盘驱动程序规范 191

11.6 NETWARE加密措施 191

11.7 NETWARE系统容错技术(SFT) 192

11.7.1 第一级SFT 193

11.7.2 第二级SFT 193

11.7.3 第三级SFT 194

11.7.4 “执行”跟踪系统 194

本章参考资料 195

11.7.5 不间断电源(UPS)监控功能 195

附录A OSI参考模型 196

A.1 产生的背景 196

A.2 概念 196

A.3 层 201

A.4 OSI参考模型的概观 202

附录B 用于传输的数字数据编码 203

B.1 数字数据与数字信号 203

B.2 数字数据与模拟信号 204

附录C 差错检测 205

C.1 差错检测过程 205

C.2 循环冗余检验 206

C.3 在IEEE802和FDDI中的应用 21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