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西方现代教育流派史论
西方现代教育流派史论

西方现代教育流派史论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季苹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5
  • ISBN:7303039252
  • 页数:263 页
图书介绍:
《西方现代教育流派史论》目录

序言总论——现代西方教育与西方教育现代化 1

一、现代西方教育 2

二、西方教育现代化 13

第一部分 西方教育现代化开创时期的教育流派:实验主义 自由主义实用主义 25

第一章 早期教育科学运动和实验主义教育思想 26

第一节 早期教育科学运动 26

一、儿童研究运动 27

二、教育调查运动 39

第二节 实验主义教育思想 43

一、大实验主义教育 43

二、实验教育学 47

第二章 欧洲新教育运动和自由主义教育思想 56

第一节 新教育运动 56

一、欧洲新学校 57

二、新教育运动的存在形态 63

三、新教育联合会(The New Education Fellowship) 66

第二节 自由主义教育思想 70

一、爱伦凯的自由教育思想 71

二、蒙台梭利的自由教育思想 72

三、德可乐利新教育法 77

四、罗素的“爱的教育” 79

第三章 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和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84

第一节 进步主义教育运动 84

一、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产生及形态 84

二、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发展阶段及主要特征 92

三、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人物及思想 97

四、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性质、特征及影响 101

第二节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103

一、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103

二、克伯屈设计教学法 111

第二部分 西方教育现代化反思时期的教育流派(一):要素主义 永恒主义新托马斯主义 118

第四章 新传统派教育思想的产生、发展和特征 119

第一节 新传统派教育的产生 119

一、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在教育界的震动 119

二、新传统派教育应运而生 120

第二节 新传统派教育的发展 123

一、在五六十年代占据统治地位 123

二、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新传统派教育受挫 127

三、70年代末恢复基础运动 129

四、80年代至今新传统派教育思想再次占据统治地位 130

第三节 新传统派教育的特征 131

一、共同的批判对象 131

二、共同的思维特征 132

三、共同的议题 134

第五章 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138

第一节 要素主义教育目的论 138

一、教育目的论的内容 138

二、教育目的论的建立依据及特征 146

第二节 要素主义教育方法论 150

一、智力观 150

二、知识观 156

三、课程观 159

四、教师观 165

第六章 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170

第一节 永恒主义教育目的论 170

一、教育目的论的内容 170

二、教育目的论的建立依据和特征 175

第二节 永恒主义教育方法论 176

一、官能主义智力训练说的重复 176

二、“水恒”的知识观 177

三、名著课程 179

四、对“古代智者”型教师的呼唤 180

第七章 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想 183

第一节 新托马斯主义教育目的论 183

一、教育目的论的内容 183

二、教育目的论的建立依据和特征 187

第二节 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方法论 189

一、联想主义智力训练说的再观 189

二、“绝对”的知识观 190

三、思辨的课程 192

四、教师是上帝的殉教者 192

第三部分 西方教育现代化反思时期的教育流派(二):存在主义 “非学校化” 新马克思主义 195

第八章 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196

第一节 存在主义哲学 196

一、世界是荒诞的 197

二、人的存在是唯一、可靠的实在 198

三、存在与本质 198

第二节 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201

一、对学校教育的否定 202

二、存在主义教育观 205

第九章 激进的非学校化思潮 213

第一节 “非学校化”思潮产生的历史背景——“向贫困开战” 213

一、“向贫困开战”(The War to Poor)的失败 213

二、贬抑学校运动 214

第二节 “非学校化”思想的基本观点 215

一、“非学校化”思想的产生——对向贫困开战的反思 215

二、“非学校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221

三、“非学校化”思想的性质的分析 224

第十章 新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 229

第一节 新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产生 229

一、教育变革的失败 229

二、“自由派教育理论”解释功能的丧失 230

三、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32

第二节 新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及分析 234

一、社会变革的动力——冲突和意识 234

二、社会变革的方向——“美国式的社会主义” 236

三、教育是上层建筑 237

四、教育与社会的对立 238

五、教育变革的方向、基础和动力 240

第四部分 西方现代教育确立时期的流派:终生教育思想 244

第十一章 终生教育思想 245

第一节 终生教育思想的产生 245

一、生存环境的变化对教育的挑战 246

二、对教育的批评及各种教育变革的主张 250

第二节 终生教育思想的内容 252

一、“终生教育”概念的界定 252

二、终生教育的组织原则 254

三、终生教育实践存在的问题 26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