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本体论研究
本体论研究

本体论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俞宣孟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208032424
  • 页数:574 页
图书介绍: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
上一篇:心释人生下一篇:宗教与礼俗论集
《本体论研究》目录

上篇 3

第一章本体论概述 3

一、西方哲学和本体论 3

1.哲学源于热爱智慧 3

目录 3

2.从智慧滑向知识 6

3.本体论在西方哲学中的地位 10

二、关于“本体论”这个译名 14

1.词源学的考察 14

2.几个不同译名的讨论 16

1.哲学史上关于本体论的最早的定义 19

三、定义 19

2.“百科全书”中最新的定义 22

四、基本特征 24

五、划清两条界线 28

1.划清本体论与宇宙论的界线 28

2.划清本体论与哲学基本问题的界线 30

第二章本体论的语言 33

一、“是”是本体论的核心范畴 34

二、前人对“是”在西方哲学中地位的认识 36

1.分析哲学:廓清“是”的意义以清除本体论 36

2.汉学家:明白了“是”是西方特有的哲学概念 41

3.中国学者登堂入室 45

三、本体论范畴“是”的意义 50

1.两种不同的意义 50

2.“是”的逻辑规定性 53

3.“是”与“所是” 55

四、从日常语言到本体论语言 57

五、西方语言的特征与本体论的关系 61

1.印欧语系中的系词词根 61

2.西方表音文字的形式化特征 63

3.从其动名词形式到本体论概念的“是” 67

1.哲学形态比较的意义与方法 73

一、哲学形态的比较是比较哲学的适当视角 73

第三章本体论与中国哲学的道 73

2.对象 76

二、一体与两离 83

1.西方传统哲学的两离性 83

2.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体性 85

3.中西哲学特征的两种不同概括 88

三、哲学的目标、语言与途径 90

1.境界与真理 90

2.名与概念 95

3.形而上学的差异 103

1.黑格尔论中国哲学 111

四、中西哲学的交流 111

2.西方哲学影响下的“中国哲学史” 117

五、本体论的终结 126

1.世界观和方法论 126

2.本体论与科学 128

3.本体论以后的哲学 131

第四章马克思主义对本体论的批判 135

一、问题的提出 135

二、批判黑格尔就是批判本体论 137

三、马克思主义对黑格尔哲学的扬弃 144

1.从青年黑格尔派到马克思主义 145

2.扭转一个颠倒的世界 150

3.吸取合理的内核 153

4.揭穿“哲学语言的秘密” 157

四、《反杜林论》——一个批判本体论的实例 163

五、哲学的革命性变革 171

六、驳所谓“马克思主义本体论” 174

下篇 183

第五章本体论的源起(上) 183

——柏拉图前期理念论的困难 183

一、苏格拉底的智慧 184

1.从亚里士多德的记载谈起 184

2.没有最终结论的对话 186

1.理念论的提出 193

二、柏拉图的知识 193

2.理念的存在方式与理念的特性 199

3.理念的假设性 208

三、前期理念论的困难 215

1.问题的提出 216

2.一个重要的问题:理念间如何结合 217

3.关于理念的种类 220

4.关于事物分有理念的种种困难 225

一、理念的分离和结合 236

1.问题的性质和结构 236

——关于柏拉图理念的结合、分离及通种的理论 236

第六章本体论的源起(下) 236

2.八组讨论的概况 240

3.领略最初的本体论 244

二、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本体论 261

1.柏拉图的新理念论 261

2.本体论的初步形态 269

三、通种论 274

1.问题的缘起 274

2.关于“不是” 277

3.关于“是” 279

4.“完满的‘是’” 281

5.“通种论”大意 284

四、结论 290

第七章亚里士多德与本体论 294

一、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理念论的批判 297

1.问题的取向 297

2.关于理念与事物同名的问题 300

3.“关于理念存在的那些证明方法都是不可 301

信的” 301

4.能被参与的是本体,而不是理念 306

5.理念论不能成为关于事物的原理 308

二、对柏拉图的数的理论的批判 309

1.理念不是数学的数 310

2.数不是万物的原因或原理 315

3.数学对象的“是”的方式 317

三、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宗旨及其对本体论的贡献 322

1.“本原”与哲学方向 323

2.亚里士多德的“本原”观 326

3.“是”和“本体”的多种意义 330

4.逻辑 335

四、结论 338

第八章本体论与基督教神学 342

1.信仰和论证 343

一、神学和本体论的前期磨合 343

2.上帝与Being 346

3.本体论倾向的神学 350

二、本体论的成熟 355

1.亚里士多德哲学的流传 355

2.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 358

3.“是”之分为“本质”和“存在” 362

4.托马斯…阿奎那对本体论的概括 365

第九章本体论和认识论 370

一、近代理性主义认识论的代表——笛卡尔 371

1.寻求第一原理 371

2.所谓“我思故我在” 374

3.笛卡尔的“大事业” 377

二、近代经验主义认识论的代表——休谟 382

1.哲学 383

2.“idea”的历史 387

3.休谟的观念说 390

4.知识 393

5.因果性问题 397

三、结论 399

第十章康德对本体论的批判 402

一、康德所知的本体论 402

1.本体论——“纯粹概念的推论” 402

2.回到柏拉图的理念 405

3.本体论与形而上学 409

二、探索本体论问题的根源 410

1.从人的认识能力谈起 410

2.形而上学是人的自然禀性 414

3.从有条件限制到无条件限制 416

三、对形而上学的批判 419

1.形而上学是不可缺少的 419

2.形而上学中的“先验幻相” 422

四、对本体论证明的批判 425

1.一个完全与经验隔断的领域 425

2.“‘是’显然不是一个实在的宾语” 429

3.离开“存在”并不妨碍设想“是” 430

4.分析命题不提供新知识 432

5.事物的存在应由经验得到证明 434

五、康德批判本体论的启示 436

第十一章本体论最后的辉煌 440

——黑格尔的《逻辑学》 440

一、黑格尔的本体论概述 440

二、逻辑的王国 447

1.事先的思想训练 447

2.黑格尔的逻辑概念 451

3.逻辑学——绝对理念的体系 455

三、建立本体论的根据 459

1.区分哲学思想与日常思想 460

2.跨进超验的领域 463

四、概念的辩证法 467

1.本体论与辩证法 467

2.黑格尔辩证法的灵魂——概念的否定性 470

3.过渡、反思、发展 474

五、本体论的历史命运 478

第十二章萌发中的哲学新形态 483

——作为一个例证的海德格尔哲学 483

一、更新中的西方哲学 483

1.对传统本体论的批判 488

二、挑战第一哲学 488

2.基本本体论的要点是“基本” 492

3.基本本体论和传统本体论差别的分析 499

4.“解析本体论历史的任务” 506

三、追寻天道 511

1.彻底抛弃本体论的提法 511

2.“语言是‘是’自身既澄明又隐蔽着的到来” 517

3.技与道 521

附录 528

论巴门尼德哲学 528

跋 57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