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从法制到法治
从法制到法治

从法制到法治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程燎原著
  • 出 版 社:北京:法律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503628227
  • 页数:319 页
图书介绍:本丛书的立足点既非“西方中心主义”,也非“中国中心主义”,而是以现代法治的普世价值为“中心”的。这一“中心”则通过中西法治发展,特别是其与反法治和非法治的较量中曲折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向展开,并在诸如宪法至上、程序正义、权利本位、依法行政等等普遍公认的法治价值和原则上进行横向的深度开掘。在力图回答中国法治走向这一问题时,我们赞同Matz的“定理”:“所谓结论,就是你懒得继续思考下去的地方。”有时一个所谓权威的结论甚至比老老实实的疑问更为有害。中国法治问题是一个历史课题,也是一个悠久民族的群体性的文化选择课题,除了历史、民族和文化自身的答案以外,任何欲进行书斋作业的“学术定位”的企图都是虚妄的。诚然,这并不妨碍对这一命题进行艰巨而深刻的探险索和论证,问题将随着理论的深入和实践的发展不断激起更多的争论和进一步的思索,并一步一步地向它的目标接近。虽然我们不敢也无力构建“中国法治”理论的宏伟体系,但每一部书都可视为我们对这一问题探寻深思的结晶。它可能是纵向的、横向的,或点或面地记录了古今中外法治的理论和实践,以滴水之光折射汪洋大海,同时也是提供了作者本人对法治之道、对中国法治之路的审视、反思、拷问
上一篇:中国公证实务下一篇:法律诉讼案例
《从法制到法治》目录

目录 1

引言 1

一、开辟一个新的时代:民主法制化 1

(一)从历史深处走来:对共和国法制史的反思 2

(二)历史性转折的开端 17

1.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新模式 18

2.民主与法制:法学界的聚焦点 27

3.预示“法治”的“超级审判” 35

二、在“法治”与“人治”之间 40

(一)对“法治”的初步界定 41

(二)法治优于人治 46

1.法治的政治意义 48

2.法治的经济效用 52

3.法治的稳定功能 53

(三)结合或对立:法治与人治关系的辩证 57

(四)一个初步的蓝图 62

1.高扬法治精神,反对人治思想 62

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64

3.健全法律制度 65

4.造就合格的法律操作者 67

(五)西方法治的价值 69

(六)几点评论 73

1.“概念之争”还是“主张之争” 74

2.时代的使命与时代的局限 75

3.法治论的成功与困顿 76

三、窘迫中的追求:法治的价值与尊严 79

(一)对“法治”的再认识 82

1.法治就是“法律至上” 82

2.法治就是“限制权力”和“保障自由” 84

3.法治就是一种新的社会组织方式 87

1.法治:商品经济的内在需求 92

(二)法治的价值 92

2.法治: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 95

3.法治:现代文明的普遍准则 102

4.“法治权威主义”还是“新权威主义”:一个重要的插曲 103

(三)重构法治之路 105

1.商品经济:走向法治的基点 106

2.政治改革:厉行法治的关键 108

3.法制改革:推进法治的动力 114

4.法律文化革命:步入法治的前提 121

四、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 129

(一)“法治经济”:法学对市场经济的审视 132

(二)“法治经济”的法律框架:公法与私法的划分 146

(三)“法治经济”的价值体系:从“权利本位”到 164

“现代法的精神” 164

五、人权与法治 175

(一)人权概念的认识 178

1.人权的存在形态 179

2.人权与自然权利 182

3.人权悖论 184

4.人权精神 186

(二)人权的道德性 189

(三)人权与马克思主义 195

(四)人权的法律保障 199

(五)还须讨论的问题 202

1.人权与法治 202

2.人权与现代化 203

3.人权与中国文化传统 205

六、宪政与法治 208

(一)对宪法的“中国式”解释 209

(二)宪政之义 217

(三)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 226

(四)宪法权威 235

(五)学理中的失落 241

1.宪法的道德性 242

2.民主与宪政 243

3.宪政与现代化 247

4.宪政与传统资源 250

七、从“法制国家”到“法治国家” 253

(一)三年的追寻:中国法治之路 255

(二)时代强音:“法制国家”的提出 259

(三)法学界的论争:“法制国家”还是“法治国家” 263

(四)跨世纪的宣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69

八、中国法治的基本理念 280

(一)法治的精义 282

(二)法治的要素和法治国家的标志、模式 285

1.法治的要素 286

2.法治国家的标志 288

3.法治模式 291

(三)法治的工具性和目的性 294

(四)法律信仰与法治 300

(五)中国法治化的道路 306

1.移植论与本土化 307

2.政府主导和社会推进 313

后记 31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