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法藏
法藏

法藏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方立天著
  • 出 版 社: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年份:1991
  • ISBN:957191309X
  • 页数:285 页
图书介绍:
《法藏》目录
标签:

第一章 法藏的生平与其创宗活动 1

第一节 身世、投师与披剃 2

第二节 创宗的理论活动 5

一、译经 6

二、著述 10

第三节 创宗的实际活动 13

一、讲学 13

二、弘法 15

三、培养弟子 17

四、建立华严寺 17

五、创宗的特色 18

第二章 法藏创宗的社会背景和学说渊源 21

第一节 创宗的社会背景 22

一、统一的政治局面 22

二、武则天的大力扶持 24

三、雄厚的寺院经济 28

四、佛教自主性的提高 30

第二节 创宗的学说渊源 32

一、《华严经》--法藏立教的宗经 33

二、地论学--法藏学说的直接来源 37

三、攝论学、《大乘起信论》等--法藏的重要学说渊源 40

四、天台宗、唯识宗--法藏判教思想的重要来源 41

第三章 佛教义理史观--判教论 45

第一节 先前的判教诸说 46

第二节 五教 52

一、小乘教 53

二、始教 54

三、终教 56

四、顿教 57

五、圆教 58

六、三时 59

一、我法俱有宗 61

第三节 十宗 61

二、法有我无宗 62

三、法无去来宗 63

四、现通假实宗 63

五、俗妄真实宗 64

六、诸法但名宗 64

七、一切皆空宗 64

十、圆明具德宗 65

九、相想俱绝宗 65

八、真德不空宗 65

第四节 同、别二教与本、末二教 67

一、同、别二教 67

二、本、末二教 70

第五节 略评 71

一、法藏判教的暂学意义 71

二、法藏判教的贡献与缺陷 72

一、法界 77

第四章 法藏的宇宙生成论--法界缘起论的原由 77

第一节 法界缘起论的提出 77

二、缘起 81

三、法界缘起论的提出 83

第二节 法界缘起的原由之一--三性同異 88

一、三性 88

二、三性同異 91

三、与唯识学派三性说的区别 98

四、三性同異说的哲学意义 99

第三节 法界缘起的原由之二--因六义 100

一、种子六义 100

二、因斗六义 101

三、因斗六我的融攝 107

四、因斗六义说的哲学意义 108

第四节 法界缘起的原由之三--缘起十义 110

第一节 法界缘起的中心内容之一--六相圆融 117

一、六相说的提出 117

第五章 法藏的宇宙圆融论--法界缘起论的内容 117

二、六相的含义 120

三、六相圆融说的哲学意义 127

四、六相圆融说与一般系统论 130

五、六相圆融说的宗教意义 132

第二节 法界缘起的中心内容之二--十玄无礙 133

一、十玄说的提出 133

二、古十玄与新十玄 136

三、十玄的含义 139

四、十玄无礙说的哲学意义 151

五、十玄无礙与宇宙全息统一论 154

六、十玄无礙说的宗教意义 155

第六章 法藏的宇宙本体论--法界缘起论的本质 157

第一节 心造萬法说 157

一、一心的两种含义 157

二、心塵和合,生起幻相 159

三、三界所有法,唯是一心造 160

第二节 性起与缘起、性起与性具 163

一、性起与缘起 164

二、性起与性具 169

第三节 法界缘起论的哲学思维特色 171

一、整体思维 172

二、相待思维 172

三、体用思维 173

四、圆融思维 174

第七章 法藏的人生理想论--行果论 177

第一节 成就人生理想的根据--佛性论 177

一、五教种性(姓)的差别与融通 177

二、法藏佛性说的内涵与特点 180

第二节 实现人生理想的途径--行位论 183

一、修行的阶段 184

二、修行的时间 186

三、修行的所依身 188

四、断惑的次第 189

第三节 人生最高理想境界--佛身佛土论 190

一、佛身论 190

二、佛土论 193

第八章 法藏的认识论--法界观、唯识观和还源观 197

第一节 法界观 197

一、真空观 199

二、理事无礙观 202

三、周遍含容观 209

第二节 十重唯识观 212

一、十重唯识观的内容 213

二、十重唯识观民五重唯识观的比较 216

第三节 妄尽还源观 219

一、显一体、起二用、示三遍 220

二、行四德、入五止 222

三、起六观 223

二、法蒇观法的途径和目的 226

一、法藏观法的内在逻辑联系 226

第四节 法藏观法的认识意义 226

三、法藏观法的思维特征 228

第九章 法藏的思想影响和历史地位 231

第一节 法藏在佛教史的作用和影响 231

一、创立华严宗 232

二、失去华严学的发展、变化 232

三、华严宗与天台、唯识、禅诸宗的交涉 238

四、法藏与朝鲜、日本的华严宗 243

一、对唐代儒学的冲击 244

第二节 法藏对哲学史的冲击和影响 244

二、对宋代理学的影响 245

第三节 法藏的历史地位 249

一、法藏在佛教史上的地位 249

二、法碱性在哲学史上的地位 251

年表 255

参考书目 275

索引 27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