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一阳来复
一阳来复

一阳来复PDF电子书下载

社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杜维明著;陈引驰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53211404X
  • 页数:441 页
图书介绍:本书核心是中国传统心性之学的历史命运, 以先秦儒家、宋明理学为重点的儒家思想.
《一阳来复》目录
标签:

一 儒学第三期发展的设想 1

二 文明对话 8

三 文化中国 10

四 我是比较传统的 12

五 处理阴暗面和调动潜力 13

六 遥远的回响 15

七 对西方文化挑战的回应 16

八 三个命题 17

九 不同的空间 20

一○ 边缘与中心 23

一一 象征世界 26

一二 轴心文化的多样与共通 27

一三 轴心时代与现代思想之多元 29

一四 现代文明的整合性与分裂性 31

一五 儒家伦理的当代意义 32

一六 儒家的人文资源 34

一七 儒学在美国的前景 39

一八 伦理的创造性综合 41

一九 儒家伦理和东方企业精神有关吗 42

二○ 东亚资本主义类型的伦理特点 44

二一 多变与断裂感 49

二二 危机意识与实效立场 51

二三 现代知识分子的政治认同 52

二四 知识分子的政治关切 53

二五 西化论是主流 55

二六 西方价值成为我们的传统 57

二七 马克思主义何以能进入中国 58

二八 西化论的民族意识 59

二九 列文森论儒教中国的现代命运 60

三○ 儒家传统的现代没落 62

三一 儒学象征体系 63

三二 思想史图象 68

三三 “置之死地而后生” 69

三四 多元背景下的反思 70

三五 强人政策及其反用 72

三六 “封建主义”罪责何在 73

三七 五四精神 74

三八 反思与继承 76

三九 五四知识分子的新旧矛盾 78

四○ 见证者 80

四一 自我认同的破裂 82

四二 现代知识分子症候 83

四三 在学术文化上建立自我 85

四四 传统知识之士的文化认同 88

四五 海外知识分子的文化两极 90

四六 “两栖文化” 95

四七 三种“中国人” 96

四八 华人知识分子 98

四九 当今中国五大思想潮流 102

五○ “五四”以来的四个问题 106

五一 “儒教国家” 109

五二 儒教中国与儒家传统之分疏 110

五三 从圣到王 113

五四 儒家思想的两条路线 114

五五 “独尊儒术” 115

五六 庸俗化的可能 117

五七 政治化的负面 117

五八 抗议精神 120

五九 以德抗位 121

六○ 王阳明 122

六一 批判精神 124

六二 学习做人 126

六三 内在逻辑 127

六四 最低要求与最高体现 131

六五 心性之学:哲学与宗教之间 135

六六 修身的两种哲学基点 136

六七 一气贯穿 139

六八 儒教机制之基础 139

六九 新人文主义 140

七○ 哲学的人学 141

七一 一个悖论 142

七二 人物品题 144

七三 中庸人格 149

七四 体道者与乡愿 151

七五 内在经验与尚友古人 154

七六 立命 156

七七 仁与人间相关性 158

七八 兴于诗立于礼 161

七九 乐 163

八○ 作为人性化过程的礼 164

八一 礼的他人性与内在性 166

八二 恕 169

八三 孝的观念 170

八四 时 171

八五 以活生生的人为基础 173

八六 体知 175

八七 道德与知识二分的障碍 176

八八 德性之知与闻见之知 178

八九 儒家的经验知识观 179

九○ 认识自我就是完善自我 181

九一 掘井及泉的功夫 182

九二 心的培养与扩充 184

九三 与宇宙一体和内在转化 187

九四 儒学与美学 189

九五 自我 192

九六 相互依存 194

九七 道德与才能 195

九八 夫妻观 197

九九 父子关系 201

一○○ 传统价值观念与民主 206

一○一 儒家传统与西方个人观念 214

一○二 与科学并非互不相容 216

一○三 具体而普遍的证验 218

一○四 超越而内在 220

一○五 “存亡继绝” 221

一○六 仁学的定位 222

一○七 道德理性 224

一○八 孔子的文化关切 227

一○九仁学的入世精神 230

一一○ 孔子的宗教情操 234

一一一成人 237

一一二 文化传承者 244

一一三 颜回的人性光辉 247

一一四 仁与礼 248

一一五 仁 249

一一六 创造性紧张 252

一一七 学 257

一一八 孟子的文化自命 259

一一九 孟子的历史意识 260

一二○ 心 262

一二一 恒心 264

一二二 匹夫不可夺志 266

一二三 “存心”与“深造自得” 268

一二四 善、信、美、大、圣、神 271

一二五 民主观念 273

一二六 为士的社会功能作辩解 274

一二七 站在“大家”这边的劳心者 277

一二八 《中庸》的人性实践观念 279

一二九 从孟子到韩愈 282

一三○ 古代儒学鸟瞰 284

一三一 牟宗三梳理宋明理学 286

一三二 儒学的开放性 290

一三三 宋明儒学基本评价 292

一三四 张载论人性的本体论地位 293

一三五 朱熹的创发性 296

一三六 创造性与传统性 297

一三七 朱子解诗 299

一三八 钱穆论朱子“心学” 300

一三九 “胸中原是圣人”与自我实现 302

一四○ 知行合一 305

一四一 格物 309

一四二 良知 311

一四三 颜元的真实形象 313

一四四 实学 314

一四五 践礼的含意 316

一四六 自省 317

一四七“转世” 319

一四八 朱熹颜元人性辨 322

一四九 颜元与王阳明 326

一五○ 何心隐 327

一五一 天理与人欲 329

一五二 实学的含意 332

一五三 现代新儒家三代 334

一五四 孤往探真的熊十力 336

一五五 熊十力的自我形象 340

一五六 熊十力本体论之渊源 342

一五七 熊十力本体论建构之指向 345

一五八 为往圣继绝学 346

一五九 哲学家的风骨 351

一六○ 两种精神传统 353

一六一 文化保守主义 354

一六二 反省的证道者 357

一六三 以道德实践对治共识破产 359

一六四 德伏扎克的抉择 361

一六五 西方文化的特点 362

一六六 民主的渊源 367

一六七 西方宗教、哲学分疏 373

一六八 哲学宗教一体 374

一六九 宗教性哲学 375

一七○ 心性之学的西化格义 377

一七一 内在参与者 379

一七二 地上的天国才是真实永恒的 380

一七三 存在主义的实践性 382

一七四 自我心理学与儒家人格发展 383

一七五 社会学行动论与儒学 386

一七六 东亚思想中的道德发展观念 388

一七七 东亚之道的特征 390

一七八 中国文化的多元性 391

一七九 中国哲学的基调 393

一八○ 存在的连续性 395

一八一 中国宇宙论的基本特点 397

一八二 气 399

一八三 石头的精神性 401

一八四 唯我独尊意识的形成 402

一八五 政治结构控御文化结构 403

一八六 传统文化的控制系统 404

一八七 谁更受“传统包袱”的迫压 405

一八八 人也是历史的文化的精神实体 408

一八九 听的艺术 409

一九○ 听觉功夫 412

一九一 沉默 413

一九二 权威 415

一九三 多元的解释 416

一九四 训诂与思想 418

一九五 时序倒置 419

一九六 “学术为天下公器” 420

一九七 诠释学的创造 421

一九八 两种类型的创造 422

一九九 传承三层次 423

二○○ 传播文化不一定靠文字 425

二○一“三戒” 428

二○二 孔子论管仲 431

二○三 熊十力与胡适 432

二○四 熊十力论西学引入 435

二○五 《燕山夜话》 43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