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诗律详解
诗律详解

诗律详解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林克胜著
  • 出 版 社:北京:商务印书馆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100066976
  • 页数:350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专门讲解古体诗格律的有关知识,按体式分章讲解古体诗的格律规律,讲解详尽、清晰。
《诗律详解》目录
标签:详解

《诗词格律详解》总叙 1

《诗律详解》凡例 11

第一章 古体诗 1

第一节 四言诗 3

一、《诗经》以四言诗为主体 3

二、四言诗的节奏 4

三、四言诗的谐韵 6

四、四言诗语句的重叠反复 7

五、四言诗的延续 9

第二节 骚体诗 10

一、骚体诗中的虚词 11

二、《离骚》诗句的“一字领” 14

三、骚体诗句的“三三结构”及七言因素 16

第三节 五言古诗 18

一、五古的萌生形态 18

二、五古的定型 19

三、五古的基本特征 22

四、唐代的五言“古风” 24

第四节 七言古诗 27

一、七古的萌生与演化 27

二、七古的“柏梁体” 30

三、唐代的七言古风 33

四、七古的基本特征 37

第五节 杂言古诗 38

一、杂言诗缘起 38

二、汉魏文人的杂言古诗 41

三、唐代的杂言古风 42

(一)七言为主,杂以三言者 43

(二)七言与五言相辅者 44

(三)七言为主,杂以杂言者 46

(四)多种句型难分主次者 50

(五)散文化句式入诗者 51

第二章 五律 55

第一节 五绝 57

一、五绝第一格 59

二、五绝第二格 63

三、五绝第三格 65

四、五绝第四格 67

五、仄韵五绝 68

六、五言律绝与五言古绝的区分 71

(一)平韵五言古绝 71

(二)仄韵五言古绝 72

(三)半律半古五绝 73

(四)五绝中的古体与律体区别要点 74

第二节 五律 74

一、五律第一格 75

二、五律第二格 77

三、五律第三格 79

四、五律第四格 80

五、古风式五律 82

六、近似五律的五言古风 85

七、五言六句小律 87

八、五言排律 88

第三章 七律 94

第一节 七绝 94

一、七言律句的基本句型 94

二、七绝第一格 96

三、七绝第二格 98

四、七绝第三格 100

五、七绝第四格 102

六、七言古绝与七言律绝的区分 107

(一)平韵古风式七言律绝 108

(二)平韵七言古绝 109

(三)仄韵七言律绝 110

(四)仄韵七言古绝 110

第二节 七律 111

一、七律第一格 112

二、七律第二格 114

三、七律第三格 116

四、七律第四格 120

五、古风式七律 122

六、七言六句小律 126

七、七言排律 127

第四章 五七言律的变格 131

第一节 五七言律的常规变格 131

一、关于“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131

二、常规变格的概念 133

(一)常规变格诗例详析 133

(二)常规变格中的“对应技巧” 135

(三)常规变格的句式形态 137

三、常规变格句例说解 138

(一)平仄脚句式例析 138

(二)仄仄脚句式例析 141

(三)平平脚句式例析 144

(四)仄平脚句式例析 147

(五)“常规变格”要点总结 150

第二节 孤平拗救 151

一、孤平大忌的原因 151

二、孤平的“本句自救” 153

(一)五言句“孤平自救” 154

(二)七言句“孤平自救” 154

三、孤平拗救句的句尾变化 155

(一)五言孤平拗救句的句尾变化 156

(二)七言孤平拗救句的句尾变化 156

第三节 律诗的古风式句尾 158

一、五律的古风式句尾 158

(一)五律古风式句尾的四种形态 158

(二)五律句尾“仄平仄”与“仄平平”搭配 159

(三)五律句尾“仄平仄”与“平仄平”搭配 162

(四)五言句尾“仄仄仄”与“平平平”搭配 163

(五)五言句尾“仄平仄”的单独使用 164

二、七律的古风式句尾 165

(一)七律句尾“仄平仄”与“平仄平”搭配 165

(二)七律句尾“仄平仄”与“孤平拗救”搭配 166

(三)七律句尾“仄平仄”与“仄平平”搭配 167

(四)七律句尾“仄仄仄”与“仄平平”搭配 169

(五)七律“平平平”句尾的特殊变格 170

(六)七律句尾变格小结 171

第四节 “二四六”变格与拗救 172

一、五律中“二四”变格的拗救 173

二、七律中“二四六”变格拗救 175

三、律诗变格与拗救总结 176

四、律诗变格的辩证 180

第五章 六律 185

第一节 六绝与六律 185

一、六言律句的基础句式 185

二、六绝正体 187

(一)六绝第一格 188

(二)六绝第二格 190

(三)六绝第三格 192

三、古风式六绝 193

(一)拗粘六绝 194

(二)拗对六绝 195

(三)拗对兼拗粘六绝 195

四、六律 197

第二节 六律的形成与演化 199

一、六律定格的启示 199

二、六言古诗是四言诗的衍生 200

三、六言古体向律体转化 202

第三节 六律的变格 203

一、六律不忌“孤平” 204

二、六律的“一三五不论” 205

(一)“仄脚”句式彻底“一三五不论” 206

(二)“平脚”句式第5字不变 207

第四节 六律与七律的亲缘关系 210

一、六绝增补法验证 210

二、七绝“减缩法”验证 213

三、六律格式为七律格式浓缩的结论 213

第五节 六律的对偶 215

(一)通篇全用对偶者居多 215

(二)单有一联对偶者居少 216

(三)六律多用对偶的原因 218

第六章 诗律综述 220

第一节 律诗的用韵 220

一、押韵的基本概念 220

二、四声平仄与诗律 222

(一)四声学说的来历 222

(二)从发展变化中认识语音 225

(三)四声的区分及运用 227

三、关于韵部和韵书 230

四、律诗押韵的规定及变通 234

(一)本韵 234

(二)出韵 234

(三)宽韵、窄韵、险韵 235

(四)借韵、邻韵与通押 236

(五)进退格 238

(六)辘轳格 239

(七)限韵 239

(八)和韵、次韵、步韵与和诗 240

(九)叠韵 241

五、关于“上尾” 241

六、声韵的辨识 245

七、改用新韵写新诗是大势所趋 248

第二节 律诗的平仄粘对 250

一、“粘对”的基本概念 250

二、“失粘”与“失对” 253

(一)失对例析 253

(二)失粘例析 254

第三节 律诗的节奏 259

一、五律的节奏 259

二、七律的节奏 261

三、六律的节奏 263

第四节 律诗的文字对偶 264

一、对偶的概念 264

二、对偶的宽与严 266

(一)严对 267

(二)邻对 268

(三)宽对 269

(四)半对 270

三、对偶中名词分类与应用 271

四、对偶中敏感词类的运用 275

五、五律和七律的对偶规则 281

(一)对偶多用中间两联的原因 281

(二)五律和七律对偶变例 283

(三)五绝和七绝的对偶 286

(四)排律的对偶 291

六、对偶的特殊技巧和避忌 292

(一)扇面对(隔句对) 292

(二)流水对 293

(三)借对 294

(四)自对 296

(五)错综对 297

(六)同字与“顶针格” 298

(七)合掌 300

(八)雷同 301

第五节 律诗的句法 302

一、五律的句法 305

(一)单句 305

(二)复句 310

(三)递系句 314

(四)兼语式 314

(五)包孕句 315

二、七律的句法 316

(一)七言句“头节”的语法地位 317

(二)五言“添头”变七言的句法变化 321

(三)五言名篇佳句“添头”变七言的试验 324

三、六律的句法 327

(一)六律句法五特征 327

(二)六律的单句 328

(三)六律的复句 330

附录一:《笠翁对韵》 333

附录二:《诗律详解》主要参阅书目 349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