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循环农业主体行为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循环农业主体行为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循环农业主体行为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诗波,李崇光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109149175
  • 页数:342 页
图书介绍:本书通过对湖北省几个地区的问卷调查、访谈和座谈,取得大量第一手资料,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形成了本文的基本内容和观点。重点对循环农业发展的理论支撑体系、各主体参与循环农业的作用机理、行为及影响因素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
《循环农业主体行为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目录

中文摘要 1

第一章 导论 4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4

二、基本概念与内涵的界定 6

(一)循环经济 6

(二)循环农业 7

三、循环农业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10

(一)国内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10

(二)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17

四、研究内容与假设 20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20

(二)研究假设 21

五、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2

(一)主要研究方法 22

(二)研究技术路线 25

六、调查地点选择及相关情况说明 25

(一)调查地点选择 25

(二)调查问卷和数据说明 28

(三)调查地区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33

第二章 循环农业主体行为的理论分析框架 38

一、循环农业的理论基础及理论分析工具 38

(一)循环农业的理论基础 38

(二)循环农业的理论分析工具 43

二、循环农业发展中的主体界定与职责分析 49

(一)循环农业研究主体的界定 49

(二)循环农业各主体的职责分析 50

三、循环农业主体的角色定位与相互协同 56

(一)循环农业主体的角色定位 56

(二)循环农业各主体间的协同 59

第三章 循环农业发展中的农户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61

一、循环农业发展中农户行为的作用机理分析 62

(一)农户参与循环农业的制约机理分析 62

(二)农户参与循环农业的激励机理分析 64

二、受访农户基本特征及其对循环农业发展的影响 65

(一)受访农户家庭基本情况 66

(二)受访农户家庭经济状况 71

(三)受访农户类型划分 81

三、农户参与循环农业的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83

(一)农户对发展循环农业的认知及态度 83

(二)农户的环保意识与相关行为分析 88

(三)农户日常生产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92

(四)农户对新品种、新技术的采用行为 102

四、循环农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及现状评价 107

(一)循环农业发展软环境现状及农户评价 107

(二)循环农业发展硬环境现状及农户评价 109

五、循环农业产出效益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 115

(一)结构方程模型及假设 115

(二)模型指标和数据说明 116

(三)信度及效度检验 118

(四)模型拟合与假设验证 125

(五)结论 130

六、农户参与循环农业项目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 131

(一)Logistic回归模型 131

(二)研究样本和指标的选择 132

(三)结果分析 134

(四)结论与讨论 137

七、本章小结 138

第四章 循环农业发展中的企业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40

一、企业参与循环农业的理论基础及作用机理分析 140

(一)企业参与循环农业的理论基础 140

(二)企业参与循环农业的作用机理分析 144

二、企业参与循环农业的行为分析 152

(一)为更好实施内部管理,推行农业标准化 152

(二)为提高企业竞争力,开展循环农业技术创新 153

(三)为减少污染,进行清洁生产 155

(四)基于利润最大化目标,企业对环境管理采取不同应对策略 155

三、企业参与循环农业的模式分析 157

(一)企业内部循环经济模式 159

(二)订单农业模式 161

(三)涉农企业间的循环利用模式 167

(四)“涉农企业—政府/科研机构”模式 171

四、企业参与循环农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173

(一)企业参与循环农业的激励因素分析 173

(二)企业参与循环农业的制约因素分析 183

五、本章小结 187

第五章 循环农业发展中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89

一、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参与循环农业的情况介绍及模式分析 190

(一)调查地点及方法 190

(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参与循环农业的模式分析 191

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参与循环农业的作用分析 193

(一)小农进入市场和提高自身地位的需求 193

(二)降低市场风险和提升组织效益的需求 195

(三)取得循环农业规模化效益的内在需求 198

(四)农户建立需求表达渠道的诉求 202

三、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在循环农业中的行为分析 205

(一)由“逐利”而衍生“示范带动效应” 205

(二)为适应“市场需求”而拓展“服务功能” 207

(三)通过“联结农户和企业”来构建“平衡的市场主体” 209

(四)通过“上联下引”延伸循环农业产业链 210

(五)通过“外部经济内部化”节约交易成本 211

四、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参与循环农业的制约因素分析 212

(一)循环农业发展的激励机制不足 212

(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治理结构不合理 214

(三)运转资金缺乏,自我发展能力不足 215

(四)循环农业技术支撑与供给不足 217

(五)循环农业从业人员素质偏低 218

五、本章小结 219

第六章 循环农业发展中的政府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21

一、政府参与循环农业发展的必要性与作用机理分析 222

(一)石化农业生产模式对环境造成“负外部性”需求政府干预 222

(二)循环农业的“正外部性”要求政府建立激励和约束制度 223

(三)循环农业“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要求政府加强投资 223

(四)循环农业初始投资的易沉淀性要求政府提供补偿 224

(五)循环农业的“规模经济原则”需要政府的介入 225

二、政府推动循环农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226

(一)政府引导循环农业发展的实践行为 226

(二)农户对政府行为的评价 238

三、循环农业发展中政府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245

(一)经济因素 246

(二)人文因素 246

(三)地理因素 247

(四)上级组织 247

(五)基层干部素质与基层政府决策能力 248

四、政府在循环农业发展中的缺陷与不足 250

(一)循环农业法律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250

(二)循环农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250

(三)循环农业财政资金投入不足与结构不合理并存 251

(四)循环农业技术支撑体系尚未建立 252

(五)循环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监管机制不够健全 252

五、一个实证案例:中国双孢蘑菇之乡——武汉市新洲区徐古镇 253

(一)政府在培植食用菌产业方面的具体举措 254

(二)结论与启示 258

六、本章小结 258

第七章 循环农业发展中各行为主体间相互关系分析 261

一、农户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分析 261

二、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分析 263

(一)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博弈关系分析——以企业治污为例 263

(二)政府对企业实施监管措施的基本原则 267

(三)政府影响企业参与循环经济活动的政策手段 268

三、农户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分析 272

(一)农户与政府之间的博弈关系分析——以“禁烧秸秆”为例 272

(二)政府引导和农户自我发展 276

四、循环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外生性决定因素的计量研究——基于农户与企业、合作组织、政府之间相关性的分析 276

(一)情况介绍与数据说明 277

(二)模型构建 279

(三)变量与指标选择 280

(四)模型测算与检验 282

(五)研究结果分析 285

(六)基本结论 288

五、本章小结 289

第八章 推动循环农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290

一、加强循环农业主体的培育 290

二、健全和完善循环农业法律制度体系 295

三、建立多元化的循环农业投入体系 296

四、强化循环农业产品市场服务体系建设 297

五、建立严格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补偿机制 299

六、构建循环农业技术支撑体系 300

附件Ⅰ 农户调查问卷 302

附件Ⅱ 村级调查问卷 322

主要参考文献 33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