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出罪机制保障论
出罪机制保障论

出罪机制保障论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储陈城著
  • 出 版 社:北京:法律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19724948
  • 页数:362 页
图书介绍:内容简介:本书以出罪机制保障为研究主题,从适用现状分析出发,进而剖析出该制度的司法适用困境,并在书中提出了作者的若干改进建议。总体来看,本书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书中用语规范,结构较为合理,逻辑较为严密。
《出罪机制保障论》目录
标签:机制 保障

绪论 1

第一章 出罪机制适用的现状分析 13

一、我国人民法院判决无罪的案件的特征 14

(一)我国人民法院判决无罪的案件极少,且逐年降低 14

(二)自诉和公诉案件中宣告无罪的差别 16

(三)免予刑事处罚的数量稳步上升 17

二、无罪判决率低的根本原因、形成和危害 19

(一)根本原因 19

(二)形成因素 20

(三)潜在危害 23

三、无罪判决出罪的数据分析 26

(一)无罪判决的分布概况 27

(二)无罪判决的成因分析 29

第二章 我国刑法出罪机制的类型分析 34

一、我国刑法典中出罪机制的梳理 34

(一)出罪机制的定义 34

(二)刑法规范中出罪机制相关表述的梳理 39

二、三阶层犯罪体系中出罪机制的表达 49

第三章 通过法益保护原则克制入罪 56

一、脱离法益保护原则的活性化刑事立法 56

二、刑事立法脱离法益保护原则的基本样态 60

(一)刑法积极的一般预防化 61

(二)法益保护的早期化/法益的抽象化 63

(三)刑事立法象征化 65

三、用法益保护原则界定刑法立法的体系性要素 68

(一)法益保护原则中法益概念的限定 68

(二)法益范围的反面类型化 70

(三)法益的宪法关联 75

(四)钳制法益保护原则的原则——比例原则 78

四、结语 81

第四章 罪刑法定原则出罪的三重现状和构造 82

一、三重现象:我国刑法罪刑法定原则所导致的实践问题 83

(一)罪刑法定原则的适用模式不清晰 83

(二)罪刑法定原则下的同案异判 84

(三)超法规的阻却事由、罪刑法定原则和“但书” 85

二、我国罪刑法定原则司法出罪功能不畅的根本症结:积极的罪刑法定 86

三、症结之克服与三重构造之提出:罪刑法定原则出罪功能的个案实现 93

(一)杜绝入罪裁判中引述“罪刑法定原则” 97

(二)强调“罪刑法定原则”与“同案同判”的内在联系 101

(三)通过“但书”确保消极罪刑法定原则的功能实现 107

四、结语 111

第五章 “但书”出罪适用的基础和规范 112

一、“但书”适用出罪判决的三个基本问题 112

二、“但书”作为法院判决出罪依据的法理基础 118

三、“但书”出罪的覆盖维度 124

四、“但书”出罪的模式选择 131

(一)构成要件不该当之等同和叠加模式 131

(二)出罪实质解释模式 133

(三)超法规的违法阻却事由转化模式 134

(四)超法规的责任阻却事由转化模式 136

五、结语 138

第六章 意外事件出罪的适用困境和界定 140

一、规范解析:《刑法》第16条的立法本意 141

二、问题的提出:以具体案例为切入 144

三、意外事件理论上的判断标准及其“瓶颈” 154

(一)传统的“不能预见”标准 154

(二)因果关系判断标准 157

四、意外事件判断的层次和机理 162

(一)意外事件中的因果关系判断 164

(二)以过失为基础的主观过错判断 169

第七章 正当防卫出罪回归公众认同的解释途径 177

一、问题的提出:脱离公众认同的正当防卫 178

二、问题的分析:正当防卫裁判脱离公众认同的解释轨迹 183

(一)司法过度追求防卫意志的唯一性 183

(二)利己型正当防卫和利他型正当防卫等同对待 186

(三)司法过度强调防卫过当的结果衡量 188

三、回归公众认同的解释路径 192

(一)防卫人主观混合意思形态及处置 192

(二)利他型正当防卫条件的宽缓化——基于对危险的判断 199

(三)防卫过当的手段和后果独立双重过当之提倡 201

第八章 防卫挑拨之正当防卫权丧失与限制 209

一、问题的提出:防卫挑拨是否一律丧失正当防卫权 209

二、意图式的挑拨防卫与可非难但非意图式的挑拨防卫 212

(一)意图式防卫挑拨 213

(二)可非难但非意图式的防卫挑拨 214

三、防卫挑拨之防卫权丧失与限制的理据 215

(一)意图式防卫挑拨的防卫权丧失的根据 215

(二)可非难但非意图式的防卫挑拨防卫权限制的理由 219

四、小结 222

第九章 紧急避险出罪适用的失范和规范 224

一、紧急避险的司法现状及问题的提出 225

(一)紧急避险的司法现状 225

(二)紧急避险适用的基本问题 227

二、紧急避险的判断应脱离交通责任认定书 230

三、自招危险的紧急避险出罪的空间 234

(一)紧急避险的性质 234

(二)自招危险的紧急避险 237

四、阻却违法和阻却责任为基础判断“不得已而为之” 242

第十章 不完全状态之责任能力的罪责分析 246

一、问题:我国原因自由行为理论在司法适用上的难题 248

(一)与刑事责任能力规范相关的问题 248

(二)与原因自由行为条款有关的难题 250

二、详解:我国原因自由行为理论司法适用争议的规范性原因 251

(一)刑事责任能力规范的局限和模糊 251

(二)《刑法》第18条第4款的漏洞导致原因自由行为司法适用的疑难 257

三、破解:我国原因自由行为立法规范的补足 261

第十一章 刑事司法精神鉴定规则的体系性缺陷及其修复 270

一、司法精神鉴定的适用现状和问题 270

(一)恣意拒绝被告人的精神司法鉴定申请 272

(二)区别性对待当事人的重新鉴定申请 273

(三)排斥选择无责任能力的鉴定意见 275

二、被告人无法启动司法精神鉴定的原因和应然规则 277

三、申请重新鉴定的原理和规范 283

四、司法精神鉴定意见的采纳规范 288

五、结语 292

第十二章 同一性视域下教唆犯的罪与非罪 293

一、问题的提出 293

二、一致性的判断和修正的教唆 296

三、加重的教唆和减轻的教唆 303

四、结语 313

第十三章 中立帮助行为出罪的理论路径 314

一、Winny案的案情及理论问题 314

(一)价值中立的行为构成帮助犯的争议 316

(二)针对不特定者该当于帮助犯的递进难题 318

二、Winny案的审判流程和解析 319

三、限制网络平台帮助行为处罚的前提一:中立行为理论的慎用 324

四、限制网络平台帮助行为处罚的前提二:针对不特定者可能成立帮助犯 329

五、限制针对不特定主体成立帮助犯的可能路径 334

六、结语 340

参考文献 34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