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文地球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那曲县幅  H46COO1002  比例尺1:250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那曲县幅  H46COO1002  比例尺1:250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那曲县幅 H46COO1002 比例尺1:250000PDF电子书下载

天文地球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尼玛次仁,谢尧武,沙昭礼等著
  • 出 版 社: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7562534518
  • 页数:223 页
图书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那曲县幅 H46COO1002 比例尺1:250000》目录

第一章 绪言 1

第一节 目的与任务 1

第二节 自然经济地理状况 2

第三节 地质矿产研究程度 2

一、地质矿产研究史 2

二、前人工作中取得的主要地质成果及存在的问题 2

第四节 主要实物工作量及报告编写 6

一、完成实物工作量 6

二、报告编写 7

第二章 地层 8

第一节 概述 8

第二节 前寒武纪构造地层 10

一、剖面描述 10

二、原岩建造及层序 11

三、时代探讨 13

第三节 古生代构造地层 13

一、剖面描述 13

二、原岩建造及层序 14

三、时代讨论 14

第四节 石炭纪岩石地层 15

一、剖面描述 15

二、地层单元特征 15

三、时代探讨 16

第五节 二叠纪岩石地层 16

一、剖面描述 17

二、岩石地层单元特征 17

三、区域对比及时代探讨 17

第六节 三叠纪岩石地层 18

一、剖面描述 18

二、岩石地层单元特征 20

三、时代探讨 20

第七节 侏罗纪岩石地层 21

一、剖面描述 21

二、地层单元特征 25

三、年代地层讨论 28

第八节 侏罗纪构造地层 29

一、剖面描述 29

二、构造地层单元特征 30

三、时代探讨 32

第九节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岩石地层 33

一、剖面描述 33

二、地层单元特征 34

三、时代探讨 35

第十节 白垩纪岩石地层 35

一、剖面描述 35

二、地层单元特征 37

三、时代探讨及区域对比 38

第十一节 古近系 38

一、剖面描述 38

二、地层单元特征及年代地层讨论 40

第十二节 新近系 40

一、剖面描述 40

二、地层单元特征及年代地层讨论 40

第十三节 第四系 41

一、第四纪地层主要剖面描述 41

二、地层划分及成因类型 42

第十四节 沉积盆地分析 44

一、沉积盆地分类 44

二、盆地各论 44

三、沉积盆地演化 54

第三章 岩浆岩 56

第一节 火山岩 56

一、古生界火山岩 56

二、晚石炭世火山岩 64

三、中三叠世火山岩 65

四、侏罗纪火山岩 68

五、晚白垩世火山岩 71

第二节 基性、超基性岩 73

一、余拉山蛇绿岩 73

二、夺列蛇绿岩 80

三、基性岩 82

第三节 中酸性侵入岩 84

一、聂荣-郭曲乡构造岩浆岩带 84

二、桑雄-麦地卡构造岩浆岩带 95

第四节 脉岩 116

一、基性脉岩 116

二、中性脉岩 117

三、酸性脉岩 118

第五节 岩浆岩小结 122

一、岩石特征对比 122

二、岩浆活动时空分布特点及演化趋势 123

三、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 124

第四章 变质岩及变质作用 125

第一节 概述 125

一、变质地质单元的划分 125

二、变质作用类型的划分 127

三、变质带、变质相、变质相系的划分 128

四、变质期的划分 128

第二节 区域变质作用及其岩石 128

一、扎仁-尼玛-郭曲变质岩带 128

二、余拉山-下秋卡变质岩带 150

三、桑雄-麦地卡变质岩带 152

第三节 接触变质作用及其岩石 155

一、热接触变质作用及其岩石 155

二、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及其岩石 157

第四节 动力变质作用及其岩石 157

一、脆性动力变质作用及其岩石 158

二、韧性动力变质作用及其岩石 158

第五节 气液变质作用及其岩石 159

一、蛇纹石化岩石 159

二、青磐岩化岩石 159

三、云英岩化岩石 159

第六节 变质作用与岩浆作用、构造作用以及成矿作用的关系 160

一、变质作用与岩浆作用、构造作用的关系 160

二、变质作用与成矿作用的关系 160

第七节 变质作用期次 160

一、中新元古变质期 160

二、海西运动变质期 161

三、早期燕山运动变质期 161

四、晚期燕山运动变质期 161

第五章 地质构造 162

第一节 测区大地构造位置 162

第二节 构造单元划分 163

第三节 构造单元边界断裂构造特征 164

一、龙莫-前大拉-下秋卡石灰厂断裂(F23) 164

二、假玉日-各组-尼玛区-下秋卡兵站断裂(带)(F13) 165

三、嘎杂-罗马区-嘎理清-青木拉-董雄弄巴-沙马热断裂(F31) 167

第四节 构造单元特征 169

一、聂荣微地块(体) 169

二、余拉山-下秋卡混杂带 180

三、嘎加-那曲-色雄陆缘逆推构造带 184

四、桑雄-麦地卡陆缘岩浆弧带 191

第五节 构造变形及变形序列 196

一、构造变形相 196

二、变形序列 196

三、变形序列的建立 200

第六节 地球物理及深部构造特征 200

一、地球物理探测历史及现状 200

二、地球物理探测成果及对测区深部构造的解释 200

第七节 新构造运动 205

一、新构造运动的断裂特征 205

二、新构造运动与第四纪沉积盆地的关系 206

三、新构造运动与地震的关系 207

四、地热与新构造运动的关系 209

五、新构造运动与湖泊的关系 209

六、第四纪矿产与新构造运动的关系 211

七、新构造运动与高原形成(隆升)的关系 212

八、高原隆升的时代及幅度探讨 212

第八节 地质发展演化史 212

一、陆壳基底及稳定陆壳形成阶段 212

二、离散拉张阶段 214

三、闭合挤压碰撞造山阶段(J3—N) 214

四、高原隆升阶段 215

第六章 结束语 216

一、取得的主要成果 216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217

三、今后的工作建议 217

主要参考文献 218

图版说明及图版 221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