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科学
生态植物保护学  原理与实践
生态植物保护学  原理与实践

生态植物保护学 原理与实践PDF电子书下载

农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玉升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9
  • ISBN:9787511637727
  • 页数:454 页
图书介绍:本书突出了在生态文明建设,农业绿色发展的新形势下,植物保护工作面临的新转折,新问题,构建了生态植保的理论技术与实践体系。本书综合植物保护工作的有关内容和相关二级学科的新进展,将提炼的内容有机的组合,分别形成理论、技术与实践体系,各部分内容构成了一个循序渐进的系统性整体性结构,便于学习和应用。系统介绍了生态植保与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生态植保与现代农业发展战略需求,生态植保的科学基础、植物保护知识与技术,基础生态植保的实践等内容。
《生态植物保护学 原理与实践》目录

绪论 1

第一篇 生态植保与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农业发展 8

第一章 生态植保与生态文明 8

第二章 生态植保与绿色农业发展 10

第一节 生态植保与绿色农业发展 11

第二节 生态植保与食品安全保障 12

第三节 生态植保与“一控两减三基本” 13

第四节 生态植保与“优质生态产品”供出的重要保障技术措施 14

第三章 生态植保与创新发展 15

第二篇 生态植保的理论基础 16

第一章 生态植保的概念 16

第二章 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生态系统 16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历史演进 16

第二节 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生态系统 18

第三节 人工生态系统建设 18

第三章 生物多样性:自然生物多样性与人为生物多样性 19

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概念及特征 19

第二节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其意义 21

第三节 人为生物多样性:由单一物种生产模式到最简生物多样性应用 22

第四节 生物多样性与功能性农业发展 23

第四章 食物链与食物网 24

第一节 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24

第二节 食物链:生食食物链与腐屑食物链 24

第三节 食物网的概念与特点 26

第四节 营养级和生态金字塔 26

第五章 生物共生及相克关系 27

第一节 共生概念及其分类 28

第二节 相生相克作物关系 28

第六章 种群与群落动态理论 30

第一节 物种的概念 30

第二节 种群 30

第三节 生物群落 30

第七章 生态平衡、生态演替与生态修复 31

第一节 生态平衡与生态演替 31

第二节 生态退化与生态修复 33

第八章 系统科学基础 34

第九章 生态植物保护的经济学基础 34

第一节 害虫为害程度与作物产量损失 34

第二节 作物受害损失估测 37

第三篇 植物保护专业基础 42

第一章 植物病理学基础 43

第一节 植物病害的概念和症状 43

第二节 植物病害的症状 43

第三节 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 45

第二章 植物病害的病原 46

第一节 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 46

第二节 植物病原真菌及其所致病害 46

第三节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及其所致病害 65

第四节 植物病毒及其所致病害 70

第五节 植物病原线虫及其所致病害 76

第六节 寄生性植物及其所致病害 80

第七节 非侵染性病害及其病因 82

第三章 寄主与病原物的相互作用 84

第一节 寄主与病原物的识别 84

第二节 病原物的致病机制 85

第三节 寄主植物的抗病性 86

第四节 寄主与病原物相互作用的遗传变异 88

第四章 昆虫学基础 90

第一节 昆虫纲的特征 90

第二节 昆虫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92

第三节 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93

第五章 昆虫的形态结构 94

第一节 昆虫体躯的一般构造 94

第二节 昆虫的头部 95

第三节 昆虫的胸部 100

第四节 昆虫的腹部 104

第五节 昆虫的体壁 106

第六节 昆虫的内部器官 108

第六章 昆虫的生物学 110

第一节 昆虫的生殖方式 110

第二节 昆虫的个体发育 111

第三节 昆虫的变态及其类型 116

第四节 昆虫的生活史 117

第五节 昆虫的习性和行为 119

第七章 昆虫的分类 121

第一节 分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22

第二节 植物昆虫中的主要类群 123

第八章 昆虫与环境的关系 137

第一节 气候因子对昆虫的影响 137

第二节 生物因子对昆虫的影响 139

第三节 土壤因子对昆虫的影响 140

第九章 病虫害发生(侵染)预测 141

第一节 植物病虫害的发生(流行)规律及预测 141

第二节 病原物的侵染过程和病害循环 141

第三节 植物病害的流行 147

第四节 植物害虫的种群动态 150

第五节 植物病虫害的预测 153

第六节 农业有害生物防治策略的演变 157

第四篇 生态植保技术体系 162

第一章 病虫害预测预报技术 162

第一节 病虫害主要调查方法 162

第二节 病虫害预测方法 173

第二章 物理防控技术 182

第一节 害虫物理阻隔技术 182

第二节 诱虫灯的应用 184

第三节 色板诱控技术 188

第四节 性诱技术 188

第五节 食诱技术 188

第六节 潜所诱杀 188

第七节 温控技术 188

第八节 辐射技术 189

第九节 驱避技术 189

第十节 草木灰在病菜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189

第三章 病菌孢子捕捉器的应用 190

第四章 生物质资源化技术与病虫害“源头治理” 190

第一节 有机废弃物收集、清洁田园 190

第二节 农作物秸秆青贮技术 191

第三节 有机废弃物堆腐处理及环境生物转化 192

第四节 田间有机物料堆腐杀死害虫及“饿死”病原菌 193

第五节 其他病虫害“源头治理”措施 193

第五章 生物防控技术及其应用 194

第一节 生物防治的途径 194

第二节 生物防治的内容 195

第三节 天敌昆虫生产及应用技术 199

第四节 捕食螨的研究与应用 231

第五节 天敌昆虫功能团(IGP)的研究与应用 232

第六节 蜘蛛的捕养与利用 233

第七节 昆虫病原体的研究与应用 237

第八节 生防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249

第九节 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 256

第十节 杂草的生物防治 261

第十一节 生物多样性与生物防治的关系 262

第六章 生态调控技术及其应用 263

第一节 创建农田生物多样性全面持续控制有害生物的基本方法 264

第二节 农耕措施破坏病虫害越冬生态环境 265

第三节 服务于生态调控的栽培制度 265

第四节 土壤耕作和土地培肥 267

第五节 作物和品种布局 267

第六节 调节播种时期和方式 268

第七节 害虫防控的推—拉系统 268

第八节 “陪植植物”及其生态调控功能 270

第七章 生态植保理念与有害生物绿色防控 271

第一节 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概念 271

第二节 有害生物绿色防控理念的起源与发展 272

第三节 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模式与集成 274

第四节 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展望 275

第八章 有害生物防控的经济阈值 275

第一节 经济受害水平 275

第二节 经济阈值 276

第三节 经济阈值模型 277

第五篇 主要作物生态植保方案 280

第一章 粮食作物生态植保方案 281

第一节 小麦生态植保 281

第二节 玉米生态植保 295

第三节 水稻生态植保 307

第四节 马铃薯生态植保 318

第五节 杂粮作物生态植保 323

第二章 经济作物生态植保方案 326

第一节 棉花生态植保 326

第二节 花生生态植保 339

第三节 大豆及杂豆类作物生态植保 343

第四节 烟草生态植保 348

第五节 牧草生态植保 354

第六节 中草药生态植保 356

第三章 果菜茶作物生态植保方案 360

第一节 果园生态植保 360

第二节 蔬菜生态植保 387

第三节 茶园生态植保 402

第四章 保护地作物生态植保整体解决方案 406

第五章 入侵生物与植物检疫 406

第一节 植物检疫的概念 406

第二节 植物检疫的实施内容 406

第三节 植物检疫的特点 408

第六篇 几类有害生物生态防控 409

第一章 植物螨害生态防控 409

第一节 植物螨类概述 409

第二节 重要农业害螨种类 410

第三节 农业害螨生态防控方案 415

第二章 作物根结线虫生态防控 416

第一节 作物根结线虫的概念 416

第二节 根结线虫的形态特征 417

第三节 生活习性 417

第四节 生物学特性 417

第五节 根结线虫为害性 418

第六节 根结线虫生态防控整体解决方案 419

第三章 农田杂草生态防控 420

第一节 杂草概述 421

第二节 农田杂草种类 422

第三节 杂草的生物学特性 423

第四节 农田杂草生态防除方案 425

第五节 杂草资源化利用 425

第四章 有害软体动物生态防控 426

第一节 蜗牛概述 426

第二节 蛞蝓概述 426

第三节 蜗牛、蛞蝓生态防控整体解决方案 427

第七篇 农业航空植保 429

第一章 飞防现状与无人机植保优势 429

第一节 国内外飞防现状 429

第二节 无人机植保优势 430

第二章 飞防技术特点及专用药剂 431

第一节 飞防的技术特点 431

第二节 飞防对专用药剂的要求 431

第三节 飞防专用药剂产品和剂型 432

第三章 飞防喷雾助剂 432

第四章 飞防药剂和助剂的未来发展趋势 433

第五章 航空植保的发展 434

第一节 农业航空的优势 434

第二节 航空植保发展概况 434

第三节 我国航空植保的发展前景 435

第六章 航空植保常用机型及喷洒技术 435

第一节 航空植保常用机型 435

第二节 航空植保喷洒系统 437

第三节 航空植保喷洒技术 437

第七章 航空植保天敌或生物生防产品选择 439

第一节 航空植保生防产品选择的原则 439

第二节 生防产品安全使用技术要点 439

第三节 主要农、林业病虫害防治用药简介 440

第八章 航空植保作业设计 441

第一节 航空植保作业设计原则 441

第二节 航空植保作业设计基本方法 441

第九章 航空植保作业组织准备工作 442

第一节 航空植保作业指挥系统 442

第二节 制定实施方案 443

第三节 空管协调 444

第四节 地面准备 444

第五节 设备调试 445

第十章 航空植保作业实施 446

第一节 航空植保作业基本条件 446

第二节 飞行防治作业 446

第三节 做好防护工作 447

第十一章 航空植保效果监测 447

第一节 喷洒质量测定 447

第二节 飞防效果检查 448

第三节 飞防总结 449

第十二章 航空植保安全 449

第一节 飞行安全 449

第二节 人畜安全 449

第三节 非靶标生物安全 449

第四节 气象安全 449

第十三章 航空植保发展的方向 449

参考文献 451

后记 45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