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困境与突破  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困境与突破  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困境与突破 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晓辉著
  • 出 版 社: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7562283874
  • 页数:283 页
图书介绍:
《困境与突破 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2

一、研究背景 2

二、研究意义 10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研究起点 12

一、文献综述 12

二、研究起点 29

第三节 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34

一、研究视角 34

二、研究方法 35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36

一、研究思路 36

二、研究框架 37

第二章 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理论探讨 39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39

一、一流大学 39

二、个性与个性化 40

三、人才培养模式 43

四、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 49

第二节 主要理论基础 54

一、多元智能理论 54

二、个性发展理论 58

三、高等教育分流理论 61

第三节 我国一流大学构建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意义 66

一、一流大学构建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66

二、一流大学构建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环节 67

三、一流大学构建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是发展学生个性的关键举措 68

第三章 国外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及共同创新经验 70

第一节 国外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 71

一、哈佛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 71

二、普林斯顿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 78

三、斯坦福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 85

四、牛津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 90

五、剑桥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 97

六、慕尼黑工业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 101

七、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 104

八、东京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 107

第二节 国外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共同创新经验 115

一、重视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强调创造个性培养 116

二、积极改进专业设置模式,强化独特个性发展 116

三、不断优化课程设置方式,促进个性自由发展 117

四、注重改革教学制度体系,着眼个性全面发展 118

五、大力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助推主体个性提升 118

六、深入改革教学管理模式,适应个性发展要求 118

七、重视培育隐性课程形式,促进和谐个性发展 119

八、注重完善教学评价方式,引导个性全面发展 119

第四章 我国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查分析 121

第一节 调查目的与意义 121

一、调查的目的 121

二、调查的意义 122

第二节 调查对象与方法 123

一、调查的对象 123

二、调查的方法 123

第三节 调查结果与分析 127

一、模式一:“张之洞实验班”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128

二、模式二:“弘毅学堂”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158

三、模式三:“博雅计划”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186

四、模式四:“楚才学院”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192

第五章 我国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198

第一节 我国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98

一、人才培养理念功能弱化 198

二、专业设置模式有待完善 201

三、课程设置方式不够合理 206

四、教学制度体系亟待健全 212

五、教学组织形式面临革新 219

六、教学管理模式刚性过强 221

七、隐性课程建设重视不够 225

八、教学评价方式亟待改革 226

第二节 我国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30

一、传统文化的影响 231

二、基础教育的制约 232

三、高等教育的积弊 235

第六章 我国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对策思考 241

第一节 国家加强人才培养宏观调控 241

一、发挥高等教育文化功能,让一流大学积极引领文化创新 241

二、调整高等教育价值取向,更加重视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 244

三、做好人才培养顶层设计,引导一流大学构建个性化模式 245

四、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促进一流大学形成个性化模式 246

第二节 一流大学推进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47

一、凝炼人才培养理念,突出大学生个性培养 247

二、完善专业设置模式,适应大学生独特个性 248

三、优化课程设置方式,着眼大学生个性发展 250

四、健全教学制度体系,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 251

五、革新教学组织形式,提升大学生主体个性 253

六、创新教学管理模式,服务大学生个性发展 254

七、加强隐性课程建设,培养大学生和谐个性 256

八、改革教学评价方式,关注大学生创造个性 257

结语 259

参考文献 264

附录 277

后记 28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