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文地球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克克吐鲁克幅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克克吐鲁克幅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克克吐鲁克幅PDF电子书下载

天文地球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世炎,彭松民等著
  • 出 版 社: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62534464
  • 页数:291 页
图书介绍:1∶25万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幅、克克吐鲁克幅区域地质调查是“新疆1∶25万叶城县幅(J43C003004)、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幅(J43C003003)、克克吐鲁克幅(J43C003002)区调”项目之一部分,由河南省地质调查院承担,工作区位于塔里木陆块与西昆仑—喀喇昆仑造山带交接部位。目的是通过对调查区进行全面的区域地质调查,合理划分测区的构造单元,力争在成矿有利地段取得找矿新发现,最终通过盆地建造、岩浆作用、变质变形及山—盆耦合关系研究,反演区域地质演化历史,建立测区构造模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克克吐鲁克幅》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任务与要求 1

第二节 位置及交通 1

第三节 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 2

第四节 地质矿产研究程度 3

一、区域地质矿产调查 3

二、综合研究及编图 4

第五节 工作概况 5

一、各阶段工作情况及工作进度 5

二、实物工作量完成情况 6

三、工作方法和精度 7

第二章 地层 9

第一节 古元古界 11

一、塔南地层分区赫罗斯坦岩群(Pt1H.) 11

二、喀喇昆仑地层分区布伦阔勒岩群(Pt1 B.) 13

第二节 中元古界 17

一、西昆仑地层分区库浪那古岩群(Pt2 K.) 17

二、塔南地层分区 21

第三节 下古生界 26

一、塔南地层分区玛列兹肯群(O1-2 M) 26

二、西昆仑地层分区奥陶—志留系 32

三、喀喇昆仑分区温泉沟组(S1 w) 36

第四节 上古生界 39

一、塔南地层分区 39

二、西昆仑地层分区 66

三、喀喇昆仑分区 67

第五节 中生界 73

一、塔南地层分区 73

二、西昆仑地层分区 78

三、喀喇昆仑地层分区 80

第六节 第四系 86

第三章 岩浆岩 91

第一节 基性—超基性侵入岩 91

一、柯岗蛇绿岩带 91

二、瓦恰-哈瓦迭尔基性—超基性岩带 100

三、塔什库尔干-乔普卡里莫基性—超基性岩带 103

四、达布达尔-哈尼沙里地蛇绿岩带 104

第二节 中酸性侵入岩 106

一、西昆仑北带中酸性侵入岩 107

二、西昆仑中带中酸性侵入岩 122

三、西昆仑南带中酸性侵入岩 151

四、侵入岩小结 177

第三节 火山岩 178

一、元古宙火山岩 178

二、早古生代火山岩 181

三、晚石炭世火山岩 184

四、中二叠世火山岩 186

五、侏罗纪火山岩 188

第四章 变质岩 192

第一节 区域变质岩 192

一、塔南变质地区 194

二、西昆仑变质地区 203

三、喀喇昆仑变质地区 211

第二节 动力变质岩 217

一、岩石类型及特征 217

二、主要动力变质带的岩石组合特征 219

第三节 接触变质岩 220

一、岩石类型及特征 221

二、接触变质相带划分 224

第四节 气-液变质岩 227

一、岩石类型 227

二、气-液变质岩带 228

第五章 地质构造及构造发展史 229

第一节 构造阶段及构造单元划分 230

一、构造阶段划分 230

二、构造单元划分 230

第二节 主要构造边界特征 231

一、柯岗结合带 231

二、康西瓦-瓦恰结合带 233

三、塔阿西-色克布拉克结合带 235

第三节 各构造单元内部构造变形特征 237

一、塔里木板块 237

二、西昆仑构造带 246

三、喀喇昆仑构造带 247

第四节 新构造运动 249

第五节 地质发展史 249

一、古元古代时期 250

二、中—新元古代时期 250

三、早古生代时期 250

四、晚古生代时期 251

五、中生代早期 251

六、中生代中晚期 251

七、新生代时期 251

第六章 经济地质与资源 252

第一节 矿产资源 252

一、矿产各论 253

二、成矿规律探讨 269

三、成矿预测区划分 272

第二节 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 273

一、自然资源概况 273

二、生态环境现状 276

第三节 地质灾害现状 276

一、地震 276

二、崩塌 277

三、滑坡 277

四、泥石流 277

第四节 旅游资源概况 277

一、旅游资源概况 278

二、旅游资源总体特点 280

第七章 结语 282

第一节 取得的主要成果 282

一、地层方面 282

二、岩石方面 283

三、构造方面 283

四、矿产方面 284

五、生态、环境调查方面 284

第二节 存在的主要问题 284

参考文献 285

图版说明及图版 28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