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中国现代文论传统
中国现代文论传统

中国现代文论传统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国)王一川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9
  • ISBN:9787303211418
  • 页数:346 页
图书介绍:本套书意在概要地论述中国现代文论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本套书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丛书攻关项目“西方文论中国化与中国文论建设”的结项成果之一,基本任务是以分卷本形式展示中国现代文论史概貌。本卷主要在对西方文论中国化的历史反思中,努力探索中国文学理论现代形态在当前新语境中的新发展,由此出发进而探讨中国文学理论现代形态所具有的与西方文论传统和中国古典文论传统不同的新传统品格,论述中国文论从古代文论知识型到现代文论知识型的转型,对现代文论的表述文体如论文体、论著体、报告体(讲话体)、序跋体进行梳理,对现代文论的研究方法如具体研究方法(逻辑分析式、散步式)、总体研究方法(本质论模式)、主流方法(启蒙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论、马克思主义审美论、马克思主义文化论)进行回顾和分析,对现代文论的主要范畴系统(文学、美、真实、倾向、典型、象征、意境、感兴进行总结,对现代文论的文类价值系统(核心文类和成熟文类等)做出总结,对现代文类的基本命题(文学是语言艺术、典型是文学的基本等)、主要原创理论家(王国维、鲁迅、毛泽东、宗白华、李长之等)进行回顾和解析。
上一篇:千言万语总是情下一篇:企鹅寄冰
《中国现代文论传统》目录
标签:文论 传统

导论 通向中国现代文论传统 1

一、“传统”的古今中西演变 1

二、传统与中国现代文论 9

三、中国现代文论传统的论述框架 11

第一章 层累涵濡的现代性——中国现代文论的变迁 13

一、涵濡理论 14

二、涵濡中的中国历史景观 20

三、涵濡中的中国文论长时段 25

四、中国现代文论的涵濡方式及其革命性 28

五、中国现代Ⅰ文论的层累涵濡特质及其时段 32

六、生成中的中国现代Ⅱ文论 45

七、层累涵濡的文论现代性 48

第二章 中国现代文论的发生方式——以“诗界革命”论为个案 50

一、从全球化向东涵濡看“诗界革命” 51

二、王韬:“奇境幻遇”与“地球合一” 53

三、从王韬到黄遵宪 60

四、黄遵宪:“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 62

五、梁启超:新意境、新语句和古风格 67

六、全球化向东涵濡的本土诗学投影 69

第三章 中国现代文论知识型的建立——兼论西方文论知识型的转向 71

一、西方文论“知识型”及其转向 72

二、中西文论的相遇方式与中国文论的现代性转向 76

三、以中为镜看西方 80

四、中国现代历史视野中的文论知识型 82

五、中国现代文论知识型的“革命”背景 83

六、中国现代文论知识型与“世界学术” 88

七、中国现代文论知识型的内涵和特征 94

八、以曹王与陈独秀为案例 98

第四章 中国现代文论核心范畴的位移:从典型到感兴——兼谈兴辞在文学作品的文本层面中的存在 101

一、典型在西方及其向东涵濡踪迹 102

二、典型在中国的兴衰及其启示 111

三、中国现代文论传统三层次及其若隐传统 115

四、感兴在现代的若隐若显及其原因 118

五、中西比较中的感兴再生 133

六、感兴论与21世纪中国文论现代性传统建设 141

七、汉语文学的兴辞性 144

八、兴辞在文学作品的文本层面中的存在 152

第五章 中国现代文论中的外来他者 171

一、外国文论在中国六十年 171

二、四次转向的动力与特色 173

三、外国文论与中国现代文论走向 179

第六章 中国现代文论的双重品格 183

一、中国现代文论的品格 183

二、中国现代文论的现代型品格 185

三、中国现代文论的现代型品格之特征 189

四、未来:从显西隐中到以中化西 197

五、中国现代文论的传统型品格 199

六、中国现代文论的传统型品格之特征 200

第七章 心化美学与物化美学之间——简论中国现代美学Ⅰ与现代美学Ⅱ 208

一、长时段视野中的中国现代美学 208

二、中国现代美学Ⅰ:革命年代的心化美学 210

三、现代心化美学的传统渊源 214

四、生活论与中国现代美学长时段 216

五、现代美学Ⅰ与现代美学Ⅱ:从革命年代的心化美学到改革年代的物化美学 220

六、反物化的物化美学范式:兴辞美学 224

第八章 中国现代文论中的文艺美学形态 230

一、文艺理论美学化的学科之花 231

二、古典诗教传统与现代美学的合力 233

三、学科归属:交错还是特殊 235

四、有限度的自由之花 237

第九章 中国现代文论的新趋势——兼谈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教育 240

一、“理论之后”的理论 240

二、从文学到文学理论 244

三、“理论之后”文学理论的特征与选择 250

四、文学理论与兴辞化臻美心灵的养成 253

五、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教育问题 255

六、文学教育的现代角色及其当前危机 257

七、重新召唤诗意启蒙的幽灵 261

第十章 现代型文学:中国文学的新传统——兼谈大海形象中的现代性问题 266

一、中国文化现代性视野中的文学 267

二、审美现代性与汉语现代性及二者的交叉点 269

三、中国的现代型文学传统 272

四、中国现代型文学与中国现代学 276

五、大海形象与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分析《你见过大海》 281

第十一章 当代文学语言状况 310

一、政治整合、语言俗化与大众群言 311

二、思想解放、语言雅化与精英独白 315

三、文化认同、语言多元化与奇语喧哗 319

四、角色认同、语言分合与多语混成 325

五、片语博笑与文学语言新景观 329

结语 336

一、涵濡中的中国现代文论新传统 336

二、中国现代文论产生方式中的两种过程及其交融 339

三、中国现代文论知识型、核心范畴、我他关系模型及品格 340

四、中国现代文论的分化与联系 342

五、中国现代文论传统与中国现代型文学传统 343

后记 34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