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高校政治理论课  问题解答  哲学分册
高校政治理论课  问题解答  哲学分册

高校政治理论课 问题解答 哲学分册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河南大学政教系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1985
  • ISBN:
  • 页数:180 页
图书介绍:
《高校政治理论课 问题解答 哲学分册》目录

哲学分册问题解答目 录绪论部分第一章 绪 论一、什么是哲学? 1

二、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怎样? 2

三、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为什么说它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

四、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3

三十七、怎样理解事物变化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相统一的思想?正确理解这一思想有什么现实意义? (3 4

五、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及其产生、发展的根源是什么? 4

六、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 5

七、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伟大意义是什么? 6

辩证唯物主义部分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八、怎样理解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8

九、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重大意义是什么?(或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重大意义是什么?) 9

十、怎样理解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10

十一、为什么说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形式?承认相对静止有何重要意义? 11

十二、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怎样? 12

十三、物质运动有哪些基本形式?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关系如何? 13

十四、什么是时间和空间?怎样理解时间和空间同运动着的物质的关系? 13

十五、怎样理解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和无限性? 15

十六、什么是规律?为什么说规律是客观的? 16

十七、如何理解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有何重要意义? 16

第三章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十八、意识是怎样产生的? 18

十九、什么是意识?意识的本质是什么? 19

二十、如何从意识的起源和本质来进一步说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原理? 19

二十…、什么叫主观能动性?正确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有何重要意义? 20

二十二、判断下列命题的正误,并简述理由。 21

第四章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和发展的科学二十三、什么是联系?如何理解事物联系的普遍性? 23

二十四、什么是条件?分析事物的条件有何重要意义? 23

二十五、联系和运动的关系是怎样的? 24

二十六、什么是运动、发展?为什么说事物的运动、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 24

二十七、怎样理解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它与事物的其它联系有什么不同? 25

二十八、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 26

第五章 质量互变规律二十九、怎样理解事物的质?把握事物的质有何实践意义? 27

三十一、怎样理解事物的度?把握事物的度有何实践意义? 28

三十、怎样理解事物的量?把握事物的量有何实践意义? 28

三十二、什么是量变?什么是质变?二者的关系如何? 29

三十三、简述质量互变规律并说明掌握这一规律的实践意义。 30

三十四、量变引起质变的两种形式是什么?并举例说明。 31

三十五、如何理解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 32

三十六、如何理解质变形式的复杂性? 33

第六章 对立统一规律三十八、什么是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二者的关系怎样? 35

三十九、如何理解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或为什么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36

四 十、什么是矛盾的普遍性?什么是矛盾的特殊性?如何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37

四十一、如何理解具体分析具体的情况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 38

四十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是什么?试运用这一原理说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正确性。 39

四十三、如何理解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41

四十四、什么是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 42

四十五、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如何?运用这一原理说明党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政策的正确性。 43

四十六、如何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掌握这一原理有何实践意义? 44

四十七、抓主要矛盾有何重要性?如何正确理解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 45

四十九、为什么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 47

四十八、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其相互关系怎样? 47

五十、试述矛盾解决的多种形式。 48

第七章 否定之否定规律五十一、什么是肯定方面?什么是否定方面?二者的辩证关系怎样? 49

五十二、什么是辩证的否定观?掌握辩证的否定观有何实践意义? 50

五十三、为什么说形而上学的否定观是错误的? 51

五十四、如何理解事物发展的周期性?为什么在事物发展的高级阶段会重复低级阶段上的某些特征? 52

五十五、如何理解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掌握这一原理对实践活动有何重要意义? 53

五十六、如何理解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55

五十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否定之否定”同黑格尔的“正、反、合”三段式有什么区别? 56

第八章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五十八、什么是范畴?什么是哲学范畴?哲学范畴和各门具体科学的范畴的关系怎样? 57

五十九、什么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它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和作用怎样? 58

六十、什么是本质和现象?二者的辩证关系怎样? 59

六十一、怎样透过现象看本质? 60

六十二、什么是内容和形式?二者的辩证关系怎样? 61

六十三、把握内容和形式辩证关系的原理对实践活动有何意义? 62

六十四、什么是原因和结果?因果联系有什么特点? 63

六十五、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64

六十六、什么是必然性和偶然性?二者在事物的发展中各起什么作用? 66

六十七、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怎样?它对于实践活动有何重大指导意义? 66

六十八、什么是可能性和现实性?二者的辩证关系是什么?掌握这一原理有何实践意义? 68

第九章 认识和实践六十九、认识论中两条根本对立的路线是什么? 70

七十、什么是不可知论?如何批判不可知论? 70

七十一、怎样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它同旧哲学的认识论的根本区别在哪里? 71

七十二、什么是实践?它有哪些基本特点和基本形式? 73

七十三、如何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或如何理解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74

七十四、既然实践出真知,为什么还要强调认真读书? 75

七十五、什么是感性认识?什么是理性认识?二者的关系怎样? 75

七十六、怎样才能正确地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78

七十七、什么是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为什么说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更为重要?怎样才能正确实现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78

七十八、为什么说认识运动是多次反复和无限发展的? 80

七十九、如何理解在实践活动中必须坚持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81

八十、试说明党的群众路线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致性。 82

八十一、什么是归纳和演绎?二者关系怎样?它们在认识中各有什么作用? 83

八十二、什么是分析和综合?二者的关系怎样?它们在认识中有何作用? 84

八十三、如何理解辩证思维中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思维方法? 85

八十四、什么是历史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怎样理解逻辑的和历史的统一? 86

第十章 真理八十五、什么是真理?为什么说真理是客观的? 87

八十六、什么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二者的关系是怎样的? 89

八十七、在真理问题上怎样划清同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界限? 91

八十八、试述真理和谬误的关系。 92

八十九、怎样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93

九十、怎样理解实践标准的确定性(绝对性)和不确定性(相对性)? 94

九十一、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何重大意义? 95

九十二、怎样理解实践检验和逻辑证明的关系。 96

历史唯物主义部分第十一章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社会历史观九十三、为什么说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99

九十四、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100

九十五、为什么说,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是社会历史观的革命变革? 101

九十七、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同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的关系怎样? 102

九十六、怎样理解历史唯物主义是唯一科学的社会历史观? 102

第十二章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条件九十八、怎样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确定这一观点有何意义? 103

九十九、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有何作用?批判地理环境决定论的错误观点。 104

一○○、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有什么作用?批判马尔萨斯人口论。 105

一○一、为什么说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106

一○二、马克思主义以前历史观的根本缺陷是什么?为什么唯心史观能长期占统治地位? 107

一○三、什么是社会基本矛盾?为什么? 108

第十三章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一○四、什么是生产力?生产力包括哪些基本要素?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为什么说生产力是客观的物质力量? 109

一○五、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110

一○六、什么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包括哪几方面?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为什么说生产关系是客观的物质关系? 111

一○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 112

一○八、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怎样推动社会发展的?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 113

一○九、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特殊表现? 114

一○、怎样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的特点来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115

一一一、怎样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试运用这个规律说明当前我国农村实行各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必要性。 117

第十四章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一一二、什么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什么是社会形态? 118

一一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 119

一一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怎样的? 120

一一五、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建立有什么特点?是否违背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 121

一一六、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怎样的? 122

一一七、根据我国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既相适应又有矛盾的状况,说明我国当前国家机构改革的重大意义。 124

一一八、试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状况的规律说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性。 125

一一九、为什么说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规律?它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有什么联系? 126

第十五章 阶级国家革命一二○、阶级是怎样产生的? 127

一二一、什么是阶级?阶级的实质是什么? 128

一二二、阶级斗争的根源和形式是怎样的? 129

一二三、怎样理解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30

一二四、我国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的状况是怎样的?它有哪些特点? 132

一二五、什么叫阶级分析方法?如何正确运用阶级分析法? 133

一二六、国家是怎样产生的?它的实质是什么? 134

一二七、国家的职能有哪些? 135

一二八、什么叫国体和政体?二者的关系是怎样的? 137

一二九、什么叫社会革命?社会革命的实质是什么? 137

一三○、社会革命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138

一三一、社会革命的根源和条件是什么? 139

一三二、社会革命的类型和形式有哪些? 141

一三三、为什么说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的国家? 142

一三四、怎样理解阶级的消灭和国家的消亡? 142

第十六章 社会意识及其形式一三五、什么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怎样决定社会意识? 144

一三六、什么是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145

一三七、怎样理解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146

一三八、社会意识的构成是怎样的? 147

一三九、社会意识形态诸形式各有何特点? 147

一四○、科学的一般特点和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怎样的? 150

一四一、意识形态诸形式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151

第十七章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一四二、试述在人民群众作用问题上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153

一四三、怎样理解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 154

一四四、怎样理解人民群众创造作用的社会制约性? 156

一四五、什么是历史人物?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如何? 158

一四六、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59

一四七、无产阶级领袖的品质和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怎样的? 160

一四八、怎样全面认识无产阶级领袖和群众的相互关系?为什么说热爱领袖和反对个人崇拜是一致的? 161

一四九、无产阶级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什么? 163

一五○、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报告中说:“人民对党的信任和支持,是我们的事业能够不断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怎样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刻认识这个科学的总结 163

第十八章 社会进步和人类的解放一五一、怎样理解社会进步的历史趋势? 164

一五二、什么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二者的关系是怎样的? 165

一五三、怎样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论述? 166

一五四、怎样理解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167

一五五、怎样理解共产主义的思想和实践? 168

〔附〕 试题类型与答案举例 171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