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书籍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上卷)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上卷)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上卷)PDF电子书下载

其他书籍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少康 刘三富
  • 出 版 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5
  • ISBN:
  • 页数:468 页
图书介绍: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上卷)》目录

前言 1

第一编 先秦时期 11

第一章 先秦的文学观念和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 11

第一节 先秦的文学观念 11

第二节 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 15

第三节 诗、乐、舞三位一体与“诗言志”的提出 21

第二章 孔子和儒家的文学观 25

第一节 孔子以“诗教”为核心的文学观及其对《诗经》的批评 25

第二节 孟子“与民同乐”的文学观及其文学批评方法论 39

第三节 荀子对儒家文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48

第三章 庄子和道家的文学观 58

第一节 老子自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论 58

第二节 庄子崇尚自然、反对人为的文艺美学思想 62

第三节 庄子“虚静”、“物化”的艺术创作论 67

第四节 庄子“得意忘言”论及其对文学理论批评的影响 73

第五节 庄子文艺思想的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特征 77

第一节 墨家的功利主义文学观 80

第四章 先秦百家争鸣中的其他重要文学思想流派 80

第二节 商鞅、韩非的法家文学观 86

第三节 《易传》文学观的特色 91

第四节 《楚辞》的“发愤抒情”说 96

第二编 汉魏六朝时期 103

第五章 两汉经学时代的文学理论批评 103

第一节 西汉前期的道家文学观与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 103

第二节 封建正统文艺观的确立——从《礼记·乐记》到《毛诗大序》 115

第三节 儒家“定于一尊”与扬雄、班固的文学理论批评 128

第四节 王充真、善、美相统一的文学观 140

第五节 王逸对《楚辞》的评论与东汉后期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 154

第六章 魏晋玄学与文学理论批评的新发展 160

第一节 玄学的兴起与文学观念的变迁 160

第二节 曹丕《典论论文》的时代意义 166

第三节 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及其在六朝文论发展中的意义 174

第四节 陆机《文赋》论文学的构思与创作 185

第五节 葛洪倡导繁富奥博的文学观与美学观 197

第一节 佛教的流行及其对文学理论批评的影响 203

第七章 玄佛合流与南朝文学理论批评的繁荣 203

第二节 沈约与声律论的历史地位 208

第三节 对文学特征的探讨与文笔之争 212

第四节 “芙蓉出水”与“错采镂金” 218

第八章 刘勰及其不朽巨著《文心雕龙》 221

第一节 刘勰的生平思想与《文心雕龙》的写作 221

第二节 《文心雕龙》的文学思想体系 225

第三节 《文心雕龙》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258

第一节 钟嵘的生平思想及《诗品》的写作 261

第九章 钟嵘的诗论专著《诗品》 261

第二节 钟嵘以“直寻”为核心的文学思想 263

第三节 钟嵘对历代五言诗人的评价 273

第十章 颜之推与北朝的文学理论批评 277

第一节 尚质与尚文两种对立的不同思潮 277

第二节 北朝的文学理论批评 280

第三节 颜之推调合南北的文学思想 283

第一节 反齐梁文风中的两种不同倾向 291

第十一章 初盛唐的文学理论批评 291

第三编 唐宋金元时期 291

第二节 刘知几《史通》对文学理论批评发展的影响 303

第三节 陈子昂的兴寄论与风骨论 308

第四节 李白崇尚自然清新的诗歌理论 312

第五节 殷璠的兴象论和王昌龄的诗境论 317

第六节 杜甫的《戏为六绝句》及其论诗歌创作之“神” 325

第十二章 皎然、白居易与中唐诗歌理论的发展 333

第一节 皎然《诗式》与中唐对诗歌意境特征的探讨 333

第二节 白居易的诗歌理论 351

第三节 元稹的诗论与“元和体”的文学思想 365

第十三章 唐代古文理论与韩愈、柳宗元的文学思想 374

第一节 唐代古文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374

第二节 韩愈的文学思想 388

第三节 柳宗元的文学思想 407

第十四章 司空图与晚唐五代的文学理论批评 422

第一节 晚唐五代文学理论批评的几个主要流派 422

第二节 司空图论诗歌的“味外之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439

第三节 晚唐五代的诗格和诗句图 45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